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美丽祖国在我心中】
我的祖国是中国,她不仅山河壮丽、幅员辽阔,并且已经在东方如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般屹立了五千年。
在这悠久的五千年内,有多少人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又有多少人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让祖国走向繁荣?古时候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有“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现在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有“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有年仅13岁的抗日英雄王二小……他们一个个为了祖国走上刑场,难道不是我们的骄傲吗?
中国的英雄多,风景名胜也数不胜数。
清奇俊秀的桂林山水,浓妆淡抹的杭州西湖,“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黄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庐山,哪一个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中国丰富的物产也早已享誉国外:喝一口满满清香的龙井茶,令人回味无穷的茅台酒,轻如羽毛并且光洁绚丽的江南丝绸,“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磐”的景德镇陶瓷,哪一样不包含着农民的汗水和心血?哪一样不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古今中外,有多少人为了记录下历史,而忍受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司马迁忍辱负重,在牢里写下了辉煌巨著《史记》;谈迁奋斗几十年,经受了原稿被偷的磨难,最终完成了鸿篇巨著《国榷》;李时珍走遍大半个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完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这难道不足以表现出炎黄子孙具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吗?
祖国永远在我的心中,我会用自己的努力做画笔,勾勒祖国明天的新面貌:用我的爱心做纸鹤,祝福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篇二:读书是福】
“书是人类进步是阶梯”,书从原始时期就有了,从最简单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一直到今天的文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也是我国智慧的结晶。
老师每天都教导我们“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要从书中领略出读书的趣味。因为有了书,我们的生活才变的充实。
生活中虽谈不上处处有书,但我们每天必须和书打交道,和书共渡这美好时光。
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落后,所以家家户户重男轻女,不让女孩子进学堂,但也不是所有的男孩子都可以读书的,只有那些地位居高,家财万贯人家的孩子才可以读书。尽管如此,古人还是非常重视读书的。
如今真令人高兴,生活条件好了,一切都异于古代,读书不仅仅是识文断字,也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养成我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开阔我们的眼界,丰富的我们知识,引导我们的崇高理想。在书的世界里,我们可以领略广阔的天地;欣赏壮丽的山河;还可以知文懂史,品诗词歌赋;可以回味古老的悠长,眺望未来的瑰丽!总而言之“开卷有益,读书是福!”
在我看来: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当你无聊时,翻开课本,一篇篇鸿篇巨制映入你的眼帘,让你欣喜若狂,偶尔看到一个小标题让你抑制不住好奇,就读了起来。
郁闷时,一切物质只能释放你的心情,让你变的心情愉快,只有书让你解放手脚,放飞灵感,释放自我,收获成果。
“人生能有几回搏”呢?人好不容易来人间一回,现在不搏更待何时?我们不仅要享受,更要做一些有益于人类的事。许多老作家都100多岁了,但他们仍然在学,曾经有一个记者采访这个老人,问:“老先生,您的一生都用在读书上吗?您不觉得厌倦吗?”老人只回答八个字让记者大吃一惊,说:“是,好书不厌百回读”,随后就让他的孙女把他推进房间,拿了一本5厘米的书继续读。
从老人身上我们能感受到书给我们的益处,我们青少年正需要这种坚持不懈的毅力。但这种毅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生活中慢慢积累来的。
“读书是福,开卷有益”让我们共同携手为我们的生活添一些欢乐吧!
