【篇一:让熬开花】
“熬”,一个如此平凡的字眼,它没有“拼”那般莽撞突兀,也没有“争”那般急功近利,它只是以理性思维、平和心态来孜孜不倦地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这样的“熬”质朴可贵,我们应该让熬开花。
纵览中华上下五千载,“熬”贯穿其中。勾践卧薪尝胆,终率三千越甲凛然吞吴,左思呕心沥血,十年枯坐,一朝横出《三都赋》,“文成,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屠呦呦数十载风霜雨雪,终成青蒿素,挽千万人于水火之间。他们无不例外,都在“熬”,最终熬出了一番天地作为,熬出了一朵朵绝世之花。
渴望成功的人能熬出一片灿烂的星空,战胜挫折的人能熬出一条宽敞的大路,追求梦想的人能熬出一道绚丽的彩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正是在“熬”的精神鼓舞之下,奔向人生的象牙塔;中华民族正是在“熬”的精神鼓舞之下,即使在危如累卵、风雨如磐的旧中国,仍顽强拼搏、自强不息,最终击败侵略者,“熬”出了新中国;拘束保守、颓唐灰暗的旧社会在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之下,“熬”出了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确地运用“熬”的精神,把握时代前进的方向,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促使个人、民族、社会的有机统一。
然后,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深刻把握“熬”的精髓。正如媳妇位卑,受婆婆压制,一味隐忍,“熬”到成婆之后,便欺压自己的新儿媳,“熬”出了一种“媳妇”心理——只知忍耐,不求改变的思想,似乎如此,便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又如某些人想得到地位、财富,却无所作为,希冀通过“熬”取得资历,步入成功的殿堂,如此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之人能够取得资格,而积极创新、锐意创新之人却被资历湮没,这难道不可悲么?那些人不“熬”业绩,“熬”命长,“熬”到奴隶翻身,“熬”成下一个奴隶主,以病态的意思影响着社会,最终使社会也变成病态!正如某位哲人曾说道“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当今的社会,不需要“熬”的资历,而需要“熬”的内涵,“熬”的精髓。
正确的“熬”,熬出新文化新社会,让熬开出一朵惊世之花。
【篇二:长大后我就成为你】
医者——仁心,长大后我会像株药草倔强的挺立在工作岗位上,哪怕是寒风凛冽,烈日炎炎,直到生活将我的生命榨干。——题记
一株直挺劲拔的药草,经历了春夏秋冬,严寒酷暑,终于有一天被一只有力的手拔了去。
药草被放在烈日之下晒制。烈日当空,热气由地底升起来,恰似一个大蒸笼。药草晒出了水分,原本的翠绿慢慢变得枯黄,变得像腐烂的树根一样。
它被放在阴暗的抽屉里,它明白,它将挽救人的生命,使人变得健康。
终于,一只病态的手拿走了它,颤颤巍巍拿走了它。这是它新的主人,它将用经历严寒酷暑,烈日煎熬的精华拯救它的主人。
它被放在一壶水之中,渐渐的,原本冰凉清爽的水变得沸腾起来,温度在升高,温度在升高,它忍受着高温。接着它被上下翻腾,天旋地转。它释放出生命的精华,它拼命的释放!水变了颜色,煎熬也结束了。
它也不知经历了多少次煎熬,但它只记得它用一身苦难积累的精华已不复存在,但是,这是值得的。一只病态的手已变得强健有力,是药草拯救了他。
药草已变成了无用的药渣,它被放在一个角落之中被人遗忘。它在苦难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但是,这些苦难何尝不是幸福呢?并且,幸福的不只是药草,还有它拯救的生命!
这样的药草我们又何尝没见过呢?我们又如何做不到呢?对他人无私的奉献就是对自我的升华,超渡!让我们对他人伸出援助之手,共同创造人间天堂吧!长大后我就成为你!就这样愉快的决定。
【篇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从唐诗宋词到楚辞元曲,从文房四宝到四大发明,从太极长城到松竹民居,处处彰显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每个人接触文化的内容不一样,自然对不同文化的情感深浅不一,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气质。
当今便捷的交通,方便的通讯使世界变的愈发渺小。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村”,接受着不同文化的熏陶。于是便出现了一些“新新人类”,有爱摆内八字的“哈日族”有爱叫“欧巴”的“哈韩族”,有绅士风范的“英伦格调”,可是国外的都是好的吗?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尚未细细钻研,就盲目模仿外国的文化,这样真的好吗?
