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汤相关作文

【篇一:生活是一碗清茶】

几案上,一碗茶。精致的小瓷碗上简易的青花缠枝纹,里面漂浮着几片茶叶,淡色的茶汤上泛着一些泡沫,碗盖永远盖不住漾出的清香,尽管它看着平淡无奇。

秋天的骄阳丝毫没有输于夏天的酷暑,站个两分多钟已经大汗淋漓,一节体育课的煎熬,又要站个二十来分钟查操,可谓是“苦煞我也”。头发已经被烤得烫手,马上就要冒出烟来。我已汗如雨下,汗水顺着脖子淌了下来,双腿已经疲累不堪,似乎下一秒钟就可以跪下去,我已支持不住了,只能咬紧牙关,攥紧双拳,指甲深深地嵌进了手心里,我却感不到疼痛。

这样倒在低一级的同学面前不太好吧,心里要面子可是身不由己,眼前一黑倒在了地上。耳边嗡嗡的声音由远及近如同电波一样,世界是死一般的静寂,在这寂静中一个温和的声音传来:“同学,你怎么了?”我无法抬头,只觉得在太阳的炙烤下,头很昏,很昏。隐约中一个人将我扶起架在肩上,我本能的抓住了那人的手……

待我醒来时已经躺在医务室的沙发上,老师递给我一杯茶,他说这个清火。茶叶在纸杯中载浮载沉,如小鱼苗一样,茶香阵阵钻入鼻腔中,如此沁人心脾。我将其一饮而尽后,忘了问是谁把我送到医务室的,在我心中向我伸过来的,不只是一双温暖的手,让我依靠的也不只是一个肩。

我把杯子留下了,生活不就如这杯茶一样,囊括在这小小的杯中吗?那样看似平淡无奇,却沁人心脾;那样十分常见,却值得深刻品味。

【篇二:妈妈泡的茶】

妈妈很喜欢喝茶,尤其对普洱茶情有独钟并有很深研究。

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在极不情愿下被妈妈叫到客厅,桌上已摆好了妈妈的茶具,端庄、静雅,排列整齐,颇有美感。俗话说“茶有茶道,器亦当有其道,水是茶之母,器是茶之父”,好的茶需配好的茶具。茶具中最基础的便是木盘,木盘用檀香做的,厚实坚固,有密密麻麻的年轮和树纹,盘上有6个白瓷杯,杯子洁白中透着晶莹,一只透明玻璃大杯上面放着漏斗,妈妈说是分茶水的公道杯,旁边的紫砂壶全身呈棕色,颜色是那样古朴傲然,显得十分光滑。

妈妈开始泡茶了。她用红木制成的木勺舀上茶叶放进茶碗,另一手用开水淋一遍紫砂壶。蒸汽带着茶香袅袅上升,空气如同烟一般变得朦胧,我的心也渐渐沉淀。妈妈在倒水时将紫砂壶上下提侧三次,高度与节奏都恰到好处,茶叶也随着水上下翻动,如同一个个灵活的小精灵,随后,妈妈用大拇指、食指、中指,呈“三龙护鼎”,力道轻缓柔匀地端起青瓷。青瓷托于掌心,几片茶叶舒展,旋转,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

茶,泡好了。茶汤透亮,散发着轻烟,似雾一般飘渺朦胧,淡淡茶香,似涓涓流水涌入鼻间,萦绕心田,我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我按照妈妈的提示,仔细观察,茶汤红浓透亮,像鲜花般娇美,像18岁大姑娘美丽动人。妈妈说这就是18年的普洱茶,她已化茧成蝶,是最漂亮最好喝的时候。我抬着品茗杯,闻着茶香,香气虽不张扬,但沁人心田,那种淡淡的冰糖香成熟稳定,喝一口,有淡淡的苦涩味,但一会儿就变为满嘴甘甜,茶汤喝到口中不用下咽就化了,好神奇啊!与我平时喝的茶确实不一样。这时妈妈说,品字三个口,一看汤色,二嗅香气,三喝茶汤。茶一定是先苦后甜,三回甘,四生津,五回味……一大堆道理。原来一杯茶中有这么多道理和文化。

妈妈让我喝茶实际上是让我学会观察、品味、感悟,弃急躁,弃粗心,弃势力。先苦后甜,现在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妈妈这杯茶过程仪式感强,喝的是茶又不仅仅是茶,讲的是道理,品的是人生,学的是做人,真是外化一形,内化一心啊,妈妈这杯茶让我回味无穷!

