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多一些宽容】
“忍一時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是深藏爱心的体谅,宽容是一种文明胸怀,一种仁爱的的光芒,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宽容的同时,也创造生命的美丽。的确,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我们的生活需要多一些宽容。
钢琴家李斯特的故事大家都读过吧。说的是一位女钢琴家因为担心自己没有名望,怕没人来听自己的音乐会,便以“李斯特的女学生”的名义刊登广告,吸引观众。无巧不成书,就在这位“李斯特的女学生”开演唱会的期间,李斯特也来到了这座城市,而且就在她住的旅馆下榻。这位女钢琴家得到消息,惶恐不安,连忙跑到李斯特的房间里痛哭流涕地请求李斯特宽恕。
李斯特听了她诉说的苦衷,非但没有责备她,反而和颜悦色地对她进行指导,并为她示范。之后,李斯特对她说:“现在我已经教过你钢琴了,从此以后,你完全可以自称为‘李斯特的女学生’了。你开钢琴演奏会的时候,我还可以为你特地出席演奏一曲。如果你的演奏曲目单还没有印刷出来的话,请再加印一行;李斯特将亲临演奏。”那位女钢琴家听了李斯特的话,感激涕零,不知说什么才好。足见李斯特对下一代音乐人才的关心和宽容。
廉颇、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也堪为宽容的典范。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始终避让,避免发生冲突,部下以为他害怕廉颇,他却说;“秦国不敢侵犯赵国,是因为赵国文友蔺相如,武有廉颇,如果秦国得知我们文武不合,还不趁机攻进,我是以国家利益为重。”廉颇听说后,负荆请罪,这就是有名的将相和。正是有了蔺相如的宽容和大度,才使得赵国免于秦国的入侵。
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不也应该多一份宽容和大度,少一些渺小和狭隘吗?同学之间朝夕相处,学习、生活在一起,交往中难免会产生一些误会和矛盾,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首先应该多想想自己的不足,主动承担责任,“化干戈为玉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求得谅解,同时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即使受点委屈,也要从大局想,以友谊为主,做到有理让三分。古人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內自省”即是这个道理。
有了宽容,就如同有了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可以减少生活中许多不必要的摩擦和纷争,清朝大学士张英一封“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家书使家人茅塞顿开,解决了邻里矛盾,成就了“六尺巷”的佳话。
是啊,如果我们都有“你敬我一尺,我让你一丈”的宽容之心,这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和和谐。让宽容无处不在!
【篇二:言出必行】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一去不回。既然说了,那就得付诸行动。
战国时期的商鞅,为了帮助秦国完成富国强兵的愿望,实行了一系列变法。然而,由于当时的混乱局面让人们对政府缺乏足够的信任,商鞅的变法法令又彻底改变了原有制度,更让人产生怀疑。于是,商鞅在城门口放了根木头,说谁能立起来,便赏千金,许多人都不相信,其中一人走出来,轻松立起,商鞅果然赏那人千金。这样,他得到百姓的信任,他的变法也得到了大家的信任,最终变法成功。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影响了后世,我们能明白,言出必行,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
在我们所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之所以能够说退秦军,也是因为当年晋国答应给秦国两座城池,最后不但没给,还修筑防御工事拒秦,让烛之武轻而举地说退了秦军,并且让秦国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帮助郑国守卫,晋文公无可奈何便退了回去。这样,郑国才得以存留。如果,当初晋国真给了秦国二地,结果也不会如此吧!可见,言出必行的重要性。
项羽在看到秦始皇出行时那强大的气场时,便说出了“吾将取代之”话,即使最后失败,可他行动了。依旧是西楚霸王,就连编写《史记》的司马迁都将他的故事放入帝王本纪之中。他也是成功的。如果他当时只是说了一句那样的话,而没有真正行动起来,又怎么会有后来的钜鹿之战,楚汉相争,让我们后人为之慨叹呢?言出必行,重要的是行的过程,而不是行的结果,对于说出的话,只要努力去为它奋斗过,也是值得自豪的。