在日本,“内八字”是妇女长期跪坐所形成的一种病态,而在中国这种病态却被少女们竞相追逐模仿。网络上所流行的“非主流”“杀玛特”更是迷倒了一众男女,这是我们向外国所学习的先进文化吗?恐怕未必。
英国的骑士精神,美国的钻研创新,日本的积极进取,这些精神文化我们又学习吸收了吗?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持着一种包容与批判的态度看待外来文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基因,有利于我们在世界文化背景下,吸收世界主流文化价值观与普世思想,实现“一国之学问”的现代化,同时我们也要有选择性学习吸收外国的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重塑中华文化,再创辉煌文明。
如今“洋节”之风盛行。我们有历史悠久的春节不过,却要过西方的“圣诞节”,有好好的七夕不过,却要庆祝西方的“情人节”,诸如此类的还有光棍节、愚人节、万圣节、感恩节……我们真的需要庆祝这些节日吗?现在的90后乐于过“洋节”,却逐渐忽略了重阳节,端午节这些我国传统的节日。当我们在为洋节而庆祝的时候是不是该想一想我们的传统节日呢?学习吸收外来文化不是盲目地追逐模仿。我们自己的文化正渐渐被遗忘,却还在盲目追赶世界文化,这必然会影响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我们需要在继承与发扬我国文化的前提下,积极吸取世界主流文化。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重塑中华文化,再创辉煌文明!
【篇四:青春的细节】
长大以后,成千上万的色彩从我的心里流过,我以为它们会像清水流过光滑的石板一样转瞬即逝,可它们却在我心的表面留下了斑驳的影子,有痛苦的微笑,也有快乐时恍惚的忧伤,各种各样的光汇在一起是明亮的白色,各种各样的油彩汇在一起的是无奈的黑色。
青春是道伤痕。
我曾经有一个很病态的想法,完全是因为它们产生的目的太过无聊。比如我不想去上课,我就得马上生一场大病该有多好,安安稳稳的在家睡个几天几夜也不起床;又比如考试时做错了题目,我就想阅卷老师没有发现该多好,拿到的分数太低,又想如果老师给我加错了分……
更可怕的是我明明知道这是一种病态的想法,却仍无法控制自己的去想像,明知道前面是万劫不复的深渊,却固执的一直向前。
青春是道暖阳。
青春犹如午后的暖阳,暖暖的散发出诱人的芬芳。它们的叛逆、自由、敢爱敢恨,似一个成熟的鲜果,又好似含苞待放的花朵,拼命吮吸着生活所带来的美好和未来的憧憬。一切一切那么朦胧,好像在眼前,却如何也触摸不到青春的流光溢彩,会恐惧青春如昙花一现,又好似烟火的美丽瞬间,这些幻想都曾有过,我为我自己鼓掌,因为我年轻,因为我幸福。
现实有现实的空间,梦想并不容易实现,醒来时才发现,自己一直都在幸福的旁边。
没有欢笑的青春不完整,没有眼泪的青春更是一种残缺,大把大把的时间被任意挥霍,悄然从指缝中溜走,留下许多叫知识和情感的东西,被紧紧握在手里就像在讲述着“伤感而优美的青春,多情而孤独的年代”。
未成年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每天面对父母的唠叨作业的压力和高考的威胁,是《美国的人》里莱斯特说的“typicalteenager(典型少年)”“angryinsecureconfused(愤怒缺乏安全感、迷惘)”。不要告诉我,高中生有伟大的友谊。友谊是我们的赌注。为了高考我们什么都可以甩出去。这是一场青春与叛离的比赛,每个人总想探索出一条更新的人生之路。当叛离胜利时,我们便迷失了方向,甚至走向堕落的道路。
我想说,青春的路上,没有一帆风顺,正是因为渴望到达目的地,而忽略了沿途的风景,当我们勇敢地抬起头,会发现青春的路上更多的是甜蜜和欢乐。
【篇五:知足常乐】
人不能没有欲望,没有欲望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但人不能有贪欲,因为,贪欲是无底洞,你永远也填不满。对付贪欲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知足常乐。
即使你拥有整个世界,你也一天只能吃三餐,这是人生思悟后的一种清醒,谁真正懂得它的含义,谁就能活得轻松,过得自在。白天知足常乐,夜里睡得安宁,蓦然回首也没有遗憾。
物质上永远不知足是一种病态,其病因多是权力、地位、金钱之类引起的。这种病态如果发展下去,就是贪得无厌,其结果是自我毁灭。
托尔斯泰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这话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也是针对欲望越来,人越贪婪,越易致祸而言的。古往今来,被难填的欲壑所葬送的贪婪者不计其数。”
