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攸相关作文

【篇一:让忠告为我们指明方向】

“接受忠告,就是增进一个人自己的能力。”歌德的话语使我顿悟忠告的益处,它就像我们航行路上的灯塔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因此,我们要积极接受他人给我们的好的忠告。

忠告,即对方说出诚恳的劝告的话语。我们在做事时难免会产生纰漏,而且“当局者迷”的我们往往不会意识到自己的不妥之处。这时候,在一旁静静注视的旁观者就会好意地向我们提出自己的忠告。这些忠告虽然会包含着对方的个人价值取向,但也都是为我们考虑,旨在为我们的成功助一臂之力。正因为如此,我主张我们要主动接受他人的忠告。

在官渡之战中,面对兵弱粮少的曹军,袁绍没有采纳许攸掩袭许昌的忠告,导致许攸转向曹操献计,并最终导致袁绍被曹操打败,曹操统一了华北。而相比袁绍的无视忠告,刘皇叔则深谙接受忠告之道。刘备在新野屯驻期间,接受了“水镜先生”的批评,并对自己的政治生涯进行认真反思。就这样,刘备迎来了“军民皆喜,政治一新”的大好局面。

袁绍官渡之战败北和刘备除旧布新的两件事例,难道不能证明接受他人忠告的重要性吗?

让我们的目光从兵荒马乱的三国时期回到世事沉浮的现代社会。

有多少雄心勃勃的企业家由于没有听取要及时转型的忠告而倾家荡产、流浪街头?又有多少政府官员因为忘记秉公执法的忠告而徇私枉法,最后锒铛入狱?还有多少懵懂少年不理睬父母做人的忠告而误入歧途,粉碎了家庭的希望?由此可见,不接受他人的忠告贻害无穷。

当我们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时,如能积极主动接受他人的忠告,往往能给我们指点迷津,让我们豁然开朗,明白心之所往;当我们在找寻真理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而不得的绝境时,如能积极主动接受他人的忠告,或许能够“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我们在追寻梦想的路上迷茫而失去方向时,如能积极主动接受他人的忠告,会发现,蓦然回首,梦想往往却在灯火阑珊处。

当然,忠告虽然带给我们的益处不胜枚举,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全盘吸收他人的忠告。美国批评家林德说过:“绝不可忍受长期和频繁的忠告。”面对他人的忠告,我们应该提取出其中适合自己的精华,坚持适度原则。与此同时,还要认真地自我反省,认清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这样,他人的忠告和我们自身的认识结合起来,双管齐下,就能使我们事半功倍,成功也就触手可及了。

倘若我们能够积极接受忠告,并且有取舍,忠告必将为我们指明成功的方向!

【篇二:官渡之战读后感】

看完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后,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官渡之战这个故事,读完这个故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好像我也被卷入了这次以少胜多的大战。

在官渡时袁绍的谋士徐攸抓获了一名传信人,是向许都传信催粮草的,这显然是个挫败曹军的大好机会,徐攸让袁绍趁曹营空虚之时将其一网打尽。可袁绍不肯,并认为是徐攸骗他,因为袁绍听信了其他谋士的闲话,认为徐攸是曹操的同窗,是在陷害他,还想把徐攸治罪,许攸只好连夜赶到了曹营。当我读完了这一句话的时候,为之叹息:“袁绍这个不识人才,没有计谋的将领错过了多好的机会啊!”

而曹操与袁绍不同,曹操当知道故友徐攸来投降的时候,正在床上睡觉,高兴得连鞋子也没穿,就跑出来迎接。许攸献计奇袭乌巢,成了曹操取胜的关键事件。这充分的说明,曹操识人才,怪不得当时那么多人才慕名而去曹操的身边。

最后因为袁绍的守军疏忽了敌军的军队,粮库被烧,袁绍的军队因此大败,曹操成了这次大战的获胜者,吞并了袁绍所占领的地区。

那些文武官就像战车上的武器和动力系统一样,缺一不可啊!袁绍不懂计谋,不识人才,最后文武官都一一离去,才到了如此田地。袁绍真是自作自受!

