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岸相关作文

【篇一:触动心灵的明月】

云破风来,柳弄花影。正是春夜,一弦新月垂在天宇,乌鹊南飞,星光黯淡。我卧在冰冷的台阶上,听着月光流泻的声音,望着泛泛江河,嗅着幽幽果香。叹道:“江畔何人见月,江月何年照人?”

总是怀着浩大的希望与追求心中的完美,却落得一地凄凉。在生活上越着急,越对完美执着追求,也便越烦恼。归乡闲聊在家,便牵着一缕情思逛到这,飞花似梦,细雨如愁,倾听虫鸣其间,倾听草与草的喁喁私语,倾听内心真切的声音。

难得一次安静在自己的安静里。树声层层,舞出了祥和气氛,淙淙流水掀起岁月的波澜。浪声淘尽,晓星渐沉。闲云在青天默默地撑起当摆设的责任,呈出明月。一望明月,我幻想着:江水绿如蓝,也许摆着一叶小舟,在风波和沧桑中飘荡。远处也许有一片青山,遍满树林,林间裹着一条小溪,迎着月光,顺着石头缓缓而下。里头也许有一间寺庙,回响着古朴的钟声。也许在远处,有一村人家,灯火不绝,火树银花。牧童在原野上披蓑戴笠,对着苍穹,吹着小巧的短笛。悠扬的笛声萦绕世间,催着桃花的绽放,催着春雨的降临。醒来,忽地一刻,发现一切都化作南柯一梦,随云逝去。

明月逐人来,番番照临人寰,却落魄了月影。纤云弄巧,飞星传恨。二望明月,我幻想着,一个个神话故事,玉兔捣药,吴桂伐刚,又忆起“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的诗句。这无不给月亮增添了神秘美丽的色彩,便胜却人间无数。可事实却让人大失所望,月亮不会发光,在碧海青天中,它是一个坑坑洼洼的不毛之地。月不完美,月终究圆不了,也终究不会圆。也许缺失才是它完美的另一种体现。“杨柳岸,晓风残月”,也许这是一种别样的,独特的完美。

沧海桑田,世代更迭。人生如蜉蝣介子,春去花落,潮退月斜,因为这种不完美,我们才会变得独特,浮生若梦,在为数不多的日子里,在风飘雨潇的路上,为欢几何?不能左右命运,不能强求完美,我们只能选择弥补,选择奋斗,选择勇往直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此刻,天地相容,此刻,物我合一。与明月相伴,看大漠孤烟,昙花一现;赏章台红雨,雨落溪边。人生代代,江月年年,只愿彼此相映。

【篇二:雪落在江南大地】

南国的冬也无非是这样几片“细如鹅毛的雪花”在空中打转着飘落,紧接着在地面聚成厚厚的一层,或是寄居在枯干的枝杈上,将冬日里休憩的树木重重包裹,除了纵横交错的水网,江南是皑皑的一片。

人们对于江南的喜爱,无非就是乘着江南独有的乌篷船穿梭在密布的水道之中,饱览水乡多彩景致,江南的春夏,青山绿水,花鸟柳绿,自然引得游人纷沓而至;而秋冬时节,江南的风景就在略显凄凉,人迹甚为蓼落,如此这般又衬托出江南的古朴,无意间露出水乡素有的优雅静谧。

在落雪之时,我可以静静地躺在一叶扁舟之上,不必去理会船的航向,只是随遇而安,水流极缓,正如我此时的心情,抬头望着蒙蒙的天空,仿佛感受到了一幅平淡的水墨油画,空白的宣纸上抹着淡墨,这幅现却是用你的思想来涂写。失意的张继题上了“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黯淡的柳永悲凉地留下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灰色的影给了他们灰色的笔,而我的感触大抵只能如此。

遥看着天空中有雨雪坠落,静静地。世界仿佛都只有一个个瞬间,每一秒短暂的停滞都是一幅别样的画,我从画中来,只为了离开平淡的的一卷。却在为知为觉中悄然下梦,江南的梦总有一种朦胧、不经意意留下始料末及的浪漫,即命名梦境太过迷蒙,却无法放下那份江南情缘,是梦不是梦,是爱,不是爱……

