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捅马蜂窝的经历】
午后的阳光依旧非常炽热,我百无聊赖地跟着小表哥一起在乡村小路中闲逛。突然,我看到远处的茅草房下有一个圆圆的东西,外表呈棕色,像是猫头鹰一样。小表哥连忙上前一探究竟,突然,一只马蜂冲了出来,吓得我和二表哥连忙调头逃窜。
回家后,我问小表哥:“那是什么东西,如此吓人?”小表哥冷静地回答道:“这应该就是个马蜂窝。我们可不能让它祸害人家。等大表哥来了,我们一起去打掉这个马蜂窝吧!”
下午三点多,大表哥果然来了,我们跟他讲清了事情的经过,只见他握紧拳头,咬牙切齿地说:“村里怎么还出了个马蜂窝,真是个祸害,咱们一起去打掉它吧!”
大约四点钟,我们便出发了。我远远地躲在一片高地上,既能看到马蜂里的动静,又能避免自己受到马蜂的侵袭。我刚刚躲好,只听见“砰”的一声,马蜂窝就被砸出了一个大洞,无数的马蜂从巢中飞中,聚在一起,变成了一朵黄褐色的“云”,还发出可怕的“嗡嗡”声,我连忙怕得抱头鼠窜。那些蜜蜂并没有向我飞来,只是向着表哥和大表哥那边飞去。
这时,我突然看到了那朵黄褐色的“云”,瞬间分为了好几朵小云,约有四五朵是冲着表哥他们去的,其中一朵“云”朝我冲来,我吓得赶忙逃跑。耳后尽是一片嗡嗡声,可见蜂群追得越来越近了。我灵机一动,突然一个驴打滚,躲在了一块大石头后面,那些马蜂不知所措,继续向前追去。
随后,我选了一条偏僻的小山路,蜂群没有随后追来。很快,我顺着山路与表哥们相聚。我急切地问:“你们应该没被马蜂蛰吧!”小表哥说:“我不太确定,我全身有点痒。”大表哥嘲讽着说:“那蜂都来追我了,哪能蛰了你。”然后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第二天,大表哥回来报告说,他看见那些马蜂上午还在那里徘徊,直到下午,才终于消散了。
这真是太惊险刺激了!
【篇二:满怀感激的记忆】
你知道吗?“坚持”与“放弃”仅差一画,“放弃”是十五画,而“坚持”是十六画,也就是说“放弃”多写一画就是“坚持”。
就因为这一画,我……
那天烈日当空,我吃力地一步一步缓慢地向前走着。
又是一节体育课,又是“累死人不偿命”的节奏。希望突然来一场大雨该多好啊!我心里默默地想着,又抬头看了看这万里无云的好天气,唉!
慢跑,五圈,之后散跑两圈,传来了体育老师威严的声音。
我磨磨蹭蹭地跑在队列的最后。仿佛有一种心理安慰,这样我就可以不这么累了。
跑完了五圈,汗珠爬上了我的脸庞,我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步伐不自觉地慢了下来。此时,“大部队”在我前方50米。这说长不长的距离让我进退两难。
而我在想:“干脆不跑了,我走上两圈就是了。”我停下了步伐,悠闲地走起路来。
“同学,你等等我,我们一起跑好吗?”耳后传来了银铃般的声音。这时,等我反应过来,她已经走到我的跟前了,看着她那清秀的脸庞,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和期待的眼神,我不忍拒绝她。
她站在我旁边,朝我一笑。她活动了一下,我也准备好跑了。我努力地迈起步子,一同和她向前跑去,看着她吃力的动作,缓慢的步伐,小脸上流露出痛苦的神情,却依然没有停下,还在坚持着。
我怔了怔,霎时,羞愧涌上心头。她即使再慢,也没有停下脚步。那么,我呢?累了就放弃,怎么就不能学学她呢,同为同龄人,心态差别怎么这么大呢?我是不是该有实际行动了呀?
我加快了自己的步伐,有力地摆动着双臂,努力地向前跑去。
即使那天我跑得最慢,但我的收获却颇丰。从此上体育课,我都会竭尽全力努力地跑。
因为我知道,那位同学激励了我,把我从睡梦中唤醒,让我学会了不再懒惰,不再累了就放弃。
如果那天没有遇到她,就不会有今天的我,这是一段多么让人充满感激的回忆啊!“放弃”时,再多一画,那便是“坚持”!