【篇三:我眼中的曹操】

【我眼中的曹操】

阚紫嫣

曹操,阴险多谋也好,一世奸雄也好,在我眼中,他是一个绝对优秀的领导者。

首先,赏识人才,广开言路并能采纳正确意见,许攸来投时他跣足而出,最终用了他的计策决漳河攻下冀州。其次他果断坚决地坚持自己的方针,不念情感地除去阻碍因素。如他因荀彧阻止自己加九锡而赐彧死,为保曹丕世子地位安稳而杀杨修,虽然无情,但他为自己的大局能如此冷酷,也是一个领导需要的能力。第三他很清楚地划明上下级界线,相比刘备他从不与下属甚至同僚称兄弟,但他不是不会拉笼人心,望梅止渴,不小心践坏麦田时以身正法,借粮官王垕首级稳定军心,他有能力用事情使人顺从而非花大量时间精力制造道义光环,虽然不长久,但他有精力来发展实力,最终他的后人打败刘备。

所以,我认为曹操是一个知人善用、个人各方面能力也极强的好领导。

【我眼中的曹操】

秦颖

也许在很多人眼中曹操是个“奸臣”,但在我眼中,他也“奸”的不无道理。他杀杨修,那是因为他的确随意扰乱军纪,干预政权,不斩就不能整肃军风。不杀陈琳的道理亦是如此。他当时还没有那么大的权利斩陈琳,反而斩了陈琳会让天下贤士都觉得他是一个识才重才的人。我认为,这不是奸诈,是聪明。

除了他的聪明机智,我还佩服他的勇(他自告奋勇去刺董卓),与他的壮志、才华,如《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豪迈。

比起刘备,我更喜欢他。因为他是丰满的:有壮志的一面,有机智的一面,也有自私的那一面。曹操虽没有刘备那样好的出身,诸葛亮那样“无敌”的臣子、关羽那样有名的大将,但他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手打造了属于自己的魏国——我由衷的佩服他。

【我眼中的曹操】

张伟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三国时期曹操当属一名主角。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对他的评价。“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这是他的人生信条。

曹操一生多疑,青梅煮酒论英雄,他试探刘备的野心,华容道义释曹操,是他的弱点。杀吕伯奢一家是他的怀疑。曹操有野心,他夺天子以令诸侯,挟天子而令不臣。他伐董卓,杀袁绍,称帝之路无人能挡。他爱才惜才。一首《短歌行》发无才之分。他哭典韦,惜郭嘉,爱戴关羽。笑看人世间,几人能与我曹操为敌。看孙刘联军,面不改色。战袁绍七十万大军,他全然不惧。持槊而舞,仰天长笑“吾乃曹孟德,曹操。”

【我眼中的曹操】

朱丹琳

我眼中的曹操,雄才大略,心中有远大的志向。他才智过人,有着高瞻远瞩的谋略。他是出色的军事家、指挥家,战场上冷静沉着,临危不惧。他十分爱才,手下也不乏大将。文如许攸郭嘉,武如许褚张辽。有志之士来投,他可以“周公吐哺”;为了收得关羽,他不惜付出许多,即便知道他终将离去。

他又十分奸诈、狡猾,“奸雄”是他家喻户晓的形象。他从不相信任何一个人,总觉得别人会害他,这才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一段。曹操确实有着他不仁义的一面,但也不可否认他的才能。我认为他是“奸雄”,更是“英雄”。

【我眼中的曹操】

李定棋

所谓奸雄,曹操的奸诈算计与谋略抱复,都为他的性格增添了不可缺少的一笔。“奸”,因为他的阴谋:“借”王垕人头一用,假装梦中杀人,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其他人可以损害他的名誉,可以骂他甚至羞辱他,但是绝不能阻碍他的野心。

对于曹操,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等等都是脱口而出。作为“雄”,他的许多特点都备受人们赏识。首先,他求贤若渴,许攸来投,他“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见贤才来投,曹操激动地连鞋都不穿忙出门迎接,关羽来时他用最好的东西来招待他,可见其诚意。他的抱负,从那句“满朝大臣,夜哭到明,明哭到夜,焉能哭死董卓耶”中不难看出。刺杀董卓可见其勇,割发代首可见其治军之法。他的谋略自然出众,“望梅止渴”“濮阳诈死破吕布”“抹书间韩遂”等都可体现。

这就是曹操,一个乱世之袅雄,一个奸绝亦是才绝的人。

【我眼中的曹操】

王英博

曹操在我眼中是一位十分了不起,可称得上是英雄的人。在当时一个乱世里,他能够自己保全性命且在当中获得利益,平定了北方。相比他而言,孙权,刘备的获权方式都没他艰苦。他遇到袁术、吕布、袁绍等大敌人也不惧怕,反而抓住了他们的弱点,并打败了他们。曹操做事果断,有韬略,心机很重,这些品质都使得他能平定北方。他还爱惜人才,追求实干。正如郭嘉十胜十败之说里说得一样:“公既然有此十胜,何愁不败袁绍。”他的做事方法我们今天也能够借鉴,虽然他做事也有狠毒的一面,这一点成为了小说家主力抨击他的一点,但他无疑是个大英雄。

