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春天的舞曲】
悄悄地,悄悄地,秋风拂去了夏日暑气逼人的烦闷,冬雪压弯了往日垂挂硕果的枝条。而早春梁间新燕呢喃将皑皑白雪融为春水涓涓。
一场轻灵而盛大的春之华尔兹,将在那染了绿的声音中拉开帷幕!
瞧,春已经开始于着手打扮自己,以完美的姿态赶赴舞会了。不知何时,一件淡绿的嵌有含苞待放的花苞的礼服已套上了她雪白的身躯。那花苞似开未开,欲香未香,更是平添了一份青春的青涩气息。那天蓝色的裙摆,是灵巧的鱼儿从最澈净的山泉中采集的泉水。瞧,那其中还倒映着天空中柔软如一床棉被,纯洁如一捧春雪的白云哩!
至于她的耳环,蜜蜂已替她采来了“嘀嘀嘀”吹奏着的、淡紫色的牵牛花;她的项链,是蝴蝶新鲜撷取的用一条柔软的柳枝穿起来的玲珑剔透的露珠。鸟儿们更是不远万里,为她佩戴上了由鲜嫩的迎春的娇艳和牡丹编织而成的花环。
她踏着荷叶绿的舞鞋,以一种高雅的姿态,亮相在舞会了。
她姗姗走入舞池,而微风已拉动了翠柳织成的琴弦。她嫩绿衣裙上点缀的花苞已悄然绽放,火红,雪白,梨黄,星星点点,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天蓝色的裙摆微微颤动着,如蛋清一般的柔滑、鲜亮。乳燕在她身边盘旋、俯冲,它那剪刀似的尾巴,将空气划开一道涟漪。她忘我地旋转着,旋转着,回眸一笑,向我们抛下一个花环。连时间也迷醉于她的美中,滞步不肯前行了。
她的明艳动人使人们错愕了。她的笑声如蜜糖,融化在耳边,但那份甜蜜却令人回味深长;她的目光如星光,消逝在眼前,但那份耀眼却使人铭记在心。她的一颦一笑,似羽毛,轻骚着我们的心尖,拨动了我们的心弦。明明寂静无声,但我却听到春风在耳边轻语,春雨在耳边沉吟。我们迷醉了,迷醉在春的美中,难以自拔。
在时间这诺大的舞台上,四季轮番交映,每一次都会给人以崭新的美的享受。但是,无论演出多么精彩,我们终会在心底留一片净土,那是对春之美的,最虔诚的渴望。
最爱春的美,爱早春生机,爱仲春温暖,也爱晚春的成熟。春,是牧童笛间流淌的曲调,是梁间新燕呢喃的絮语,亦是心中涌动的温暖。
春,就是一首绝美的、散发着青春气息的舞曲。
【篇二:书香】
寻不到花的折翅枯叶蝶,永远也看不到凋谢;江南夜色的小桥流水怎么也读不懂塞北的荒野。没有书籍的香气浸润的人生又怎能体味到徜徉于天地人外的精神世界中的欣喜和意蕴?
