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论相关作文

【篇一:深省使心澄澈】

太太抱怨颇多,几年来对另一人的错误印象,源于经验,自己融入一些经验而形成虚构,这源于这位太太做为言论者主体的自我保护与肯定。

夏日的阳光将街道切成两半儿,他们耷拉着脑袋,脑门上不断渗出汗水,吐槽着太阳,尼采:“一切疲惫者都诅咒太阳,认为树的价值只在——荫凉”,他们考虑到造成自身状态的原因,但并未深究,浅显的认为是太阳强光;也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但并未深究,浅薄的认为要走到树下。于是就引发了这一妄论。

没有调查事情真相,没有考虑事情原委,没有从本存在的、已经看到的社会现象分析问题,仅仅是凭借那空的、没有的、虚构的、自以为是的主观臆测妄下结论的作为,是一类人的自我肯定的本能,将所有谬误都神圣化,这就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商纣王在临死前幡然醒悟“妲己是红颜祸水,残害忠良、祸乱朝纲”,将错误归给妲己,殊不知本源是因为自己的骄奢淫逸,没有从自己出发,找错误的本源,他醒悟的浅淡。廉颇是负荆请罪盼蔺相如原谅,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积极改正,他醒悟的深远。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始终自我保护与肯定,而另一个却懂得自我反省,明察秋毫,一个将自己的责任抛向远方,另一个却敢于质疑自己,敢于承担责任;主体的自我保护与肯定在廉颇有意识的查探真相、自我反省中粉碎,而廉颇也在其中升华了人格,超越了自我。

人类在自我肯定中鼓励着自己,也在更强大的自我肯定中毁灭着自己,自我保护与肯定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要在不断成长中,自内而外的韬养自我,不明黑白的自我肯定是一个人的执迷不悟,是一个社会的欺世盗名,一个时代的堕落与沉沦。

作为有智慧的生物群,我们要在成长中不断自我反省,以实现自我救赎,自我反省是对症于自我肯定的良药,古人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今天,就需要我们清醒的看待自己,洗干净自己的眼睛,还给灵魂一个洁净的处所。

睿智、从容,是智者的标签,反思、自省,是智者的名牌。笛卡尔说:“思考让我发现我是真实的,我思故我在”。用一颗澄澈的心去看自己,去审度现实。

【篇二:浮生若梦近三年】

高中三年仿佛南柯一梦,转眼间已是高三,那些想做的,没做的,还来不及做的……一件件的都涌到了眼前,猝不及防的慌乱,大梦初醒的顿悟,就像那高考倒计时,突兀的出现在黑板上。

那些情非得已的忧伤,先放下吧!青春是最美好的年华,曾几何时我们一起高谈梦想,妄论爱情,然后跌落在失去和得不到的忧伤里。或许高中三年,真如果郭敬明所言“一抹明媚的忧伤”。可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我们在本该活力四射的年纪佯装忧伤,荒废生命,那么现在,就让这忧伤的梦醒来吧!窗外已有北燕南飞。

那不知所措的过去,就让它过去吧!挺羡慕曾祺先生的,从小与父亲生活在一起,到最后“多年父子成兄弟”。父母其实是折翼的天使,用受伤的双翅为我们遮风挡雨。可是,天使,你知道吗?你不小心挡到了我的阳光,至于你的双翅,于我而言,是保护,也是禁锢,是安全,也是牢笼。可能有些事就是这样我们都没错,说不清,也不必说清。因为乌云遮不住所有的蓝天,荆棘也铺不满整片大地;而恶梦也终会醒来,此刻寒冬以至。

所有搁置的努力,荒废的学业,都重新来过吧!高三如雾里的大山,本以为很远,可转眼便已在登山。而一路的艰苦,打败了我所有的轻狂与张扬,抬起专注于功课的头,发现自己已同漫画《国产青春》一样,置身于一片纸山书海。恐惧,孤独,焦虑……一大堆负面情绪扑面而来,而自己所能做的,只有告诉自己“坚强面对”。当一次次考试来临时,我想起了艾弗森那个坚强的男人:“我把每一场比赛都当最后一场来打”,那么就让我们把每一次的考试都当高考吧!正如曾读的一首小诗“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你若不潜心,谁替你思想,你若不振翅,谁替你飞翔?”我梦醒时分曾见六月骄阳灿烂。

转眼两三年,匆匆又毕业,一提高考,难免想到分别,到时,或平静如水,或撕书泄愤,甚至彻夜狂欢,但那是分别的时候,此刻,仍须努力。

生命是如大地般厚重而具体的存在。所以我们该沉迷时沉迷,该张扬时张扬,该内敛时内敛,高三若一阵警钟,惊退了所有连翩和白日做梦。而大梦既醒,那就努力。

【篇三:自然容不得妄论】

像无数人那样,我看见过濒临凋零的枯叶,坚守在枝头。

我习惯性地,想起了那些文章,赞美过无数次,它外表上的坚强,不屈。我突然觉得,它真的好可怜。

它真的如人们所颂的那样坚不可摧?抑或下一秒,就会悄然凋零?自然给了它生老病死的命运,为什么人们要强行地让它带上那种子虚乌有的生命力。看到它在枝头摇摇欲坠,没有泛生出怜惜,却还果断地举起了纸笔,将那没有的生命力与赞誉强按在它的身上。你们笔下的,它在雨中发出的呐喊,怎知实质是否是被强逼的哀嚎;它被披上的华丽外衣,怎知其实是不是与其枯槁的外表相配;你们在它生命之火快燃尽时对它发表的“虔诚”的赞美;怎知会不会打扰了它即将到来的长眠?它选择了卑微地走完一生,也享受着卑微走完一生,为何还要生硬的进行一番靡丽的装饰,在它即将无声凋零,化土的生命最后一瞬,留下喧嚣的记忆?

自然,是无声的,也是最尊贵的,可受到了的妄论,又岂止如此。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的忧国之情是纯净的,也借用了花鸟的忧愁之情,“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对故人离去的惆怅,也融合在了崔颢这浑然天成的诗句中,两岸猿声是欢快的乐曲,送着轻舟划过万重江山,李白带着那喜不自禁的心情,畅游在这山水之间……我喜欢这些对大自然“自然”地描绘,我喜欢这些与大自然分享自己心情的单纯想法。

看到自然深层最晶莹剔透的心,而不是用拙劣勉强的文字,将自然的外表修饰到完美无缺,原本即使静默的事物也被书写得生动十足;本来单调的事物也被勾勒得精美绝伦,原本默默无闻,现在竟被强压以诸多的褒语。洗清你们的眼睛,真正怀着无瑕的心去观察自然,你看到的那个真正的自然,一定要比你笔下的万紫千红要美。

不要再让世间万物再轻易的落在纸上,自然,不允许妄论。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