托尔斯泰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地主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插一根旗杆,只要你在太阳下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他是跑回来了,但已精疲力尽,一头栽在地上就再也没起来。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祷告的时候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
这个死者,正像《伊索寓言》里一个故事所说:“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东西也失去了。”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所拥有的,无率是房子、车子……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没有一样是属于你自己的。那些东西不过是暂时寄托于你,有的让你暂时使用,有的让你暂时保管而已,到了最后,物归原主,都未可知,所以智者把这些财富统统视为身外之物。
卡耐基曾说:“要是我们得不到我们希望得到的东西南北,最好不要让忧虑和悔恨来苦恼我们的生活,且要我们原谅自己,学得豁达一点。”罗马政治学家及哲学家塞尼加也说:“如果你一直觉得不满,那么你即使拥有了整个世界,也会觉得伤心。”且让我们记得,即使我们拥有整个世界,我们一天也只能吃三餐,一次也只能睡一张床,即使是一个农民也可以享受这简单的幸福,而且他们可能比洛克菲勒吃得更津津有味,睡得更安稳。
“身外物,不奢恋。”是思悟后的清醒,它不但是超越世俗的大智大勇,也是放眼未来的豁达情怀。
希望大家都能够与知足常乐为伴,并与它为友,和它同行。相信我,只要你拥有了知足常乐这把金钥匙,自然而然,身边就会多了一个良师益友,它终将会带你走进一个新的美好的明天。
【篇六:由赵本山引发的联想】
在博客首页上随便选了一页,碰到了一篇14年的文章,题名《赵本山,咋招惹你了》。文章由赵本山引发思考,批判了现代“走狗”,对赵本山艺术保持了一种较理性公正的态度,不抵制也不跟从。读完有所感触。
文章阐述的态度我很认同,文章也有些许观点与我的想法相悖。时隔一年,我将对文章我认同的部分总结展新,对我不甚认同的部分发表我的看法。
首先,回顾一下文章描述的事件。
前几年就传出表演界大师赵本山隐退的消息,不过那些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随即伴随着春节序曲音乐的响起而不攻自破。看来这次是玩真的了:今年的全国文艺座谈会没有了赵本山的席位,随后召开的辽宁省开文艺座谈会也没对他吱一声儿,甚至连他老家铁岭的文艺座谈会也没提到他半个字。
这个时候总是不免招来一片骂声:且不说那个演技蹩脚而阴阳怪气的小沈阳的畸形走红,且不说那个歪嘴斜眼拿着砖头在舞台上晃来晃去让观众春节期间面对一桌子丰盛的饭菜倒胃口的王金龙,单是“赵家班”里的任何一个三流演员都赚了个盆满钵满。还有关于赵本山的小道消息:豪车豪宅私人飞机涉黑雇凶……最近又传出其妻子马丽娟四年前与龙凤胎子女移居新加坡的消息等等。
这些只是涉及到赵本山个人的私生活,倒也不足为奇,倒也无可厚非。试想一下,哪一个名人背后没有这些乌七八糟的爆料传闻呢?仔细想想,这些垃圾新闻的产生其实是某些人的嫉妒心理在作怪。人家赵本山不偷不抢,靠本事吃饭,不但自己暴富,还带起了一大帮当年的穷亲戚朋友,进而推动了一方的经济发展……这即合情理又符合国家“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方针啊。
可是那些涉及到赵本山演艺的评论就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了。在这种种评论之中,“低俗”二字唱主调且极有社会煽动性。
文章先写赵本山被挤出局,网上骂声一片,又针对称赵本山“低俗”的评论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是啊,习主席14年文艺座谈会上发表的主旨讲话“低俗不是庸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以精神快乐”。批判之声直指赵本山艺术的核心,低俗与丑化人物形象。赵本山电视剧里的农民形象多残疾:刘能是结巴,赵四是痉挛,等等等等。他的小品内容比较庸俗,言辞粗鄙,有些低级趣味。网上称他是三俗的代表,低俗媚俗再加恶俗,我认为,实在有些过。其一,正如文章所说,“赵本山艺术出身于东北二人转”,二人转本身就是一种农村艺术形式,其并不是什么登得大雅之堂的东西,许多下流粗俗的东西充斥其中。是无法从二人转中脱胎换骨出来的。针对这一点,我想赵本山已经给出了他的解释,他说他要发扬的是”绿色二人转“。我觉得,他并不是没有做到。我以前从未去了解过二人转这种东西,仅有的认识就是来自每年赵本山春晚的表演,也仅仅是觉得两个人拿两块红手绢唱戏,非常喜庆。了解之后才知道地道的二人转并非如此。我想,赵本山所传达出的二人转就是净化后的了,他并未做错什么。其二,也如文章所说,我们不妨反问一句:我们的观众高雅吗?一种东西的兴起必然反映了社会的需求。其实不见得赵本山艺术真的低俗,说不定是某些人病了——或者更准确地说,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病得不轻啊。
