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友情在感恩中萌生】
土壤哺育了花草树木;天空包揽了飞鸟;地面包揽了禽兽。他们都是在革自己生存的环境中萌生,而我和他的友情却在感恩中萌生。
那是发生在初一下册的那一个暑假里。我在家往电脑时无意中看见了一个新闻:子女一定要孝敬感恩自己的父母。不然,上天会将下一份大的责任在你的头上。看了这则消息后,我脑子里全是小时候父母接送我上学、回家的画面,就像一部幻灯片似的一直放映着,放了一遍又放第二遍。到放第遍三遍的时,我就强行短了“电”。就拿起我的手机上京东给父母买了一个洗脚盆和一个热水器。
第二天,我到快递那去取快递时碰见了一个和我买了一样的东西的人,他和我差不多高。我就像他和我应该是一个年级的,只不过不在一个学校而已。我看见他取的快递和我的快递是一样的。只不过多了一个布娃娃,那布娃娃看上去像是给他妹妹的。我就跑过去和他搭话说:“嘿!你好,你也是来这取快递的吗?我看见你的快递和我的快递一样,你也是买来孝敬父母的吧!不如我们做朋友吧,好吗?”他也回答说:“是吗?看来我们真的很适合做朋友啊!那我们就做朋友吧!”我点了点了头。我们拿起我们各自的东西就各奔东西。
第三天,我在街上又碰见了那个男孩,他在超市里买菜和日用品,还拿的很多,我就跑过去向他问好并帮他拿了一点东西并送他上了车。在这个路途中,我和他谈了一些关于怎样孝敬父母的一些方法。我收益颇多,我相信,他的收益也相当多。因为在我和她谈这些话时,他那一脸的高兴,兴奋的神情让我感到他对这事得认真。他上车时,我隐隐约约的听到他说:“我俩已经是好朋友了,请不要把我忘记。”
第四天,我在电脑上登进我的网页时,我无意间看见一则新闻:一位男孩在公交车上因突发心脏病而亡。我顿时傻了,我不知道那是不是昨天的那个小男孩。但过了几个星期后,我明白了,那则新闻报道的就是他。因为那则新闻报到出以后,男孩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我也明白了他上车时对我说的那句话。第五天,我把在东京上的定的东西拿了出来并给了爸爸和妈妈。并为他们洗脚洗脸。这些是平常感恩父母的事但这些小事却寄托着我和他的珍贵的友谊。
现在,每当到感恩节的时候,我都会帮父母洗脚、洗脸,并到山上去为他感恩,以示我们的友情。
感恩,感恩,恩可以是友情也可以是其他的东西,但我认为他就是我和他珍贵的友谊。
【篇二: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爱不是交换】
从小到大,我听过不少故事,但让我记忆最深刻的还是“卧冰求鲤”这个故事了。
“卧冰求鲤”讲的是:一个叫王祥的孩子,在他还很小的时候,他的妈妈就去世了,他爸爸又给他找了一个新妈妈,他的新妈妈一点儿也不喜欢他,也不怎么照顾他,但王祥却非常听新妈妈的话。在一个寒冷的冬日里,他的新妈妈突然生了病,病中的新妈妈很想喝一口鱼汤,王祥想都没想就跑去了河边,但到了那儿他才发现水面已经结了厚厚的冰,他用身体贴在冰面上融化冰块,人都快冻僵了,总算抓到了一条鲤鱼,为他的新妈妈煮了鱼汤。
起初听到这个故事时,我还很小,怎么也想不明白王祥的后妈对他那么不好,王祥为什么却对后妈那样孝顺?
现在我渐渐懂事了,也渐渐懂得了这个故事背后的深意。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我们平时说孝敬父母时总是想着是因为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所以我们才要孝敬父母,而王祥对他后妈那么孝顺并不是因为后妈对他的付出让他感动,而是源于他内心的善良。我想,如果一个人能善待一个不怎么喜欢他的人,那他就一定会更善待一个喜欢他的人。
同样的,我们爱我们的祖国不能总想着祖国为我们做了什么,而要多问问自己,我能为我的祖国做些什么?
