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清明祭先烈】
四月一日,离清明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我们来到郁达夫故居前,参加“清明?祭先烈”的活动。
随着杜老师温柔的嗓音,我们迈入了一代文豪郁达夫曾经居住过的小院。院里,草木葱茏,尤其是那柚子和枇杷,静立一角,无声地见证着岁月的流逝。也许,它们曾伴着郁达夫从孩提到少年,从孤独到蜚声文坛。正厅,郁先生的画像悬于正中,我仿佛看到他在中华民族风雨飘摇之际,一心投入抗日之中,用自己手中之笔化为武器,唤醒了无数沉睡的灵魂。左侧镜框里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诗,是鲁迅先生赠与郁达夫的,也成为了郁达夫短暂人生的最中肯评价。
沿江而行,来到位于鹳山的双烈亭,这是为纪念郁达夫和他的大哥郁曼陀而建造的。1839年11月23日,一声枪响,郁曼陀倒在了血泊中,倒在了汪伪特务枪口之下。几经辗转,他的血衣终于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富阳,我想,这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也是对我们最好的激励:不忘国耻,为国家强盛而学习。血衣冢旁,白色的小花迎风摇曳,似乎在为英雄的逝去而缅怀。两侧的大树不时发出沙沙之声,好像在为英雄的逝去而悲鸣。肃穆之中,我们在双烈亭内静默、哀思、献花,亲手折的纸花寄托了我们对英雄的无限怀念和敬佩:他们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行无愧于人,止无愧于心。
站在春江第一楼上,富春江的美景尽收眼底,曾经有那么一个人,他也曾站在这儿凭栏远望,写下了一首诗:家在严陵滩下住,秦时风物晋山川。碧桃三月花似锦,来往春江有钓船。他就是郁达夫,生于斯,长于斯,他是我们富春大地的好儿郎,更是我们富阳人的骄傲。
【篇二:美丽乡村东梓关】
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这里风景优美,恬静安然,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个古朴的村庄——东梓关,一代文豪郁达夫,骨伤科创始人张绍富使他名声远扬。今天,我们就随着郁达夫笔下的《东梓关》,走进了这个美丽的小村庄。
顺着船埠头往南走,走了一段长满青苔的古官道,眼前突然开阔起来,一个小池塘出现在我的眼前,池塘旁边就是许家大院了。推开古老的许家大门,满院子精美的雕刻浮现在眼前。走进里院,古老的大水缸上,长满了青苔,一根根黑漆的木头柱子,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来到郁达夫当年居住的厢房,透过木头雕刻的门窗,我依稀看到里面的模样。看着看着,我仿佛看到郁达夫在煤油灯下,创作小说《东梓关》的情景:时而奋笔疾书,时而若有所思……
绕过长塘,我们来到了安雅堂,这里是张绍富医德馆,刚进里院,古色古香的气息扑鼻而来。里面有许多张绍富的小故事,张绍富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听说卧床不起的张老,还要为病人看病,我们都很佩服他。他在我们的眼里,是医学上一个璀璨的明星。
来到江边,一株古樟树矗立在岸边,盘根错节的枝干郁郁葱葱,他大约有810年的历史了,粗壮的树干要四五个人才能抱住。古老的樟树,历史悠久的越石庙,互相陪伴,一起经历着风雨的洗礼。往江心望去,姐妹山安静地躺在富春江中,任凭江水的冲刷,向我们诉说着那凄凉的故事。
郁达夫笔下的东梓关,景点众多,船埠头、许春和大药房、八房十房……,如果你也有兴趣,不妨也来读读郁达夫的小说,顺着他的描述,来东梓关游玩一番。
【篇三:清明节扫墓】
清明节来临之际,我跟着郁达夫文学社的老师和同学们一同相聚在这里,祭奠郁达夫这位了不起的文学家和革命烈士。富春江江畔,一阵阵清风拂面,我站在郁达夫先生的故居前等待着。
郁达夫少年文学社各个领导人为我们讲述着郁达夫小时候的故事。我们听的是那样认真,那样入迷。听完这些感人的故事,我们不禁感叹:“郁达夫小小年纪就如此有气魄,怪不得长大以后会成为革命烈士。”在感叹的同时,我又想起了自己,每天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却不懂得知足,不断的索取,与郁达夫相比简直太不懂事了。郁达夫连一双皮鞋都舍不得买,天天穿着简朴的布鞋;而我们呢,衣食无忧。
接着,我们要亲手做一朵小白花,献给郁达夫先生。我认真地学着:我从纸盒里抽出三张纸巾,整齐地叠在一起,像折扇子一样,层层叠叠地折在一起,在中心的位置用铁丝固定住,最后一层一层地翻上来,一朵漂亮的小白花就大功告成啦!