古人都知道言出必行的重要,更何况我们如今所生活的时代。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或者是在社会中,既然说了,那就得付诸行动。
【篇三:唐雎不辱使命改写】
一辆华贵的马车行驶在大街上,在繁华热闹的集市上穿行。而你,却坐在位置上,对刚才的事仍心有余悸……
你与秦王针锋相对,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你捏了一把汗。要知道,秦王想杀你,那可是易如反掌。他完全可以差人将你的尸首送回安陵国,以显秦王的威严与权利。而当你拔出剑的时候,秦王竟害怕了,在场之人,无不佩服你的勇气和胆量。
回想刚才发生的一切,你慢慢陷入了沉思之中……
当秦王提出与安陵君交换土地的时候,安陵君便已经使秦王发怒。他为了保全国家,派你出使秦国。你知道,只要一入秦国,就等同“羊入虎口”,若你失败,不仅自己的性命难保,整个安陵国都将遭受灭顶之灾。所幸,你以一己之力说服了秦王,并且全身而退。
犹记得你在临行前一夜,手握宝剑,带着与亲人的诀别之心踏上了征途。它终将会变得不平静。因为这把剑,很可能会沾上自己的鲜血、秦王的血,它还关系着整个安陵国的命运。
回想着在大殿上的那一幕——秦王的卫兵纪律森严,手中的兵器锋利无比。稍有不慎,便会被秦王以任何莫须有的罪名处决。当你拔出剑并指向秦王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你竟会用到这种方法,那可是自取灭亡啊!可正当士卫准备行动之时,秦王竟变了脸色,对你夸赞有佳,殊不知,他与你的手上都冒出了冷汗。
夕阳西下,一道残霞从帘缝中溜了进来。这时,你才发觉已出了秦国,正行驶在回安陵国的路上。你将会受到至高的荣誉,百姓的赞赏与安陵君的赏识。但你知道,秦王的野心不会就此罢休,区区五十里的小安陵国,若是强攻,几日之内便会不见踪影,成为秦国的属地。
想到这里,一丝忧愁掠过你的心头,但你又暂时放下了,因为你将回到故土、回到家乡、回到安全之地……
在夕阳涂抹的小路上,行驶着一辆马车和一个满心忧愁的人。
【篇四:关于唐雎】
最近,我们学了三篇文言文,《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出师表》,这三篇文言文中,又有三个性格不同的主要人物,他们分别为陈涉,即陈胜,唐雎,诸葛亮,他们有勇有谋,前两位广为人知,但我今天想讨论的,也是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唐雎。
先来介绍下课文:秦王想要无条件吞安陵,但安陵君不肯,于是拒绝了秦王的要求,随即派唐雎出使秦国。唐雎一开始就表明此行目的:不答应。秦王也干脆,表示不答应,并表示自己如果发怒,就踏平安陵,让安陵血流成河。既然秦王如此威胁,那唐雎也不示弱,并说,自己如果发怒,地上只会有两具尸体,一具尸体是自己,另一具则是秦王,他表示愿与秦王同归于尽。秦王顿时惊慌,他是一国之君,唐雎则不过是区区布衣,唐雎死了无大碍,可一国之君如果死去,天下必大乱,他的心血,多年基业也将会毁于一旦,当真是得不偿失,于是只好服软,夸赞唐雎,并且道歉。顺带一提,安陵的最后结局是被秦国武力征服,不过唐雎的不畏强暴的这种精神品质会一直存在我们心中。
这次出使秦国,可以看出他的性格,他直截了当表明了此行目的,表现了他的直率。他用士之怒来压制秦王的天子之怒,表现出他的不畏强暴,最后他毅然拔剑而起,说明他的敢于抗争的精神,并且他维护了领土的完整以及国家的尊严。
但同时,从他的行为中,我们同样可以联想到一句话:弱国无外交。安陵是弱国吗?我认为是,疆土仅仅只有五十里,遇到无理要求无法反抗。而秦国,因为有资本,所以才敢去提以地换地这种无理的要求,并且在被拒绝后直接威胁。安陵国是弱国,但是为什么它也会有外交呢?这一切都是因为唐雎,他的自信,敢于据理力争,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更是敢于与秦王公然叫板,并且最后逼着秦王服软。这一切都体会到他的有勇有谋。
这就是我喜欢唐局的原因,因为他的沉着,他的冷静,而我们也该同样去学习他的这些优秀品质。
【篇五:将相和缩写100字】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一回,赵王得了一件宝——和氏璧,秦王得知,便说拿城池换。赵王没办法,只好让蔺相如带和氏璧去秦国。蔺相如到秦国,见秦王没有交换的意思,便略施小计,将壁拿了回来。这就是“完璧归赵”。
几年后,秦王约赵王会见。到了渑池,秦王让赵王鼓瑟,并记录。蔺相如见秦王如此羞辱赵王,便以命相逼,让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没法,只好击缶。
蔺相如立了大功,被封为上卿。廉颇很不服气,蔺相如知道了,便请病假不上朝,以免面见廉颇。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正巧碰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他赶紧叫车夫往回赶,蔺相如手下很疑惑,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想一想,秦国为什么不敢进攻赵国?那是因为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如果他和廉将军不和,赵国就危险啦!