“卧冰求鲤”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与人友善、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热爱祖国……"这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统统不是以交换为前提,而是以人善良的本性为前提。
我想,只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真诚、善良、美好,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美好!我们的祖国就会越来越美好!这个世界就会越来越美好!
【篇三:十五岁,我多了一份责任】
不知不觉,我已悄然步入憧憬已久的十五岁,不知不觉,我多了一份责任。
——题记
十五岁,不再懵懂无知,不再野蛮任性,不再莽莽撞撞,因为增添了一份责任。还记得蹒跚学步时,爷爷奶奶一左一右地给我“护驾”,生怕我受一丝伤害;稍大时,奶奶满街子地追着给我喂饭;又大了一点,胆子变大了,不听话,爷爷操着鞭子,怒视着我,扬言要打死我,但第二天一早还是摸黑地送我上学……一眨眼,走过了十五个春秋,我渐渐变得懂事了。不知何时开始,我会主动收拾餐桌、洗碗、打扫卫生;我帮爷爷奶奶盛饭,对亲人嘘寒问暖,争着做家务……因为我意识到:十五岁了,照顾爷爷奶奶是我的责任。我不应该让爷爷奶奶再担心我了。
十五岁,我多了一份照顾爷爷奶奶的责任。
想到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挣钱养家,供我读书,我的鼻子像喝了醋一样酸酸的。以前,我很任性,总嫌父母啰嗦,一天到晚跟唐僧念经一样。经常他们说一句,我顶三句。都说女儿是“贴心小棉袄”,可我却是“带刺的破棉袄’。上了初中,老师常常教导我们说:“十五岁了,别再顶撞父母,父母永远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孝敬父母可是法定义务哦!”是呀!父母是世界上唯一会对你无条件付出的人。孝敬父母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更何况我已经十五岁了。从今天起,我要一心一意地孝敬父母。
十五岁,我多了一份孝敬父母的责任。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句话我从孩提时就开始念了。我知道学生的任务就是要好好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但作为21世纪新时代的学生,我们不仅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还应肩负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啊!正如曾子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因为,我们应更加努力地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民族复兴贡献出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十五岁,我多了一份民族复兴的责任。
十五岁,五彩缤纷的花季,带着光荣的使命,载着我的责任和理想,向美好的未来扬帆起航……
【篇四:孝心无价】
孝心是一个人善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都做不到,又有谁会相信他呢,愿意和他打交道呢?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其中提到的黄香是汉代的一位孝敬长辈的好孩子。他九岁时不幸丧母,小小年纪便懂得孝敬父母。每当夏天炎热时,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并为他驱赶蚊虫,让父亲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铁,他就先睡在床席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
看完这个故事,我感受颇多。有时,认真想想,我觉得自己太自私了。在学校,得到同学细小的帮助,我会感激半天;在路上,一个陌生人冲我微微一笑,我会受宠若惊,报以同样友善的微笑。可是,这一切若是放在父母身上,我们也许会视若无睹……“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而父母就具有这样的胸怀,即使你犯了更大的错误,他们依然爱你。我们几乎都认为,只要成绩好,就是对父母的最大安慰。此话不假,可是,父母何尝不详在忙碌一天后,接过孩子递过来的一杯热茶;或者在自己生日那天,在枕边发现一张孩子留的温馨字条;再或者为孩子削个苹果后,听到一声真诚的“谢谢”……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生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是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是世上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一言难尽,溢于言表的:小时候,我们呱呱坠地,在温暖的怀抱中吸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中安然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呵护与关怀下茁壮成长……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辛苦,可是他们何时抱怨过?而我们呢?肆无忌惮的买不中用的东西,生气时对他们大呼小叫顶撞他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我们何曾检讨过?
还记得一年级时,妈妈没有买我喜欢的东西,回到家我就嚎啕大哭,坐在地上不起。但是妈妈并没有生气,而是关切的提醒我,不要在地上坐着,会着凉。每每想起这件事,我就情不自禁想哭,当时我实在太不懂事了!
我猛地想起了毕淑敏的那篇《孝心无价》:“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直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把孝心献给父母,从今天开始!
【篇五:致母亲的一封家书】
亲爱的母亲:
您好!
