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家乡水韵】
清茶
有时,看钟祥的水如同品一杯滋味悠长的香茗,初入口时,一股微苦的味道,而后便是一股甘甜的滋味回荡在心中。
你看那镜月湖,初见时平淡无奇,水面波光粼粼,可是当你一路沿湖走来,伸手便可触及那碧玉般的湖水,柔和煦暖的斜阳下,湖边的翠柳将自己的倩影倒映在晶莹剔透的湖面上,风姿绰约,媚态可掬。湖水无声人有情,好一幅和谐宜人的画面!
水因茶而香,河因桥而美。镜月湖上的一座听雨桥,使得湖更加动人,“烟雨满桥”等如诗美景,成就了古城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烈酒
喝酒不像品茗。品茗,只有啜一小口,细细体会,方能体会出其中所蕴含的滋味。而喝酒,只有大口酣饮,方能体会出酒的香醇。
酒时时刻刻都散发着桀骜不驯、放荡不羁的气息,它能冲击我们的心扉,激发我们的情感,给我们以最直接,最强烈的震撼。
钟祥的水并不总是一如女子的妩媚温柔,它也有男子豪情的一面。
在下大雨时,镜月湖里的水咆哮着,总击着湖岸,湖面上空电闪雷鸣蔚为壮观。湖中旧浪推前浪,卷起千堆雪。岸边的杨柳一反往日的样子,不再是那杨柳依依,千娇百媚的姿态。它们生气了,震怒着,杨柳枝左摇右摆,有一些柳叶散落在岸上,楚楚可怜。
咖啡
钟祥的水亦如咖啡一样香浓。
同样是一杯咖啡,可以随饮着的心情演绎出万种风姿,如那九曲黄河十八湾,湾湾不同,滋味不一。香浓的咖啡经常使人联想到古典一词。
当我们打开尘封已久的中华文明历史长卷,荆楚大地上风华绝代的英雄豪杰,贤人逸士,才子佳人,层出不穷。钟祥是大文学家宋玉的故乡,是龙诞之地。
镜月湖历尽沧桑,见证了历史,但是,因为历尽沧桑,才使它显得愈发古典、高贵、含蓄。
其实,无论是清茶,还是烈酒,咖啡,它们都需要以清水为基础,所以钟祥又具备了水的清纯。
钟祥水的韵味复杂多样,有茗茶的淡雅,有陈酒的浓烈,有咖啡的香醇,多变的外表下,依然是那个美丽不变的钟祥!
【篇二:古桥作文】
公园里有座古石桥。
也不知它在这儿站了多久?但想来也是极久的。那衰老的桥墩,不满青苔的桥面,无不昭示其经历的长久岁月,无不孕藏其深处的历史余韵。
春˙雨桥
伴着初春的第一响春雷,雨丝悄然而至。如银梭,似牛毛,像钢针,丝丝缕缕,飘飘荡荡。古桥也似是在这雨中复活了,从九天洒落的雨敲击在古桥上,如仙女的纤纤素手拂过琴弦,发出生生脆响,或如鸟鸣,或如乐曲,或如歌声,动听至极。时而有人撑伞漫步于雨中桥上,雨点在伞上发出低沉的“扑扑”声,与外界之清脆形成对比,相映成趣。固然有诗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可春雨岂曰无声?当有喜悦之声耳!
夏˙蝉桥
春雨击石动听,然终有尽时。夏日到来,雨水渐少,一种昆虫便登上了舞台---蝉。
蝉鸣之声与雨落之声迥乎不同。雨落可谓清脆入耳,蝉鸣则讲究高亢入云。古桥边上有两棵大树,高乎三丈有余,犹如擎天之柱直刺云霄。其树叶极其浓密,故而许多小家伙在此安居。静立于桥边,总能听见这些小东西发出的长吟,走至桥心,前看稻穗翻滚,后倚栏杆百尺,耳听蝉鸣浪涌,心系家国天下,极有气势。
秋˙叶桥
夏日的暑气消散,只留下满地萧瑟。蝉鸣伴着天气转凉而渐渐消逝,叶子亦翩翩坠落,离开大树的怀抱,似乎把沉寂了上百年的古桥也染上了淡淡的红。
都市生活之余,然得闲,漫步于古桥之上。脚轻轻地踩在树叶铺就的路上,发成沙沙的响声,像沙漏的声音,平淡质朴。又是踩到了几片干枯的叶子,发出爆裂的声响,也为这平淡的乐章中注入了一丝活泼的因子,横生些许波折。
冬˙雪桥
北风呼啸,吹走了满桥的树叶,吹来了纯白的冬之精灵---雪。没多久,古桥已被冰雪覆盖,透出股股寒意。
风止雪住,就会有孩子们从家中涌出,奔向古桥。他们用那被冻得通红的小手,让桥上的雪在维度上升华,形成一个又一个憨态可掬的雪人。有些调皮点儿的孩子,用雪揉成团,在古桥上打起雪仗来,雪球被打散时的“嗤嗤”声与孩子们发出的欢笑声,共同交织成了美妙的乐章。
春雨,夏蝉,秋叶,冬雪,四季轮回,周而复始,赋予那古桥于生命。听听那古桥,可那古桥,却听不完,品不尽,悟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