这话传到廉颇耳里,他觉得很惭愧,便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家门前请罪。蔺相如见此,赶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成为了好朋友,共同保卫赵国。
【篇六:生活中离不开创新】
每个人必须拥有一种精神,那种精神就是创新精神。生活中处处有创新,创新产生了不少奇迹。
在古代,秦国商鞅拥有创新精神,他推崇变法。尽管途中遇到许多大臣的反对,只有秦孝公信任他,最后他成功进行了变法。这一举动使得秦国更加强大、更加繁荣。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正是由于商鞅进行了创新、进行了改革,才使得秦国比其他六国更强大。如果商鞅没有进行创新、没有进行改革,那么秦国就不会那么强大,可能无法一统六国,那么历史也可能就要改写了。由此可见,创新精神必不可少。
在现代,智能手机可谓是一大发明。智能手机的出现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也为人们增加了更多的乐趣。人们对于通讯工具的创新,使人们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随着不断进行创新,网上支付这种方式也逐渐流行。现在出门在外可以一分钱不用拿,只拿一部手机,就可以买东西、逛超市等等。可以说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只有创新,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让我们的国家不断进步。
【篇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文()】
阅读是一个通过共鸣、共振来自我证明的过程。
阅读,是一个陶冶情操、丰富想象的一个习惯。阅读,在你孤独的时候是一个良好的伴侣;在你身处黑暗的时候是一盏明灯。
阅读,能完善人格,塑造良好的性格。它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能够让我们理性的去看待每一件事,去对待每一件事;它让我们吸取了祖祖辈辈的教训以及接收到了他们的经验。正是在祖祖辈辈们留下的书籍中,我们减少了许许多多的'麻烦。
阅读,它能够给我们带来最直观的好处就是,写作能力提升。写作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光是考试就能够占掉50的分值。失去了写作的分值就相当于失去了得高分的机会。
但是,并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好与绝对的坏,阅读也是一把双刃剑。
就像陆游曾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这样写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纸上得来的东西终究是肤浅的,要透彻的了解某事物就一定要亲身参加实践。
众所周知有一个成语叫做“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典故是在战国时期有一位将军叫赵括,他年轻时学习书法,十分精通,谈起兵法来连他的父亲战国名将赵奢都不如他。后来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而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打败数十万赵军投降秦国,秦国将军白起下令将他们全部活埋。
无独有偶,我曾看过一个新闻,19岁的一名学生在高考以668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但因生活不能自理在读研究生时遭劝退,“神童”被迫离开校园。
人人都说开卷有益,我不敢说它是不对的,但至少,在当下它的的确确存在缺陷。喜爱看书的人在精神领域上十分充实,但是在行动领域上十分空虚。喜爱阅读的人一旦接触到自己喜爱的书籍往往就会痴迷一整天。读的书越多,与社会接触的时间就越少,只会空想的几率就会越来越大。
在书中了解到的东西会跟现实中有一些差别,而这些小小的差别恰恰就能够决定你的成功与否。
不能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知识在丰富的同时,也要不曾忘记实践。
【篇八:言出必行】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一去不回。既然说了,那就得付诸行动。
战国时期的商鞅,为了帮助秦国完成富国强兵的愿望,实行了一系列变法。然而,由于当时的混乱局面让人们对政府缺乏足够的信任,商鞅的变法法令又彻底改变了原有制度,更让人产生怀疑。于是,商鞅在城门口放了根木头,说谁能立起来,便赏千金,许多人都不相信,其中一人走出来,轻松立起,商鞅果然赏那人千金。这样,他得到百姓的信任,他的变法也得到了大家的信任,最终变法成功。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影响了后世,我们能明白,言出必行,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
