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和书的不解之缘】
这学期我们学校开设了自由阅读课,我们每周三下午都去图书馆开启我们的阅读之旅。
在阅读课中,我翻阅了一本本书籍,懂得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有哭过,有笑过,有思索过……
从《红楼梦》中,我感受到封建社会的残酷。就因“金玉良缘”的封建思想,把原本两情相悦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活生生拆散,最终导致林黛玉小小年纪就命丧黄泉,可悲可叹!我不禁为林黛玉伸冤:为什么寻求自己的真爱要付出这样沉重的代价呢?
《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为了阿尔芒宁愿放弃大都市奢华糜烂的生活,和他一起到乡下过了一段幸福快乐的生活。但也终究抵挡不了世俗的压力和阿尔芒分了手。玛格丽特对感情的执着令我钦佩。
读了《四库全书》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刻舟求剑》中看待问题死板的楚国人,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守株待兔的不知变通的宋国农夫…他们可笑的形象一直在我脑中浮现。
自由阅读课,让我们的思绪在阅读中任意驰骋。我喜欢这样的阅读课!
【篇二:读《茶花女》有感】
当我合上手中的书时,茶花女的形象已深深地在我的脑海里。在她即将离开人世的日子里,写给阿尔芒的信凄惨断肠,读来催人泪下。
可能女人真的是得罪了上帝,不然为什么女人要受如此多的苦,而男人却可以逍遥自在地生活,对于女人来说,命运确实不公平。
虽然茶花女玛格丽特只是一名妓女,可妓女也是人啊,为什么我们要排斥她。如果不是生活所逼,谁愿意把自己弄到这般田地,谁不想拥有平凡幸福的生活。可是她想过平凡的生活,为什么就不能给她机会?两人真心相爱,为什么要拆散一对有情人呢?
玛格丽特为了自己的爱人,抛弃荣华富贵的生活,本以为自己拥有真正的爱情,可阿尔芒的父亲出现了,她的美好幻想破灭了。阿尔芒父亲一开始威胁她,后来得知玛格丽特为他儿子做了如此大的牺牲,深深地震撼了,改变了态度,但还是让玛格丽特离开自己的儿子。
因为爱,玛格丽特选择了离开!
冲动的阿尔芒,被眼前的事情蒙蔽了双眼,认为玛格丽特是因为自己给不了她幸福的生活而选择了离开。他内心充满仇恨,于是,他开始报复。可怜的玛格丽特不仅要忍受身体的痛苦,还要忍受自己心爱的人的侮辱。玛格丽特病入膏肓时,那些所谓的追求者,好朋友一个个离开了她,只因为玛格丽特身上没有他们所能索取的东西了。终于,玛格丽特去世了。
茶花女与死亡做斗争期间,写给阿尔芒的信,情感真挚。她虽然喜欢过奢侈的生活,但她决不会是一个只从男人身上榨取钱财的机器。面对生活所迫,她选择了忍受,有人会说她自作自受,可活在底层的人不这样做,哪能开凿出生活的另一条路?
读完《茶花女》,我为茶花女几次落泪。面对阿尔芒,我真的无法评价,我瞧不起他这样的人。
【篇三:那本书拨动了我的心弦】
书,是学习的女神,是生活的信念,是人类永久的追求,更是疲劳的邂逅。他带我浏览九州的无限风光,他领我目睹悠久的历史长河,他是我心中不灭的梦……
古人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代多少文人墨客对书情有独钟,还记得那一声“为我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吗?这一声喊起了后代的多少震撼?我便是那被震撼的后人之一。
前不久,我有幸受了一本书叫《茶花女》的书滋润。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并流下了热泪。故事有两个主人公,一位是年轻貌美的玛格丽特小姐,一位是年轻俊貌的阿尔芒先生。玛格丽特的身份并不光彩,但她的为爱牺牲的精神却令人敬仰。这位小姐拥有女人见了羡慕,男人见了愿为她倾家荡产的身材和精致的五官。但她性情古怪总不待见那位对她死缠烂打、苦苦哀求的年轻的德。C伯爵;但对那爱自己像爱他女儿的年迈老公爵却不回绝,就算自己被囚禁。阿尔芒是在剧院中找朋友引见,才见到玛格丽特的,但她那时毫无分寸,出口伤害了阿尔芒,可阿尔芒太爱她了,就连受伤也无惧,在不懈追求下,玛格丽特接受了他并做了他的情妇。玛格丽特为爱放弃了公爵的爱与荣华富贵。与阿尔芒隐居于乡下。
阿尔芒的父亲却在这对小情人最逍遥快活时跳了出来,打破了这一切来之不易的美好。玛格丽特在与老先生的秘密会话中被老先生的慈父爱子之情所感动。割舍下那段美好的爱情。充当一次坏人。阿尔芒却不懂玛格丽特的良苦用心,三番两次伤害玛格丽特。就连善良的玛格丽特病重,极其盼望心爱的情人——阿尔芒的关爱时,都不见他的踪影。终于,病魔都不忍心看到如此娇贵的姑娘为爱憔悴,请求上帝把她收上天堂,做最天真,最美丽的天使。
读完后,我因对玛格丽特的惋惜,对阿尔芒的负心,以及对那位老先生的狠心所流下热泪。这也许就是我对这本书和作者——小仲马最好的回馈吧!
