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生活中的小确幸】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点滴,在我们心中也许早已朦胧,但那温暖与幸福却依然历历在目,清晰无比。
那天晚上,是国足与韩国队的比赛,双方对抗得正胶着,作为资深球迷的老爸,也看得着了迷,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仿佛一转眼,就会错过一个精彩绝伦的进球。妈妈正准备给我戴OK镜,这种镜片必须精准无误地戴在眼球上,一旦离眼球有一丝偏差,就会感到钻心地疼。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隔着眼皮固定住镜片,通过移动眼球用力瞬目,才可以复位,这是我最担心发生的状况。妈妈小心翼翼地将镜片戴上我的眼睛,可不知怎地,我像神经搭错了线一样,眼球忽然动了一下!电光火石间,一阵刺痛入骨而来,我险些叫出声来,可这又能怪谁呢?我真是肠子都悔青了……
泪眼朦胧中,我却看到爸爸匆匆跑了过来,轻声说“不怕,坚持一下!”,然后两根手指隔着眼皮轻轻夹住了镜片,那感觉就像一位博物馆管理员在用极其小心、轻柔的动作清洁文物。“现在眼睛往右看看!好了,现在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了,用力往左看!忍一会儿就好了。别担心,爸爸妈妈都在这。”听着爸爸轻柔耐心的声音,有种奇怪的感觉悄然蔓延到了我心中。一时间,瞬目似乎也没有那么疼了,我好像被打了麻醉药一样,硬是忍住了痛。几次的努力之后,我们成功了!镜片终于精准地戴在了眼球上!爸爸妈妈检查过后终于松了一口气。爸爸拍了拍我的背,说:“行了,你好棒!”那一刻,我觉得世界都要被这满满的幸福感融化了。
爸爸抛下球赛冲过来帮助我那一刹那的感觉,我想,就是人们常说的小确幸吧。平日里,类似这样的场景很多很多,但我并未察觉,可这次的镜片复位,却让我体会到了这种小确幸带来的温暖,虽然很淡,却经久不散。
【篇二:球迷老爸】
前段时间,中国跟韩国的足球比赛大获全胜,在这个中韩关系紧张的关头,真是没有比这样的胜利更让人大快人心的事情了。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国足开始昂首挺胸,再也不是那个整日被人吐槽的足球队了。
跟很多人一样,在这之前,我是只关注篮球,而对足球并没有太多了解的。
要说起对篮球的关注,这还要从我爸的影响说起。在我还比较小的时候,那会儿还没流行Wife,家用电脑也不像现在这么普遍,于是每个周六,有NBA篮球比赛的时候,我爸就会放下手头的工作,一本认真的过来跟我抢遥控器,还理直气壮的样子,最不喜欢换台之后还扔下一句,你这个什么时候都可以看。
要是不说还好,这么一说我就更气了。虽说《哆啦A梦》、《海绵宝宝》还有《蜡笔小新》等等这些,直到现在也还会再在电视上播出,但是现在看来早已不是当初的心情了,而且被打断以后,那种观影感受就很难再接上。以至于后来我经常会在想,是不是我太听话了,从来不会说“不”,也很难去拒绝别人,包括在生活中,总觉得有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是帮一下的比较好,所以就造成了我现在这样助人为乐也很难拒绝的性格,有喜也有悲。
不过,因为老爸的习惯,我跟着慢慢接触篮球,开始发现原来篮球也是很有趣的一项运动,它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可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也可以长个子,通常打篮球的男生手都长得比较好看。
我的球迷老爸,那么热爱篮球,所以现在我也在追逐篮球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篇三:一场激动人心的比赛】
雅加达亚运会在骄阳似火的八月开幕了,各项体育运动奖牌的争夺如火如荼,最吸引我眼球当属U23足球比赛了。