随后,我们要参观郁达夫先生的故居了。郁达夫的故居是那样的简陋:院子里有几棵参天大树,大厅里只有几张孤零零的凳子和一张方桌,厨房里有一些简单的厨具,窄窄的楼梯,二楼是郁达夫一家的卧室,还有一条长廊……
最后一个地点——双烈亭。我们徒步走到了鹳山公园的双烈亭,听老师讲解郁曼陀的革命故事,站在革命碑前,默哀了两分钟,为这两位家族的革命烈士献上了我们亲手做的小白花。我们从心底里敬佩郁达夫和郁曼陀俩兄弟!
正午的阳光透过一棵百年老樟树,稀稀落落地洒在我身上,斑斑驳驳的,郁达夫先烈的革命光荣历史永远铭记在我心中!
【篇四:悲秋还是颂秋?】
纵观中国漫长的文学史,绝对不难发现“秋”似乎已成了中国文人共同的心结。“秋”极大多数情况下都被当作“悲伤”的意象再用。若你非要说例外,那“我言秋日胜春朝”这类的诗句却又只是沧海一粟。如今提及“秋”字,我们普遍很容易联想到一个字谜“离人心上秋”,谜底为“愁”。虽说只是谜语,却完全不难看出“秋”之一字,的的确确被贴上了“悲”与“秋”的标签。
郁达夫作为一个地道的中国文人,“悲秋”自然也是无可避免的。
然而,或许读《故都的秋》的人起初多少都有些疑惑,这样一篇文辞清丽的文章,“悲”是从何谈起的?不错,故都的一场秋,在郁达夫的笔下确实已融化为了诸如“庭院秋光”“树低听残蝉”“雨后闲人话凉”等清平,淡雅的画面。然而文章第一段中作者已点明了“悲凉”二字。可知文章定于“悲”字脱不了干系。之所以不明悲从何而来,只是因为郁达夫实在用一种审美的眼光在看秋的悲凉。
中国的传统文学中,不论是范希文的“角声满天秋色里”,还是《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时的一句“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都可看出“悲秋”说到底终究是在写自己人生之悲苦。“秋”于此只是一味煽情剂,借“秋之悲”而更添“人生之悲”。
然而,很显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是几乎找寻不见这样的句子的。相反则是大段大段的闲云野鹤一般的描写。他笔下所写的秋,破屋并非是偏逢连夜雨,而是用来边煮茶边观赏碧蓝的天色。“落红”并不是用来感叹“人比黄花瘦”的,而是踩上去有温软的感觉。这样的“秋”是否读来竟有一丝享受之感?作者作为赶回北国看秋的匆匆过客固然孤独,但他并没有明言其中的“悲凉”。相反的,他只是不停地写秋景,写有声有色的秋景,将悲凉的秋化成各种美好的事物。
他写垂死的秋蝉,写柔软的落花,甚至花笔墨去写那种柔软的脚下触感,表面上是贴近生活,实则作者的落脚点是落在自己身上的。落在自己的人生上的。他其实是在写悲凉苦痛的人生经历。然而,他享受并欣赏这些经历。好比于一个人在哭,他却又在笑着。无疑有一种强烈的矛盾感,然而正是这样一种矛盾碰撞出了作者之于人生悲凉的感悟。秋之衰亡在他看来是美的,是值得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的。
郁达夫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这般,以丑为美,以悲为美。
权且把人生之悲当做人生经历一并享受着。
兴许也是因为郁达夫精通日语,从而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然正如川端康成曾说那时的日本文化是以物哀为美。即悲与美是相通的。而郁达夫本就是当时以“忧郁”著称的文人。
兴许秋的悲凉撞见郁达夫的忧伤,激起了他内心深处强烈的共鸣,让他忍不住笑饮一盏悲秋酒。心理学中说“人所喜欢的事物,往往是因其有同于自己的方面”作者在悲秋之时,又为秋拥有同自己“悲伤”的气质而不免喜爱欣赏秋,以审美眼光看待秋之悲凉。
正是因作者这样雅的境界,故都的秋才少了几分悲凉,甚至于多了几分唯美。
其实,我挺喜欢郁达夫所写的秋。他写的秋悲凉,但却悲的独特。是一种类似于“痛并快乐着”的独特美感。作者对秋,并非哀之,伤之。那秋甚至于被悲出了矛盾的欣赏。清净的秋色,和漂泊行者似的作者其实更像心意相通的老友,悲伤于彼此的悲伤。悲伤的作者享受悲凉的秋,悲凉的秋收留悲伤的作者。作者享受着痛苦,欣赏着痛苦,与痛苦惺惺相惜。
但我们若作为旁观者,跳开些去看,不免又心中陡生一丝凄凉。像又哭又笑者,总有一种滑稽的悲凉
