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绮户相关作文

【篇一:当我面对月光的时候】

漆黑的夜,除了点点星光,普照大地的是那一缕月光,黑夜在微风中荡出阵阵涟漪,倒映出和谐的月牙。

小时,当我面对月光的时候。

我总喜欢在月光中奔跑,因为总觉得月亮和我一起奔跑,月亮照出了我的笑,那时,自豪感从心底涌出。我是月之宠儿,她愿意和我一起奔跑!

所以,在遇到种种恼事时总会在她的怀抱下哭泣,然后月亮和微风相抱而笑,我的脸颊拂过串串慰语,心里就平静了。那时,当我面对月光的时候,总会傻傻的笑着,就像孩子对母亲那样。

现在,当我面对月光的时候。

这时,我会想象,在一个凡屋窗前,柔和的月光悄悄的探进去,而窗前躺着一位潇洒且双眼惆怅的诗人,他是苏轼,他在思念亲人,我喜欢他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那样静谧的景象也不得不让我有着他一样的心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随着年龄的增长,想得会很多,或睹物思情,或借月思亲,往此种种,在这么一刹那,眼底遮不住的是那一丝忧伤,一丝眷念,一丝不舍。

我想,当现在面对月光的时候,掩盖不住的是走向成熟而惆怅之情。

以后,当我面对月光的时候。

在往后的风风雨雨中,路途艰难,那一颗心会筋疲力尽,会劳累心烦,也许再也没有时间、没有经历去欣赏月亮,那童年的傻笑,如今的惆怅早已被成熟的稳重所冲刷,取而代之的是盲目的,想功名利禄的追求。那么,以后,当我面对月光的时候,可不可以带着一份洒脱的身心,一颗自由无拘束的心去面对它?以后的以后,不要因为社会而改变天下朦胧的月光,不要因为饱经风霜而不再愿意做“幼稚”的事,在未来,当我面对月光的时候,不再遗憾,至少还有时间,去面对那永久不变的月光。

一生的经历不同,坎坷不同,但是天上总是同一个月亮,所以,当你迷惘的时候,看看天上不知是圆还是缺的月光;当你找不到方向,左右为难时,不妨看看月光中你的影子,平静的心会做出抉择。

也请你记住,你的脑海中星星点点的亮,昏黑的夜,笼罩的是依然是你面对的月光。

【篇二:月亮离我有多远?】

徜徉在古典文学的海洋,会发现古人对着月有许多佳作且感情各异。我看那月之胜景,皎洁晶莹如玉,却柔情似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月,心情自当不同。那么,月亮离我有多远?

若是月明星稀,天中无云,那月光无所阻挡的洒在了林间、山间、如慷慨赐予的天使、笑颜初展的嫦娥,使得大地上的一切都轻轻闪烁着摇曳着,则应有那一份纵情月下、闲情逸志。君看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山居之乐,看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宁静致远,还有杜甫那“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壮丽……月是闲情近。

若是月亮用云彩的丝绢遮住了脸,月光如纤巧轻柔的手轻轻探进渡船、楼阁和酒杯,则应是细细地拨动着游子故人的颤动的心,牵引岀一缕缕离别愁绪了。君看王安石“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满腹乡愁,看苏轼“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的思亲心切,看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无奈……月是忧愁远。

啊,我也曾陶醉于月色,曾产生了无数遐想,也曾疑问:它离我有多远?月亮走,我也走,永远展现给我一个柔美的微笑。我想,月亮不正像我们一直追求的某些美好的事物吗?对于朋友来说,它是共赏美景的心愿;对于战士来说,它是保卫祖国安宁的使命;对于海峡两岸来说,它是盼望祖国统一的赤子之心;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它,是我们此刻为之奋斗的理想!

月亮离我有多远?我尚未确知。但是我懂,脚比路长。只要心中装着梦,脚踏实地地走,那么“月亮”终会于我伴行。

月儿又转过窗前,仿佛借着风声道:“我们终会相遇的……”我想,是的,终会相遇的!

