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喜欢过年】
中国的传统节日里藏着好多好多故事,我听过两个关于过年的传说。
在古老的一个村子里,住着几户人家,其中有一户人家最特别,那就是王家。他们家有一个传统习俗,过年的时候,每个人身上都要佩戴一块玉佩,当作保佑自己的神物,保护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康幸福。
这是我在电视上看到的关于年的传说,接下来,我来说说老师给我们讲的过年的传说。
让我们又回到古老的村子里去吧。从前,有一个小村庄,他们一到过年的时候就会紧关家门,因为大年三十的夜晚,村里就会出现一个年怪。年怪长得很可怕,尖尖的牙,大大的嘴巴,血淋淋的身子。他每年都会出现在那个古老的村子里,只要被他打开了家门,那户人家从来就没有活着出来的人。后来,人们发现年害怕红色的东西,于是,每到过年的时候,人们就会在门上贴上春联、点上蜡烛。过年的习俗就这样传下来了。
这个年的传说很可怕吧?你喜欢过年吗?我喜欢过年,因为过年不用上课,还可以拿红包,也不用早起床。我最喜欢的还是不用上课,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自由自在地吃,不用再被压在作业本下。
过年的时候可热闹了!我们一起放火炮,放爆竹,放烟花……可以做很多很多有趣的事情。
过年真开心,我喜欢过大年!
【篇二:《小白的选择》读后感】
《小白的选择》是《笑猫日记》系列中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这本书主要讲述了贵妇犬小白从绿狗山庄逃出来,找寻主人的故事。
小白从绿狗山庄逃脱后一无所有,它一心想找到一户好人家住下来。它的好朋友笑猫和菲娜在樱花巷帮它找到第一户人家阿贝哥。阿贝哥和阿贝嫂经常吵架,有一次打得很厉害,小白为了救阿贝嫂,扑上去抱住了阿贝哥的脚,结果被凶狠的阿贝哥打死了。幸运的是“地包天”用爱的力量把小白救活了。第二户人家是一家爱贪吃的夫妻,整日像寄生虫一样挥霍着父母辛辛苦苦挣的钱,他们把小白喂养得白白胖胖,跑都跑不动了。第三户人家是一对慈祥的夫妻,他们嫌弃多年喂养的小狗“心肝儿”太老,抛弃了它,硬是把小白留了下来。小白知道后非常伤心、失望,就离开了这户人家。最后经过几番周折,在梅园小白遇见了一位女子,她心地善良,对待小白很好,小白也很喜欢她。她和小白在一起相依为命,快乐地生活着。
读了这本书,我认识到小白因为自己的努力和执着,所以找到了称心如意的主人。我也明白了两个道理,一方面要学习小白做事坚持不懈的精神,坚持就是胜利。另一方面看别人不能只看他的外表,要看他的内心世界,我们都要做内心善良的人。
【篇三:偷花】
时至四月,春花绽放,绿叶生出。我们西北方春天来得迟,直到四月才见早春之境。提起北方,脑子里蹦出的形容词就是粗狂,豪放,就跟我们这儿的人一样。但万万没想到,北方也是有南方姑娘一般的柔美与秀气。就像我家楼下花朵才开放的小桃树一样,静静地望着它,听着楼下孩子们独有的嬉闹声,一件有趣的事悄然涌上心头。
上小学时,我朋友和我经常一起结伴回家。春光正好,放学路上我们有说有笑,迎春花争先开放,小桃树也不逊色,雪白中夹杂着一丝梅红,特别惹人爱。一楼有户人家,他们家的小园里有一棵丁香树,花儿一开,就散发着阵阵清香。一路上,刚长出绿叶的树把这棵丁香树衬托得格外动人,绿叶衬花,再加上淡淡的清香,整条小道变得非常治愈。一向喜欢治愈系画风的我不知从何时起对这棵丁香树动了心。
确切地来说,我动的是“歪心思,我想偷”一株丁香。它太迷人了,我看得真眼热。于是乎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我朋友,她胆儿挺小还从来不曾动过这般心思。我呢最擅长说服人了,在我猛烈的“攻势”下,她终于被我说服了……
就在一个“月黑风高……”呀!搞错了,重来!在中午放学后,我们开始行动了。就为这个事儿,我们犹豫了好几天,最后终于不怂了。我俩那天中午一直在小区逗留,转来转去,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是两个“熊孩子”为什么不采取行动呢?因为我们要确保周围没有一个人,在这户人家不察觉的情况下偷花,因为留的太久,我都有点儿害怕不按时回家可能会被训的。终于吉时已到,小区里已无人走动。我们俩人一边蹑手蹑脚地向丁香花靠拢,一边四下张望,悄悄地躲在那户人家墙角下,我感觉空气都凝固了,正好那丁香在铁栏的外面,迅速以掩耳不及盗铃之势疯狂揪住枝头使劲往下拧,我感觉对面楼所有人的眼睛都在盯着我,连正在欢唱的鸟儿也似乎变了唱腔,叫道:“有人偷花!有人偷花!”空气仿佛都凝固了,这还不是最难受的,我不但要偷我朋友的那份儿,算了,谁让她是我的同盟者呢?