泡茶不是绝在动作有多优美,娴熟,而是可以通过听泡茶者的讲述,品茶汤,悟出其中的道理,品出自己的人生。

【篇三:体验中国风】

面前摆着的是一个有青花瓷纹样的布包袱,不禁打开,赫然入目的水墨青衫更是令我眼前一亮,惊喜不已。

那是一件怎样的汉服啊——层层叠叠的轻纱,淡青色的裙摆绣着墨竹,如明动的水波,薄薄的外套如一缕烟环绕着。换上后,浮躁的心平静下来,世俗的一切铜臭与污秽,浮华与虚荣都被洗净,清浅如初。

一盏清茶,禅意连绵。小抿一口,茶的清香立刻盈满唇齿之间,直入心田,似乎连飘扬的发丝间,纤长的指尖,衣袖轻拂间都透着那淡雅的香。古朴的紫砂壶,清新碧绿的茶汤,茶汤所倒映的水中时有波澜的远山飞雁、帷幔素琴、木案烟熏和竹林雅舍,都是千年浮生繁华起落中,唯不变、恒不变的那方静景。

莺鸣婉转,雨花时坠。青衣戏子吟唱着崔莺莺待月的西厢;陈妙常盟誓的积江;季香君血染的桃花扇;杜丽娘寻梦的牡丹亭。那流入梦中的帘外海棠、锦屏鸳鸯,醒来时庭院春深、咫尺画堂。“阵阵秋风残茶,丝线泪雨不成珠,夜阑等下把红豆数”“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无情恼”,台上戏子朱砂蛾眉,阵阵婉转清音,引得台下连唱声叫好。喝彩声中恍觉暮沉霞飞,积山无数重。

一卷史册,穿越千年。捻开泛黄的、古老的书页,仿佛过去的时光如流光在我的指尖穿梭,扬起一层灰,淡淡的霉味儿冲着鼻腔。我掩面叹息,历史的沉浮曲折在时光的洪流中从鲜活的一幕幕都难逃被湮没成细碎尘埃,昨日的如过眼云烟——木兰金戈铁马,褪红妆、着戎装的英武姿态;孔圣人道破红尘、名垂青史;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厥”壮烈背后隐藏不住的悲凉与无尽的遗憾;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心耿耿,流芳千古;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抒不尽的胸臆与风华……

心静如止水,方为尘世仙人。身着水青色璃裳,饱蘸浓墨,红尘陌上,独自盛开,清风徐来,飘来悠远闲逸的魏晋之风。闭上眼,让心来一次穿梭千年的旅行,去感悟、去体验这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古典文化。

【篇四:《俗世奇人》读后感】

生活是平凡的,却是不平凡的。在《俗世奇人》这本书中,作者讲述了一位位有着跟普通老百姓不一样的地方,谓之奇人。

在天津卫这个地方,举凡中国大灾难,无不首当其冲,因而生出了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既在显耀上层,也在市井民间,粉刷匠“刷子李”干完活,身上不粘一个白点。“泥人张”从鞋底扣下一块泥巴,一手吃饭,单手就可以把泥人捏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治病从来都是信手拈来,临场发挥的“神医王十八”等等。“码头上的人不抢活不成,一抢就生出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文中的这句话,就是对奇人最好的描述。