【篇三:爷爷,你在哪】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难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又名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团团圆圆,吃月饼,赏月亮,可是,我们家永远也缺这一个人。

“八月十五月儿明呀 ,爷爷为我打月饼呀 。月饼圆圆甜又香呀 ,一片月饼一片情哪……”在八月十五听到这首歌,我就想到了您——爷爷。爷爷,您在我心目中是多么的重要。现在,您去世了,我就想被咬了一口的月饼一样,永远也没法复原了。

记得小时候,爷爷带我去登山。登到半山腰时我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我眼睛干巴巴的看着您,我还没开口,您就说:“不行!我们一定要登到山顶。”哎!看来半途而废的计划失败了。终于,到了山顶,我看到了远处的美景,赞不绝口,早把疲劳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这时您老人家语重心长地说:“孙女,如果你想看到好的结果,就要付出代价,你明白我为什么一定要你登到山顶了吗?”我点了点头,心想:“原来,爷爷要我爬到山顶,就是为了给我讲大道理呀!”

爷爷,我想您了。您什么时候再给我讲大道理呀?明年、后年、大后年、十年以后……我一直不相信你去世了,可是这个现实我不能不接受……

汶源学校五年级三班 张佳怡

【篇四:光之美】

当清晨阳光苏醒,于重重的山与浓浓的云中,拉开弓箭,万箭齐发的射到人间,原本的灰沉,浮现出虹影;原本的沉郁,凸显出生机;原本的单调,显现出光泽。阳光,实是大自然中最美的存在。清晨的阳光,他是青春的象征,他喷薄而出的激情,让人振奋;正午的阳光,催促着万物生长,虽灼烈耀眼,但他为万物输送源源不断的养料;当青山扶着夕阳,光是淡黄而温暖的,他用一天最后的力量照射着天边的云彩,希望给山留下彩色的回忆。这是阳光的一天,也是阳光的一生,灿烂而美丽。

都说月光是凄美的,正如苏轼所说:“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轻轻,无声似有声,月光隐隐,无形胜有形,月光凄凄,无情似有情。思乡,思家,思人,因此月光的强弱也变化着,你淡她也淡,你强她也强,你愁她更美。月光凄凄照心头,遥望繁星愁更愁。

还有一种光,介于冷暖之间,没有光束,没有颜色,却有喜有忧。它的温度却足以点亮你心头的灯,那,就是亲人深情的目光。在我的心里,它就好像深夜中温暖的小烛火,能滋润我的心灵,能陪伴我孤单的灵魂,那么温暖,那么愉悦。它所带来的光传递的爱与盼。它所及之处,最艰难的旅程也会幻化成最美的风景。

光,它是能量的化身,灿烂美丽;光,它是情感的寄托,愁情凄美;光,它是无形的爱。光,好美!

【篇五:诗中的月】

小时候,常听大人说,古人的离乡游子常用月亮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他们为站在远处,借着月亮照耀着大地,一个背影,一轮明月,真有几分思乡游子的味道。

第二天,爸爸给我买来一本《唐诗三百首》,里面就有好多写月的诗,像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我读《月夜忆舍弟》时,问爸爸“舍弟”是什么意思?爸爸说,“舍弟”就是自己的弟弟。哦,我懂了。

慢慢的,这本书中的事我都能背下来了。我又问爸爸,写月的诗就这么一点儿吗?爸爸说,不是的,还有好多这样的诗呢!这只是一个开头,不过,剩下的诗你要自己去寻找哦!

我照爸爸的话,果然“找”到了很多写月的诗。我也把它们一一给背了下来,也试着去自己去理解。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句诗我懂:我去过钱塘江,那时,潮水慢慢上涨,与岸面齐平,金黄的圆月在江面上缓缓升起。读着读着,诗的意境慢慢体会到了。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这句我也懂,只是我并不喜欢夜晚,黑黑的,什么都看不见。而且,在黑夜中,一切似乎都是未知的,让人害怕。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是一幅美轮美奂的风景画——在细腻如雪、平铺万里的黄沙上观赏碧青燕山上的弯钩黄月,是何等的享受啊!

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相对照,不都把思念亲人的情感写活了吗?