孔子云,“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这句话告诉我要孝敬父母尊,敬父母。一直以来,您都照顾着我,陪我学习,与我聊天,引导我如何面对挫折,在生活中,我们亦师亦友,母亲您总会在适当的时机告诉我面对困难时要如何面对;在平时母亲您也会和我聊天,开着玩笑……我一直以来都很开心,很自信。
我也知道您很辛苦,一个残疾人要照顾我有多么不容易,毕竟父亲在家的日子非常少,即使在家也很少看见他的人,家庭的压力全压在了您的身上。
今天早上在读《弟子规》时,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意思就是:父母喜欢我,我孝敬父母,并不是一件难事,如果父母不喜欢我,我又能孝敬父母,这才是难能可贵的!看到这句话是,我想到了您,也在心里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多帮母亲您做些家务,分担你您负担,不让您那么的劳累、辛苦;等我长大了,也一定要好好孝敬您,让您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母亲!
现在,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考上我的志愿大学,实现我的梦想来报答您!
您对于我是非常重要的,您一直都照顾这我,保护着我,在我生病时,您不眠不休,守护在我的身边照顾着我;学习中遇到不会的问题,您回报您会的部分交给我,不会的您求鼓励我自己查资料。
每次放学回家,一进门,就可以闻到喷香的饭菜味,立刻就勾起了我的食欲,我立刻把书包一放,洗好手,拿起碗筷大口大口的吃起……
到了周末,我自己做饭,洗好米,放好适量的水,插上电源,起懂煮饭键,搞定—劳动成果!对于炒菜,我就束手无策了,当油倒入锅中,窜起的小油珠溅到身上,我会害怕,扔下锅铲,跑出厨房,大叫着“妈妈,我怕”,这是我才知道您是多么的辛苦,热别是夏天高温时,厨房里的温度更高,如果是我,肯定受不了。说以我像对您说;“妈妈您辛苦了,我爱您!”
此致
敬礼
女儿:XX
【篇六:孝亲敬老的作文】
【篇一:孝亲敬老】
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父母长辈,养育了我们,自然应受到后代晚辈的孝顺和尊敬。
听话、不惹父母生气就是孝顺;吃饭让长辈先动筷子,出门要和父母打招呼,告诉去向和回家时间等等;更多的是对“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理解,即使父母说错了,自己受了点小冤枉,也不要当场顶嘴,要暂时接受,等事后再行解释。
我听说过一个孝敬老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冯玉祥:旧社会当兵是个苦差事,当兵的经常发不上军饷,逢五排十还要打靶。每到打靶的日子,父亲念其年幼身弱,总想方设法给儿子凑几个小钱,让他买个烧饼充饥。可懂事的小玉祥看到家里日子艰难,父亲又伤了腿,正需补补身子。但如果不要这钱,父亲会生气。于是他就把父亲给的钱一个不花,攒了起来,过些天再把自己平时省下的一点饷钱凑在一起,到肉店买了二斤猪肉,请假回家给父亲烧了锅焖猪肉。父亲见后顿时生疑,便质问这肉的来历。小玉祥深知父亲的严厉,只好如实道来。听后老父亲一把拉过懂事的孩子,一句话也说不出,眼泪扑籁籁地掉了下来。
像这样孝敬父母的典型事例不胜枚举
当今许多有高尚情操的青少年,也是孝敬父母、孝敬长辈的好楷模。这种把孝心献给长辈,把爱心送给别人的好人好事,汇成了一首首人间完美温馨的爱的乐章。
【篇二:孝亲敬老作文】
孝亲敬老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提示,是行为,是感动……这些孝亲敬老的人就在我们身边,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值得我们学习,是我们的好榜样。
孝亲敬老的榜样多如繁星,而我的舅舅就是其中一颗明亮的星星。我的舅舅真是个名副其实的孝子。他对姥姥照顾得十分周到,生怕姥姥得病。有一次,姥姥喝水时,不小心被呛着了,咳了几声。这几声咳嗽就把舅舅吓了一跳,他立即把姥姥送到医院,做了检查,什么病也没有,舅舅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但他还是不放心,就给姥姥买了几盒感冒冲剂,并且还买了海参等补品。
就算星星在美丽,也会有陨石坠落下来。这个世界上总会有几个没有礼貌,不懂得孝亲敬老的人。
有一天,我乘公共汽车回家,在汽车停站时,一位白发苍苍,鬓发全白的老人上来了,我仔细地打量着她,想必七十多了吧。我急忙把座位让给她,说时迟那时快,我刚起身去扶老奶奶时,一个体格健壮的青年男子快步冲上前,一屁股坐下了,把正要坐下的老奶奶挤到一边,差点摔倒。我压住心里燃烧的怒火,和气地对他说:“叔叔,你能不能给老奶奶让座呢?”他说;“不让!”我忍不住了,说:“那你也不能抢我的座位!”他不讲理的说:“这椅子上写着你的名字?再说了,你们都不坐,可惜了座子,只有我来珍惜它。”我瞬间火冒三丈,坐在旁边的阿姨看见了站了起来,让位给了老奶奶,接着从不同的方向传来一句句指责的话,这个青年再也坐不住了,脸越来越红,小声地和老奶奶说了声对不起,就匆匆地下车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仿佛看到他去了另一辆公交车,在给一位老人让座,给抱着孩子的阿姨让座,给孕妇阿姨让座……
在我们这个优秀的中华民族,时时处处都体现出孝亲敬老的精神,我们会把他传承下去,我为我们这样优良的传统文明而骄傲!