淡雅书香中,我陶冶了性情。“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那是屈子的赤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是陶潜的淡然;“愿将腰下剑,只为斩楼兰,”那是李白的豪气;“多少恨,昨夜梦魂中。”那是李煜的怅惘;“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那是纳兰的夫奈。生命灵动的色彩在诗歌曲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夜雨临窗诗词在手,作者或喜或悲,或忧或伤的心事便倾述给了我。书中泛起的淡淡清香,让我仿佛又看到了那泪罗江畔的身影,那菊丛中的隐逸,那佩剑的壮士,那徘徊的国君,那低吟的书生……他们缓步走来却又转身离去,留下无尽的余蕴于我,让我享受到文字的盛宴。
厚重书香中,我体验了沧桑。横斜的日影揽不住时光匆匆的脚步,历史的车轮滚滚碾碎了时间。沉浸在史书泛着古味的香气中,一个个面目在我面前鲜活起来。还记得那是唐时的明月吧,月影流荡中有着玄武门的宫庭政变,有着白袍将军的三箭定天山,有着妩媚动人的贵妃……那时的明月透过书页一下子把盛唐照到了现在。还是明代的朝阳吧,沈万山的故居还在,周庄清冽的流水仍如明时柔成纤细的腰,最是那跃起的双桥恰到好处地挂在了腰间,纤腰一扭,明代的阳光便哗啦啦地从书页上流泻下来,伴着那历史厚重的香气,让我着迷。
迷醉书香中,我学会了思辩。是孔子,告诉我“君子求诸已”;是朱熹,告诉我万物存之以理;是王阳明,告诉我知行合一。古老的东方哲学将天人合一的理念灌我心。是阿拉克西米尼的四无素论,是苏格拉底的人的本性,是奥古斯丁的宗教神学,是斯宾诺莎的唯理主义,严谨的西方哲学体系在我脑海中开辟出另一片天地。哲学书散发着令人迷醉的香气,却让我更加清醒,看透世间不变的理性。
窗透初晓,日照西墙,云自摇,想念你千年不变的味道,木雕流金,岁月涟漪,仍是你的香味让我断肠。
忘不了那些或淡雅,或厚重,或迷醉的书香,它们伴我走过了人生中的十年寒窗。无关风月,不解沧桑,仍是彷徨,不同的书还拥有同一种香---人间的悲喜无常。
【篇三: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花园里的花可真美啊!”我赞叹道。妈妈说:“花园里的花香让人迷醉。”我们一边说,一边往前走,忽然,我听到了一阵哭声,“咦?这是谁在哭?我们去看看吧!”说完,我就朝着哭声的方向跑去,原来,有一位小妹妹坐在石头上大声地哭着。
我好奇地问:“小妹妹,你怎么哭啦?有什么问题?说不定我可以帮助你呢!”只见她的脸哭得像个红苹果一样,含含糊糊地说:“我妈妈让我在这儿等她,可是……呜呜呜……”我在小妹妹的身边坐了下来,帮她擦干眼泪,和她一起等妈妈。
终于,她的妈妈出现了,小妹妹激动地对我说:“谢谢你,陪我一起等妈妈。”话音刚落,她就扑进了妈妈的怀抱里。
妈妈夸奖道:“睿睿,你可真是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我心里美滋滋的……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内心无比开心,因为——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篇四:美丽的星空】
生活中,有许多令人欣赏的事物,美也无处不在。我觉得最美丽的,不是那四散飘飞、冰清玉洁的雪花,也不是平似镜、亮无比的湖面,而是那夜空中的点点星斑。
抬头仰望天空,天空中那黯淡无比的天空和正在“亮信号”的星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空中那悬在黑黑大布上的闪亮的星星,不停地朝地面眨着眼,仿佛正在观看一场大戏剧一般。
仔细看时,天空幕布中那不时闪烁着的星星,有大有小,大不过沙砾,小不过黏土。但那光却是无物能匹的了,只有那一轮或弯或圆的明月,才能与之交谈,那发出的华美过钻石璀璨夺目的光亮,使世上万物都臣服其下,仰望在峰顶的群星。
星空中那点点星斑,更是令人迷醉其中,仿佛在光河中徜徉,醉心于此。“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啊,不仅明月难见,星空也稀有,那真可说是:“一寸星空千柜钻,千钻难买寸星空。”夜的黑幕下,星星眨眼,月亮看地,景色壮丽至极,与傍晚时分的流岚相比,星空更胜十筹有余!
星空,你的美让我无法自拔,你的美更是令我迷醉,徜徉在星河之中,可真令人感觉快乐不已!