后来,我自己还理解了许多诗,对诗起了兴趣,也了解了许多诗人的身世遇际,我也因此增长了不少知识。直至现在,我已经自己写了很多诗了。

【篇六:望月】

月亮,我相信在多数人眼里平淡无奇,但在许多诗人眼里却光彩照人。

一天晚上,妈妈带我来到了一条未开通的公路上。妈妈叫我抬头望望月亮,望着望着,我便入了迷。月儿,你时圆、时缺、时短、时长,你这多变的性格和我很是相同,月儿,你有星星的陪伴,我有亲人、老师、同学的陪伴,这一点又有什么不同呢?月儿,你光彩照人,而我却平淡无奇,这一点你和我是很不同。月儿,我让我想到了许多,你让我母亲的笑容、老师的身影、同学的帮助……突然,母亲打断了我的思绪,她想给我讲讲月亮的故事,我那么爱听故事当然答应了,于是她讲起了一个童话故事:在一个晚上,一个八岁女孩来到天台望月,突然一阵风吹来把女孩吹上了天,吹到了王母娘娘跟前,原来是王母娘娘想叫她磨月,因为上一任磨月人已经不在了,可女孩不原意,女孩想要和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一起,于是她就跑,她跑到了月宫,月宫里住着嫦娥和玉兔,女孩和嫦娥说明情况后,嫦娥决定保护这个无辜的女孩,“王母娘娘驾到”这一声刚停,王母娘娘就来了,嫦娥急忙把女孩藏起来,王母娘娘命令嫦娥把女孩交出来,嫦娥不肯,眼看嫦娥要被打入天牢了,玉兔跳出来替女孩磨月,王母娘娘答应了,女孩回家了,一切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只不过玉兔更忙一些罢了。故事讲完了,我又对月儿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月儿,你的心思我又何尝不知……借着月光,我发现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安静、祥和。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儿,你留给人们的文学有太多太多,而我又能留下什么呢?不管怎样,珍惜眼前的一切吧!我的亲人、老师、同学。

【篇七:中秋节】

今天是中秋节,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今年却是十五的月亮十四圆。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者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一首诗。

今年中秋节,我和妹妹早早就起来了,吃过早饭,静静的读了一会书。妈妈和爸爸在厨房里忙来忙去。没多一会儿,门铃响了,是姑姑一家,太开心了,熙熙姐姐来了,平时大家都没有时间,只有过节的时候难得聚聚。

下午两点的时候,家里人都到齐了,我们一大家人,围着桌子旁吃着香喷喷的团圆饭,真是开心。到了晚上,我和姐姐妹妹本想着吃月饼,赏月,可今天门外正下着倾盆大雨,没有月亮,但一点都没有影响到我们过节的心情。看着窗外,我透过那层薄薄的屏障,仿佛看到了那美丽的嫦娥,那可爱的玉兔,月亮那张笑眯眯的脸——

原来中秋最重要的不是团圆饭,而是一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

【篇八:忆苏轼】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对于苏轼的诗词,我很早便有所接触。但是真正让我开始喜欢上苏轼的词,并开始去了解他是因为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当时苏轼在外为官,正逢一年中秋,面对一轮明月,对弟弟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诗人对月询问,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人生的痛惜和伤悲。“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诗人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诗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天上虽有琼楼玉宇,但也难比人间的幸福美好。纵然诗人对着仙境,有美好的幻想,但他对于人生依旧是热爱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诗人以质问的语气发泄佳节思亲的情感。但是,却又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流露出了诗人洒脱和旷达的性格。最后,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结尾,寄托了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怀念,同时也给予了人们美好的祝福。苏轼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迈,一改词的婉约,因而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除了在诗词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在书法、绘画、散文等方面也有着很深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他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可以说是达到了许多人终其一生无法企及的高度,为后人所仰慕。

苏轼这一生起起伏伏,历经坎坷。虽然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他流传下来的诗词却永不会过时,为人们所传颂。

【篇九:收藏手镯】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又是一个寂静的夜晚,在床上翻来覆去,心就像蝉鸣一样,只好穿上衣服,起来活动活动——寻宝。

翻完了抽屉又翻衣柜,总想找出点什么好玩意儿。“咦,这是!”这个无意间的发现使我疑惑了。

妈妈的生日快到了,我省吃俭用,将几个星期的零花钱全都攒了下来,为的就是这一天,给妈妈买礼物,妈妈是个爱美的女人,那些衣服鞋子呢我都买不起,所以,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首饰更合适的了。