我觉得,小品给人带来的不仅是欢笑,更应该带来的是深思,是真善美的传达,无法否认,赵本山艺术确有其局限性,但他,赵本山;它,赵本山艺术,无疑在中国文化史上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仔细想想,这些垃圾新闻的产生其实是某些人的嫉妒心理在作怪。这句话,作者指明了走狗们的本质。但我觉得嫉妒心理并不准确,这确实反映了社会的某种病态,人们对赵本山事件的关注的确反映了赵本山的社会影响力,但垃圾新闻的产生同样反映了人们日趋增长的消遣心理。过度关注这些,跟从这些,也就是文中提到的走狗,这样的人们,才是一种病态。正如文中所说不要做走狗,不要跟着那些别具用心的人瞎起哄,要评说就评说自己心中的赵本山。我们都是草根,我们都是一介平民,赵本山没招你没惹你,赵本山带给我们的,只有平凡人、平凡人生的百无聊赖中丝丝屡屡的欢乐。
后来我在网上搜索赵本山近况,这个几近家喻户晓的名字,负面新闻依旧大片堆砌在网络上。这个一年未露面的老人在16年新年伊始出席了一部电影的公映,不再熟悉闪光灯的他透漏,自己已不愿抛头露面。这个老人,是真老了。我们也真该歇歇了。
拙劣见解,也请看完此文者勿笑话我啊。
【篇七:抚摸浪漫】
推开窗,暧暧的阳光照了进来,照在手上,没手掌的纹路,光线的散射映得整个空气中一种暧洋洋的感觉,轻轻的吸一吸空气,一种阳光的香甜味儿,一种土地的地气儿,还有一种雨水的清气儿充满着整个鼻腔,只在俯仰之间,一种浪漫便溜过我的指尖,溜过我的脸颊,充溢了整个身体,浪漫便是如此简单。
最早所接触到的浪漫,是那流淌在李白的诗词间的浪漫,那“飞流直下三千尺”,“天台一万八千丈”的雄伟,那“不登天子船”的傲气,不能不作为一种浪漫,那“路漫漫其修远兮”“九死其犹末悔”的苍凉从先秦传来,是荒茫大地上的叹息,一种最美的人格,这种浪漫,翻开书本便扑面而来,抚摸着书本。便能感觉出那藏在封皮之下雄浑厚重的浪漫,最古朴而挚热的浪漫!
放下那沉重的厚书,沿着月华,俯拾那剪碎了一地的残红,捡起这一瓣,是“帘外雨潺潺”的连绵,阴郁,那一瓣是“薄暮浓云愁永昼”的叹息,那一瓣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夙愿,未待细看那一瓣,却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一地残红,婉约的歌声回响在耳畔,苏小小的玉笛划破长空,鹤鸣于九皋而声闻于天,那华亭却再也回不去了,蔡上之草已丰,兔已繁,那弓却再也无弦之箭了,残香弥漫在空气,妆人之泪早已使面阑干,惊为天人的叹息,凝在了哽咽的喉中,婉约之风有幸生于最繁华的时代,延绵千年,虽始终是延绵着,但却从未断绝,一直到了晚清这古风断绝的时代,这残红待我们去抚摸,浪漫的红线有待我们前去牵引,捧一杯热茶,嘟起嘴吹散着冒起的热气,能感到,那清婉,就在这茶香中,只是要有坐下来细品的时间……
将满地的落红扫起,交给黛玉,拂尘净土,立一花家,吟一曲“花落花飞花满天”,叹一声“偷来梨蕊三分白,雪却输掉一段香”,提着灯笼,被着雪,黛玉拖着病态之躯,消失在雾霭之中,但依稀中尚可以摸得出那温婉清素的浪漫。斗转星移,光阴似水,一声鸡鸣响彻了整个东方的天空,一种超越个人,超越时代,超越民族国家的情愫蔓延在华夏这片土地,惊起了五岭逶迤的细浪,翻腾了五洋的鱼鳖,越过大泽山岭,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一种为苍生济命的圣人姿态,一种伟人的浪漫取代了继往的病态,成为新的时代,新的浪漫,不论生死,不论多大的苦难,总可以笑着对待,在纷乱的战火中可以品味战地黄花的香气,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闲情,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呼号,每一首词,每一句话,强烈的民族情感,强烈的精神追求打破了一切的限制,这种情怀超过了屈原的国仇家恨,超越了李白的得失,超越了崔莺苏小的歌声,超越了后主,容若的词话,是一种钢中的柔,一种柔中的钢,在柔软的肌肤下是铮铮铁骨,是一颗浪漫赤热的心。
一本毛泽东诗词的书皮已不能压住这强烈的气势,这,才是一种真正伟大的浪漫,轻轻抚摸着它,我的心不复能平静下来,伴着月夜的寒气,久久不能忘怀,辗转反侧!