船行着,前方是江南的长桥,长桥之上堆满着白雪,掩盖了青石桥面,不禁使人忆起了江南断桥,我踱步于断桥之上,看着一端的她,雪淋湿了所有的思念,想为她遮住头顶的那片云天,却又怕她一心只为亲昵这片云烟,我止步桥畔回蛑细看,只瞥见她丁香空结的愁怨,江南的雨烟是那么迷蒙,我寻觅其间,却又消逝不见,只留下轻取纸伞的情缘。江南的雪如此纯洁,我借着东南的雪来勾勒她的画卷,却始终忆不出她的容颜,画中只剩下擦肩而过飘过的雪花的惊艳……

雪落在江南大地,勾起那一份对江南的思念!

【篇三:八年级作文】

四月,你好

四月,你好!

四月,你好!伴随一声轻轻的呼唤,柔媚、温暖已悄悄在心底婉转了又婉转!四月的阳光,就像14岁少女的情怀,纯净、明媚又有点羞涩,照得人的心情也顿时花红柳绿起来。

四月,四月,四月,叫着多么顺口,就像称呼隔壁邻家的大姐姐。咦,她藏藏掖掖的,身后有什么,我伸手一拉,呼啦一下,春就站在了我面前!

春就这么来了,兴高采烈地踩着四月的脚后跟,跟来了。

四月来了,春就来了,天空就澄明了,云朵就会轻得像棉絮一样,花就红了,柳就绿了,河水开始歌唱了;大街上的美女更靓了,帅哥更有型了!哦,四月,你好!

四月,你好!这么好的日子该做点什么吧!想起去年哪位说的一句话,“春天来了,总觉得该发生点什么。可是,一晃,春就过去了,什么也没发生,于是总觉得又错过了什么!”四月,不该是错过的季节哟,所以,做你想做的事吧!去花前月下吧,去引吭高歌吧,去吟诗作赋吧,去游山玩水吧,去……

四月,是出行的季节。“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去过扬州了,四月里还有常州、苏州、柳州……牡丹开了,该去看了。还有桃花,也等着你去“人面桃花相映红”呢。还有茶花、紫藤花……对了,你还记得从小伴你长大的那个村姑?油菜花呀,她整日站在村口,翘首踮足地望你呢!

四月,是爱的季节。蝴蝶和鲜花相爱了,蜜蜂和油菜花相爱了,白云和蓝天相爱了。我们人类呢,那就互相挽起手,走在铺满阳光的大道上,去享受爱的气息吧!

四月,是女孩子们的季节。脱下臃肿的冬衣,秀出窈窕的身材。裙子、风衣,来,让我们一起在四月的春风里姹紫嫣红!

四月,是读书的季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不能浪费呀,所以,搬张小凳子,或者干脆席地而坐,于是,小河边,杨柳岸,晨风吹,书声朗!

“人间四月天”,四月里的美好,是数也数不尽的!四月,你好!

【篇四:追逐,我的中国梦】

“梦想”如果只是说说,那就只能变成梦里想想。

——题记

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围坐在一起无限放大自己的未来,有人要当科学家,有人要当明星,有人要当大侠……那时候的我们对梦想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梦想就是未来。

可是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不停地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却把最美好的自己遗失在时光的年轮里;我们在未知的路途中永无休止的追求人生的巅峰,却忘记带上自己的灵魂……我们早已将初心停留在那段最纯真无邪的年华里。

很小的时候我就爱读古诗词,我总觉得诗词的字里行间仿佛蕴藏着一种神奇的魔力,字字吐露真情,句句惹人深究。柳永《雨铃霖》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离愁,月西沉、天将晓,依依杨柳,绵绵别情,离别的惆怅在眉间显露,浅浅的愁绪自心间而起,相看泪眼、无语凝噎。大些了,我又喜欢上了阅读现代文,丝丝绵情犹如粒粒春雨滋润心田,作者的才华让人倾佩,文章的深意往往让我连声称秒……