于是,我到我常去的那个精品店挑了一个物美价廉的商品——一个手镯。翡翠色的,看上去高贵,优雅,气质十足。我想妈妈肯定喜欢。我把它用一个十分精美的礼盒包装起来,兴高采烈地拿回家,送给了妈妈。奇怪的是,妈妈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高兴。起初,我还以为妈妈认为这个镯子太贵了,觉得不划算,我也就没怎么在意,因为它并没有妈妈想象的那么贵。

直到有一天,妈妈洗碗时,那手镯从妈妈的手中漏了下来,在地上摔了个粉身碎骨。妈妈看了我一眼,然后慌忙地从地上捡了起来,我的心也痛了好一阵子。晚上睡觉时,我准备去妈妈房间看看。可我在门外听到爸爸和妈妈谈论镯子的事情,我就没有进去,在门外静静地听着。

爸爸说:“镯子碎了,你心痛了吧!”妈妈说:“其实我不喜欢手镯,但这是女儿送的,也只有戴一戴。”

虽然我不知道妈妈为什么不喜欢,但我也没有问,就当作不知道这件事,以免问起来都觉得尴尬。

过了好几天,都没有看到那只碎手镯,我以为妈妈丢掉了,也没过问。

过了几天,我又看到了这办手镯,更令我吃惊的是,它竟然是完整地躺在妈妈的衣柜里,也不知道妈妈是用什么粘台起来的,即使有一些小小的裂纹,它还是不失昔日的风采。

妈妈从来不是一个细心的人,她竟然会粘好手镯,而且粘合得这么好,保藏得这么好,我不禁有些感动。

这镯子,是妈妈收藏的第一件宝贝,也是唯一的一件宝贝。

【篇十:苏轼为宋词点亮一盏灯】

月下吟诗,淡淡月光,散入珠帘,诗墨纵横,酒香四溢,水调歌头,流唱千古。

苏轼,一代文豪,铸就了一个不朽的神话。宋词的奔放豪迈,宋词的凄凄美美,不断发展,百代流芳,含着月色,荡漾开去。一圈,一圈,又一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举起酒杯,忘却了世俗的忧愁,忘却了功名的纠结,只是轻身对月,嘴角呢喃,一心忧肠,只待月容;一身轻松,只待月解。“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身处大宋高位,却无奈两鬓斑白,“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渴望尽自己所能为国效力,却恐官场污浊,内心烦忧。“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无奈月高心寒,放下心胸,愿做地方官为民效力。

美哉,壮哉!苏轼的豁达,为宋词添上绝美的笔墨,无论暑去冬来,词香依旧,如灯映路,引领着宋词的繁荣和昌盛,壮大和弘扬。苏轼孤身处于官场也有其气魄和胸襟,以民之乐为乐,不为世俗困扰。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映当空,繁星万点,漫入帷帐,照看思乡思亲之人,何能入睡?“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放下心念,不可怪月,月既无情,只有寄托思念。“人有悲观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之情托于月,月影人影共徘徊,无可奈月,自古如此,只能企月而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岁岁平安,人人相思,共揽明月,虽遥隔千里却可睹月思人。只希冀兄弟二人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览中秋月。

乐哉,奇哉!短短的宋词寄托了苏轼别样的情感,无恐明月远隔无情,只愿借月思子由,仅此而已,仅此足矣。乐观的心境让我们感叹,开阔的胸襟引发后人的联想,不可因远隔而悲观、失落,应在别离中淡然。

悠悠岁月,重拾月下的笔香墨痕,宋词的繁荣,苏轼功不可没。他如一盏月夜下清幽的烛光,映着宋词,映看酒影月色,映着故人远亲,映着悠然的历史,一路悠悠走来,还散发着墨香,漾着轻轻扬起的马蹄,和着宋词,为我们带来遥远的思绪,淡然、宁静。

灯光微微,烛火蒙蒙,穿越着亘古的幽情。看,苏轼轻吟着宋词,缓缓走来。他在黑夜中闪亮,把光辉照进了页页汗青。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