【篇四:尊重是福】

尊重,是人与人相互沟通的桥梁;尊重,是人与人友好交往的基石;尊重,是国与国和谐相处的前提。

尊重他人的人格,是自身素质的体现,也是给予他人信心与鼓励。尊重,成就自我,点亮他人。

伊丽莎白女王尊重下层人民,她因而获得了许多贫民和乞丐的尊重;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被人掷鞋,总理却请求校方不要给掷鞋者过分的惩罚,这种尊重他人人格的举动获得了国内外的好评与尊重。尊重他人,往往是有回馈的。你平等地看待他人,不践踏他人人格,也会得到别人的认可与尊重。

尊重他人,能获得他人的帮助,让自身得到发展。曹操赤脚迎许攸,尊重许攸,因而获得了良策佳计,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刘备三顾茅庐,尊重诸葛亮,得到了卧龙先生,这为他在群雄角逐的局面中占有一席之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楚王尊重其门客的意见,一鸣惊人,成为春秋五位霸主之一。尊重他人,能够得到他人的支持,为自己成功增加砝码。

相反,不尊重他人,甚至不尊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法国总统萨科奇多次不尊重中国政府的独立主权,频繁地与达赖会面,遭到中国人民的一致反对,给中法贸易及友好往来造成巨大的影响;英国BBC广播公司一名主播在播音中出言不逊,诋毁中国及中国的政策,遭致国内外一片骂声;美国一些激进的白人不尊重黑人的人格,进行种族歧视,遭到一轮又一轮的黑人民权运动攻击,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尊重,不仅指个人,更是指国家与民族。

尊重如水,源古至今,奔流不息;尊重如茶,淡淡清香,经久缭绕;尊重如风,丝丝缕缕,净化人心。

愿我们化尊重为德,提升自我;愿我们化尊重为金,获得价值;愿我们化尊重为福,永恒拥有。

【篇五:有尊敬才有远方】

高尔斯华绥曾说过:“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尊敬是道德文明的象征,体现了我们每个人的基本道德修养。尊敬还是一门美妙的语言,学会它的人会更加有教养,人与人之间共处更加和谐;尊敬是一缕清风,为每一个人带来文明、温暖和愉快;尊敬也是一股神奇的力量,用真诚和谦卑为成功加油助力。

有了尊敬,就意味着可以事半功倍。扬时是北宋时的一位才子,那时,他在大学问家程颐门下求学。有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扬时约上同学游酢冒着凛冽的寒风一同去问问题。当他们来到老师家,见老师睡着了,便不忍打扰,静静地侍立在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发现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他们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后来,“程门立雪”成了广为流传的典范。终于,经过数年,扬时成为了一位大学问家。尊师是尊敬的基本要求。一个能尊敬老师的人,也就能重视学业,懂得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而受到尊敬的老师也自会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让走向成功的路更加顺畅。

在历史的长河中,与扬时一样的还有许多人,如:为师熬粥不厌其烦的魏昭、尊师敬师放下身份的汉明帝……他们都对知识存有无限的追求与敬畏之心,对老师尊敬有加,名留后世。

有了尊敬,就意味着你可成就大业。曹操在官渡之战前各方面均处于劣势。一天,听说袁绍的谋士来访,曹操竟顾不得穿衣服,打着赤脚慌忙出来迎接,对许攸十分尊重。许攸被曹操的诚心感动,于是为曹操出谋划策,打败了袁绍。礼贤下士是尊敬的风度体现。

然而,曹操也吃过不尊重别人的亏。当他志得意满,一帆风顺时,四川的张松前来献图,他却态度傲慢,给张松留下了“轻慢下士”的坏印象。于是,张松临时改变主意,把本来要献给曹操的四川地图献给了刘备。这对曹操来说,成为了事业上的一大损失。所以,无论贵贱,无论高低,无论你现在是志得意满还是灰头丧气,尊敬都会把你带到你想要到达的远方,关键在于你是否可以做到。

水滴的温存在石板上留下创伤,岩石始终在波浪的冲击下矜持沉默。它们彼此都是有默契的,都是互相尊敬的。

尊敬是对知识的追求与敬畏、对别人的尊重与善良。扪心自问,我们所谓的心理残疾是什么?我认为,就是缺少对文化的尊敬、对自然的尊敬、对他人的尊敬……还有,对自己的尊敬。