春光明媚,两个小学生惊慌失措地捏着偷来的丁香“逃跑”着,我们溜进了一条小道欣赏着自己的“战利品”,它淡淡的清香按抚了我们躁动紧张的心,边闻边欣赏边说:“真香啊。”我捏着丁香的小枝杆跑回家,果然比平时到家的点儿晚了许多,一进门,奶奶就有点生气地问到:“怎么今天这么迟了”?我也不好说,随便应付了一句就匆匆跑去把花插到了水里,就那样一直看着它,淡紫色的丁香散发着淡紫色的香气。
过去的花,过去的事,那束丁香虽然没过几天就变黄了,但它独有的香气却留在我的记忆之中。当我想起“偷花”那件事,记忆里的气味又会跑出来,再过几天楼下的丁香花又会开放了,我要不要再去“偷”一点呢!
【篇四:乡村见闻】
星期六中午,我骑着独轮车回老家。
出了小区门口,我就身子稍微前倾,独轮车加快了速度,冲上了大桥。桥上的行人不多,阳光很灿烂,要不是寒风袭袭,现在应该暖和得很。风是由北面吹来的,但我很快就逃离了它的魔爪,车轮向右一拐,风怒吼着,但却吹不到我一丝一毫,有一排排房屋替我挡着呢。
正在经过的是一排围墙,上面打满了广告,早已看不出原来的墙面,而被围墙严实包裹着的虽然看不见,但我知道那是一片荒地,过了被围着的荒地,就是一家工厂,做什么的我不知道。左手则是一个斜坡,上面种满了青菜。车子从厂前经过,引起了厂里几只狗象征性地叫了几声。
向前进是一片墓地,旁边种满了绿油油的蔬菜,河两岸的视野十分开阔,从这儿便可以将河对岸医院新建的大楼看个仔细,真不知道医院负责人是怎么想的,大楼对面就是墓地,晚上吓死人谁负责?要说这片墓地,坟还挺多,种了好几棵松树、柏树,就是阳光明媚的天气,也让人感觉阴森森的。墓地有一个沟,名字是没有的,一棵老树半死不活的横在沟底,沟底落满了厚厚的枯叶。
我把手插进口袋,车速也放平缓了,接下来再经过两个工厂,就真正地进村子了,要说这两家工厂,也没什么特别,但门口的老树却是多得出奇,十米高的古树比比皆是。
阳光明媚起来,村口的一户人家正在盖新房,看样子快好了。为了好玩,我轻轻地绕过地上的水迹,而不是压过去,用车轮掠夺走它仅剩的一丝水分。这户人家的鸭子见了生人,害怕地在围栏里叫了起来。村口还有一个现代磨坊,这可不是小说里写的风磨、水磨,毕竟那些东西早已像运河上的大木船一样,没了踪迹。我也曾来过几次,但记忆中只剩下的是那些粮食磨成粉末的醇厚气味和满房间的尘土飞扬,但是不知为何,这时门却是关着的,也许是磨坊的主人吃午饭去了吧。
空气中弥漫的是寂静的味道,我在路上骑着车,除了车子的“嘀、嘀”声之外,却是没听到任何声音。牲畜们似乎也哑口了,耳边没有响起乡下男人的大喉咙发出的话语声,没有人吗?有,当然有,不少人跟我擦肩而过,却是没有响声。“噗”我好像被什么从天而降的东西打中了右肩膀,我下意识地低头一看,却是只见一片灰蒙,转瞬又消失不见了。我掉头骑往刚刚那地方,仔细一看,什么也没有——除了枯叶,正在奇怪,微风帮我将一个细小的声音传入我耳,我猛然醒悟,原来是一只小麻雀,我开心地笑了笑,继续往家赶。
不得不说,树木这东西在村里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一路上两边的小树有很多,大多都是常青树,有的树木的叶子一个都不掉,坚挺地在风中翩翩起舞,我看它们的树干不过就拇指粗,真不知道它们怎么挺过来的,村里大多数的大树,都是银杏树(我们这的人都称为:白果树),一入秋树叶就凋落了,这便使秋冬时期的村庄多了一份萧条,但遍地的黄叶又是别有韵致的。现在,经常见到人拎着大篮小篮在树下捡白果,一会儿就能捡到一大堆,卖是值不了几个钱的,因为小,不过放在微波炉烤了吃,却别有风味。
看看房子,估摸着快到了,便停下车,在路边挑了几块石子,又捡起一个比较长的树枝,继续前行,还没到那户人家门口,不出我所料,那只曾经吓得我半死的狗又出来了,发出咆哮的嘶吼声,双眼狠狠地盯着我,我这次不慌了,一个小动作,石子从手中扔出,正中那只狗的脖子,紧接着树枝换到右手,准备给它当头一棒,惩罚惩罚它,不让它再吓人。但当我准备出击时,它却现出一副狼狈相来,瞬间跑得远远的。
随着周围的一切变得亲切起来,要到家了,看见我家附近的“四季沟”,它其实是一条引水的渠,现在是秋季,稻田里自然是不用水的,里面也是落满了厚厚的枯叶,“四季沟”旁边是一片竹林,这里可是我小时候的乐园,记得那时的我带领的小伙伴们在竹林里挖“陷阱”(只是一个坑,上面盖上伪装)等第二天再去时,却是任你怎么找也找不到了。但会在以后的某天自己却不小心中招了。
再大点,我喜欢上了枪,没事就到林子里“打鸟”,一枪下去,满林子的小鸟在飞,却是一个都没打着。现在看着它,似乎没什么吸引我的了,但那时的我却玩得不亦乐乎。
终于到家了,在这次回家的路上,我却是又收获了许多,我对乡村的爱,又添浓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