中国男足已经有二十年没有获得过,奖牌了,我本来也并未对国足抱太大指望,但小组赛国足的三战全胜把我的希望点燃了。
8月24日下午,激烈的八分之一淘汰赛打响,中国对阵劲敌沙特的比赛在阴云笼罩的雅加达开战了。
此前,沙特为了避开韩国队,不惜小组赛0:3负于朝鲜,这样的方式就是摆明了轻视中国这支U23球队。
随着裁判的哨响,比赛便开始了,沙特开场便显示出了与小组赛完全不同的状态,几次进攻都威胁到了中国球门。
“球进了”这是足球评论员的一声叹息,沙特队进球了,进球队员兴奋的躺在地上故作伤心状,那表情似乎在说:“我怎么现在才进球”。
看台上的观众很少,但大部分是中国球迷,看到此景也沉默了,但依然有节奏的擂鼓为中国队加油鼓劲。
接着,沙特队第二,三个进球使国足队员沮丧起来,而中国队的进攻总是无法转化为得分。
上半场结束,就连央视记者的声音也比平时低沉了。许多人都以为这次的U23会比前几场取得更好的成绩,但现实无情地打破了这个美梦,此时的球场仿佛空气都凝固了。
下半场开始时,天气更阴沉了,中国队将防守队员换成进攻队员,准备进行殊死一博,但是沙特队显然没有收手的意思,下半场沙特再进一球,卡马拉完成了帽子戏法。现场再一次沉默了。随后不久,中国队的主力张玉宁因伤被迫下场,坐在场边的张玉宁抱头痛哭。我想他哭不是因为自己的伤势,而是为自己不能够在最后时刻为国征战而哭。场上形势雪上加霜,但这时看台上的中国球迷仍然在大声擂鼓呐喊为中国队加油,比赛已接近尾声,打平进入加时赛几乎不可能。可是他们要为荣誉而战,也为最后一丝尊严而拼博。
终于,中国队的多次进攻有了回报,第79分钟,黄紫昌依靠一记任意球破门为中国队夺回一分,进球后中国队没有欢呼,而是迅速继续比赛,看台上沸腾了。第88分钟,中国球员一记吊射入门,又扳回一分。补时最后一分钟韦世豪运球破门,3:4锁定比分。中国队最终还是惜败于沙特,淘汰出局。
一束阳光拨开云雾,照在中国队员的身上,也照耀着现场的每一个人。
中国队在最后时刻展现出了顽强的拼博精神,虽然比赛结果是负,但比起2014年0:2输给泰国,这一届显然进步了许多。这一届球员进攻上已大有强化,希望当这届U23不断成长,能够代表国家队杀入2022年的卡塔尔世界杯。
【篇四:天下最美的呐喊声】
世界因为有了声音而变得灵动多彩。美妙的音乐总能带给人们听觉的享受,欢快的笑声总能使人们心情愉悦,关怀的安慰总能带给人们温暖,而在我的认知中,呐喊声却是天下最美的声音,只因它带给我们力量。
作为一名热爱运动的女生,从小学到初三最后一场运动会我肯定是一次也不能放过,每回都得报个两三项才肯罢休。我喜欢跑步,每当我站在起跑线,带好号码牌时总是感觉浑身上下担负起了重大的责任,旁边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听上去是十分暖心,可总在无形之中让我装备了更多的压力。
“砰!“发令枪打响,我总会呆住一秒然后便发了疯的向前冲去。短跑还好,十几秒就过去了,可是800米,1000米的时候,跑到半程,力气便也耗损了一大半,脑子里空白一片,只有机械式的坚持着迈开步子向前跑着。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闯进了我的脑海,是的,那是全班同学为我助威的呐喊声,我爱那个声音。它带给我力量,它在我筋疲力尽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让我明白:我不是一个人在赛跑,我的背后还有这么多的青春热血支持着我,多么美丽的呐喊声,它填充了我的世界,将一腔热血拼搏的力量注入我的肢体中,我的精神中,伴着我走向成功的终点线。那是天下最美的呐喊声。
当我们坐在电视机前,和那些在现场的同胞们一起观看国足比赛时,我们在期待着胜利,期待着那进球的一瞬,而当足球挣脱了守门员的防守,直冲进球门的那一刻,我听到了全国人民的呐喊,那种呐喊声是振奋人心的,它承载着全中国的爱国精神,它带给我们力量,让我们忘却了熬夜看球的疲倦,只是将胜利的喜悦久久的留在了人们心中。
我爱呐喊声,他让我们充满力量!喜悦时可以呐喊,释放压力时可以呐喊,加油鼓劲时可以呐喊,只因它是天下最美,只因它带来力量。所以,在生活中,愿更多的人来一起呐喊,呐喊声属于我们的美好人生!