我一点一点地成长,对文学的探求也就越来越多,我如痴如醉的吸取文学的知识。我听见一个声音在我的心里响起:我想成为作家,创作出让人感同身受的文章,写出流传千古的佳句;我想成为诗人,写出脍炙人口的诗句,描绘一幅幅安详恬静的画面;我想成为文学家,用每一段原创的文字触及读者的灵魂。

我们的梦想也许并不伟大,但是,请不要放弃自己追逐梦想的步伐,我们的每一小步组合在一起都有可能是祖国的一大步。假如每一个梦想都是一颗在夜空中散发微光的星星,哪怕我们的个体再幼小,失散多亿颗星星集结在一起也会发出璀璨的光芒。

所以,不仅为自己,也为了我们的祖国,请不要放弃我们的梦想,不管它有多微不足道,再小的星星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点点星光。

在追求物质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带上自己的梦想!

【篇五:沉醉春风】

大风起兮云飞扬,是唢呐喊出的黄土高原;喜马拉雅山下的透明天空,是转经筒唤来的青藏日光;小桥流水人家,我的江南,在淡妆浓抹的宋词中向我莲步轻移。如果可以选择,我愿在那个可怜而寂寞的春风词雨中存在,直到词酣墨尽。江南,是我生命的极限。

永远的乌篷、小巷、楼台,永远的水墨山水,永远的琵琶清唱,在烟波桨声里听秦淮河的水荡。这是夜,是被万家灯火照得通明的月夜。遍身罗绮者在湖心船上悠闲地说笑,玲珑的香扇透着夏的清新舒畅。乌篷白篷中夹着艳艳的游舟,远远的也能听到那些缠绵细腻的歌声。二胡的或低吟或悠长总在河岸那一个偏僻的角落响起,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又不知这悲切的声音传到哪一艘寂寞的游船,落榜的读书人是否会和着这腔子一声声叹息?水是荡漾的,似一只纤纤素手轻轻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奏的是高山流水,还是阳春白雪?月醉了,懒洋洋的影子睡在秦淮河上。

许在阳光微醉的午后,在护城河边小小的阁楼中,在柳枝新吐嫩芽的树梢旁,在绿纱糊住的窗棂下,有那样一个江南的女子,穿着嫩黄的束腰裙子,面对着刚写毕的红笺,沉思着那个俊朗明皙的面庞。鸿雁在云鱼在水,这红笺小字,真要“寸心无寄”了。

在西湖的倒影里,有着写过“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轼,却更清晰地看到那个“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柳三变。江南的风,都夹着浓浓的墨香,江南的雨更兼着别样情愁。是否望江楼上还有人“肠断白萍洲”,是否还有人梨花带雨地隔江吟唱《后庭花》?江南的雨,伴着青涩如丝般挂在楼头。不是泻,不是滴。江南的雨,总让芍药泪光隐隐,让蔷薇卧倒晓枝。她是柔柔的,迷失的。她随着轻快的燕,落在王谢堂前,落入寻常百姓家。只一阵细雨温存,就似轻纱飘入你体内,笼着你的愁怀,只让你有淡淡的伤感。无声的哭泣在雨点飞扬中被连成线,梳理成一种别样的滋味:望江南/执子手/静看夕阳瘦/孤舟蓑笠网已收/寒鸦点点鹭含首/白头共相守。

编者点评:杨柳岸,小桥流水绕人家。江南,是一声轻叹。四月的新雨,衬着山下之人,思那个如诗如画的梦魇。

柳梢头,一江烟水照晴岚。江南,是一片心思。春夜的弯月,叩着持卷童生,伤那些按图索骥的华年。

兰舟在岸,欲驶何处。觅渡,觅渡,归何处。

【篇六: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一上中学,我几乎终日忙碌不停,如同电脑程序一样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茫茫书海,何处是岸?又熬过了一个夜晚,今天我决定不再浪费属于我的周末,扔掉书本,走出房间,去河边散散步,望望葱绿的树木养养眼。一片树叶落入水中,悄无声息,随即与流水一起飘向远方,叶儿会飘向哪些地方呢?世界那么大,我也想去看看。