总之,郁达夫的悲秋,实则是与自己忧伤的内心以及人生之痛的一次美丽会晤。
【篇五:寻找华林爷爷的足迹】
“档案是历史的记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见证。”周末,郁达夫文学院的小会员们来到富阳档案馆寻找华林爷爷的足迹。一阵凉爽的春风把我们送到了富春山馆。
走进富春山馆讲解员阿姨给我们讲解了许多关于华林的资料。我们跃跃欲试,非常激动!我听了讲解员阿姨的认真讲解,我了解到了:原来华林是我们富阳的第一位共产党,他的原名叫华挺生,是富阳方家井人以前由于华林家庭生活困难,所以他被迫辍学,到富阳宵井村初级小学当教员。他又到师范毕业了,两年后,任浙江省教育会会长……讲解员阿姨那么津津有味地讲着,我们一定要记在心里!看着华林的学习笔记,“哇!华林爷爷的字写的那么清晰!那么漂亮!小小的汉字占满了一行一行的空白。墙上的一张张奖状,让雪白的墙不再孤独。”看了这些资料,又让我知道,原来华林和著名的郁达夫是同学,也是一起去当教师的,他经罗亦的介绍,华林被转为中国共产党,1949年5月富阳解放,华林的工作调到上海,在电机第一联合工厂总管理处工作,三年后,华林是学校的图书管理员。1969年华林因病退休,1973年华林去世了。
说到华林,我们就要了解到底。我们又到了华林的老家方家井,参观了华林亭依山而建。
华林说过一句话:“我要在乐园里活下去,不断鼓励,不断鞭挞,希望不虚此一生!”这句话使我铭记在心!
【篇六:山间秋色】
南国的四季俨然无异,从前似乎只能从日渐变薄的日历上知悉秋天已经来临。这秋天来的悄无声息,走了亦是如此。
对秋最直观的认知,源自一次山间远行。涉足野外总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新鲜事物。就如此秋,也似乎在江南如春的四季里映出分外清晰的影。
山脚下,稀疏生长的阔叶林还是一派郁郁青青。仔细看时,倒还有部分泛黄的叶子透着秋的凉意。忽然想起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中所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边想边看着这深秋中还半凋不凋的叶子,心中忽现和郁达夫一样的感受了。
沿着曲折的小路向半山腰上走去。踏着枯黄的野草铺就的路,头顶一群在薄云中掠过的飞鸟。渐渐有种半开半醉的状态。环绕了半座山的那条宽不足两人的天然栈道,是被村民们称作“白顾恩吾豪”的山路。这是黎语音译过来的,意思是通往大山的路。走在这条通山道上,右边是陡峭的,斜向上的山坡,左边隔着稀稀落落的灌木丛便是垂直向下的深渊。那底下是一片金黄的水稻田地。从这半山腰的险地向下望去,宛如一片荡漾着的金海,有种温柔的感觉。空气中似乎弥漫着淡淡的稻香,随着那田埂间人们的传唤声,飘到我眼前。这就是秋的味道吧。走着走着,感觉也变得不一样了。低头一看原来坚硬冰冷的土路转瞬覆上了重重的枯枝败叶,没过了我的脚踝。每一步都踏出沙沙的音律,每一步都惊起落叶堆里隐藏着的枯叶蝶。它们在身前飞起,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又在身后
落叶般坠落,重新消失不见。那是秋天的温柔。
走得愈深,秋的韵味越浓。深山中,古树参天,交错的枝条将天空划的支离破碎。前方的瀑布失去原来的恢宏,宛如一条白绢,从崖壁上滑落,形成一个水潭,倒映着小块淡淡的天空。粗壮的树根盘绕交错,地面便更显得突兀了。流水划过野际,没有激起小半滴的水珠。那从山顶顺溜飘飘下的树的叶子,是秋姑娘捎向远方的信吧。
忽然,从远方的山谷中,微风吹来了大片的云朵。气温骤降从山顶便倾泻而下浓密的白雾。眼前一片朦胧。头顶的树叶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原以为是风吹草动,但顷刻间便被落下的雨滴惊醒。空气中的雾慢慢沉了下去,似乎和大地融在了一起。我扯下山间随处可见的玉芭蕉的叶子,用两手将它弯成一道弧,不太严实的覆在头上,急忙退出山间。一路上,尽享在夏天才有的雨打芭蕉的感觉。
撑了一路的宽大的芭蕉叶子,终于是被秋姑娘的温柔淋得陶醉了吧,无精打采地在头顶上晃荡。我将它抛入山涧,自己躲到凸出的石块底下去了。放眼望去,山脚下仍是舞动着秋姑娘稻穗和雨幕做的裙摆。就这样等着她跳完这一曲吧。