开篇的“苏七块”苏金散看病前必收七块银圆。有一次,三轮车夫张四请求先欠着,帮他接上胳膊,但苏金散坐视不理,还是跟人一起打牌,出了名心善的牙医华大夫借着去撒尿的借口,把钱偷偷的给张四。但在故事结尾,待人走光,苏金散拦住正要走的华大夫,把前面那堆银圆取出七块给了华大夫。从中可以看出,其实不是苏金散不心善,求财心切,而是他自己定的规矩不能乱。他若乱了这个规矩,他的话别人是不会听的,在天津卫这个混乱的环境中无法生存,他也是在为自己谋生。

第十一个故事,给我们栩栩如生展现了一个“认牙不认人”的华大夫,初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一直觉得这个华大夫记性不太好,刚在他的诊所治过牙,过一天就忘了。而当读到最后,他认出了抢首饰的家伙,他不是通过看面貌,是看到那家伙的虎牙,就是他治的,而他治这颗牙的那天,就是便牙侦探说的那天,他再看一看那个家伙的面貌,果然和便衣侦探形容的一模一样。通过华大夫的发现,终于抓住了这个劫匪。这个时候,我再想一想,就发现不是华大夫记忆不好,而是他把所有心思都放在牙上,提高效率,增加自己的能力。

再谈谈能说会道的好嘴“杨巴”。杨巴本名杨八,跟杨七一起在天津卫这一带卖茶汤。有一次,李鸿章来天津卫,地方的府县道台费尽心思:究竟拿什么才能把“中堂”大人哄开心。京城豪门,山珍海味不新鲜,新鲜的反倒是地方风味小吃,可是天津卫的小吃太粗太土。幸亏知府原是地面上走街窜巷的人物,便举荐出“杨家茶汤”。李中堂正要尝尝,目光一落碗中,就把碗给砸了,当官的都不知道李中堂为什么发怒。杨巴脑筋一转,就知道中堂大人肯定不知道浮在碗上的是碎芝麻,以为是脏东西。他赶紧磕下头来,叫道“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大人不喜欢吃碎芝麻”。中堂大人也顺坡下了,没吃茶汤,反而赏银百两。从这个故事中我看出,手艺人在处世方略上顺时应变,像同行的竞争,恶势力的横行霸道、官吏们的仗势欺人,常常威胁着他们的生存。如杨七和杨八,本以为给李中堂进献茶汤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是当时杨八如果实话实说,可能科会招来祸水,机灵的杨巴不愧是逢场作戏的好手,他揣着明白装糊涂,“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一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这个绝妙的回答,既让李中堂明白,又给足了中堂大人面子。但这又是多么无奈的回答,明明是中堂大人的错,却要抢着加在自己身上,明明自己无错,却又抢着求恕罪。这种机灵是以牺牲自己的人格为代价的。此刻作者之前写过“泥人张”为代表的手艺人那张孤高、耿介、自尊的人格荡然无在,有的只是生存空间遭遇挤压之后的人格扭曲,有的只是面对生存困境的顺时应变。杨巴这个人是个异数,他没有什么硬碰硬的绝活,全靠一张嘴,却成了杨氏茶汤的“顶梁柱”。并不是说作者文笔不好,前后矛盾,而是借杨巴这个人物点出了作者之前故事中未涉及的手艺人生存困难这个命题。结尾,作者特意强调说李中堂并没有喝茶汤啊!似乎在提示我们,茶汤的出现与杨七的手艺毫无关系,这又重复了作者之前说的一句话:“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作者通过杨巴的故事告诉我们手艺人也不例外,手艺人不是万能的,手艺人也要去“求谁”“怵谁”。这再一道出手艺人生存现实的无奈,这种思考比“泥人张”故事中手艺人人格之独立,要深刻许多,现实许多。