【篇八:红与黑读后感】
读一本书,就是读一个时代。
——题记
朋友说,要找到一本真正触动心灵的书,越来越难了。如果找到,是一种莫大的荣幸。猛然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仔细品读一本书了。于是约上朋友在春日的早晨走进书店。
在一排排整齐的书中,陷入一种莫名的紧张中。果断地走出中华文化,停在外国作品下。人就是这么奇怪,总想尝试一些新的东西。翻阅一本本包装精美的图书,心再次陷入慌乱中,而又莫名带着点惊喜。与朋友商议,选择了一本题目似曾相识的书——《红与黑》。
从某种意义来说,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拿破仑帝国灭亡后,波帝王朝复辟,本书作者司汤达移居意大利。而在1821年,司汤达返回巴黎,开始源源不断地创作出一大批文学作品。其中《红与黑》原名《于连的故事》讲述一位平民青年,凭借自己的才华跻身上流社会,但他内心深处却对这个阶层的人们充满了蔑视和仇恨。最终野心膨胀直至被社会习惯势力所扼杀。
在这本书中,作者用深刻而细腻的笔触展示了主人公的心灵空间,这部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用一个病态爱情的悲剧,展示了“红”,“黑”两道势力统治下法国社会的黑暗和丑恶。表面上主人公拥有病态的爱情,实际上是世界拥有一个病态的法国,而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于连成为那个时代并不是唯一的牺牲品。于连只是当时新一代小资产阶级青年人的典型,上流社会的迫害与影响,个人的孤傲与野心,共同形成于连的悲剧。
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看,于连是一个拥有偶像并深深迷恋着他并向着他的足迹努力、奋斗的人。于连深深地崇拜拿破伦,正如生存在当今时代的我们各自拥有一个偶像。但是与于连相比,于连更显高尚,更显勇敢,更显明智。他对他的偶像充满了虔诚,并深刻认识自己永远不可能超越但也要尽力尝试。相比之下,当代人所谓的偶像实在不值一提。他在努力过程中方式确实不明智,用现在的话说,他是靠女人生存,整个一吃软饭的。但在那个危机四伏的法国,他是幸运的,能拥有一个吃软钣的机会,同样这个方式是达到目的的唯一途径。在小说中的于连,外貌并不出众,但用其知识与骨子里的高傲弥补了一切的不足,成功地塑造出一位男主人公形象。
我不想谈论这篇小说中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更像是一场游戏,一场阴谋,实在是没有任何价值。这位平凡的青年成也爱情败也爱情,像极了一个陀螺,被法国年代阶级等级中的不平等,爱情这根鞭子,抽的团团转,最终静止不动。
从另一方面分析男主人公失败的原因,他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综合体,在追求上流社会时,同时对此充满憎恨、厌恶,而这种思想完全不符合法国历史发展潮流,结果必然是失败的。
作者寄予于连一个丰富的人生。“活过,爱过,写作过。”足矣。
如果硬要从这部作品中读到什么,那就是对拿破仑这个人物的认识。作品中的拿破仑是主人公的偶像,更深层的表明他是当时所有平民年轻人的偶像。因为从前的拿破仑帝国时代,那些并非贵族出身的年轻人可通过参加革命队伍出人头地,但时过境迁,那个时代已成为过去。而做为一个中国人来看,拿破仑在我心中起码被定义成一个掠夺者,一个残暴的统治者。这便是一个人物在不同的人看来拥有不同的价值!