【篇七:读书明理经典伴我行】
每到晚上睡觉前,妈妈经常陪我一块读国学经典,我读过的有大家都很熟悉的名著《三国演义》,因为我才上四年级,文化水平有限,对书的内容也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但是我觉得书中的很多人物非常了不起。尤其是书中的诸葛亮,他的学识和才能,那真是让我佩服的直竖大拇指,情不自禁的为他叫好。
最熟悉的就是我们从幼儿园就开始读的《三字经》啦。它教我们要从小就知道怎样孝敬父母,怎样去尊敬别人。我们虽然做不到“卧冰求鲤”,但最起码我们能做到像孔融让梨那样去孝敬父母。首先我来说说“孝”字,我们在学校总有一些同学炫耀说:“我的衣服是名牌的!我的鞋子是名牌的!我的钢笔是名牌的!”可是你们想过没有,我们的爸爸妈妈为了我们,是怎样的辛苦和劳累。我不知道别人的爸爸妈妈干什么工作,但是我的爸爸身体不好,可他为了我和姐姐,每天天还不亮就起床为我和姐姐做好饭,然后出去干活。我的妈妈也是这样,有时来不及吃早饭就匆匆忙忙的出去打工。
妈妈在外干了一天的活,晚上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家里,一下子坐到板凳上就再也不愿起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我记事起,为了这个家,为了我和姐姐,父母就是这样任劳任怨的拼命工作。
为了我们,父母能忍受一切困苦,可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孔融很小就知道把大点的梨让给他人,而我们看到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回到家里,最起码你能给他们倒一杯热乎乎的茶水,晚上能给他们端一盆暖暖的水给他们洗脚,我想,父母看到我们做的这一切,一定会感到非常欣慰的。
我再说一说“尊敬”二字。在生活中,除了父母和我们朝夕相处外,和我们呆的时间最长的就是我们最尊敬的老师了。他们不但教我们知识,还要像父母一样关心和爱护我们。课堂上,老师们为了一道道题而给我们讲啦一遍又一遍,口干了,嗓子哑了。放学后,为了给同学们批改作业,一直工作到很晚才回家。有时候,当别人早早地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可我们尊敬的老师还在熬着眼睛给我们看作业,准备第二天的备课。我们尊敬老师,就是要听老师的话,认真听课,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安排的任务积极认真的完成,真真正正做一个懂事明理的好学生。
读书使我知道,百善孝为先,孝,不但要孝敬父母,还要尊敬老师,尊敬他人。我们读书明理,更要在生活学习中去实践,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在家孝敬父母、老人,在校尊敬老师,校外尊敬他人,以实际行动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
【篇八:我咋这样乖巧呢】
“我宣布,西安镇最佳少年获得者是沈木兰……。”李校长的声音仍回响在我耳边,在这寂静的夜晚,我怎么也睡不着,思绪又回到了过去,是呀,从小学到初中,一路走来,我一直很听话。在家里,我是一个乖巧的女儿,总是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孝敬父母;在学校我是一个乖巧的学生,我总是帮助老师管理好班级体,减轻老师的负担。