台湾著名的女作家三毛,是位旅行者,她去过很多地方,可以说足迹遍布全球。她边走边写,她的文字中流淌着诗意的生活,美好的人性,浓烈的亲情。读着读着,我明白了做一个边走边看边写的人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或开心,或沮丧,到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感受,把这些记录下来,十年、二十年后,翻开看看又是一份多么珍贵的回忆。青春过去了,美好却永远留在了纸上。

有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很赞同。书上的美好是别人看到的,别人写下的,每个人不一样,自然看到的也不一样。“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温庭筠的经历;“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柳永的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王维的“景观”。同样是杨柳拂堤,一段石板小路,你若身临其境,带来的真实感受当是另一番滋味。所以与其想象,不如自己去感受感受,因为别人的眼不等于你的眼,自然别人的心也与你不同。在“走”的过程中,我们感悟生活,寻找真我,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呢?

看世界的方式很多,可以浏览报刊,收听新闻,观看电视。我,一个生活在偏僻村庄里的姑娘,看世界就是这么简单,感觉世界离我既遥远又仿佛近在眼前。我喜欢学地理,经常收看世界各地纪录片,看得如痴如醉,总梦想有一天能够身临其境,哪怕只是瞬间。我想去看看花园城市新加坡的美丽,想去看看鲜花小城阿尔萨斯的美仑美奂,也想去看看埃菲尔铁塔的壮观,还想去一睹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盛景。

但我知道目前不可能,可我不会放弃这个梦想,就让它陪伴我,一路前行吧!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我扇动着一对美丽的翅膀,来到一座花园……

【篇七:读书真好】

我想,每一个文字都是一滴盐水,存有一丝芬芳。然后等候着,在一个书香氤氲的年头里,慢慢拼接成一个蔚蓝色的海洋。

旧时微风拂月夜,杨柳岸,晓风残月。当月夜又至,已经是我喜欢上他的第5个夏天了。时间以一种安静的姿态在我身边姿意流淌,他的文字却依旧能让野草在焚烧之后燎原,洋散满地,恍然间犹如碎媚。那些曼妙的诗行会在刹那间腾起薄而幽深的浓雾,枭鸣如歌,凝成未知名的情愫。叶赛宁,那个笔尖有花,喜欢尖刀的男子,终于在诗歌的尾声缓缓轻吟:

“或许你还会想起我,就像想起一朵不重开的花朵。”我知道,我深爱的叶赛宁正安睡在黄泉畔的湿地。

伊人回眸泪倾城,白堤旁,云影环绕。在落花纷飞如雪的日子里,我看见那个眉眼安然的女子。走在行道树边,没有纷繁芜杂和风沙的沧桑,像是西湖的毛尖或者武夷山的碧螺春。从东亚跑到了北丰,留下了若干清灵飘逸、浪漫而热烈的文字。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在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也从不寻找。”三毛,你用文字许下了一座不败的城。

花本无心碎自怜,园林里,风起朦胧。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若说没有缘,花中又是谁的牵挂?你曾用干净白皙的手写着《葬花词》;用剔透的噪音诉说红楼旧事;用深邃的瞳孔倒映宝玉的影子;用处世不惊的脸抵抗封建的吞噬。我记得你说过: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黛玉,想有多少泪珠,才经得起秋流至冬尽。

竹牍墨香间,素月高悬,文字为房;腹有诗书词,无酒自醉,标点作窗。

读书真好。

【篇八:听雨】

雨不但可闻,可观,更可以听。不管细雨打在台阶上,或是河堤旁,听上去总给人一种凄迷之感。雨,应是润物无声,而在此时,却成了多少游子的心声,呼喊着回家。

雨,打在屋前的瓦砖上,就像和尚敲打着木鱼,一打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沉;二打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大雁叫西风;三打满头白发听雨的僧庐下,更是无情的悲欢离合,是亡宋之痛。雨,该是一位严师,敲打着他的心灵。窗外,谁在哭泣。

