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闹钟】
前几天,爸爸给我买了一个新闹钟。
闹钟是长方形的,它穿着黑白相间的衣服,像一个黑白巧克力!它上面不是只有时间,它还有温度、公历、农历、星期……要是我有一天不知道星期,那我就看右下角,如果不知道温度,就看左下角,若不知道公历和农历,就往中间看……闹钟的上面有一个小小的长方形,那是用来贪睡或灯的比如说:你想多睡一会儿,就拍一下,假如睡觉的时候,我想看时间,也是拍一下就可以了。
有一次,闹钟帮我了一个大忙。那时我在看书的时候,妈妈跟我说:“宝贝,你到5点,把火关了,好吧?”我高兴地说了一声:“好。”我把闹钟调好时间,突然感觉有点想睡觉,就上床睡觉了。过了一会,我便被闹钟给吵醒了!我气得正要把闹钟给打一巴掌,又想起来妈妈说的话,立刻跑到厨房,把火关了。
这闹钟,我真喜欢。
【篇二:礼物】
在我的房间里,挂着一幅别致的山水画。每每轻抚,总感觉画面充满了温度。画中的晚霞还剩最后一丝余辉,而我对那个人仅剩下无尽的思念……
他,是我们班出了名的优秀学生,活泼外向,多才多艺,甚至小小年级就在校内办过画展,获得众多老师与同学的肯定。
我与他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次下课,我几乎都要与他一起玩耍。他也喜欢跟我聊天,或是传授他的写作技巧,或是说说关于他的小秘密。就算休息日,他去外面吃饭,也会经常叫上我。
那次,我去参观他的画展,有幸欣赏了一幅又一幅惊艳的作品。我看到了高楼林立的城市,看到了依山傍水的乡村,也看到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动物。面对这些精美的画作,我赞不绝口。突然,我盯着一张肖像画,半天没说话,画上那个人极像我。直到他“嘿”地一声跳到我身旁,我才回过神来。我指着那幅画问道:“这是怎么回事?”“画的你呀。”他满脸笑容地说。
“经过我同意了吗?”我不知当时脑子里是怎么想的,只觉得自己的形象被这样直白地展示很不是滋味,于是在一瞬间居然变得出奇的愤怒。说完这句话后,我毅然决然地扭头就走,只留下他一个人,不知所措地愣在画前。
因为这个小小的意外,我和他的友情僵住了,平时所有的日常互动戛然而止,直到期末考试,也没能冰释前嫌。
过完暑假,开学了。来到班里首先得到的就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他因为父母工作的缘故,转学去了上海。
我使劲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疼,生疼生疼的。这不是梦!我脑袋“轰”地炸开了,趴在桌子上,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回想起我们相处的那些欢乐的时光,再想到自己那次过分的表现,我瞬间感觉十分后悔,那天我为何要那样对他?我再也没有机会去弥补我们友情的裂缝了。
傍晚,我无精打采地回到家,却发现桌上多了一幅画。画上,太阳羞红了脸,躲在山后面,山下一棵棵垂柳身姿婀娜,情意绵绵……画的左下角是他的签名。妈妈告诉我,这是他临走前托家长转送给我的礼物。他希望,我能永远记住那份温暖而明媚的友情……
如今,我已经一年没见到他了,但我常常会盯着他的画出神。任岁月潺潺流淌,不可忘怀的,却是他那熟悉的脸庞……
【篇三:精妙在细微处】
童年时期,我总爱用画笔来描绘自己的梦想,五颜六色的画笔是我最好的玩伴……而现在,欣赏名画变成了我的最爱。
记得我第一次拿到七年级的美术课本,打开书,一幅画映入眼帘:有一枝花从左侧伸出,花枝上栖一只羽毛艳丽的不知名的大鸟。老师介绍说,这是《芙蓉锦鸡图》,画家是著名的皇帝画家宋徽宗赵佶,这幅画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是国宝级的艺术品。
我一看,什么国宝级艺术品,不过是灰不溜秋的一张古画。“嘿,还没我画得好呢!”我脱口而出。老师笑了:“这张画初看确实其貌不扬,细看才会有很多发现,我们来一起找找看。”
我再一次细细欣赏这幅画。画中的锦鸡肥硕无比,如果在生活中一只这么大的鸟儿飞到这么细的花枝上会是什么样呢?一定会压弯了花的枝头吧,果然画中的花枝是弯曲的。
再看,感觉枝头还在颤动。好神奇呀!我揉揉眼睛,继续观察这只锦鸡。它回首翘望画的右上角,是什么在吸引它呢?我顺着它的目光往上看。呀,原来在画的右上角画着两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锦鸡是要捉蝴蝶了。
再看锦鸡,它蹲在枝头而不是立在上面,原来是静静埋伏在这里的呀!我不禁为两只蝴蝶担忧起来。这幅画居然带动了我的心情,让我有了紧张的感觉。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心里同时明白了:原来这个皇帝画家描绘的是一只锦鸡与两只蝴蝶的故事。
我继续观察细微之处,发现画的左下角斜斜地伸出几枝菊花。这应该就是补白,如果没有这几枝菊花,画的左下角就太空了,看来画家是在非常用心地布局。我赞叹不已,好一个赵佶,果真是一个艺术天才,他用细致入微的绘画打动了后人的心,更是打动了我的心。
这让我联想到我的写作,虽然有宏大的场面,有华丽的词藻,细读却不知所云,心中也没有一丝触动。要想写出好文章,倒不如向这些古代画家们学习,学会观察细微,通过细微表现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