在我们所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之所以能够说退秦军,也是因为当年晋国答应给秦国两座城池,最后不但没给,还修筑防御工事拒秦,让烛之武轻而举地说退了秦军,并且让秦国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帮助郑国守卫,晋文公无可奈何便退了回去。这样,郑国才得以存留。如果,当初晋国真给了秦国二地,结果也不会如此吧!可见,言出必行的重要性。
项羽在看到秦始皇出行时那强大的气场时,便说出了“吾将取代之”话,即使最后失败,可他行动了。依旧是西楚霸王,就连编写《史记》的司马迁都将他的故事放入帝王本纪之中。他也是成功的。如果他当时只是说了一句那样的话,而没有真正行动起来,又怎么会有后来的钜鹿之战,楚汉相争,让我们后人为之慨叹呢?言出必行,重要的是行的过程,而不是行的结果,对于说出的话,只要努力去为它奋斗过,也是值得自豪的。
古人都知道言出必行的重要,更何况我们如今所生活的时代。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或者是在社会中,既然说了,那就得付诸行动。
【篇九:绸缪于未雨】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古人常说:“防患于微时,绸缪于未雨。”旨在强调人生在世,做事前就应做好十足准备,如此才能做事周全。
秦王扫六合,岂为一夕功?后世多惊叹于秦始皇的丰功伟业,却鲜有人注意到之前秦国漫长而深厚的积累:自孝公以来,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外连衡而斗诸侯,孝公之后,明君频出,继孝公故业,开秦国疆域,取关中,举巴蜀,至始皇一代,听良言,纳贤才,可谓海纳百川,人才济济。嬴政雄才大略,人格魅力彰显,而六国人心不齐,空有宁远、徐尚、苏秦等贤才和“合纵”政策,却无与秦国为敌的魄力和勇气,因此,秦国才能一扫六合,傲视群雄,终建大业。若无秦国前几代深厚的积累,纵始皇雄才大略,又如何?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越王勾践曾跌落尘埃,沦为马夫,可他痛改前非,采纳谋士意见,十年生聚,十年安息,用二十年时间厚积薄发,终于,苍天不负有心人,越国复国,而勾践亦成为了最后的霸主,成功逆袭。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最后落得乌江自刎的结局,为何?项羽少时,其叔父项梁曾教其文字读书,武功谋略,谁知项羽竞一概不学,只道有兵法便可称霸,要那些何用?项梁无奈,只得教其兵法,项羽若肯静下心来,认真读书钻研,识人才懂谋略,楚汉之争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如当年唐太宗贞观之治,天下太平,物阜民丰。假如太宗不听魏征居安思危的劝告,想必盛唐必是短命几年。再者,唐玄宗后来放松警惕,忽视了安禄山等有巨大势力之人,才会发生安史之乱、贵妃死于马嵬坡的悲剧。可见,突变随时可能发生,只有时刻做好应对准备,才可以不变应万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事前做好万全准备,纵天不遂人愿,亦不悔矣。面对突变,只有时刻做好准备的人,才是赢者。
【篇十:谏逐客书】
我听闻韩人郑国靠修渠来削弱大秦的计谋败露了,陛下您大怒,欲要驱赶我等客卿。
同样,魏王受人间离,剔去孙膑膝盖骨,将其逐出魏国;吴王受人蛊惑,驳回伍子胥劝杀勾践的谏言,将其逐出吴国。这二国,无论哪一个,最终都在吞并之争中灭亡了。
由此可见,逐客是万分错误的决定啊!
让陛下您产生逐客念头的,水工郑国无疑是导火索,是他的阴险狡诈,以致计谋败露后您对客卿彻底失了信任。
然而再细究其本,原因还在于您能接纳异国的珠宝、美人、音乐,却不能接纳异国之士啊!
假使,只有秦国的东西才能被使用,那么夜间发光的美玉怎能装饰在朝廷上呢?犀象雕刻的器皿怎能供您时刻玩赏呢?良种骏马怎能挤满秦国的马棚呢?赵卫美人又怎么会充满您的后宫呢?所以说,为了舒适快意,您完完全全可以接纳外国的东西,可现在对于外国的能人异士,您却不能容纳,这说明在您心中,珠宝美人何其重要,百姓与人民又何其微小渺茫啊!
于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大臣们趁机谏言,坚定您逐客的想法,以致于您现在就要驱逐我们。
您将我们驱逐了,无异于抛弃了您自己的子民,却让他们去帮助敌国,拒绝了客卿却让他们去成就别国霸业。这是所谓的拿武器借给强盗,拿粮食资助敌寇的行为啊!长此以往,秦国将失去富强的事实,丢弃强大的名声。
所以,在我李斯看来,您着实应放弃逐客,广纳贤士。
过去缪公提拔由余,百里奚、赛叔称霸西戎,孝公听从商鞅变法,国家富强,百姓和睦,惠王任用张仪的计谋,广拓四方、开辟疆域,离散六国同盟,功业延续至今。为什么他们几人都能有这样名存至今的成就呢?—那是因为他们都善于容纳啊!不论出生、不问来历,任用有贤能的人,提拔尽忠心的客,所以能使各自的国家一步步崛起,使自己的王图霸业一步步辉煌。
泰山不拒绝泥土,才高耸入云,河海不挑剔溪流,才宽广而生。由此看来,秦国的强大或弱小,如今全掌握在陛下手中!而陛下却仍旧意欲逐客,让怒气与谗言夺去理智与清醒,实在不是我所认为的正确。
昔魏公子求士,得天下盛名;昭王求士,成大秦帝业。诚愿陛下以史为鉴,收回逐客之令。
臣李斯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