【篇五:有一种神奇让我着迷】
音乐是很神奇的。她,让我的生活变得充足,而不是乏味;让我的生活变得旺盛,而不是枯竭;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而不是单调。她让我着迷,更让我陶醉。
儒雅的声音有一定的灵性,静静聆听时仿佛置身于泉水叮咚之响的大自然中,心情浮躁时则仿佛置身于热闹喧嚣的闹市里。
寻一处清幽小径,音乐宛转悠扬使紧绷的心也放松下来,如落在水中的花瓣,慢慢地漾开,豁然开朗的心在深思中悠悠恬淡。
一曲终了,感觉山如粉黛,水如碧玉,心亦沉浸在美丽而久违的梦境。云卷天舒不过弹指一挥间,花开花谢不过眨眼一刹那。“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欣赏着音乐,诗中意蕴也不知不觉飘进了一些。袅袅娜娜的淡雾,更让人心神入境,徜徉于山水之间,聆听于空灵之音,仿佛走进了一个璀璨光辉的世界。不知不觉被引领、被感染,情不自禁地放平心态,一种难言的感动溢上心头。
又一曲起,特别的享受,不尽的力量,淡淡的芬芳,无声的感慨。“愁,”淡作忧愁,回眸一笑;“苦,”淡作苦语,静赏玄音。
找一处山清水秀,音乐编织美好的故事,使紧张的身心平淡下来,如飞在空中的蝴蝶,自由地飞翔,清爽舒适的身心在思念中缓缓归真。
天籁之音化为明月朗照松间,泼湿大地,七弦之上静听松风寒,阳春白雪绕梁三日。此曲之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明净的歌声拥着轻盈皓月“沉醉不知归路”。月皎波澄,荡气回肠的乐曲悠悠扬扬,飘出一泓深潭。
清音玉露,如云门七彩,碧水微风,银河烟雨。迷醉,迷醉……
我,一个天生就喜爱音乐的女孩,对音乐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和执著,她让我着迷,令我陶醉。
【篇六:古诗让我迷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看着这一句句诗,我常常被它们迷醉。
它们像一颗颗美丽的珍珠,闪闪发光,像一颗颗耀眼的星星在天空闪过,不断地在我眼前闪过。这时,我真不忍将它们框在纸中,真想叫他们离开方格纸去玩耍,去不受拘束地享受自己的欢乐。
真的,他们不仅仅是个符号,更是一种心灵的慰籍。每首古诗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灵,每读一首古诗,我都把它当作一种心灵的成长,让我回味无穷。
自从接触到《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古诗,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离离原上草”,让我感受到草原的广阔,我的心也跟着飞到了辽阔的草原上,心情瞬间舒畅。“一岁一枯荣”,“枯荣”两字把草的生命力淋淋尽致地表现出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是这样的生机勃勃,连最不起眼的小草都能经受住风吹雨打,再大的火都不能将他们消除,风雨过后又是一片生机。这句诗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不断激励着我,不论碰到何种困难,都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春晓》中“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的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景色。《望庐山瀑布》中,“挂”字描绘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悯农》告诉我要珍惜粮食……这些用词组组成的句子,这些用笔画构成的美妙组合,这是一些多么美妙的天地啊!
啊!古诗是那样美丽,那样的精彩!它就像天空中最耀眼的星星!
【篇七:诗词中的酒香】
寻觅着诗词中的韵味,我闻到了那从诗词中发出的酒的香气。多少人为诗词中的清新飘逸或气魄雄浑所迷醉,而在这令人迷醉的诗词中竟也蕴藏着无数的情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这首诗带我们走近田园中的美丽景色。菊花庐山、庐山、飞鸟、树林构成了大自然美丽的风景,让人感到优美而宁静。诗人在这风景中享受着田园生活的宁静自由,饮一壶美酒,赏青山绿水、日出日落。这里没有马车的喧嚣和官场的腐败,只有悠然自得的心情。这酒香中,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东篱把酒黄昏后,又暗香盈袖”。这略带忧愁的句子,把我们带入了深秋时节。一幅秋日景色的画卷也由此展开:远处的园地里栽种着菊花,近处秋风刮起,卷起了窗帘。此时正值重阳佳节,萧瑟的秋风加上黄昏的天色,使人心生凄凉,使词人更加思念远游的丈夫。在这酒香中,使词人对亲人的思念。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幅落日的风景画又展示在人们眼前。但这夕阳西下的景色引发的竟是作者内心的惆怅,也使作者产生了对人生的感叹。这酒香是作者对时光流去的无奈。
诗词中的酒香令人沉醉,我愿做一个感受者,去感受那流传千百年文化的神圣和美妙。
【篇八:美食爱,最爱是甜羹】
“美食爱,最爱是甜羹。颗颗玉珠碗中滚,瓣瓣金花盘间缀。能不爱甜羹?”