在这时代,有才华的人不怕遇到伯乐,只怕才华比不上别人。随着社会的进步,物竞天泽、强者生存、弱者淘汰,这不算残酷,只是一个事实而已。

【篇五:家乡特产之天台山云雾茶】

我妈妈的家乡位于风景优美、群山环绕的天台古县城,这里树木茂盛、人杰地灵、物产丰富,而出产于大山深处的天台山云雾茶就出来自这里。

天台山云雾茶只在海拨1000米左右的密林处生长,每年的清明节前后,万物复苏的时候,满山遍野的茶树都开始舒展蜷缩了一年的枝条,轻轻的吐出了水灵灵的嫩芽,就象给自己穿上了一件碧绿的新衣。

辛勤的茶农把一年当中最好的嫩芽轻轻的采摘下来以后,经过手工炒制,碧绿的茶叶一个个都卷缩成了可爱的小芽尖,可爱极了。然后用一壶沸腾的开水一冲,开爱的嫩芽精灵们都一个个在茶杯中跳起了优美的舞蹈,散发出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茶香味,茶汤透明碧绿,喝上一口,一整天的疲劳都会一扫而空。这真是大山最美妙的恩赐呀。

如果你来到天台,一定要尝一尝天台山云雾茶,它一定会让你终生难忘。

【篇六:感谢为我提灯的人】

茶香袅袅。

洁白如玉的瓷碗中,放着些许茶叶,蜷缩着身体,显得皱巴巴的。

父亲洗净手,用热水冲洗了一道茶具,虔诚地夹起一撮茶叶,丢进茶壶,再将热开水倒入茶壶进行冲泡。每周如此。

我看着父亲这繁琐而娴熟的手法,觉得麻烦,凑到父亲身边,小声问道:“爸爸,直接把开水倒入装有茶叶的杯子就行了,哪需要这么麻烦?”父亲只是笑,手上的动作却未曾停下。经过第一次洗茶,倒出的茶汤已有了茶的颜色。父亲再次将沸水倒入壶中,还未等茶的清香完全散发出来,父亲就已拂去茶沫,盖上了壶盖。

片片嫩茶犹如雀舌,色泽墨绿,透出阵阵幽香。

父亲摆出几个茶杯,将茶壶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再一一倒入茶杯。父亲端起其中一杯七分满的茶:“请品茶。”我笑着接过。初闻时的幽芳,入口时的香醇,吞咽后的回甘,都令我不得不赞叹道:“好茶!真是好茶!”父亲微微一笑:“我再给你冲一泡茶,一样的茶叶,但你会觉出不同的。”

干枯的茶叶的身体内蕴藏着阳光对它的封印,只有当它遇到沸水时,茶的令人心旷神怡才能被激发出来。

父亲极轻柔地将茶叶放进茶壶,如同对待他的孩子一样。第一次注入热水后,父亲将茶汤分了一杯给我。我一尝,不禁皱眉:“爸爸,这绝不是之前那种茶,这茶又苦又涩。”父亲并无言语,倒掉了茶汤,注入第二道热水。

水雾从壶底缓缓升起来,最后在空气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沁人心脾的茶香扑面而来。父亲又匀出一杯茶,送到我手中。我细抿一口,脉脉清香在身体中流淌着,传递着,给予了我一种不同寻常的感受。原来,这,就是问题的答案。“孩子,要经历住第一道沸水,它能洗去你身上的缺点与不足,并且要等到第二道沸水的到来,将你身上的芬芳全部散发出来。”

父亲指引我前进的方向,为我提灯,让我看见茶的内涵,不畏困难,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花朵。

茶,飘香。

如人生般在沸水中翻腾着。

【篇七:咀嚼生活的真味】

每一株茶树,都有属于自己的味道;每一片茶叶,都有自己的思考,它们被阳光收干,将灵魂收藏,在静默的时光里,将生活的真味融入自己的骨血之中。

——题记

母亲喜喝红茶,父亲喜喝绿茶,外婆爱喝花茶,而我则爱世间所有的茶。我一直相信茶也是有灵魂的,它们在时光中思考,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在茶碗中的一方滚水中,随着翻腾的热汽,将自己的香气所释放,将自身的价值升华。

依稀记得第一次用心喝的茶,是我们家放了许久的一块茶饼。彼时,茶对于我来说只是一种比水要好喝许多的饮品,但是当那茶香飘荡在空气中的时候,我迷茫了。那种味道让我不禁想到底什么是生活?生活是什么味道的?

