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写给老师的一封信】
敬爱的池老师:
您好!
您还记得我吗?我是在幼儿园中和您度过了三年的学生,在那时候我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可是您却慢慢地教会了我很多东西。
记得刚上小班的时候,我来到教室门口,迟迟不愿意松开妈妈的手,是您,温柔地牵着我的手,一步一步的走进了教室。您让我做自我介绍,可我胆怯,不像其他孩子一样大声的说话,而是结结巴巴地、小声地说了大半天,是您,蹲在我身边,把耳朵凑在我的嘴边,像一个传声筒,把我的话大声地重复了一遍给其他小朋友听。
您的亲切让我难忘,可是您也有严厉的时候。
记得大班有一次中午睡午觉,一位同学跟您打了报告,就去上洗手间了。我也像那位同学一样跟您打报告,可是您觉得我上过洗手间并不久,就不相信我,一定要跟着我一起去卫生间,我一见您在我的身旁我就紧张,就不想上厕所想回去了,您就认为我在撒谎骗您,您严厉地把我教育了一番。我当时挺伤心的,现在想想您也是为了教育我要诚实。
我现在四年级了,可我常常会想起您,想起幼儿园的美好时光。
祝
工作顺利!
【篇二:传声筒】
“哈哈哈,哈哈哈。”一阵笑声传到我耳边。哦!,原来他们是在玩传声筒游戏,这个游戏是我们班改造出来的。游戏规则是把一段优美的语言用英语传转述一下。看看到最后有几个人能记住。
比赛开始了,我们班的调皮大王朱雨丝眉开眼笑得意地对我们说:“别看我平时调皮,这个我最在行了。词语拿上来。”不知什么时候,那得意的朱雨思没了声音。只见他瞪大眼睛,张大嘴巴,脸色红的像一个苹果苹果,让我们来看看词……游戏开始了,他结结巴巴的乱说一通,后面的同学先是一惊:“什么?”后面的同学又是皱起眉头,眉毛一弯,“什么,你说的到底是什么?完了。”她惊慌失措,手舞足蹈,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往后传递时,这个……那个……本来自信满满的洪雅君,突然低下头,转过身嘴里念着:“我好困难啊,我该如何向后面传递?”说着便眉头紧锁,嘟起小嘴。急得满头大汗,正当无可奈何、垂头丧气之时,“叮叮铃铃,叮铃铃。”啊!终于松了口气,心里悬的那块石头也终于落了地。比赛就这样告一段落。
这次比赛虽然没有圆满结束,但我们依然很开心。这次比赛让我明白了输赢并不重要,只要开心就好。
【篇三:袖珍国之旅】
一个烈日炎炎的上午,我和爸爸妈妈来了一趟“袖珍国之旅”,地点是在台湾省台北市的袖珍博物馆。一进馆,我惊呆了,眼前是玲琅满目、各式各样的袖珍作品,真是写实。
场馆里陈列着在爬魔豆藤的杰克、进入小人国的格列佛、拿着怀表跳到我们眼前的兔子先生。其中,场面最大的当然是英国皇家阅兵大典,里三层,外三层排列整齐的士兵,形成了一个大包围圈,庄严肃穆,再仔细一看,里面还有一座英国皇宫呢。说到最神奇的,不得不说一下迷你电视,比我们正常电视小20倍左右,里面还在播节目呢,我通过传声筒听到了节目里传来的声音,太神奇啦,我差点喊出声来。
回去的路上,这一件件作品像海浪一样浮过我的脑海。我想:就像在台北故宫的“翠玉白菜”一样,一块普通的玉石,通过手工艺人的设计、打磨,才能变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这就是所谓的“玉不琢,不成器”啊!是工匠们通过不懈的努力,才打造出了这神奇的袖珍世界。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我们视觉上的艺术享受。
【篇四:当试卷发下来时】
“发期末试卷了,发期末试卷了!”,我们班的“传声筒”急匆匆地跑进教室,大声呼道。
上个星期四,我们举行了期中考。考试前老师一再强调:认真审题,反复检查,书写工整,先易后难。据最新消息,我们语文平均分是九十多,但老师有点生气。
