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相关作文

【篇一:这本书打开了我】

初中以前,我沉浸在小说与漫画之中,完全没有接触过除此之外类型的书本。进入初中,我了解到散文的存在。从张晓风到毕淑敏,林清玄,迟子建,风格迥乎的他们带领我在文学殿堂又踏上一级阶梯。

读《林清玄散文》时我并不觉得男性的文字思路会像前两者那样细腻而感性。当我翻开其中一篇《打开心内的窗》,才意识到自己的愚昧。“我们为什么对一个人完全无私的溶人爱里会有那样庄严的静默呢?原因是我们往往难以达到那种完全溶人的庄严境界。”这样理性中不乏柔情,让我看到这位男性的阴柔之美。

再翻动几页,我细细品读,又发现他的阳刚之气。

《形式》这篇散文讲述从古至今人们所追求的物质逐渐改变,要求也愈发提高,而慢慢的,人们盲目起来。从前,我们问:“你这衣服好看,什么面料?”现在我们问:“你这衣服好看,哪买的?”我们在生活中改变了初衷,改变了所想。

所谓“打开”我那封闭的,自大的心灵,林清玄带给我的是感动与崇敬,他的写作思想风格扣人心弦,仿佛迷惘的心找到了方向般清澈明亮。我的一切,不再流浪,而是有了自己的定位。

心既已明确了自己所想所求,便可以重新定位,认真思索。

世间万物的运转与变化是悄无声息的,我们不该随波逐流,无法改变世界,试着改变自己,让它因为有了小小的我们而有一点点的不同。读书的目的不只是接受知识教育,更是心灵的洗礼和灵魂的升华,它像阳光照亮生命,像雨露滋润干涸的心田。它绽放的朵朵鲜花丰富了我们枯燥无味,吹过的阵阵微风清凉了我们严暑酷热。

那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深埋在底的炽热心脏,它重新火热起来,不再沉默。

【篇二:读音乐的灵魂】

可曾记得母亲在枕边轻轻哼唱《摇篮曲》催我们入眠?可曾记得夜行路上不安的公交车里播放着一首首“晚间音乐”供听众灵魂的休憩?可曾记得高考路上慷慨激昂的《我要飞得更高》伴我们一路走来……

这是音乐的魂在牵引着人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音乐,犹如一条从未剪断过的丝带拽引人们回归心灵的故里。

以前,音乐在收音机里静静的流淌;后来,音乐被我们关在亲切的复读机里;而现在,音乐则被嵌入小小的mp3播放器。音乐随着我们一路走来,变换着各种姿态带给我们心如止水的宁静,它变了个头,变了方式,始终不变的是那躺在音乐里的灵魂。

打开播放器,温婉、流畅的音乐飘入耳膜,我们用心聆听,伸出手囊括住音乐,人间尘世的喧闹抛于脑后。希腊哲人柏拉图说:“音乐应该归宿到对美的爱。”我始终相信,爱音乐的人定是热爱生命的人,读了迟子建的《听时光飞舞》我更是觉得,也许只有那悠扬虔诚的洞经音乐能打动月光,让它也忍不住想出来听听。这时,我更能体会迟子建那“穿着长纱,伴着音乐起舞定能迷倒唐太宗”的幻想,那是音乐的魂在支配着人们的血与肉啊!

听贝多芬的《月光曲》,舒伯特的《小夜曲》,能深深体会“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辽远与旷达,这时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苏东坡,那个被一贬再贬的落难文人,朝廷抛弃了他,好在音乐收容了他,他对音乐的喜爱,他对音乐的擅长让他在苦难的路途上找到了可以停歇的驿站,正是有了音乐,才有了他对生活的乐观豁达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一段乐曲,牵动多少人的心,“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有多少次边疆的羌笛催生了战士们的几多清泪。“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此时那思乡的人们早已愁容满面,而当一首《梅花落》翩然响起,怕游子已是泪湿衣襟。

音乐就是具有摄人心魂的力量,在他的审视下,你可以看到内心深处那纯洁的自我。聆听经典音乐,更仿佛如临佳境。如怨如慕的音乐,似一片归帆,送我去故乡拾梦。苏北平原如绣,湖荡水网似织,新芦出水,万竿摇曳,绿意侵入。江南细雨霏微,沾衣欲湿。冷街幽巷的小镇,悄然闯入记忆的怀抱,风物依旧,往事如烟,一声声熟悉的乐曲,带给我一片怆然的意境,催人欲涕。

我在音乐的怀抱里慢慢睡去,梦中品读音乐的灵魂,任那身后的夜幕徐徐落下。

【篇三:窗外盛景自在心】

推开一扇窗,欣赏一片景。或是花灼灼,或是风点点,或是一犁膏雨,或是万里烽烟,或是那莲叶无穷碧,或是那城春草木深。问何时景盛,何时景哀?答曰:“窗外盛景自在心。心境不同,窗外之景亦不同也。”