【篇三:这就是我】
我没有倾城容颜,却有满腹经纶;我也许默默无闻,却大名远洋;我看似过客,却影响你一生……我就是——书。
穿过时空漫漫长河,我的身影现于远古。我行于荇菜丛边,望着河边那美丽的姑娘,不禁唱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念念不忘。我望着贵族荒淫无道,贪图享乐,用虚伪的礼节欺骗人民,怒发冲冠,“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我被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束缚,看着心爱之人,终难成正果,“大无信也,不知命也”……这是我——书。
我,就是记录上古逸文轶事的诗经。
文人骚客聚集,我是唐诗宋词元曲。我是陈子昂,我站在幽州台上,天地如此辽阔,宇宙如此广大,却无识我才之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不禁寂寥拭泪。我是易安,我也曾有过“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柔情,“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快乐,还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我是窦娥,我本一良家妇女,被小人污蔑,被昏官错判,望苍天,我冤啊!血溅白绫,大旱三年,六月飞雪,却终是社会灰暗,难得昭雪……这是我——书。
我,就是盛世与乱世交错间的鸿篇巨制。
现在,我在你面前。我是那个拉黄包车的祥子,我只希望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能娶上一个清清白白的姑娘,能在北平城这个地方过上好一点的日子……却在于黑暗抗争时也沦为黑暗。我是生活在小行星上的小王子,因与一朵花不合而离开了小行星走入世界闯荡,来到地球,终于在狐狸那里明白了答案,脱去肉身,回到原来的家园。我是追求爱、平等的简·爱,我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后来还不得不进入孤儿院。在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下,我并没有屈服,而是当上了一名家庭教师,后来得到遗产,成为一位有地位的女性,和所爱之人修成正果……这是我,书。
我,就是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书。
这就是我——书。来读我吧!也许有一天,我就会是你。
【篇四:保护文字】
“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描绘出一幅春景;“大漠孤烟直”,直字勾勒出一派雄辉;“大江东去,浪淘尽”,淘字挥洒出一股豪迈,所以的文字都是如此,独霸一方,不容小觑,我们需要我们独特的文字。
文字是一个国家的咽喉,保护文字,便是保护一个国家的文化。《最后一课》的硝烟仍然在脑海中弥散,它让我明晰,要想扼杀一个国家,就得先消灭它的文字。诚然,如同英语之于美国,法语之于法国,汉语之于中国,任何一个大国都有它独特的文字,国家的文化源于文字,国家的历史由文字承载,国家的人民赖文字以生存。如果国家没有了文字,那不是便如无根的柳絮终无着落吗?空躯壳而已!这样的国家能在世界版图上生存多久?所以,让我们保护文字,保护我们祖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复兴之路指日可待!
文字是一个时代的命脉,保护文字,便是保护一个时代的文明。听,是唐朝在狂傲地笑:“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看,是如月的宋朝高踞在夜空:“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瞧,是晋朝的衣襟在历史的长风中飘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代的碎片被文字黏合,光彩熠熠地照亮着古往今来的路。古代的泣血史诗,当代的鸿篇著作,文字穿行在其中,让时代文明的堡垒永远矗立在那里。其字和灿烂,其字和辉煌,浩瀚如烟海,博大如汪洋。
罗素曾说过:“看亲这个世界,然后爱它。有些人嘴上说着爱国,却连一个基本的汉子都写不好,何谈爱国?有人说:字如其人。一个能把字写好、谢端正的人,为人肯定也是正直谨慎,对事对人认真负责的。只有从心里爱这个国家、在乎这个国家的人,才会真正地保护文字。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为我们中华的文字文学而骄傲,我们要从点滴做起,一笔一画地写好我们的文字,一点一滴地端正我们写字地态度,从心底哎中国,从心底保护文字。
【篇五:拥抱自信】
自信,即“信自”,就是人们常说的——相信自己。古往今来,因自信而干出一番丰功伟绩的数不胜数。
——题记
自信,是李白那“柳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先是蓬蒿人”的锐意进取;自信,是毛泽东那“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雄心壮志;自信,是杜甫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非凡气魄;自信,更是屈原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畏艰辛……