原本喧闹的教室立刻安静下来,个个提心吊胆。我们班的“童子鸡”双目失神,眼光呆滞,也难怪,他次次考得那么差,总是挨老师的批。坐在前排的“中药材”,他正双手合拢,嘴里念念有词,大概是在求神吧,我猜想他肯定在说:“求上帝保佑我这次考满分吧”。而我们班的学习委员正神态自若的坐在座位上,高昂着头,仿佛胜券在握。
此刻,空气似乎格外的沉闷,门外的蝉也不叫了,蝈蝈也停止了优美的琴声,一切变得安静起来。
我心里忐忑不安,满是焦虑,心想着上次考试的选择题错了很多,这次选择题一题三分,希望错的不是很多。
心里正想着,陈老师来了,眼睛眯成了一条线,脸上笑成了一朵花。试卷到了小组长的手里……终于念到我的名字了,我战战兢兢地打开试卷,顿时呆若木鸡,选择题居然扣了6分!我像被泼了一桶冷水,肠子都悔青了。如果我当时再认真一点,再检查几遍,就就能多拿6分啊!
经过这次考试,我明白了学习要扎扎实实,做试卷千万不要疏忽大意。
【篇五:声波的奥秘】
今天,我们小记者活动-——“挑战不可能”,为我们讲了声波,声波分为超声波和次声波。超声波可以应用在日常生活器械中,次声波是可以杀人的。
课堂中,老师给我们大家做了一个游戏,用两个纸杯和一条棉绒线做了一个传声筒,然后把一个音叉插在棉绒线中间,有一个打鼓棒敲音叉,传声筒里就会发出声音。而在没有传声筒的时候却很难听见声音,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空气是松散的,传声筒是固定体,而声波必须跟着固定体才能发送。所以声波跟着空气自然也就变的松散了,我们也就很难听见声音了。
通过今天这么一节关于“声波”的课,我学到了一些平时学校课堂里无法学到的知识。科学就是如此的奇幻无穷!
【篇六:科技的神奇魅力】
以前,我总以为科技是很玄幻的东西,似乎离我们小学生很远,很远。
但今年的科技节,却让我明白了科技实际离我们很近很近,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今年科技节期间,我参观了各种各样的科技小发明、小制作,跟随着解说员了解了各种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的原理,科技的奥妙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它让我兴奋,让我情不自禁,让我的手也痒痒的。
回家后,我就拉住妈妈和我一起制作传声筒。
我用两个纸杯做听筒,在纸杯的底端打上两个小孔,用一根很长的毛线穿起来,打上小结。一个简易的传声筒就做成啦!
然后,我和妈妈开始做试验。我们先是站得很近,线没有拉直,我们小声地开始对话,但是我们发现无法进行通话。接着我们尝试提高声音,可是还是不行,怎么回事呢?妈妈领着我不断地尝试,我们逐渐站远,最后将线拉得笔直。我先小声说几句话,妈妈把纸杯扣在自己的耳朵上听,然后由妈妈说,我来听。这一次,实验成功了。
为什么我和妈妈离得近时对话听不清,离得远了却听得清晰呢?我和妈妈一起探究其中的奥秘。后来我们经过查阅资料,搜索电脑,终于明白了: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形式传播,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第二,气体排第三。线拉直之后,对话时,声波通过拉直的线(固体)传播,所以传得比空气中传得快而且清晰。后来我把这个实验的过程写成一篇科技论文,获得了一等奖。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我第一次尝到了动手实验的快乐。
科技真是太奇妙了。它的神奇魅力吸引着我去探究,去动手,去大胆尝试,让我在实践中去体验,从而更多地了解科学,发现世界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