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敢于创新——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有感】
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
——题记
带着一份好奇,一份探寻,我们伴随老师的步伐走进了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本文作者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创意思考顾问公司”,文章从各个角度告诉我们如何去做一个有创造力的人。首先,必须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第二应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第三应坚信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诚如是,创新于人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在发生着改变,时代呼唤着“创新”,正如《礼记》中的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那样,保守便是创新最大的障碍之一。
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科学的贡献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他的一生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如: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冷却定律以及微积分等,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却陷入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学说的范畴而不能自拔。他花了十年的时间研究上帝的存在,结果自然毫无所得。由此看来,即使是一个伟大的学者,一旦落入陈旧的范畴,也谈不上丝毫的成就,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勇于否定权威。
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和儿子在自己的花园里散步,他神情沮丧,很遗憾地对儿子说:“孩子,十分遗憾,今天有个发现,它和牛顿的发现同样重要。”他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设及普朗克公式,他沮丧这一发现破坏了他一直崇拜并虔诚地信奉这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他终于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设,人类本因权威而受益,却不料竟因顺权威而受害,由此使物理学理论停滞了几十年。
爱因斯坦敢于冲破权威圣圈,大胆突破,赞赏普朗克假设并向纵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随后又锐意推翻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
由上述事例便可看出创新不仅仅只是打破定势,突破传统,创新同样也需要勇气和智慧。
新的事物也许并不完美,但它毕竟要替代旧事物,只有创新才能更快地推动历史的前进。推陈出新才是成功的无上诀窍。
【篇二:细微处见真情】
真情的范畴,可以扩到很大很大,大到包罗万象,气吞山河;真情的范畴,也可以缩的很小很小,小到只能容下你我。
真情有时细的微不足道,不可名状,但这些渺小的情感却使我们感动不已,甚至铭记一生。
一句严厉的批评可以是真情,它就像是一道闪电,为你滋润的未来照亮前途。
一声关心的问候可以是真情,它就像是一阵和煦的春风,为你抚平内心的焦躁。
一个可爱的笑脸可以是真情,它就像是一片安详的落叶,激起圈圈感动的涟漪。
岁月无情,这一点老人比我们更清楚。当我们还在嚣张的挥洒青春时,老人们已经开始谨慎的回味一生并感悟生活了。
也许正是如此,我的外婆总是很和气,很安详。
我的外婆虽然已经年纪不小了,满头银丝,满脸皱纹,但她笑起来很温馨,让人不免联想到质朴的蔷薇。
有一次,我去外婆家里玩,一进门就与外婆那温馨的笑撞了个满怀。外婆的笑穿透了我内心由于长年封闭而冰冷的心门,直达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好像被感染了,随她笑着。
此时,看窗外,景色很美很明媚。
进了屋,我才忘了说句“外婆好”,转身,却不见了外婆的踪影。咦?外婆刚才还在这儿呢,现在到哪儿去了?我狐疑的看着四周。“予晴,把这双拖鞋穿上。”外婆快步走了过来,手里拿着双蓝色的布拖鞋。我穿上了鞋,感觉暖暖的,很舒服,难道这就是爱的温暖吗?幻想之余,我说了句:“谢谢外婆!”外婆先是惊愕的一愣,然后就温柔的笑了起来,眼里有止不住的、向外倾泄的感动。
外婆给我拿来一盒饼干,是我最喜欢的口味。我打开电视,一边吃一边看。“拖鞋穿得舒服吗?”外婆好似漫不经心的突然一问。“呃?”我拿着饼干的手垂在半空中,把头转向了外婆。
外婆双手不停的揉搓着,而她的眼睛则紧紧的盯着自己的手,一副紧张、不安而又期待的样子。
“嗯,当然舒服啦,外婆给我做的嘛!”我用漫不经心的口气轻轻地说出了这句话。
事实上,这双拖鞋并算不上“靓丽”,但它有它自己的作用,就如我的外婆给我点滴细微的关爱,它也给我阵阵感动的温暖。
它,朴素的就像老人。
外婆又一次笑了,笑得很灿烂,很飞扬,也再次把爱给了我。
通过这双小小的拖鞋,我感受到了奇异的温暖,细微之处,我见到了外婆的真情。它的美好,甚于一切。外婆那温和的笑脸,我将它与那细微的真情锁在一起,放在我内心中最牢固的位置。
【篇三:“义”的范畴】
古往今来,诸多英雄倍出,风云变幻,今夕人杰群起,虽然今天的许多人与事让我感叹,但古人的德与行更让我们铭记,在文化的范畴内,许多圣贤之士对我们启迪可以说是受益一生。在为人处事中,也有许多古人给予我们“明哲保身”之理,其中我最敬佩的是关羽关二爷的“言传身教”。
我总是在电视上看到一些有关关二爷的生平事迹,是模棱两可的介绍,都不全面,不过我最感兴趣的《百家讲坛》栏目却为关羽设了一档期,专门介绍,让大家能够全方位、立体式的了解关羽这个人,也从关羽的个个角度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政治格局,与能从关羽身上,现代人能学到些什么,这都是非常重要的。
关羽的名称很多,譬如,关云长、关二爷、关帝、武圣……居然还冒出一个什么“财神爷”,这就令我有些奇怪了,“关云长一代英豪,什么时候成了“财神爷”,虽然这是百姓渴望美好生活的一个遐想,但是也要有个度吧!