【篇五:电视之争】
吃过饭,爸妈和我闲来无事就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正要起身去把电视调到最近我很喜欢的一部电视剧《刺客列传》之上,就被爸爸的声音截胡了。
只见他坐在沙发上,手中拿着一杯刚泡开的碧螺春,声音低沉地说“调到体育频道看球”。我顿时就不乐意了,好不容易能看会电视剧,结果还要去看那种让无数人吐槽的国足!虽不乐意,可毕竟是自己的爸爸,又不能太着急,于是我平复了一下情绪,故作娇嗔地说“爸爸,我一会儿就要去写作业了,你就让我看一会儿,我看完你再看国足好不好?”我以为这个办法一定是屡试不爽的,可又谁知爸爸居然不同意!
正当我准备生闷气时,妈妈的声音响起来了:“小孩子玩儿心大,你就让她看一会儿,反正那国足什么时候看都可以。”听到妈妈的声音,我心中的希望之火又燃烧起来了,眼底的光又亮起来了,我觉得这次一定没问题了,果不其然。“好吧,让她看会儿就赶紧去写作业啊。”我连连点头,顿时觉得窗外的月亮似乎更圆了。
【篇六:少年足球说】
我从小就接触并爱上了足球。平时课余时间,绿茵场上总能看见我奔跑的身影。
因为喜爱足球,我对足球的历史也有所了解。《水浒传》里高俅不就是因为踢得一脚好蹴鞠而当上了京官吗?其实蹴鞠就是现代足球的前身,但至今为止,连续两届世界杯我都没能看见中国队的身影,还是有些小失望。我多么期望国足能走向世界啊!
我认为,大家不能把足球事业低迷的全部责任推给国足和国产球星。或许真有部分球员为了金钱和名利迷失了自我,但不可否认,大部分人的拼搏努力也让国足不断进步。
国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我们热爱足球的心永远不会改变!正如我心中的英雄英格兰队的鲁尼说的:“一旦我开始接触足球,我就是为了足球而活!”虽然我做不到他那样,但我知道,足球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很高兴听到国足来我的家乡南宁踢球的消息,真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去为他们呐喊助威。
【篇七:留点勇气给自己】
子曰:“勇者不惧。”当我们拥有气,我们也能变成无畏攀顶的巨人,如逐日夸父、移山愚公、填海精卫;我们可以扼住命运的咽喉,在暴风雨的海面上扬起永不言败的风帆。所以,留一点勇气给自己,未来的旅途需要它。
走出失败阴影需要勇气。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战胜失败的一步,自然也是勇于去挑战。世界杯预选赛第六轮,国足面对此前十数场没战胜过的韩国队,无所畏惧。赛前便喊出了“重压之下无惧色”的口号。赛场上,国足队员并不因为排名落后而畏手畏脚,反而高位逼抢,防守反击,传切配合踢得有声有色。最终凭借于大宝的进球战胜对手,也战胜了困扰国足数年的恐韩症。国足教练里皮曾说过,在亚洲,中国足球不需要怕谁。正是这种不畏惧的勇气,能使人暴发出惊人的实力,能让人去挑战强敌,走出失败的阴影。
取得事业成功更需要勇气。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有言:“我能信赖的,是我的狮子般的勇气和不可战胜的从事劳动的精力。”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凭借多少勇气,决心走出哈佛这座学子梦想中的象牙塔,放弃自带光环的跳板,离开年轻人的舒适区,真正的白手起家,与朋友一砖一瓦建造起微软这座帝国。中国首富马云也同样有着狮子般的勇气。在互联网还未普及的年代,他敢为人先,艰苦创业,创造了当今享誉全球的电商企业一一阿里巴巴。若是缺少勇气,比尔。盖茨能从校园中的千万分之一成为微软的唯一?若是缺少勇气,马云又怎能从芸芸众生中一名普通的英语老师成为如今互联网行业中的风云人物。
坚持真理更需要勇气。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物理学家布鲁诺,因宣扬日心说触犯了教廷的利益,受到了教廷的残酷迫害,但他并未屈服,而是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宣传真理。即使生命已被束缚在火刑架上炙烤,布鲁诺也不曾在真理与生命的天平上向另一方迈出一步。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那样,“为其所应为,这样的人才是勇敢的。”有人为蝇头小利放弃原则,有人为平步青云丢了底线,也有布鲁诺,为真理永存牺牲生命,这是磅礴的勇气。
一个勇敢的人,你可以消灭他,但你绝不能打败他!在人生的路途上,让我们抛弃怯懦,留一点勇气给自己,一路勇往直前吧!