父母把我们辛辛苦苦地养大,供我们读书,供我们吃穿,作为女儿的我们就应该孝敬父母。“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心是每个儿女都应该为长辈们尽的一份心意。有些人的成绩很好,在学校很受同学们和老师的喜欢。几周前,班主任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为父母洗一次脚,并且还要写“洗后感”。有些人闷闷不乐地回到家,告诉了他们的父母。当他们的父母听到这个消息时甭提有多高兴了。可是到了晚上洗脚时,他们有些人竟戴上了口罩,系上了围裙,还戴上了手套……这是一种多么不孝敬父母的表现,让父母看到这样的情景是多么让人大吃一惊和难过啊!我为父母洗脚时一丝不苟,我首先用手去试探温度,怕烫着他们,我用手轻轻轻地擦抚父母的脚。洗完后,我看到他们的眼睛湿润了,我知道,我用我的举动和我的孝心感动了他们,温暖了他们的心。虽然这件事渺小,看起来微不足道,但这也是我的一份老心和对他们的爱。在周末时,我还会帮助父母做家务,减少父母的负担,妈妈还夸我是一个乖巧的女儿和一个民事的孩子,听到这样的话语我感到无缘自豪。
在学校,我被选为班干部,我总是尽自己所能去做好每一件事,帮助老师管理好这个班集体。在班上,同学们问我问题时,我总是为他们讲解,尽量让他们弄懂;我乐于助人,每当同学遇到困难时,我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我们班上有些同学上课喜欢讲话、吃东西,下课喜欢嬉戏打闹,看到这样的事,我首先会去管理一下他们,让们改正这个毛病,如果不仅不听劝告、还狡辩的,我就会把这些事如实的向老师汇报,让老师来管教他们。我这样做也许同学们会觉得我很不好,什么事就知道告诉老师,但我想说的是:“同学们,上课讲话会影响老师上课的情绪,也会影响其他同学学习,多学习知识会让你百利而无一害,这不是很好吗?”前几周,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因嬉戏打闹而将手摔骨折了,这给他的家庭带来了多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损失啊!这对我们是一个极好的教训,可是有些同学还是不听劝告,下课后还是喜欢追赶。我希望同学们能改掉那些不良习惯,做一个遵规守纪的好学生。我的这些种种举动都让老师觉得我是一个乖巧的学生。
总之,在家里,在学校,我都是一个乖巧的孩子。每当我回忆这自己的人生历程时,我总在想,我咋这样乖巧呢?
【篇九:一封家书】
亲爱的同学们:
中华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这肯定是有来由的,自然“孝”也是一种礼仪,也是现在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自古就有董永卖身葬父,为了好好地安葬父亲,不惜卖身还钱来安葬父亲;还有郭巨埋儿,为了使自己的老母亲活下去,不惜将自己的儿子埋入土中;黄香温席,年仅9岁就知道帮老父亲暖被窝……
这样孝顺的事情数不胜数。当然,身处现在的我们更不能把“孝”这种传统美德摈弃掉,我们要继承并发扬这种孝精神,孝敬长辈,尊亲敬老。
发生过一件很真实的事情。晚上,爸爸问我:“儿子,你明天想吃点什么”
“面条吧,加个鸡蛋。”“行,我给你把鸡蛋煮着去。”
等鸡蛋煮完之后,我对父亲说;“爸爸,鸡蛋明天早上我自己剥吧。你去休息吧。”
第二天清早,朦胧地听见厨房里有些声音,便稍稍集中了注意力去听,仿佛隐隐约约的听到了砸蛋壳的声音和剥蛋壳的生音,楞了一下神,突然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猛撞一下,又疼又酸,我怎么可能不知道是父亲早起帮我剥蛋的?鼻尖酸酸的,眼眶里盛着晶莹,听着父亲轻手轻脚地走回房去,我的泪水一下子就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谁会知道做父母的到底像这样为子女付出了多少?