打小,我就爱元宵那色鲜味美的汤圆甜羹——元宵佳节,一家人团团围坐在桌旁,一边欣赏窗外那绚丽的烟花,一边品尝着甘甜醇美的汤圆甜羹,随意地拉着家常,不亦乐乎?那润滑而又清凉的羹滑入我的口中,我不禁迷醉在这份甜甜柔柔的口感中了。
我喜欢甜羹,不仅仅喜欢它那甘甜醇美的味道,更爱它光亮皎洁、引人注目的外表。瞧:透亮晶莹的淀粉糊上,一只只通体晶亮的小汤丸正一上一下地探动着脑袋,周围,是一瓣瓣水灵灵的橘片儿,金灿灿,圆滚滚,散发着诱人的光。在汤丸和橘瓣旁,漂浮着朵朵小小的桂花,它们静静地躺着,好似俏丽的少女,在冬阳下懒洋洋地打哈欠。那一粒一粒的米酒酿点缀在一旁,它微微眯着眼,是被眼前的美景给迷醉了,还是让桂花的幽香陶醉了呢?
在石浦,每每过元宵,甜羹便是“第一重臣”。家家户户的餐桌上绝对少不了它:人们眯上眼睛,轻轻抿一口冰甜爽口的甜羹,随着它的下肚,大家都惬意地眯上眼,仿佛一年的疲劳与烦恼都随着这甜羹,消失的无影无踪……
甜羹既爽口,又好看,它制作起来也是又方便又有趣的:先烧起热水,随后把汤丸儿下到沸水里,看着它们一个个爬上锅沿,挺起了白白圆圆的小肚子,就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甜酒酿撒入锅中;随后,把各种切成小丁的水果放进锅里;最后,在快要起锅的时候,将冰糖、金桂等佐料撒上,加上水淀粉勾芡,再将做好的甜羹盛入小碗中——原本诱人的羹在冰凉凉的小碗中更加诱人;瓷碗在羹的映衬下也多了几分暖意,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口羹来。
微微眯起双眼,我仿佛又看见酒酿甜羹在锅中向我招手,那甜美柔滑的味道又在唇齿间泛滥。我禁不住咽了口口水。
“颗颗玉珠盘中滚,瓣瓣金花缀盘间。能不爱甜羹?”
【篇九:我爱你,清泉】
有些人从未谋面,却依旧有感谢、赞颂、仰慕等这种深厚的情感。虽然他不曾认识自己,自己却依旧追随。这,可以说是一种“爱”,不比情侣之间的爱热烈,却格外的清幽。
我认识您是在三年前,你我未曾谋面,缘于一本书。淡黄色的书皮,上面有蒲公英在飞,那本书我翻阅了很多次,如今已有无数的皱印在书上,那本书的文字很少,文笔却十分亲切,像大人抚着我的头,在细细教导。您的这本书,给予了我前进的助力,在学习劳累时,想一想您书中的“四个心”,便又活力满满。
您的形象也就在那个时候烙在了我的心间,四周的长头发环着中间的光头,在外人眼里是那样的奇怪,活像一个“风火邪云”,可只有真正了解您智慧的人,才会在您有趣的发型下,从您的眼睛中,读出一股清泉,直入人心,沁人心脾。您在山上采风,清风便拂过您的长发;您在深夜创作,蝉鸣便歌唱您的思想;您在精心研习佛法,万物便因您迷醉……您有无数形象,每一个都深入人心。
感激您的文学,给予了我许多人生哲理,虽然您已是花甲老人,但在我眼里,您一直是亲切的“大哥”。
在您的书中,我体味了您的人生。感谢奶奶让我看到您儿时“过火”的慌张与勇敢;感谢您让我体味您学佛时无上的心境;感谢您让我感悟您为人父时对子女的疼爱……无论是您清欢的哲学,还是您活在当下的道理,亦或是您四处采风的游记,都会让人心情得以愉悦。在您的笔下,我提前领悟了人生百态,知道了您的人生,得到启示。