【篇八:走复兴路,圆中国梦】
从1840年一声炮响开始,中国百年近代史揭开序幕,侵略者纷纷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将五千年的江山瓜分殆尽。清末,民国,抗战,走过多少年血泪与屈辱,中国人终于觉悟。八年,以铁血相拼,终于收复了山河,被抑制被束缚的华夏之龙,终于在新世界抬起了头。
13亿炎黄子孙,谁不盼望着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呢?所谓复兴,又如何入手?
我们不妨从小处着手,看一看中国在各个领域内的成与败。
先从已沦为笑柄的国足说起,德国强盛我们不顾黄种人的特点要学德国,荷兰的打法尝到了甜头又要提防守反击,我们要学一切的风尚,疏不见韩国已凭借跑不死的顽强意志让“太极虎”扬名一方,而国足只能在骂名中粉墨退场。
中国的音乐也是如此,只凭借还未发展完全的流行歌曲体系如何在世界上展露头角,每一次世界规模的歌曲盛典中国都是垫底。但是谁知道,在中国某个不为人知的小山村里,会有天籁的民歌,让世界叹为观止,勇夺世界和声赛的桂冠?
再谈中国电影,有大量调查显示,对于世界来说,他们最认可功夫片,而对于中国恐怖片和音乐剧则最无感。我们精力憔悴的模仿,但始终找不到市场。与之相反,美国大片迅速风靡全球,《美国队长》,《泰塔尼克号》,《终结者》……孤胆英雄,个人英雄主义,不切实际,但是这确确实实是美国梦的精髓。好莱坞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在商业和艺术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一个国家来说,最民族的,也就是最国际的。也就是说,在世界上最能被认可的民族,拥有者独一无二的灵魂。
中国梦,也就是中国人民的梦,我在这里我想把它理解成民族的灵魂。我们的灵魂缺失太久了,我们的传统被我们遗弃太久了,世界文化的强大冲击下,我们似乎有点找不着北,中国在努力的发展经济,中国在努力的研发科技,中国在努力的完善社会建设,但中国忽略了这个可以将人们凝聚起来的文化。中国需要自己的风格,我们可以借鉴,可以观察研究,但是绝不能一味的模仿,若是没有特点反成了最大的特点,岂不哀哉?
