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穿越沙漠】
大家一听“穿越沙漠”,一定心里一怔,想:穿越沙漠要几个月呀?这次我们是穿越腾格里沙漠的一部分。从中卫的沙坡头穿越到中卫与内蒙古交界的通湖草原。
“啊——”妈妈尖叫着。这是怎么了?呜——越野车又开上了一个六十度的大斜坡,才刚到沙丘顶上,瞬间又冲下七十度的下坡,有一种失重的感觉。我们在腾格里沙漠!在沙漠中穿越!
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和天际线,别的什么也看不见。金黄的沙粒,在空中飘着,我的脚,踩在柔软又温暖的金色沙丘上,我眺望远方,金黄的沙子十分耀眼,天上蓝蓝的,没有一丝云儿,在广阔的沙漠里,我真想大声呼喊。
行驶在沙漠中也能见到植物,非常罕见的植物,据说,这种植物在沙漠中扎根好几米,生命力很强。沙漠里还有昆虫类的甲壳虫。真不可思议,这样荒凉的沙漠里还能有这些活生生的生命。在沙漠里当然最具有发言权的还就骆驼,它高大威猛,背上的两个驼峰,就像两个沙丘,储藏了丰富的营养和水,它们可以让骆驼在沙漠中不喝水不吃食物下仍然活下来,迷路的人可以跟着骆驼救了自己的命。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
我们没有骑上骆驼,走这样的路程需要一整天,天气太炎热,这条长线不开通。所以才有机会有了开吉普车穿越沙漠难忘的体验。
就这样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失重时,感觉像飘在了空中。突然,开车的叔叔叫道:“瞧!前面是通湖草原!”大家瞬间精神大振,盯着越来越近的草原和湖泊。终于,车子下了最后一个下坡,“哇!终于到了!”大家欢呼着。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沙漠,第一次穿越沙漠,这样特别的体验,却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沙漠大,海洋大,天空大,但最大的是人的心胸。
【篇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是说,我们不仅要多读书,还要走出去多增长见识,把书本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我从小到大读了很多书,但书中的许多知识,往往只能凭想像去理解,没有亲身的体验。比如,最近我读了一本《体验沙漠》的书,读完后,我想像沙漠是比沙滩大无数倍的一大片沙地,上面长着仙人掌、仙人球等植物,还生活着蝎子、骆驼等动物,让我心驰神往,真想去体验一下。
无巧不成书,机会来了,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宁夏的腾格里沙漠,我发现真实的沙漠和想像中的大不一样。
腾格里沙漠一望无垠,全是金灿灿的沙子,沙粒像细盐一样。大风刮来时,沙漠上刮起一道道波浪似的风纹,好看极了。而当你在沙漠上奔跑时,就会扬起漫天飞沙,简直让人睁不开眼睛。
此前,我从书上了解到,沙漠共有四种,有砾质沙漠、石质沙漠、盐碱沙漠和沙质沙漠。腾格里沙漠属于沙质沙漠,沙质沙漠是怎样的,这次我终于有了感性认识,回想起原来的主观臆断,不禁有些好笑,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
通过这次旅行,让我明白了不仅要多看书,还要不“宅”在家里,要迈开双脚,积极认知世界,把书中的精彩世界和现实世界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得到更大的收获。
点评: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文章主体段落均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开头,构成形式上的并列关系,实际上又呈现由挑选适合自己的到坚持适合自己的到提高挑选的眼力的递进关系,论证十分严谨,论述充分。《种下一粒种子》文章通过爸爸和“我”对春夏秋冬四季景物的对话体现爸爸对我的关于生命的教育,四季对应生命的四种意义,借助具体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对话表达,语言流畅,内容饱满。对于一名初中生来说,能有这样的构思和语言已很不错。《什么最重要》是一个老题材,但小作者写出了新意。文章语言生动风趣,描写细腻,形象刻画了不同文具形象和功能。疑问式题目,既清新不俗,又吸引读者。最后中心提炼到位富有哲理,发人深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读书和自己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切身体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义,思路清晰,结构完整。但在文字能力上还要加强。