书,从此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珍贵最了解的知己。书,他是老者,教育我为人;书他是朋友,与我携手前进,书,他也是亲人,爱护我的灵魂。他在我心中占有崇高的地位,他也是我心中不灭的梦,是我一生的追求。
【篇四:生命因挫折而精彩——读《茶花女》有感】
“一个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但当你忽视了它,或不去珍惜它的时候,那这‘生命’两字将变得毫无意义。”
这是我在看完法国大作家小仲马的成名之作《茶花女》之后悟出的道理。
《茶花女》这本书主要是写一个出生在法国巴黎的美丽少女玛格丽特的故事。年轻貌美的她因为涉世未深被诱使成为妓女,人称“茶花女”,由于环境的影响,玛格丽特逐渐变得颓废堕落,在得知自己患上肺病之后,她曾经三次立志要把病治好,重新做人,但都以失败告终,最后悲惨地离开了人世。
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同情女主人公“茶花女”的悲惨命运,又或是对那个冷酷的社会表示不满。原来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可这个想法却在我最近重读本书时,发生了变化。难道茶花女的悲惨命运只是上天的一个惩罚?难道她自己就没有任何的责任?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文中的茶花女也有错,因为她把生命看得太没意义了,就算她的命运十分悲惨,那也不能因此而糟蹋生命,自暴自弃,而应该鼓励自己,相信自己,努力的改变自己的命运。
高位截瘫的张海迪,学完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而且还翻译了许多国外文学著作;盲聋女海伦,没有向命运屈服,成为了一名作家;全身瘫痪且双目失明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写出了伟大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所有的这些活生生的例子不都印证着,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难道他们的命运就比茶花女顺利?我想,他们的命运甚至比茶花女还要悲惨,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放弃努力,浪费生命。相反,他们努力着,拼搏着,奋斗着,所以生命在他们身上是如此精彩。
生命是自己的,生命的价值也是由自己决定的,所以,我们更加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尽管困难重重,尽管不尽如人意,但生命真正的价值不就在奋斗、拼搏吗?就让我们成为自己的骄傲,在面临困难时,在面临厄运时,永不言败,永不放弃吧!
【篇五:制作玛格丽特小饼】
“孜孜,你抓紧时间,我和爸爸去去就回,记得做好的面团要放冰箱冷藏一小时。”“知道了,快走吧!哈哈又到我大显饼艺的时候咯。”
这黄油硬得像个石头似的,怎么打发啊?有了,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晒,不就好了,我把它搬到了阳台上,让它洗个阳光澡。好,开始煮鸡蛋咯……煮好鸡蛋把蛋黄取出来,(鸡蛋煮好后,放入冷水里冷却一下,会更容易剥壳)。蛋黄取出来后,压碎,过筛网变成粉末状。OK!我看材料齐不齐:100克面粉、100克玉米粉、100克黄油、60克糖粉、1克盐、一个鸡蛋黄。
开始动手,先用打蛋器把黄油打发,这个需要一点耐心,打成羽毛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都打了20分钟了,手都快脱臼了。打发好之后加入糖粉,蛋黄和盐,然后再用力搅拌,再放入面粉和玉米粉,用手搅拌,揉成面团、我最喜欢揉面团了,我每次都会先把他们揉在一起,然后像打拳击一样,把他们打成一个大饼,那感觉就像玩紫砂泥一般嘿!我抛,我打,我揉,哈哈大功告成!我小心翼翼的把面放进保鲜膜里,放入冰箱冷藏一小时。
“叮铃铃”爸爸妈妈回来了。“孜孜做好没。”“做好了,就等烤了,时间刚刚好哦!”我把大面团,掰成一个个小面团,接着。,我用大拇指,轻轻一按,饼干就像咧开了嘴在笑一样,边缘出现了一条条裂纹。这样就可以了。治愈后放入165度的烤箱里,考个15分钟就可以了…。浓香松脆,那味道一定会让你回味无穷的。
冷却后放入玻璃罐中,就成了一道,美味健康的小点心了。我们还可以尝试葡萄味、奶香味……的。
【篇六:她是一朵白茶花】
我很早就听说过《茶花女》这部法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或许是缘分吧,星期四和何佩恩去图书馆时,在摆在书架上的许多书中,我第一眼就看见了它。