我在这里说了一些不好,无非希望祖国能更好,中国大概是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有着朝气和活力,五千年渊源的文化也要随着时代的改变融入新的色彩,而不是被丢弃。中国要走复兴路,华夏要圆中国梦,中国和华夏不都是从传统文化中积淀出来的结晶吗。我们又怎能遗忘了渗透在我们骨子里的灵魂呢?物质横流纵欲的时代,我们太需要民族的精神来让我们的心平气和的发展了。如果阳春白雪,和者日众,诸子百家,人皆有闻,何愁上下不同心,圆了中国梦,走上复兴路也是指日可待了。
【篇九: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年夜饭的饭桌上,总是洋溢着一种和谐的气氛。传统的力量甚至超过亲情的力量,使得长久不见得一大家子人围聚在餐桌前。家里人都把生活中遇到的难事倾诉出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亲戚们都俨然成为专业水管工、大厨、婴儿的专业保姆,甚至成为掌握时局的政客。
坐在我身旁的叔叔本是做帐的会计,此时正脸色红润地讲述如何通水管,边讲边拿起筷子,一本正经地演示如何把水管中的杂物捞出来,他更容光焕发第吹嘘自己家中修水管从来不找水管工,都是他自己修的。奶奶听了很是高兴,便让叔叔去通一通家中厨房里的水管,不知咋的,水管下水总是不通畅,叔叔自信地拿起工具一阵乱通,十分钟后,水管似乎故意为难,就是不通畅,众人此时故意开玩笑问叔叔如何学会通水管的。究其原因,其实是他早上看了篇通水管的帖子,略知一二罢了。
我笑着摇摇头,也不再看叔叔通水管了。沙发上,年轻的表兄弟们正在高谈阔论足球,幸而我对足球的了解也不少,自认为能谈论一番的。凑近一听,着实让我吓了一跳,如此年轻的表哥竟然在谈论国家男子足球队用土帅好还是洋帅好,以及诸如土帅对国足的影响之类的深奥话题。我驻足屏息,怀着近乎崇敬的心情听着表哥的高见。表哥的观点很有道理但迟迟不举例子。一向喜爱关注足球与主帅的我,轻声问道:“能举个例子吗?”表哥这位演说家突然愣住了,支支吾吾的说“我讲的是个普通现象,适合于所有例子”。众人没有听懂,问其观点来自哪里。究其原因,不过是不久前国足输球,表哥看了一篇关于国足土帅洋帅的帖子,略知一二罢了。
我笑着摇了摇头。对面的大桌上,老头子们正在激烈地谈论政治遗留问题,大抵上与报纸上的新闻报道意思相近,想必他们的观点也是借鉴报纸的。我无心再听下去。
除夕年夜仅仅是个缩影。在这个碎片化的年代,人们过着碎片化的生活。人们涉猎很广,看起来很博学,但其实是略知一二,是一颗颗碎片化躁动的内心使得人们不再系统地认识事物了。而我呢,也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我也是过着碎片化的生活。看看我的周末吧,上午用来专心做作业,下午去参加课外班培训提高自己,同时脑子没闲着,下课路过奶茶店,就停下脚步,面对店铺的海报研究奶茶的种类。晚饭后又关心起国家大事,注意着各国的政坛动态和军队端倪,晚上则看一场足球的同城德比之战,为自己的主队而呐喊,同时对客队的前景感到担忧。到了睡前回想起一天的点点滴滴,似乎收获颇多,但仔细想想,又觉得头脑空空,没有满满的获得感和充实感。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碎片化生活依旧。生活丰富多彩但收获寥寥,如何实现满满的获得感和充实感?我在思考,也许需要让那躁动的心静下来。
【篇十:第一次踢足球】
凌晨的时候,我看了一场精彩的球赛,双方分别是巴塞罗那和利物浦。我觉得,巴塞罗那一定会打败利物浦,因为,巴塞罗那有足球先生梅西和足球天才内马尔两大巨星,并且他们都是我最崇拜的明星。
比赛结束了,果然没有令我失望。看完之后,我的热血沸腾了。我决定,从今天开始学习踢足球。于是,我走进地下室,找出了爸爸以前踢过的足球,把它擦得一尘不染,便来到了公园开始踢足球了。
一开始,我信心满满地一脚踢过去,没想到足球不动如山,而我却摔得四脚朝天,原来是没踢到啊。接下来几次,就算踢到了球,它也只是直勾勾地滚几下就又不动了。我很恼火,生气地坐在地上,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可以不断变化脚踢球的部位啊!想到这儿,我马上来了精神,先用脚尖踢,能踢两米,我又试了试右脚侧,能踢一米。我又试了试左脚侧,哇!这是我第一次踢出这么大的弧线,一下子踢出了二十多米。
我很开心地回了家,向爸爸叙述了这件事的经过,爸爸说:“你将来一定会成为巴塞罗那的一位超级巨星!”听到爸爸的赞美之后,我心里美滋滋的,也越来越认真地练起了足球。之后,我还练习了头球、假球等。我的足球技术也在不断地提高着。
我觉得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我以后一定要当一个全世界最顶尖的足球运动员!一定为中国国足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