【篇三:爱】
走进停车场,映入眼帘的是一辆辆排放整齐的汽车。而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个身穿布衣,头裹方巾的老奶奶,手拿破碗向我们走来。妈妈一把拉着我走进路旁的饭店,老奶奶见状转身离开了,我能看到的只是她那瘦小的背影。
吃饭时,平时禁不住美食诱惑的我,今天却异常地安静,时不时会望着窗户发呆。窗外只有来来往往的车辆跟穿梭的行人,却没有刚才那个瘦小的身影。
突然,我眼前一亮,一个熟悉的身影从窗外走过。对,就是刚才那位老奶奶。只见她步履蹒跚地走到一个小角落里,慢慢蹲下。
我激动不已,抓起一块面包,拔腿往外跑去。耳后传来了妈妈的叫唤声:“大宝,你去哪里啊?”
“妈妈,我一会儿就回来!”说着,我三步并作两步,气喘吁吁地跑到老奶奶面前,笑着把面包递给她:“奶奶,你一定是饿了吧?这块面包给您!”
“小妹妹,给我的?”老奶奶用怀疑的眼光看向我。
“没错,这就是给您的,趁热快吃吧!”
老奶奶双手接过面包,连声说:“谢谢你小妹妹,你真善良!”
“不用谢!”我顿时感觉浑身轻松了许多。
回到座位上,我把刚才的来龙去脉跟妈妈描述了一下,妈妈向我竖起大拇指:“刚才是妈妈疏忽了,你做得很好,看来我家的宝贝长大了,懂得关爱别人了!”
这时,一首歌在我耳边回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篇四:最远的地方】
最远的地方是何处?我到过吗?有人告诉我:“梦境才是最远的地方!还有人说:“灿烂的太阳是最远的地方!”但我始终认为心灵的深处才是我到过的最远的地方。
心是我唯一可以留住想法的地方。它为我分担了忧虑,分担了伤心,也与我共享了快乐。
每次当我考差了的时候,我总会与心这位好友默默交谈,它的回答老师听不见,朋友听不见,就连父母也无法听见。它有规律地跳动,一下、两下,仿佛在告诉我:“不要忧虑,考差了不担心,重要在于你是否改正了错误。”那一刻,我觉得心像我的妈妈,总是在我伤心时给我足够的安慰。
心灵的距离不仅存在于自己,而且存在于他人。有时,我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冰饮,刚刚打开,就听见耳后传来冷冰冰的话语:“喝什么冰水,胃不要了!”这是妈妈,她的话语如同冰雹一般狠狠地拍打在我的身上。我用力把水往桌上一丢,便气呼呼地站着。虽然,妈妈只离我一米远,但是我的心却和她有十万八千里。当然当妈妈和我共同说“对不起”时,心灵的距离便转眼拉近了,我们紧紧相拥。
最远的地方,就是心灵的距离,但随着感情的变化,距离会愈变愈短,紧紧依靠!
【篇五:母亲的爱】
我很少写母亲,不是没事情可写,而是要写的太多,不知道从哪写起。在母亲节前夕,我动笔写下此文章,谨献给我挚爱的母亲。
我从小便能体察到母亲的爱,我知道,母亲的爱是包容的泉水,它安静地、潺潺地向我涌来层层的涟漪。我从不羞涩于对母亲表达自己深深的感激与爱,因此,母亲更像是我的朋友。
翻到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才感叹岁月的神奇。我与母亲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只不过泛黄的纸张好像也挡不住她更加的风姿绰约。我转头,看向现在的,坐在我身边的母亲,忽的鼻头一酸:这是多么美丽的女子啊!只不过时间为她平添几道浅浅的皱纹。我细细地端详着:
弯弯的眼睛笑盈盈的,里面盛着一汪秋水;鼻子是翘的,鼻梁中间有小小的深色。母亲说,那是核桃虫掉到鼻头上,咬的,那虫疼极了,所以她到现在还警告我不要在核桃树下走;或许我记错了,那是母亲小时候得了水痘,留下的疤痕,母亲又说,好的是得过一次水痘,就不会再得第二次了。我盯着母亲的脸庞,脑海中想到了很多事。
我真的想起了很多,以致于久久回味,不能下笔,因为我怕才陋的自己,无法抒发出这一点一滴。
母亲的爱在我心中久久荡漾,我穿梭时光,看到课业繁重时,母亲骑着电动车带着我,在睡眼朦胧的世界里留下白色的光;看到母亲龟裂的手和开裂的脚;看到深夜里母亲还在忙……我看到母亲的爱向我扑来,环绕成温暖的海洋。