我想应该永远都不会知晓。
吃饭时,望着那个被剥了壳的蛋,我仿佛还能想象出父亲当时是如何认真地剥蛋的。吃着父亲剥过的蛋,似乎有一股暖流从我心上流过,握着这枚蛋,却感觉分量却如此之重。同事也感受到了一个儿女所应尽的“孝”责任。我们更应该孝敬父母。
汉朝时,汉文帝虽然贵为皇帝,却很孝顺自己的母亲,每天不管公务多忙,他都要去他母亲的房间请安。有一次,文帝的母亲病了,汉文帝精心服侍,一步也不曾离开过母亲,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而且母亲每天喝药时,他都要亲口尝尝,唯恐太苦母亲喝不下去。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身为皇帝的汉文帝却侍奉母亲长达3年之久,此种孝心不可不钦佩,不可不让我们赞扬啊。
但回首望去,才恍然发觉,这传承千年的“孝”竟然在我们的这个时代逐渐消弭,无踪无迹。
这不禁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什么“孝”会在我们的时代逐渐消失呢?
这令我们甚是费解,我们并不知道这是什么缘由。
但是现在有多少人不愿意回家去看望父母双亲,人们总是说什么:“太脏了,太土了,谁愿意去啊。”有多少人不愿意将父母接到自己身边与自己同住,人们总是说什么:“父母太土了,影响家庭环境。让他们呆在那个土农村吧。”有多少人把一笔钱甩给父母,就声称父母的生死与自己无关。你们可知道当你们说出这句绝情而冷酷的话时,你可知道他们的内心是多么的伤心与绝望啊!是父母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上,是他们养育了我们,我们怎么能够弃他们于不顾呢?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给了我们一切。我们有时候不仅不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报答他们,还出言顶撞,使他们黯然神伤,这是多不应该啊!而且,难道父母生我们育我们只是为了我们的钱财么?当然不是,在父母心中,亲情与陪伴永远比金钱更重要。所以,我们要多抽出一些时间来多孝敬父母,关心他们的身体情况。
这才是一个子女应尽的责任。
趁他们还健康,趁我们还年轻,把应该对父母做的都做完,才是尽到一个作为儿女的责任。当他们慢慢变老时,我们也要像当时他们那样,紧紧握住他们的手,一步一步的向前走……。
【篇十:孝,不能等】
孝!代代相传,哪里都会有孝。只要孝敬父母,你的一生就会快乐。我们要孝敬父母,没有他们,我们就不可能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我给了我生命,他们辛辛苦苦把我养大,给了我们温暖。
那怎么去孝敬父母呢?
我们可以在妈妈疲倦的时候,送一句甜甜的话语、端一杯清香四溢的热茶。这些事还远远不够。妈妈做了一件很平常的事,可这件事足足告诉了我什么是孝。
我的姥姥生病了,是很严重的心脏病。妈妈几乎每天都去看望她。看见妈妈每天上班以后,又要跑去医院照顾姥姥。那么的辛苦!那么的劳累!到了星期六,妈妈想去看姥姥,我却别扭,不让妈妈去。这时,妈妈用一种忧伤的表情说:“孝,不能等!”我很疑惑,妈妈为什么说这句话呢?妈妈想告诉我什么呢?“等姥姥去世了,妈妈就来不及孝敬姥姥了?”妈妈难过的说。这时我才明白妈妈的意思是什么了,我就和妈妈一起去医院照顾姥姥了。
我和妈妈去看时,姥姥的病情有些严重。我看到妈妈的表情有些难过。可妈妈依然在默默地为姥姥忙碌着:给姥姥换药;喂姥姥喝水、吃饭、吃药;每天还要给姥姥擦身子;有时还要洗衣服、刷碗;给姥姥做按摩……
妈妈从来不觉得劳累,每当照顾姥姥时反而觉得很开心。妈妈很珍惜和姥姥在一起的每一分钟,生怕姥姥有半点危险。每一天大姨、二姨、三姨、四姨和妈妈晚上轮流值班,有时两个人轮流睡觉、照顾姥姥。她们每天都很辛苦,可是都争着留下照顾姥姥,从来不计较。
我从妈妈和姨姨的身上,学到了什么是孝;怎么做才叫尽孝。妈妈说:“我不要求你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帮妈妈干一些家务活就够了。”我也要做一个有孝心的孩子,从今天开始,我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妈妈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