2019年的某一天,您走了,去寻找佛经中的“极乐世界”,在生命的最后,您写下了一篇“关于死亡的启发”,而这也启发了我。我十分感谢您的文学,您的文章,虽然你我从未相见,但您走的这一天,恰恰是我距离死亡最近的一天。
我爱你,清泉。
“清泉”是对您的比喻,您的文学、您的哲理让人迷醉,犹如清泉一般。
林清玄先生,谢谢您带来的一切,是您改变了我。如今斯人已逝,愿梧桐树下,吾魂安息。
我爱你,清泉。
与其说“爱”,不如说是感谢,谢谢您,先生。
【篇十:夜是一片湖水】
总有一种絮语,隐隐约约,像是隐藏在清辉中的浅吟低唱;总有一种光影,闪闪烁烁,像是在幽邃中捕捉酣眠的呓语;总是有一种抚摸,像是在寂寥中的寻寻觅觅……这便是夜的神韵:纤细的声音,黯淡的光辉,还有那清爽的轻吻。
我不大喜欢黑夜,因为我会担心我的思想在黑夜中也不止步,弄得自己形容枯槁。但是我喜欢静谧的夜景,在那深垂的夜幕下尽情呼吸自由的空气。
从教室到寝楼的一段小路,是一处被生命簇拥的地方。收拾起一天疲惫的身心,打这走过,总有一种幸福感涌上心头。身体被草木簇拥,温馨却不拥挤,心灵被月光洗礼,舒适而不腻味。一处虫鸣风唱的地方,一个夜幕下自由的天堂……
此时,我总是会想起一首歌,歌词描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黑暗的哈尔滨。“夜幕沉沉低垂,黑暗无边深邃。谁的罪,让命运美到心醉。”是的,在那个亲情与爱情遭受生与死考验的社会里,人们的期许与怀念都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夜幕,掩着憔悴的身心与混浊的灵魂。在无边深邃的世界里,迷醉在自己渺茫的幻想之中。黑夜模糊现实,那份迷醉也会更加长久。
黑夜让人们陶醉于幻想,也会让人肝肠寸断。“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伉丽情深,死生两隔更加痛彻心扉。那月亮洒下的清辉或许就是你的牵挂,萦绕着我,不肯离去,那月下松柏沙沙的声音或许就是你的叮咛,停在耳畔,如此清新。我极力望穿黑夜,想再见你的倩影,可夜的厚重让我无法企及。泪滴下来,摔成万般思念,浸入你的坟墓,滋润你的身躯。
黑夜是一次漫长的征程,因为无边无涯的黑暗,让人窒息。然而,夜的尽头便是拂晓。当第一束熹微的光线挂在枝头,我们会不禁惊讶它的娇艳和绚烂,殊不知它的光芒都是若难凝成的思绪,而它的光芒更因这段破茧之旅而更加光彩夺目。
夜,是那么的凝重,承载幽幽情思,丝丝絮语。我喜欢在黑夜里寻找奋斗的理由,坚持的真谛,那种可以尽情地铺展开心灵长卷的感觉令人回味无穷。然而卧赏窗前月明,更是别有风味,即便这样,也不能心醉许多,因为过分的迷恋是一种奢移,小鸡啄食在课堂上是不被允许的。
人的身躯沐浴在黑暗之中,而心中却满是阳光。这便是我们期待的丽日,快乐过生活的理由。我们都渴望在黑暗中寻到光明,其实,真正的光明是你的思想世界里有爱与坚持。
夜是一片灵动的湖水,荡漾着五彩斑驳的思绪,因为不用担心会显露你肆意的表情。在这块对光明渴望的土地上,你可以用自己的翩翩想象为你的心灵挥毫泼墨,淡妆浓抹!
我喜爱这如水般的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