我隔着一层迷蒙的白雾,看着那玻璃杯中的茶叶——它们干枯的身体在缓缓的舒展着,在暗色的茶汤里像是盛开的莲花,交替着浮沉,绽放着曼妙。

心,刹那间就宁静了,好像这茶叶裁下了月亮的一片光芒,收藏在灵魂里融合成为了一体。我酌了一小口杯中的茶汤,一滴眼泪滑过睫毛滴在浓郁的茶汤中,荡起小小的涟漪。

原来生活的真味就是茶!那小小的茶叶竟将时光与思考融入在了自己的骨血当中,在滚烫的沸水中绽放自己,升华自身价值。那是一种深沉的力量,圣洁又不容人否定。

茶在每一个时间段,味道都是不同的。

新采的牙尖,是青涩的感觉,伴着纯正的芳香,像是孩童时的我们,不受尘世的纷扰,没有经过时光的洗礼,味道是本真而稚嫩的;成熟的茶叶,是厚重的感觉,带着些灵魂的思考,溢出的华贵的香气,像是到了中年时期的人们,沾染了尘世的气息,与时光并肩走过,味道是浓郁的。

放在茶匣里的普洱茶,随着时光的推移,每年的味道是独一无二的,那像是年过花甲的老人,时光将他们的棱角磨平,凝缩成干卷的茶,那是深邃的味道,因为在漫长的日子中,生活的真味已融入在它们干枯的身躯当中了。

生活的真味,是朴实的茶味,人的一生就如茶的一生,因为它小小的身躯当中,有着灵魂的思考。咀嚼生活的真味,让我嗅到淡淡的茶香。

【篇八:泡茶】

今天,老师带着我们一起泡茶。

首先,老师给我们一人一些茶叶,茶叶的形状有的是直直的,有的是弯弯的,有的是蜷缩着的。我直接尝了一口干茶叶,味道涩涩的,闻起来却香香的。我们拿起一片茶叶放入杯中,老师给我们倒入开水,茶叶突然翻滚起来,有一部分沉下去,一部分还在水面中漂着。茶汤是淡淡的黄色,发出一股幽香,我觉得那么香应该喝起来也会很甜。渐渐地,水变黄了,味道也变香了,我觉得得试着喝一口了。

我边想边试着喝了一口,好苦啊!为什么会这么苦呢?渐渐地,水变棕黄了,味道更香了,那些蜷缩的茶叶慢慢展开沉下去。慢慢的,口中散出淡淡的清香,原来茶叶是“先苦后甜”啊!

其实,学习就像这杯茶一样,虽然学习很枯燥,但是攻克这些难关的时候才发现幸福马上就来了。你会发现你的脑子里有很多知识,可以用来做很多事情。

现在,茶凉了。但我知道,它会变得更香,更甜,想到这儿,我一口气干了。

【篇九:品茶】

泉州,是著名的茶乡。这里有安溪的铁观音,永春的佛手等等,这些茶深受人们的喜欢,不管是男女老少都有喝茶的习惯。今天我们有缘在作文课上和老师一起来茶,我们喝的是武夷山的肉桂,这可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品茶。

今天的天气十分炎热,我早早的来到了作文班,刚到班级里就听到阿宝向老师发出提议:“既然茶具和茶叶都有了,那我们就一边喝茶一边谈!”于是我和阿宝帮忙把茶具洗干净后,同学们也差不多都到齐了,我们便开启了品茶之旅。

我们喝的是华祥苑的肉桂,老师把茶叶包装拆开,首先把茶壶用开水烫了一下,接着把茶米倒在杯子里,然后盖上盖子轻轻的摇了摇,老师把茶盖让我们闻了一下,一股浓浓的茶香扑鼻而来,我感慨万分,发出了长长的一声:“啊—”,我心中的思绪万千,是什么样的劳动智慧才能种出这么香的茶叶。