【篇三:草原的呼吸】
从飞机上面望下去,只有绿色。
草原在广袤的大地上呼吸。八月的大地一片焦渴。
这儿似乎只剩下天的苍茫了。没有半人多高的草,牛羊的背裸露在高原夏日的烈阳下。他们低着脑袋,拼命啃食着刚及蹄的绿草。天空在头上不断延展,超越了视野,在意念之外生长,包裹一切。草原成了一小片天的倒影,黄绿波面上的黑白色块,又构成了这地上的另一片天空。
呼伦湖、贝尔湖像是两个浅浅的笑影,在一股股热浪的侵袭下慢慢蒸发变浅。河床早已裸露了出来,惨白得如同一张纸。这里没有龟裂的泥床,有的只是细细的沙。这也许就是草原土地的本质吧!这些沙子用细密的身子支撑起牛羊的蹄子,支撑起漫漫青草地,支撑起草原人们的背影。
河滩上生长着草,在这些顽强的生命里散落着贝壳。他们的主人早已不知所踪,只留下空洞洞的躯壳,在河床上变干,碎裂,吐着气诉说着最简单却又是最复杂的话题——生活。
水边有拉游船的人。他半裸着身子,露出后背上古铜色的肌肉,像是一只老水牛。他来来回回地拉着人,脸上挂着的不知是汗还是用以降温的湖水。一趟拉完,游客们向他道谢,他却摆摆手,无奈地说:“不辛苦,是命苦。天再这么干下去,就剩下苦了。”
这是命吗?草原上的人们要呼吸,要生活,靠着天,靠着草,还有那说不清的腾格里。各色哈达在夕阳里飘飞,天边吹来了一朵墨色的云。
这一夜,草原迎来了一场冷雨。
草原的雨,冷冷地砸向平顶房,砸在满是尘土的街道上。它席卷一切,砸落了大汉身上的汗水,砸响了牛羊哞咩的叫声。这一夜,我听到了草原深沉的呼吸。
风起了,运走了,雨停了,草原的夜展露了出来。在这格外静寥的深蓝色之下,草原在呼吸。草吮吸着刚下到地上的雨水,发出轻快的滋滋声。青草的芳香从泥地里吐露了出来,随着夜色潜入梦中,在鼻翼之间徘徊。静谧的空气在缓缓流动,刚刚拂过蒙古女人乌色的长发,又托起长空中孤雁的哀鸣,添上原野夜兽的嚎叫,一起融进这深沉的夜中。草原的气息佣金胸膛,打通一切,人也顿觉一股豪情。我感到草原的韵律在跳动,一张一合。没有矫揉,没有造作,一切原始的情愫都酿在这儿了,真切明了,愈陈愈浓。
不知呼伦湖的水涨了没有,不知腾格里正以什么样的神情看着这一切。我独自坐在小摊前,看着一个健硕的妇人慢慢碌碌,猛一抬头,今夜星光灿烂。
【篇四:腾格里沙漠一日游】
听说腾格里沙漠是我国四大沙漠之一。于是,我们从银川开车前往腾格里沙漠的最南边——沙坡头旅游区。一路上我兴奋不已,对沙漠充满了新鲜与好奇。
车开在前往景区的路上,越接近景区地势越荒凉,人烟越稀少,物品越希缺。大约经过了3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顺利的到达了沙坡头景区。
我们换乘景区的越野车进入沙漠。当越野车随着“轰隆”一声冲上沙丘,又“咻”的一声从沙丘顶部俯冲到沙丘底部时,欢呼声、尖叫声连成一遍。大约过了一刻钟以后,越野车停在了比较平坦的沙地上。这一路让人感到无比的惊险和刺激,这就是“沙漠冲浪”。
哇!原来这就是腾格里沙漠呀!好大、好美呀!这里,天更蓝了,云更白了,金色的沙子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远处的沙丘一个连着一个,此起彼伏,连绵不断,一眼望不到边际。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尽情地骑马、骑骆驼、开卡丁车、荡秋千、滑沙(滑草),射箭、踢足球、打排球等。我们买了通票,把这些项目玩了个遍。不知不觉已经下午四点多钟,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片既美丽又好玩的大沙漠,来到了那一片美丽的绿洲——通湖草原。
通湖草原是腾格里沙漠里最美的一片绿洲。在这片一望无垠的草原里,可以令游客们抛下所有的烦恼,骑着快马在草原上奔驰。我们坐在湖岸上欣赏草原的美丽风景,一阵微风吹过,掺杂着青草的味道,泥土的气息,还有……远处牛羊成群,顿时让人真实地感受了一次《刺勒歌》的美丽画面:“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晚上的篝火晚会是通湖草原的一绝。晚会以“神游通湖”为主题,演员们在台上热情似火的演绎着当地最具民族特色的节目:《天女下凡》、《蒙古娶亲》、《蒙古家宴》、《蒙古摔跤》、《天籁之音》等。整场晚会当中,游客们有两次机会上台与演员共舞,幸运的游客还可获赠哈达或喝到当地最纯正的马奶酒噢!
躺在独具特色的彩色蒙古包里,我回味着白天所经历的一切,让我感受了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走进沙漠、草原,第一次骑马、骑骆驼……真是太精彩了,是多么令人难忘的一天啊!