母亲是很辛苦的。她怀了我就辞去了工作,可家里的事并不比公司少。她每天擦地、做饭、洗衣……天不亮就起床,一直忙到下午,我们的家被她整理得一尘不染。母亲剪了短发,干净利落,我总把她别到耳后的头发拨出来,她问我:“干啥?”我回答:“这样好看。”她又总是把头发别回去:“这样方便。”
年轻时的母亲,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是劳累和操心使她化作了耳边的一缕白发。她勤劳善良,每天为我鸣奏爱的乐章。
我想在母亲节那天,对她大声说一句:“我爱你!”而母亲也会扬起她那动人的笑容回道:“我也爱你。”阳光撒满房间,母爱,刚刚好。
【篇六::藏在心底深处的爱】
爱赋予了生活特殊的含义,就像一颗糖果,甜丝丝的,一直甜到心里。但无需大声的喊出来,因为爱早已悄悄深藏在心底。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更没有过不完的假期。暑假生活还没有感觉,就马上要和我说再见了。倒计时两天,我又要从美食众多的成都回家了。但在我的强烈要求下,舅舅最终答应了为我践行。
我们来到了一家饭店,看着密密麻麻的菜单,我就像一只等待骨头的小狗,兴致勃勃的。但姐姐却没有我这般兴致,没有露出过一丝的笑容,连微皱的眉头也没有松开过,就像阴天一样。手中似乎紧紧地攥什么。这样的姐姐让我感到有一丝丝不习惯,要知道从前饭桌上最活跃的就属她了,没有一点大学生该有的成熟稳重的样子。上蹿下跳,活像一个孙猴子,还会不时说个笑话,是所有人的开心果。
我将头深深地埋在饭碗里,却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居然又下雨了。大家一齐看向窗外,小雨淅淅沥沥地拍打窗户,这是我在成都看到的第一场雨。雨都来欢送我了。我忍不住开了个玩笑。姐姐悄悄地用手捅了我一下,使了个颜色。我刚一走出门口,一个古色古香的木盒子就出现在我的眼前。姐姐随意地将头发挽到耳后:这是我用打工的钱买的,好好学习啊!长大了记得还我。我打开木盒,是一支钢笔!一支我早就看中的钢笔!当时姐姐的那一脸不在乎,我还记得清清楚楚:又要买钢笔干嘛?你明明有一支,能写就行了!那时候的态度与现在可是判若两人。原来姐姐是刀子嘴豆腐心啊!我抑制不住嘴角的笑意,姐姐看着我也笑了笑,银白色的笔身映出两张灿烂的脸,笑的温馨,笑的甜蜜。
爱,无处不在,却难以言语。
爱,无声无息,却深藏心底。
【篇七:原来如此】
四月,朦朦胧胧间几处嫣然的色彩装点了不甚明朗的天际线,大片大片的绿由浅入深地涂抹了整条街,锈迹斑斑的绿篱墙边,像是撒落了皑皑白雪,小小的花瓣轻轻绽开着,灿烂而又明媚。
那时,只记得奶奶家那个偌大的院子的一角里,歪歪斜斜地立着一株亲戚移植来的梨木苗,与周围繁茂的绿植相比弱小得可怜。我总抱着一种看它究竟会长出什么来的好奇心态,与奶奶一起为它浇水,等它长大,它那嶙峋的瘦骨终于有了起色,渐渐地长大,慢慢地长出叶子,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天,终于在春天的一个清晨,白色绕满了枝丫,小小的花瓣在风中摇晃,却又开得倔强,此后,那株梨树便成了我的寄托,最快乐的事就是和奶奶一起坐在树下,编柳条,捣花酱,看一树花开,满目尽白。
那一天,又是在梨树下,我偶然发现奶奶的耳后出现了几个小红点,问她是怎么回事,奶奶只笑笑:“没事,天气湿,被蚊子叮了。”我便没有多想,不再过问,又是一段时间过去,奶奶耳朵后的小红点并没有完全隐匿,甚至有些肿胀,我轻轻地帮她搽药膏,不远处的梨树上,隐隐约约有小青果露出。“奶奶,看!梨树结果了!”“是啊”,奶奶笑笑,摸摸我的头:“再过一段时间,奶奶就去给你摘。”这之后的一天,几只挂着水滴的梨子果真躺在了白瓷碗里,微酸的汁液带着梨花的清甜。奶奶在旁边看着我轻轻地笑了。
多年以后,又是梨花开放的季节。只是奶奶走了,树下空了。
偶然和爸爸聊起奶奶,聊起耳后的小红点。时隔多年我才知道,原来那不是什么蚊虫叮咬,而是奶奶对梨花粉过敏,只是因为我喜欢,所以奶奶一直留着它,忍下痛苦,并愿意与我一起呵护。
东风乍起,清香四溢,原来曾经有那样一个老人,愿意如此珍视你所珍视的东西。
一树花开,满目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