我花了一天的时间,囫囵吞枣地读完了这个美丽却凄惨的故事。
书中的女主角玛格丽特原本是一个贫穷的乡下姑娘,为了谋生来到了巴黎,却不幸成为了一名妓女。在巴黎的各大交际场所中,美丽年轻的她成为了有钱公子和贵族竞相追逐的对象,红极一时。从此,玛格丽特过上了挥霍无度的生活,她一年要花上万法郎!有无数人为她而倾家荡产。玛格丽特疯狂地寻欢作乐,同时拥有几个情夫,但她其实对这样的生活厌恶无比。这个内心纯洁的沦落女子,向往真正的爱情,因此被阿尔芒的一片真心所打动,他们深深地相爱。直到阿尔芒的父亲出现,他残忍地粉碎了玛格丽特的美好愿望,可怜的玛格丽特被迫离开阿尔芒,后又受到阿尔芒一次又一次不明真相的侮辱与伤害。最后,玛格丽特心力憔悴,在病痛的折磨下含恨死去。
茶花女就是玛格丽特,这本书与《骆驼祥子》是有些雷同的。祥子与玛格丽特的遭遇总有那么些相似,他们的外号都有着含义。“茶花女”这一外号的由来是这样的:玛格丽特常去巴尔戎夫人的花店买花,并且只卖茶花(通常都是白茶花,只有几次她卖了红茶花)。于是,“茶花女”这个叫法就被大家传开了,其中象征着玛格丽特的美丽,善良与纯洁。
小说一开始采取的是倒叙的写作手法。玛格丽特病逝,由于她生前太过于奢侈,再加上看病的钱,欠了很多债,巴黎准备拍卖她生前的物品用于还债。“我”也去了拍卖会,以一百法郎拍卖到了一本叫《马侬·莱斯科》的书。几天之后,一个叫阿尔芒的年轻人找到了“我”,得知这本书是他送给玛格丽特的,请求“我”把这本书还给他,并说出了自己与玛格丽特的故事。
在那些描写拍卖会的章节中,有一个细节令我同情这个叫玛格丽特的妓女。“大家兴高采烈,放声大笑,拍卖估价人嘶声力竭地大声叫喊着。所有人当中,虽有很多是死者生前的人,但这会儿似乎对死者毫无怀念之情。”虽然表面上那些有钱人很宠爱玛格丽特,给她足够的钱,任她大肆挥霍。可事实上,却没有几个人是真心爱过她的。与她相处过的所有人当中,也只有在玛格丽特咳血时,阿尔芒会吻着她的手流泪。阿尔芒才是真正爱过她的那个人。
书中有这样这样一段话,令我记忆犹新。
“当天主允许一个妓女萌发爱情的时候,在这个爱情开始时好像是一个宽恕,后来几乎总是变成对她的一种惩罚。”
像妓女这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她们向往纯洁的爱情都是不可能的。人们看不起妓女,连一点点的同情也没有。或许在我们的思想中,妓女只能是肮脏的!阿尔芒的父亲出现了,他对阿尔芒说,玛格丽特会玷污了他们家的门面。阿尔芒深知这一点,可他没有妥协。
再后来,阿尔芒的父亲找到了玛格丽特。“阿尔芒有一个妹妹,她马上就要结婚了,她将会走进一个体面的家庭,可是我的未来夫婿知道了阿尔芒在巴黎的行为,并宣称如果阿尔芒如果再这样下去,他们将取消婚约,一个女孩子的前途就掌握在你手里了,她可从来没有冒犯过你啊,而且她是应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的。”我可以想象出,阿尔芒的父亲在说这句话时脸上严肃的神情。善良的玛格丽特流着泪,选择了默默离开。然而阿尔芒并不知道事情的原委,他将心中的伤心与难过转化为愤怒。他开始对玛格丽特的朋友奥林普大献殷勤,疯狂地追求她。奥林普也不是什么好人,她与玛格丽特同为妓女,却早已被晦气污俗的世道所改变了心智。她知道自己只要去侮辱玛格丽特就可以从阿尔芒那儿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她开始大肆凌辱玛格丽特。
玛格丽特离开阿尔芒后就得了重病,再经过奥林普与阿尔芒的的侮辱,她的病情一点一点地加重——每天都会咳血,脸色一天比一天苍白。她仍坚持每天给阿尔芒写信,但他们之间已经不可能了。
被病痛折磨了一个多月后,她死了,世上也很难再有像她那样和白茶花般纯净的女子了。她有些孩子气,见到阿尔芒时,她会欢呼雀跃地跑过去,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当得知阿尔芒要带她出去玩时,她会手舞足蹈地开始谋划行程。她很善良,她知道以阿尔芒的收入,根本不够自己使用,所以她瞒着阿尔芒卖了自己的马车,首饰。她会为了爱情付出一切,在自己的生命所剩无几的时候依旧每天给阿尔芒写信……
我想,玛格丽特一定不会怨恨阿尔芒的父亲,因为有一种爱促使阿尔芒的父亲不得不那样做,那种爱叫父爱。
书中结尾写道:“看见她哥哥回来,她满脸微笑,这个纯洁的少女一点儿也不知道,仅仅是为了维护她的姓氏,一个远方的妓女牺牲了自己的幸福。”这个“她”就是阿尔芒的妹妹。
看到这,我忍不住落下了眼泪。这个妓女遭受痛苦,直至死去,她的名字叫玛格丽特,一个如白茶花般纯洁的女子。
我一直坚信着,这段也如同白茶花一样的爱情,在红尘中会有来生,会如白茶花的那淡淡清香,许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