对这部作品的认识,这只是个开始,我相信:任意一部好书都拥有巨大的潜藏价值。
【篇九:首先,作为“人”而活】
当人们说想像计算机一样不需进食、睡眠而能高效率工作时,往往忽略了他们已如计算机那般无感情波动的心,忘记了他们首要该做到的,是作为“人”而活。
什么又是作为“人”而活?只是生理上的活着显然是不算入内的。没有思想,失去价值观与同情心,放弃了感情的表达,这样的人仅能看做是苟延残喘地活着,并非作为“人”。因为他们与计算机的差别只剩下了生理方面的差别,在知识基础方面可能计算机还略胜一筹,而在伦理精神方面,两者皆为空白。
当今普遍蔓延的病名为漠视。人们漠视一切与自己不相关的事物,将别人的惨痛经历当做茶余饭后的笑话,问起也只会回答一句:“关我什么事?关你什么事?”确实在某种方面,他人的事的确与自己不相干,那么人又为何在对他人的私生活评头论足一番之后才甩出这句“万能回答”,仿佛这样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毫无问题的?反观为何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做得“没毛病”,恐怕也是因为身边的人,圈子,社会都是如此。
对受到性侵的女子回复一定是本身穿着暴露不检点才会被看上;认为家宅被烧毁,妻离子散阴阳两隔的原因定是男主人与保姆的联合作案;将个人问题全部归咎于家庭、教育、国家。这样的社会是很病态的,而我们正处于这样一个病态之中。在不经意间我们自身也可能已经忘了,首先,我们要作为“人”而活,而非行走的“键盘”。
于是如何抑制这样的情况,停止这场病态的蔓延,我想治疗药便是要思考,要真正地思考。毕竟诸如同情感,价值观,认同或不认同,这些都是要在思考后得出的结论,作为人要是没有了思考,那还可以说作为人吗?亦或是计算机呢?这便是一个值得思考深究的问题了。
还有一点则是不能丢了道德。那些漠视受害群体甚至以语言加害之的人,显然是站在了无道德的悬崖口,如果就此一跃而下,我想也就不可谓是作为人而活了。“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现在细品这句话,觉得又可以以另一种角度看待:当你以恶意伤害他人时,对于你的恶意可能也正悄然而至。
思考与道德,这两者结合起来都做到的,才可以说是作为“人”而活。当然,这两者并非就是全部,只是我们首先要做到,想到,铭记于心的。我也相信有一天,那蔓延的病名不再为漠视,那病名将为爱。
【篇十:给自己点个赞】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大自然赋予了飞花的美,飞花的不染尘埃,飞花的香远益清,我真想为它点个赞!也同样想为自己点个赞!
初春,我与一片花林邂逅。
出入花林,是一番“曲径通幽处”的滋味。我踩着光滑如鸡蛋般的石头,暖风徐徐吹来,卷起花儿在空中盘旋,打转,飞舞,下坠,又急速升起,再在空中打个旋儿,最终体力不支的要跌下去,我赶紧伸手想要去接。可惜,却只触摸到了她的一丝衣裳。
我望见它似乎落在前方的池塘边,急急忙忙的要去追,不顾池边的污泥重重,那么美好圣洁的花儿,遗世独立地落在污泥中,它哀楚的眼神,企助着我将她救起。快到它身边时我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小心地将她抱起,放在我的手心,用我的手去温暖她。这时我才惊觉,我的脚底心有些痛了,原来是方才跑得太快,是石子在做怪啊!可我方才为何并不觉得一丝疼痛呢?我想,是花儿赋予了我力量,使我不惧任何疼痛,不畏任何困难吧!或许是花儿对我刚才“英雄救美”的光荣事迹点了个赞吧!
花儿经一番挫折,有了些病态的美,与深闺中的林黛玉浑然一体。我突然怔住了,呆愣愣地看着手中的花,她脆弱花瓣被“风刀霜剑严相逼”过,已经不堪任何摧残了。
我该拿她怎么办呢?
她已从树上跌落,就再也回不去了。“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她曾美丽,可现在,她正一脸病态地躺在我的手心。
我……我得让她回归泥土,匍匐在泥土上拥抱尘埃,或许这才是她的宿命。
可我没有花锄,无法如林黛玉“独倚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只好用手,小心翼翼地将泥土拨开,把花儿安葬。
此时,我真想给自己点个赞!我救了花儿,又埋葬了花儿,给她一个安静的家,让她即使坠落,也能“化作春泥更护花”!
如果不能挽救美丽,那就让美丽长存于你的心底吧。我真想给自己点个赞,因为我已懂得了这个道理!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