关羽的事迹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从桃园结义,到三英会吕布,从温酒斩华雄到千里走单骑,从过五关斩六将到华容道放阿瞒都令关羽颇负盛名,正因为这些事迹才反映出关羽侠义之气,在人们的心中关羽被渐渐神化了,渐渐脱离了世谷,脱离了尘埃,变成了不食人间烟火,却喜看五谷丰登的关帝了!我并不是说这样不好,但一个人却由人转变成神,这是百姓的拥戴,百姓的礼赞所形成的,所以说大众的力量是伟大的,它可以使一个人蜕变地让所有人信服,这是大众对仁义的向往与憧憬,也反映对仁义之士最高的礼赞,由此而名垂千古,永留青史!
关羽的侠义对公有何用处呢?首先关云长的自信在“温酒斩华雄”时表露无遗,对大家的承诺一定信守,这是关云长的守信,其次,他的坚持,他的忠心不二,刚正不阿,身在曹营心在汉,不惜辜负多日款待救济他的曹操,竟“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决心,只有侠义之士、这杰之士才可办到!最后,他的报恩,他的柔情,他的大气,完全是一位超乎常人的人啊!在华容道上为了报恩,不惜做后悔之事,放了曹操……这些都是侠义之举!
现在的人曲解了“侠义”的含义,认为那只是“作秀”,不禁要问你们:“难道不该做到这些吗?不该孝敬父母,尊重他人吗?我们现代人应该比古人更开明,更明事理吗?古人虽也王腐,但大多数都懂得首孝悌,次谨信,爱众的道理!我们呢?
【篇四:我的同桌】
我的同桌是宋宇。他是我们班“大妈级”的人物,每个同学看见他,开口就是“宋大妈”。一个男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外号呢,你会不会也很好奇呢?
早晨,我们的椅子都是翻起来的,每个同学一到教室,就会把椅子搬下来。可他……却是找其他同学帮忙搬,并声称自己的手臂没有力气。哎,我看得目瞪口呆。
有的时候,“宋大妈”还会找我“聊家常”,诉说心中的苦闷,你说你一个阳光大男孩怎么这么婆妈呢。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健忘,书本放在哪里经常不在他的记忆范畴内。
说了“宋大妈”这么多缺点,你们可不要误会,其实宋大妈还是有很多优点的,他是一个善良、喜欢帮助同学的人。
“宋大妈”绝对是个靠谱的好同桌。
【篇五:教育报刊,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昌乐县红河镇中学是一所市级规范化学校。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生 969人,教职工115人,其中本科学历 105 人,专科学历 10人,学历达标率为100%;近年来,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开展“学用评”活动,把“学用评”活动与教育教学结合起来,与学习先进经验结合起来,与开展课外活动结合起来,调动广大师生学报刊、用报刊、评报刊的积极性。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历程中,不断地迈出坚实的步伐。
我们深知,对于教师来说,广泛阅读教育刊物是促进自身成长的有效路径。我校每学期开学初,都要将上级的教育方针、政策紧紧结合我校实际,围绕领导、教师、学生三个层次的建设,突出“厚德、博纳、和谐、超越”的校风,“励志、笃学、力行”的校训和“乐学、善思、合作、进取”的学风,以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宗旨,落实积极的相应的管理措施,制定出教师学用评教育报刊的计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为教师的业务提高和学生的学开好头,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一、有效利用资源,效益实现最大化
一方面,学校阅览室订阅了大量的教育刊物供教师阅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读书会”的激励作用,鼓励教师多订阅教育报刊。近年来,我们每年给每位教师订阅了一份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中国教师报》,让很多的教师从中受益。
在阅览室的教育刊物订阅上,我们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品种尽可能多,二是理论性强,价格贵的刊物,由学校来订阅。我校阅览室订阅了《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浙江教育报》《教育时报》《德育报》《教育文摘周报》《人民教育》《中小学德育》以及各学科的专业刊近200种。此外,我们及时把了解到的优秀刊物,及时增订到阅览室。丰富教育刊物的品种主要是处于两个目的,一是为教师的阅读创造便利,不同的刊物上都会有一些好的策划和好的文章;二是为教师们的投稿提供更多的途径。
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我们大力鼓励教师自费订阅专业刊物。校长经常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强调教师要多订阅教育刊物,多为自己充电。学校订阅的刊物,毕竟是僧多粥少,而且借来的刊物不能在上面做标注,而自己的刊物则是可以随意标注,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育报刊,为教师成长奠基
对于教师而言,仅仅阅读学科刊物是不够的,因为教师首先是教师,然后才是学科教师,教师必须跳出学科的局限,拥有教育的视野。因此,学校积极引导教师从学科阅读走向开放阅读,把《教师博览》《教师月刊》等综合教育类刊物都纳入到专业报刊的范畴,并向教师推荐优秀的综合教育类刊物。目前,我校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走出了学科阅读的局限,走向开放阅读。目前,全校教师人均订阅综合教育类刊物近1份,在短短的几年里,在学校的引导下,教师的阅读取向有了很大的改变。
三、搭建平台,激励教师用好报刊
学校为每位教师都在传达室准备了一个信箱,订阅的教育刊物由专人第一时间放置教师的信箱。学校教科室还尽可能联系上教师订阅多的刊物的编辑,为教师的投稿提供便利。
为了鼓励教师用好教育报刊,做到读写结合,学校改革教科研制度对教师发表或获奖的论文给予奖励。而且,学校也扩大奖励范畴,把教育随笔、教学反思等都纳入教科研成果奖励范畴,奖励标准视同论文。
总之,在学校的不断引导下,教师不断亲近教育刊物,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能力,学校的读书之风盛行,书香校园建设初具规模。
昌乐县红河镇中学 孙业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