老师开始泡茶了,老师把第一泡倒进了另一个杯子里,神秘的说,这杯要放到最后喝。老师又把开水倒到茶壶里,再倒出茶汤的时候,我看到茶汤的颜色是棕色的,老师把茶放到我们每个人的面前,她告诉我们:“接茶时,要在杯子旁边用食指和中指轻轻点两下,这样是表示感谢的意思!”我便照做了。我喝了一口茶,味道先苦后甜,让人回味无穷。

时间飞快流逝,老师一边分析我们的作文,一边继续着我们的品茶之旅,很快第七泡都喝完了,这时候老师很神秘的告诉我们说,是时候品尝“还魂茶”了,我心里在想,什么叫“还魂茶”呢,我喝了一口,哇,苦苦的,但马上变得甘甜,把茶的韵味十分充足饱满的留了出来,真是好喝,仿佛把我游荡在外的灵魂勾了回来,怪不得叫“还魂茶”。

喝完茶,我们开始写作文,这时突然整栋楼停电了,我十分烦躁,可一想到这节课我们在品茶,品茶的人就应该安静,再说了,心静自然凉,我平静的挺过了停电的这段时间。

人生就像品茶一样,先苦后甜,人生也像这茶一样,要慢慢的品味人生。

【篇十:品茶】

“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这是一位外国诗人在品茶之余写下的诗句。而今天,我就和妈妈一起品了这位列中国十大茗茶其二的碧螺春。

品茶,意境十分重要,所以我放了一首十分优美的古筝曲“高山流水”,将灯调成比较柔和的状态,然后,把品茶的地方收拾干净,放了碧绿的茶盒作为背景,就叫妈妈来和我一起品茶。

选两个玻璃杯,洗干净,倒上一杯刚烧好的开水,静置十分钟,待水不是很烫时,轻轻放入一小撮碧螺春茶。茶入水中,有的在欢笑着,飞速下沉;有的则犹如跳舞一般缓缓落下;有的像一艘小舟,轻轻浮在水面上。靠近杯子,扑面而来的一阵阵夹着热气的清香,顿时令我感到清爽。仔细观察,发现有的茶叶从螺状渐渐伸展,当茶叶舒展开来时,每一片茶叶都如一条碧绿的丝带,有长有短、有宽有窄,青翠透亮煞是好看。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叶片一点一点舒展,茶汤也由透明变为嫩黄,又变为青绿。这时,我小小抿了一口茶,并没有太多的苦,而是有一丝怡人的甜,还有一点的回味感。当我和妈妈都喝了一口茶后,我给妈妈介绍了有关茶和碧螺春的知识,妈妈听得饶有兴趣,我介绍完后,还为我鼓掌。

大约几分钟后,所有茶叶都已沉底、舒展,茶汤变为碧绿。这时的水底世界又有另一番风味。茶叶如一块块礁石,一块块珊瑚,在水中巍然矗立,虽然有一些参差不齐,但还是趣味十足,时不时还有一些茶叶水母一般漂起又沉下。端起茶杯,再品一口,首先感到的是苦涩,细细品味,一股甜滋滋的味道悄然而生。茶水入肚后,一份清远的香气还在我口中萦绕,那滋味妙不可言。我对妈妈说了我的这种感觉,妈妈对我说“茶如人生,先苦后甜,为人处世的很多道理也可以从茶之中去品味、领悟。”

谈着谈着,茶水又变成了墨绿,但依然清澈透亮。久久凝望那茶叶、那茶水,感觉整个人的神气都被滋润得清了、香了。再微微品上一口,苦涩更深了,有一点儿像中药,但随之加深的是甜和香。苦在舌尖上短短停留,代替的则是久久的甜美清香,令人回味无穷。

在碧绿、清香、苦涩、甜润的碧螺春茶汤里,我品到了人生百味,品到了岁月哲理,品到了月下优美的心境。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