四季更迭,旋踵,又一季深秋。额尔古纳静静地躺在黑土上歇息,与一阵阵寒风,一道道古墙,一株株蜡梅一道,安然地度过一个个白天与黑夜。迟子建踱于风中,素面朝天,将秋天的故事说给家乡的月。她一定是第一个感受那寒冷的人,她一定是第一个看见那鸟儿消失于天际的人,她一定是第一个摘下那山茶在风中起舞的人。只因她心中充满诗意,充满对自然的关怀。黑土无情人有情,即使漫天飞沙走石,即使满地黄花堆积,她心中,依旧花肥雨润,依旧叠青泻翠。

额尔古纳是一扇窗,窗外之景看似无情,却在她的笔下现出真情。迟子建,怀揣着真挚初心,在额尔古纳右岸,将盛景收获在心。

“千年走一回,山长水也长。我是昆仑的云,我是黄河的浪。”不同于目不窥园的文人,余秋雨选择挽起裤管,云游四方,在行走中感受文化的力量。走过都江堰,做过西湖梦,到过贫民窟。每一道风景,落笔,便成了动人的文字,那山水迢迢也化作清泉,漫过脚踝,浸润每一个读者的心田。同样的景,他却能感受历史与文化的巨大魅力,并将这美传递至他人内心。

沿途风景是一扇窗,窗外之景看似无生命,却在他的笔下显出旺盛的生命力,予人以文化盛宴。余秋雨,在那漫漫长路中,在那文化苦旅中,将盛景收获在心。

推窗赏景,景即在心。心境不同,景亦不同。有宽广心灵,便能如苏轼,在乌台诗案后,寓身扁舟,寄情明月,渺沧海之一粟;有诗意心灵,便能如海子,在“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的生活之景中发现生命之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坚韧心灵,便能如萧红,满身伤口,起起落落,浮沉中却依旧享受她的黄金时代。

捧着一颗心,推开一扇窗。以心为师窥风景,你会发现,云散了,天晴了,暖人的风开始吹了,窗外盛景自在心。

【篇四:岁月是匠人】

一枚梨子放置于时光中沉淀了甜,一坛醇酒放置于时光中沉淀了醉,而我们在时光中沉淀了成长。岁月亦是匠人,将我们在时光中打磨出来,用心雕琢,又用心捉弄,在挫折与风雨的洗礼中,我们逐步蜕变。

时间,生活。时间构成了生活,而生活,是可以慢一点,再慢一点的。迟子建在书中写道:“对着青山绿水呼喊吧,快乐时就走一走,累了便停下来歇一歇。”悠闲的生活带给她的是有形的,是让人放松的,但她通过这种生活告诉我们的却是无形的。在嘈杂繁忙的路上行走,遇到红灯停下来,等上短短的几十秒,又何尝不是一种悠然闲适的态度。在时间的沉淀雕琢下,迟子建变得通透,文字也愈发精致,这是时间赋予她的成长。

福楼拜曾在给远方朋友的信中说到:自己每天都会看日出。这看似平凡又普通的事,又有几个人能做到?每天清晨早早起来,等待着旭日东升,等待着朝霞铺满天空,就这样坚持着,一天又一天,我不禁为之动容。倘若我日日忙于写作,哪有闲工夫看日出呢?可大约也是由于福楼拜日日沉淀了日光,细细雕琢了余晖,才能把岁月用那般美好的姿态沉淀于纸上吧。

岁月亦是匠人,沉淀风沙,洗尽铅华,不依然故我风华依旧,变得更加坚韧更加美好,风雨洗不去气息,变迁带不走气质。

多想趁着大好时光,四处走走,到南方,到北方,去看十里长街,烟雨江南,去看黄沙漫朔,塞北高原。去看看那江南水乡,是怎样的江水催生了那些有情有义的女子,虽是女儿身,却博览群书,对天下之事清楚明了。闲时对月当歌,弹一首阳春,舞一曲惊鸿,过着悠闲的不与世争的生活,径自享受时间的美好;去看看塞北异域,又是怎样的酒肉滋养了这一方土地上豪爽的人们,去幻想那些马上的民族的骁勇善战,那些英姿飒爽的矫健背影,令人心潮澎湃。他们与酒为友,与草原为友,与天下为友,享受着现世的安稳,与世无争。

去到巴黎,那个香水之城,让那芬芳醉人的气息弥补内心的空缺。走在香榭丽舍大街上,期待着有个头上别着山茶花的美丽女人坐着马车从街上奔驰过去。期待着能和文学巨匠来一场擦肩而过的浪漫邂逅,去静静享受时间的美好,在时间的雕琢下变得更加精致,更加富有魅力。

谁的心里没有一处向往的地方,它拥有着自己所认为的所有恬静与美好,或是一条老街,或是一个城堡,它有开不败的花,有亘古不变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周围的人会变,事会变,可始终不变的,是我们心中向往的地方,是那份美好的憧憬。流水它带走了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年龄,带不走的是那份永恒的记忆。

岁月亦是匠人,谁的头顶没有灰尘,捡起被时光磨过的勇气,让双脚沾满清香的泥土,让心灵沉淀了醉人的阳光。

岁月悠悠,菁菁我心,岁月是一个不老的匠人。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