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传承】
春节将近,外公伏在案上,重复着他每年春节前都要做的事。手边的一沓红纸上,画着牡丹、梅花、喜鹊……
住在老家的那段时间里,每当我闻到浓重的墨香时,就猜到外公在画国画了。晚上,我的目光停留在窗边专注绘画的外公身上。台灯下,他驼着背,左手按在宣纸上,右手执着画笔。我悄悄凑过去,看到的是一幅红梅映雪的画作,红梅的花瓣被用心细画过。翻开旁边一张张薄薄的宣纸,上面承载了多少心血,清晰的墨线,色彩的渲染,提笔的点缀。我不知道是什么使一个老人一直坚持做这样细腻的工作。时间渐渐被凝固,我的目光停驻在外公的画上。
外公最爱画竹。至今家中仍挂着一幅翠竹图。外公把翠竹图送给我,问:“知道我为什么送你这幅画吗?”“因为我的名字里有箬字。”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的“箬”字就是外公起的。“那你知道我为什么给你取箬吗?”我沉默了,一时答不上来。“竹,坚韧挺拔,外直中空。我希望你像竹一样谦虚而又坚韧,刚正不阿。”我当时在外公的眼中,看到了他对国画的热爱,也明白这么多年来,他为何坚守着国画这方故土。外公不止爱国画的美,也爱国画中的灵魂。
外公带表姐和我一起去写生,画荷塘的景色。眼前的荷塘已在炎热天气的催促下尽数现出花来。午后的阳光斜射进来,国画纸上好像流淌着湖面。画中荷花仿佛随风轻轻舞动,荷叶下的鱼也在水中轻快地游着。外公跟我讲,要等笔上的颜料画完,才能重新蘸颜料,这样画中景物才可有浓有淡,若隐若现。我听后挥笔按外公的话作画。我尽力画出外在与内在同样美的画,心中有所想,才能画得有一番风韵。这时,一种难以抑制的情感从心底蔓延。我发现了国画真正的、渗入灵魂的美。
我犹记得几时,外公手把手教我们画国画,他眼中射出热切的光。我在他的画中,望见了一颗固执而剔透的灵魂。这时,我决定,要把这份热爱,传承下去。
【篇二:秋海棠韵】
当我在花团锦簇的公园里悠然漫步时,扑入我视野的,是那一大片一大片、碧绿的小树丛,那娇小翠绿的叶子重叠着,微微折射出绿色的光芒;这时我涌来的感想是“绚丽”也是“璀璨”,还有“鲜艳”。然而同时,又一种味儿,在我心头潜滋暗长——“倦怠”!可不是,倦怠,有一点儿罢?
然而刹那间,我猛地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株傲然地挺立着,是那样的清新、淡雅的树木。我那时是惊叹地“啊”了一声的!
那就是海棠树,我凝视着它,层层绿叶中,随意地点缀着朵朵白花,像纯洁的少女用白嫩的手托捧着脸庞。它灰黑色的树干也极粗壮,斜生出许多虬枝,向四周伸延发展着,亭亭玉立。看那被花味引来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亲亲这儿、闻闻那儿的,可真是可爱。
海棠,不如桃花嫣红,没有腊梅般怒放,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姹紫嫣红”或“红梅映雪”之类而言,那么海棠不是花中之王,但是它却素洁、淡雅、清新!当你在群芳中走过,看见了海棠那洁白玲珑的花朵,难道你就认为花就只是花,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不凡,它的素洁淡雅,它的默默无闻奉献自己的性格。
海棠花,没有牡丹那样富丽,不如玫瑰那样鲜艳,也不像茉莉那么芬芳,但它那茶呈雅韵的姿态,却深深地吸引了我!
秋风吹来,那白银翠玉铸成似的小花轻柔摇曳着,一股幽香混在风中,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