一个不懂得尊敬的人势必会让自己今后的路越走越窄,从而处处碰壁,一无所获;而懂得尊敬的人,会得到大家的尊敬、支持与帮助,有着充满希望的未来。

尊敬为人传递着一份友谊、一份真诚、一份热情,更会将你带到属于你的远方。

【篇六:表现自我】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谦逊的民族,中国人在待人接物上所表现出的那种内敛,固然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不可缺少的传统美德,对于处在现今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我们,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但是,现在的快节奏生活也要求我们必须善于表现自己,将自己的长处充分地展现在别人面前。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只有懂得善于推销自己,才能赢得“伯乐”的慧眼。

善于表现自己,是一种自信的体现。毛遂自荐的故事人尽皆知,起初毛遂不过是平原君的门客,三年中没有一点作为。可是到了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表现出他非凡的才能,自信地面对楚王,化解了赵国的危难。自信如毛遂者,才会在最需要的时刻勇敢地表现出自己的才华。一个毛遂自荐,千百年来被人们所称颂。后人们在敬仰先祖们的同时,也真真正正感受到了表现的真正含义和自信的魅力。

善于表现自己,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智慧。爱表现过了头,则会给人一种喧宾夺主的感觉。三国时许攸本是袁绍手下的谋士,可是他却在一次非常重要的战争中帮助曹操赢得了胜利。曹操心中把他视为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对他格外敬重。然许攸也确实是个奇才,给曹操献计献策,但他太张扬,生性爱表现,将自己的功绩到处宣扬,一点也不给曹操留面子,直呼曹操小名不算,还成天对别人说他帮曹操打了天下。曹操本来就心胸狭窄,现在见许攸锋芒如此之露,冒犯自己多处,自然对他心存不满,找个借口就把他给杀了。可惜了这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到死也没有明白自己到底是因何而死。可见,表现自己,一定要适可而止。

有人说,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而金子只有发出耀眼的光芒才会被人识别,放在口袋里的麦子只有露出了麦芒才会被人察觉。表现自己,秀出自己,展现一个最完美的自己!

【篇七:论曹操】

是“能臣”还是“奸雄”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东汉)许劭。

我相信倘若曹操生在治世必定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能臣。然而当时的乱世注定他必须背负起“汉贼”的骂名来收拾分崩离析的汉家天下。

当时,汉朝的气数已尽,外戚、宦官争权夺势使它走向衰败。这时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出来撑住局面。孙权不行,他坐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历得四世已属侥幸;刘备也不行,靠得前朝“皇叔”之名,以“仁义面具”收罗诸葛、关张、赵云,占据荆州蜀中富饶之地,却终是“生儿不像贤”,刘禅宠信宦官,难脱前朝桎梏。事实证明只有曹操建立的魏国具有统一天下的能力。很多人骂他是“汉贼”、乱臣”,可是更多的人说他是英雄。“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收刘表,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切无不表现出曹操杰出的军事才略和高超的政治手腕。“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高唱“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更是表现出他广阔的胸襟和浪漫的情怀。

曹操是爱惜贤才的,但他也是心狠手辣的。当时,许攸来投曹操,曹操正在睡觉,一听旧友许攸来投,连忙从床上跳下来,鞋袜不穿,跑出恭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句诗是曹操人才观重要的体现。但是,遇到不肯投靠他的贤士,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把贤才杀死,以免贤士投靠他的敌人。

曹操生性多疑,体现在他杀华佗这事上,也体现在他死后采取的“疑冢”的措施上,曹操晚年患了头脑痛风症,华佗说需要开脑根除时,他竟疑心华佗是趁机取他性命,所以他将华佗杀了。在曹操出殡那一天,都城所有的城门全部打开,七十二具棺木同时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城门抬出。从此,曹操之墓成为千古之谜,至今未有定论。

曹操言而有信。有一次,曹操大军经过农田,看见田里庄稼丰收在望,于是下令凡践踏麦田的,就斩首示众。不料自己的马受惊而一下子蹿入麦田中,踏坏了一块麦田,为了实践自己的命令,取信于民,于是就割了自己的头发来代替。

鲁迅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银屏戏台上面目可憎的曹操只能说明后人对曹操的咒骂声很多。但是那可能不是真正的曹操,又有谁能说曹操不是个英雄呢?”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