秋天,在南国的秋天,在这山间的秋天。是淡淡的温柔,淡淡的美。她在脸上扑了一层淡淡的粉,吐露淡淡的果香,淡淡地舞着轻盈的裙,在山间抹了一层淡淡的颜色。秋姑娘在南国,也滋养了和水乡一样的慢格调,一样的轻巧。这叫入乡随俗。
【篇七:清明祭先烈】
今日,阳光明媚,温暖的阳光普照着绿草如茵的大地,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与郁达夫文学院的挚友们来到郁达夫故居前寻找他的踪影,祭奠这位伟人。
我亲手折了一朵小白花,握在手心里,然后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静静聆听郁达夫文学社苏老师给我们讲述了郁达夫小时候的故事,我不禁感叹郁达夫不愧为一个自学天才。他严谨的学习态度,让我一阵羞愧,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衣食无忧,我的学习态度还不够自觉,我要向郁达夫学习。手捧小花,我们缓缓走进了郁夫故居,首先印入眼帘的是门两侧的鱼缸。据说那两个鱼缸还有一个故事呢!年幼的郁达夫在院子里玩耍时,看见缸内嬉戏的金鱼,便想去捉金鱼。谁知一个不小心,掉进了缸里,幸亏侍女翠花及时发现救起了他。若干年过去了,郁达夫一直把翠花当做自己的亲生姐姐和救命恩人。走进大厅,几幅珍贵的书法作品和几张郁氏兄弟的合影吸引了我,接着我们又参观了厨房、郁母卧室、郁达夫夫妇卧室等等,这些旧物,虽然有些破损,但处处透着家的温馨和气息。
告别郁达夫故居后,我们徒步来到了鹳山公园的双烈亭。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郁曼陀的血衣塚。他是一个爱国的法官,经常审判汉奸,屡屡会收到恐吓信,终于在一天回家的路上,被日伪特务杀害。虽然他走了,但是精神依然在,激励了更多的爱国青年奋发向上。接着向前走我们走进了双烈亭,我们全体鸦雀无声,默默看着石碑,然后闭上双眼默哀一分钟,祈祷他们在天国一切安好,最后献上了亲手做的小白花。
带着沉重的心情,我们来到了一棵树龄有三百多年大樟树下,在这里春风拂面,鸟语花香,我们在这里写起了自由诗,我写道:眺望清清江水,围坐大树底下……
我仿佛看见了童年的郁达夫,坐在门前的小板凳上,耷拉着小脑袋,静静地看着波光粼粼的富春江水和来去自如的帆船,天是那么蓝,云是那么白,水是那么静……
【篇八:清明祭先烈】
风和日丽,万里无云,在这个美好的春日里,我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来到了郁达夫广场,准备去参观郁达夫故居。
我来的挺早,老师怕我们闲着无聊,便让我们折纸花,说是待会儿要在双烈亭献这种“白花”。我们折了一会儿,等到人都到齐了,老师就让我们排队郁达夫先生雕像前,先跟我们分享郁达夫从小到大的各种事迹,比如“皮鞋风波”,然后又和我们宣誓。我等了又等,等宣誓完了老师终于带我们去参观郁达夫故居了。我既愉快又兴奋地进了郁达夫故居。一进去就到达客厅,里面有一幅陈旧的待客桌椅,四周贴上了郁达夫的肖像、诗歌与事迹。我左顾右盼,心想:郁达夫学习真刻苦,竟然小小年纪就和二十多岁的人在一个地方上课!我想着想着,不知怎么的就走到了郁达夫的房间,我一进门,就惊呆了——这是人住的地方吗:床破烂不堪,柜子也十分陈旧,书架上全是郁达夫的书籍,上面已经有了厚厚的一层灰尘。我禁不住又感叹:“郁达夫在这么简陋的地方,却能有那么大的成就,真是了不起!”又不知怎么的,我就沿着西面楼梯下来,参观完了郁达夫故居。
老师又发给我们一张纸,让我们填写刚刚从郁达夫故居里看到的东西,我回忆了一会儿,接着就行云流水的写下去,一会就写完了。
又过了一会儿,老师又带我们去双烈亭。双烈亭坐落在鹳山上,我们爬了好一会儿才到达目的地。我们先到郁曼陀先生那儿,先默哀一分钟,然后我们便把准备好的“白花”拿出来,放在郁曼陀先生坟前。紧接着,我们又去郁达夫先生那儿,默哀和献“白花”。当我们从双烈亭下来,老师看还有点时间,就让我们写诗。写完了又让我们齐读郁达夫先生的一篇,感受他的文采。
在不知不觉中,十一点三十分到了,我们就带着如愿以偿的心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