赢政,横扫六国,一统中原,因为他有着必胜的信心。战国时期,各地军阀混战,群雄并起。而他,却是与中最璀璨的一颗璀璨的一颗明星……一场场战役,打得敌人闻风丧胆;一次次胜利,筑成了他自信的高台……最后,他——君临天下!自信,为他铸就了一条帝王之路。
司马迁,惨遭宫刑,忍辱著史,因为他有战胜困难的信心。一个无罪李陵,一次英勇辩护,一场宫庭争斗,触怒了汉武帝。他,入狱了;他,家破了;他,悟懂了……得到的也只是大臣们无尽的嘲讽与怜悯。可是,他没有低头——二十几度春秋,没有磨掉他的信心;二十几载牢狱,没有让他忘记父亲毕生的遗憾……子承父业,二十几年不眼不休,一万多个日日夜夜,“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鸿篇巨制——《史记》,诞生于一座不起眼的小牢房。自信,为他著就了一部史学巨著。
霍金,自残忘屈,永不屈服,因为他有战胜困难的信念。他,是一个传奇。先天残疾,病魔缠身,上帝已然在向他招手,可是——他并没有屈服于命运。没人教,他自学了所课程;不能走,他便在轮椅上度过一生;不能写,他便用牙齿咬着筷子在键盘上敲出一个个精灵……命运没有击垮他,他——重新在上帝面前“站”了起来,“踏”上了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世界为之震惊。自信,为世界造就了一个科学巨匠。
自信的人,才能把掘自己生命的航向;自信的人,才能铸就自己的人生之路;自信的人,才能笑对人生……诸葛十万军前谈笑风生,因为他对自己的韬略充满信心;赵子龙乱军之中七进七出,单骑救阿斗,因为他对自己的武艺充满信息心;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只身入重庆,因为他对中国人民充满信心……
抬起自信之颅,扬起自信之帆,踏上成功之路……拥抱自信,拥抱人生。
【篇六:发展也如诗】
发展,作为宇宙中唯一永恒不变的主题,充斥在我们人生中的各个角落,可以说是在平常不过的了。平常到几乎无法与“诗意”二字相连。可在我看来,发展其实是万物中最诗意的了。
可能在大多数人看来,写一些风花雪月,亦时美景,缅怀一下故人故乡亦或抒凌云壮志才是诗最好的题材。因为它们写的是触景生情,写的是思念之情,写的是抱负与豪气,这些即使表达个人心中所想,又不失一些共性的自然之美,同时还有一份高雅的情怀,而发展则是缺少一些关于美的表现力,同时它作为一种规律显得有些生硬,枯燥,但其实不是这样。
发展与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人一生的追求,是自然的规律,是人的本能,支配着人的行为,包含了那些行为中的千情百感。一颗小小的种子。可长成遮天蔽日的参天巨木,一个步履蹒跚的婴儿,长成一个魁梧如山的男子,这种生机勃勃的成长,是我们作为人最易接触到也是最直观的发展。而从火山巨浪到万里荒原,从雄伟宫殿到高楼林立,从远古那朝不保夕的生活到我们衣食无忧的今天。这些沧海桑田的变化,也是发展。雄伟的长城,直逼云端的迪拜塔,美丽迷人的普罗旺斯。这些广为世人赞颂的风景,是发展中的点点见证,它们都是发展。从星云中稀薄微小的一粒尘埃到无边无垠的巨大恒星,也只是过是发展中微不足道的一滴。
发展是永恒不变的,是这宇宙中唯一的永恒的主题,难道我们不应该吟唱诗篇去赞颂吗!赞颂它那无法看见却又为我们规定好“道路”的神秘而又强大的力量。它是自然的规律,是逻辑的规律,是思维的规律。以发展为诗,其实更容易形成思想的共鸣,从而产生那看不见又使人陶醉的意境。
发展也如诗,不是歌颂个人的喜悲的诗,而是与渺小的人类相对的鸿篇巨诗。
【篇七:文学的诱惑】
当一代史学家司马迁颤抖着双手刻下《史记》的最后一字,当旷世奇人曹雪芹著书黄叶村时,他们心里一定洋溢着无比的欣慰与幸福,因为能把自己的思想注入书中并流传后世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
作为后者,面对这些前人呕心沥血方才完成的巨著又怎能不心动,他们疾恶如仇、钢铁般的坚强毅力在字里行间无不展示得淋漓尽致。
清晰地记得小时候第一次读《水浒传》时,还不曾理解那一百零八个好汉的精神品质,只是觉得拔垂杨柳、打虎好玩而已。随着时光的推移,步入中学,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甜,才理解《红楼梦》中的“一把辛酸泪”,才略有些懂得曹雪芹当时的心境。我,作为一个平凡的后辈,自是受到古人思想精华陶冶的。
家中书架上那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书本,好像在不断地诱惑我去打开它,打开扉页,一些作家故事简介是那么生动,看完了第一章让人不由自主地想知道下一章是什么、结局是什么,为了解开心中的种种疑问,我看电视连续剧一般不愿停,讨厌的广告、父母的吆喝声,随着我的几声“来了,来了”便先打发走,然后恋恋不舍地看上最后一眼。有时候,吃着饭,心中想着:“高尔基《童年》中的‘我’又经历了哪些事;想着汤姆和贝基在洞中出去了没有……种种的疑惑,房间里的那本书像幽灵一般在我的脑海中萦绕,抹不去,擦不掉。只得狼吞虎咽地将饭吃下,放下碗筷,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飞奔进自己的书房,沉浸在书的海洋中。
每每看完,却又感慨起来,感慨结局的悲惨,感慨世俗的迂腐。古人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我却不认同,因为书中有的不仅是“黄金”,还有比“黄金”更加珍贵的思想道德,我想那些伟人之所以能写出鸿篇巨著,是因为他们有着不寻常的人生,有着丰富的知识作为基础,这也许正是每本巨著的精华所在,文学的诱惑所在吧!