【篇五:读《狼图腾》有感】
这两日忙里偷闲读完了姜戎的巨著——《狼图腾》。其实对于这种有一定厚度的书我是有些抵触的,但这本书给了我深深的震撼——不是精神的震撼,是灵魂的震撼。
自由
狼都是自由的腾格里的孩子,它们骨子里有一种对于自由的不懈的追求。被陈阵饲养,或者说囚禁的小狼,虽然许多天性都被这种圈养的方式磨灭了,但是他的野性在群狼跑来寻找他的时候被悠长的蒙古狼嚎唤醒了。被人们猎杀、逼上绝路的狼,宁愿跳崖,宁愿被石堆活埋,也不愿落到人类手中。在人类的残酷追杀下,蒙古狼为争取更大的自由与生存的空间,以自杀式攻击围剿马群,把已经死亡的马群折腾得不成样子,以血腥的屠宰场和极大的愤怒给人们极大的震撼。
团队
狼大多是以集体生存的,一个家族中的头狼与大狼担当着重要的位置——捕食者与保卫者。在狼群遭到袭击时,头狼与大狼总是将容易逃生的路让给母狼、小狼和老狼,而自己把猎人引开,运用智慧与猎人周旋。除此之外,蒙古狼是一个大的团体,狼群捕食后不会把食物全部吃光,而是吃一半留一半,有些浪费。陈阵曾问过蒙古阿爸,阿爸解释道,这些都是为草原上流落的老狼、病狼、残狼留的食物。狼可比老虎花豹顾家,老虎打了食就自己独享了,狼可不是。你看吧,今晚上头狼一声嚎,和这群狼沾亲带故的就都来捡黄羊了,明早上保准没剩下的。狼想着别的狼,别的狼也想着它,狼群才抱团。狼可比人顾家,可比人团结。成吉思汗那会儿,学狼学的最到家,各个部落抱成团,要不咋能打下多半个世界?
平衡
美丽富饶的额仑草原是在老一辈牧民和几百只蒙古狼与狡猾的食草动物之间的斗争中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可是在兵团到了,帮牧民除了“狼害”、“鼠害”、“兔害”后草原却一点一点衰竭了。很多人会对此感到疑惑,但实际上,正是“狼害”对羊群等数量的控制,才使得草场可以可持续发展,当“狼害”等被完全除掉,人们的贪心使得草原上的羊群越来越多,成为“羊害”——这比“狼害”还要恐怖,狼群最多杀掉一个500只的羊群,羊群吃草过多则使整个草场沙漠化,几千只的羊都面临着饿死的危险。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狼群对羊的杀戮反而保证了羊群的食物充足,保证了羊群可以大部分存活,而非大批死亡。
敬畏
蒙古人对天,对狼都有一种敬畏,一种神圣的敬畏。他们遵循着腾格里给草原定下的规矩,不敢逾越;他们从不主动捕杀狼群,试图与狼群和平共处。狼对天也有深刻的敬畏,盛大的猎食活动后,狼以跑出的的圆圈以示对腾格里的感谢。而后来进入额仑草原的汉人们破“四旧”,对老一辈牧民的告诫不以为然,一味地围歼狼群,一味地增加羊群的数量,一味地增重草原的负担,破坏草原的生态环境,腾格里便给他们惩罚,草原上蚊灾、旱灾不断,牧民一点点陷入困境,这边是不敬畏腾格里后果。
狼性与人性
狼拥有一种至死不屈的精神,是流淌在血液里的倔强,是战斗中的勇敢与坚强。而人的天性却是像羊一样的懦弱,失去了野性,满满的奴性。当年成吉思汗狼一般的军队,以几万骑兵敲开富饶的农耕中原,以不可阻挡的气势与勇猛的狼兵吓坏了羊一般懦弱愚蠢的中原人。农耕社会的人们,远远比不上在草原与狼智斗,向狼学习的蒙古人。
这本书已经不只是一本描述知青生活的书了,它用人类的视角切入狼的品格,相比之下人类远不如这样一群神奇睿智的狼群。不仅是精神上,更是本性中,更是灵魂深处的渺小与懦弱,让人类远远落后于狼。它引起了我对人类深深的思考,仿佛一点一点越来越迷惑。
【篇六:美丽的阿拉善】
我们开着车沿着宁夏回族自治区一路向北走,就到了与蒙古的交界。——腾格里沙漠。
一路上,四周的沙漠连绵不断,天空的太阳与金沙、白云、融成了一种橙色的光,撒在公路上。似乎是大自然在迎接客人。
但不久便来了乌云,天空下起了雷雨,阵阵大风吹过沙丘,使原本流动的沙飘上了公路。干燥的沙漠,凉爽的雷雨,形成了一种有趣的风景。
雨过天晴,这时我们才发现,天空多了两道彩虹。我说:“这是龙在喝水。”沙漠中的彩虹比别处更有魅力。与腾格里沙漠的美景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不知开了多久,前方出现了一座古城。从外观上来讲,它的风格有些接近于印度寺庙,可墙壁的构造又有些像古希腊,顶端有偏向于欧洲建筑。这种集合了各个国家风格的建筑,我还是第一次见。屋顶中部为原型,上端就是一个圆锥。
而古城外则是茫茫无际的金色沙漠。这种与世隔绝的方法保留了古城完好的生态。古人谁又想过,在连绵不断的沙丘背后,竟是如此一番景象。
苍天般的阿拉善,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不会相信世间竟有如此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