十年前,他在雨中迷失了自己。

十年后,又重回故土,又是别样的情怀。

风为裳,水为珮。雨,好似一位伊人,用冰凉的小手,轻轻地抚摸着他的脸。听,那是谁在歌唱。动听的歌声仿佛成了一条轻柔的丝绸,在身上流过。他不知道苏小小是多么风情万种,却知雨的娇姿是多么令人心醉。

听雨,一定要有家乡的古屋,阶前,雨滴着。夜,灯火已经阑珊,村子里早已宁静。卧听风吹雨,明白了陆游的伟大抱负。呵!雨,你不孤独吗?湿漉漉的月光不知在雨中淋了几回,像孩童似地跑走了。清晨的微光照进古屋,雨还在滴着。不是疏雨滴梧桐,也不是骤雨打荷叶,而是细细地,轻轻地敲击地面,发出悦耳的声音。杨柳岸,不是晓风残月,那柳叶上的珍珠,是故人离别的忧愁。碧波粼粼的小塘里泛起绽开的水花,是小雨在里边惬意地沐浴着。

听雨,需要一种诗意的心境。街边落起了雨儿,他想,人们感受到的应是小雨润如酥的景象,应是明朝卖杏花的猜测,应是春潮晚来急的想象。若是从边疆大漠回归的路途中,突然下起了雨,将士们会感到回家的喜悦与踏实。不再是孤烟,不再是干枯的长河与欲颓的红日。雨,好像在呐喊,喜庆地吹响号角,热烈欢迎壮士凯旋而来。

雨声淅沥,在古屋旁娟娟地飞舞。他享受着雨的悠闲,听雨,赏雨。那沧桑的眼神好像叹息着“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雨,是春天的土壤,是夏夜的凉风,是秋日的斜阳,是冬季的牧场。一场冷雨是纷飞的思绪,是回不去的故乡。

古屋还在,雨声依旧。听,那雨。

【篇九:古代诗词的魅力】

有人爱看感人泪下的小说,有人喜爱缠绵悱恻的歌曲,有人钟情闲来独坐碧溪上的垂钓,有人痴迷于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而我,却唯独迷恋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唐诗、宋词、元曲。

正当我对生活一筹莫展的时候,婉约、优雅的她正翩地向我走来,她就是唐诗。

我之前是一个不喜欢看书的人,每次看到书,脑袋恨不得要火山爆发,但去年夏天让我改变了这一观念。

那天偶得闲暇,我无声静坐,拿出了那本《唐诗三百首》,静下心来看,无意中发现了诗歌的乐趣,就这样我背会了《咏鹅》,那绿水、白鹅、红掌与蓝天的明丽画面,深刻在我的脑海里,与唐诗同行的路上,我看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欣赏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莲花别样红”的夏,领略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感悟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冬。在路上,我被“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友情所感动,被”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思乡之情所动融,被”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的爱国情而默默致敬。

当我对唐诗情有独钟时,古典文化的又一瑰宝——宋词也迎面向我走来,与她邂逅,我一见倾心。

宋词,一种摆脱了绝句律诗束缚的新文体。那个风雨飘摇的王朝,孕育出了千百词人,独树一帜。“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豪放派词人苏轼描绘的雄奇之景。”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婉约派柳永勾勒的凄清之景。”塞下秋风来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边疆戍守的范仲淹展示的萧瑟之景。恋上宋词,我认识了”莫道不消魂,帘转西风,人与黄花瘦“的李清照,崇拜上了”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

正当我对宋词爱不释手时,我又与元曲不期而遇,并结为好友。

元曲,是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学式样,迷上元曲,我了解了《窦娥冤》、《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四大长篇悲剧,但最让我着迷的就是短章精品——小令。你看,马致远的一首《天净沙。秋思》勾起多少远方游子的思念。白朴一句“从来好事天生险,自古先苦后甜。“又是多么的浅白直率、诙谐而淳朴!

唐诗、宋词、元曲的魅力,穿越千年历史,拨动我的心弦,让我今生永爱恋!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