【篇八:站得些优秀作文】
麻雀以公鸡为标杆,只能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公鸡以鹌鹑为标杆,只能迈着“八”字徘徊在房顶上;鹌鹑以癞蛤蟆为标杆,只能在草丛中绕来绕去;而雄鹰以蓝天为目标,奋力向上,直冲云天……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总该有一个高远的目标和追求。在遭遇困难、挫折时,不妨以先贤为榜样,激励自己,砥砺意志,为实现理想而奋力追求。司马迁遭遇宫刑,没有一死了之,只因他还有更远大的追求,他要“文采表于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想起历史上的圣贤周文王、孔子、屈原、孙膑……于是他隐忍苟活,继承父亲的遗志,终于完成了流传千古的“不隐恶,不虚美”的鸿篇巨著《史记》。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一次演讲中说道:“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梦,我看到水稻的秆子就像一棵棵小树苗,水稻的颗粒就像葡萄那么大,金灿灿的,在阳光的照射下尤其好看……”后来他研发了杂交水稻,为中国的粮食产业带来一次大变革。梦由心生,这正是追求更高远的充分体现。
王宝强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草根”演员。出生于偏僻的农村,因李连杰的《少林功夫》而萌发念头:学习功夫,将来当演员。于是,父亲带着六岁的小宝强来到少林寺。剃了头,他拉着师傅的袖子斩钉截铁地说:“我要学习功夫。”师傅看着满眼执著的小宝强不忍拒绝。还俗下山后,王宝强来到北京,当起了“北漂”,日子过得再艰苦都没有放弃,只因心中有梦有追求。最终“傻根”这一角色成就了王宝强的明星梦,让他登上了艺术的圣殿。王宝强的成功不正是敢于以“蓝天”作背景、敢于追求更高远的典型范例吗?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我们不能做井底之蛙,只享受头顶那井口般大小的天空,而应追求更高远,像雄鹰一样敛翅、挺颈、抬头、跃起、刺入云天,在蔚蓝的天空下,留下自己的痕迹。
世界因你追求更高远而精彩!
【篇九:忘不了你的爱】
爱,很朴素。没有明星的光彩夺目,没有科学家的渊识博学,更没有文学家的鸿篇巨著……当你跌倒时,她会为你掸去尘土,鼓励你重新站起来;当你迷失方向时,她会成为你的向导,让你不再迷失……我永远也忘不了你的爱。
还记得读二年级的时候。夏日的一天放学后,原本阳光明媚的天空一下子变得乌云密布,不一会儿,就下去了倾盆大雨。许多同学都被家长接走了,而我却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校门口,望着眼前的大雨,一时不知所措。心里在想:早知道就听妈妈的话,把伞带好就好了。不知过了多久,雨还是没有见停的迹象。这时,我难过极了,心想:今天爸爸妈妈加班,他们是肯定不会来的。那今天这么打的雨我该怎么回家呀?想着,想着,我的心都凉透了,就如同倾盆而下的大雨,冰冰凉。我的泪水不由得夺眶而出,不知是泪水还是雨水。
模糊的眼里出现了一个熟悉的东西。我使劲揉了揉双眼,果然朦胧的雨中出现了一把伞,那是母亲的伞!我欣喜若狂,擦干眼泪不顾一切地向母亲狂奔而去。脚下的雨水溅湿了我的裤腿,我却丝毫感觉不到。正在雨中小跑的母亲见我淋着了雨,不由得加紧步伐,一把把我拉到伞下,急忙从包里掏出一件外套,给我披上。“怎么衣服湿了?快穿上衣服,免得着凉。”母亲亲切而又温柔的话语一下子温暖了我的内心,与母亲一起打着伞回到了家里。望着母亲浑身湿透,瑟瑟发抖的样子,这才发现一路上母亲怕我再淋湿,所以一直把伞往我这里倾斜。想到这里,我的心里酸酸的,心里似有什么在打转……
母亲的爱是无形的,是一丝丝清凉的风。我永远也忘不了母亲对我的爱!
【篇十:孤独是一把双刃剑】
一路走来,谁都不能与谁相伴走到最后。人生终将独行,苍凉又悲壮,但还是要执著地走下去,因为,生活在别处,梦想在前方。
古代的帝王称呼自己为“孤”,多少末代皇帝就是因为承受不住这一个“孤”字,失去了天子的威严和权力,而让列祖列宗金戈铁马打下的江山毁于一旦、横尸他人之手。
历史上,李白曾豪迈高歌:“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他是孤独的;杜甫也曾咏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亦是孤独的;司马迁用孤独写了史家之绝唱—《史记》; 孙武用孤独铸就了兵家地满山遍野尝遍百草,李时珍成就了东方医学的鸿篇巨制—《本草纲目》; 更有屈原,孤独一人忠心为国,最终一边吟唱着“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浊清”,一边孤独一边纵身滔滔泪罗江,一曲《离骚》成了千古绝唱。
孤独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承受得住的人来说,它是通往成功的敲门砖,能让人脱俗独立,在淡然的处世态度里得到自我提升;而对于难以承受的人来说,孤独就像毒药,让人意志消沉、与世隔绝,拒绝自我提升和进步,就离成功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