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绽放在舌尖上的美好回忆——簸箕炊】
乡晨,清风伴着香味,一丝丝的扩散开来,偷偷地溜进鼻子,闻着沁人的香味,我知道,奶奶肯定在忙碌早饭——簸箕炊,每每到此,总吸引一班小孩来观望,帮忙。
奶奶命令着几个较大的孩子去准备材料,大米,生粉,出泉水,熟芝麻,花生油,酱油,辣椒,蒜头等,孩子们忙个身水身汗,不过,我们觉得值得的,因为,接下来,是奶奶的作秀时间——
只见奶奶围起小布围裙,用两双长满老茧的双手,熟练的舀米,过水,甩米,一切都那么干脆利落,手起米落,一大盘白胖,闪亮的“小孩”躺簸箕中,用井水浸泡了3个小时。捞起来,倒在石墨中,接下来,就到了我们表演的时间了!
两三个“壮爷们”,咬紧牙关,青筋蹦出,豆大的汗珠沿着青筋轨迹流过,额头的皱褶紧夹着细珠,确有“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之景,三两个小孩,舀着一碗碗甘泉水,往石墨轻轻倒,一滴滴的米浆滴在了容器里,一滴滴上午汗水汇聚,纵使辛苦,但却值得!
接下来,大家七手八脚,拌粉,过斗;用些细面粉与米浆拌匀,奶奶把米浆分成了几大碗,小孩子们拿着细眼漏斗,一遍一遍地过滤,涓涓米浆,流过漏斗,流过我们的心田,夹杂着欢声笑语,流向幸福的远方……
再接下来,架起量器,把过滤好的米浆倒在已经煮沸的水中,白色的米馍,可爱的小米泡,水灵灵的。接着再把它分次灌入小簸箕或托盘中蒸……
“呼——嗞”,蒸笼一打开,米香扑鼻而来,几乎是同时,十几双筷子一起伸了进去,推推嚷嚷,你抢我的酱油,我拿你的碟子,他独占了芝麻,大家吃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奶奶眯着小眼睛,不动筷子,但嘴角笑得似乎吃得很满足了,那时,笑声叫声骂声直冲上了烟囱,回荡在了乡村的天空中!
许久都没有尝过家乡的簸箕炊,尽管在外面吃的多美味,都比不上家乡的香甜,甘醇,无法忘记家乡那簸箕炊的香味,以及那些欢声笑语,可能这就是家乡的味道,家乡的爱吧!
【篇二:暑期见闻】
暑期,我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以桂树成林、风景秀丽著名的山水桂林。
桂林的标志---象鼻山,坐落在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交汇处。巨大的山峰犹如一只大象耸立在水中央,低下头用长长的鼻子在畅饮漓江的甘泉水一般,山上长满的小草和小树,像是给这个巨大的家伙戴了一个绿色的花环,顽皮、可爱、栩栩如生。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桂林到阳朔,清澈见底、碧绿如翠的漓江水蜿蜒如玉带,缠绕在形态万千的奇峰异石中。五指山、神笔峰、老人守江、蟠桃迎宾……群峰倒映水中,水绕着山,山依着水,如诗如画。我拿出一张20元人民币,背景图案与亲眼看到的“黄布倒影”真的是一模一样。这里江流清澈,碧绿透底,从水面上可看到江底米黄色大石板,似一匹黄布平铺在河床之上,因此得名。考人智慧和眼力的当属“九马画山”了,据说当年周恩来总理在一块有许多颜色的岩壁上数出了九匹马,陈毅副总理数出了七匹马。我在导游的指引下,费尽力气才看出来五匹马,看来我们平常人还真是和伟人的差距不小呀,哈哈!
领略了瑶族、壮族开垦的,集大自然鬼斧神工和劳动人民智慧于一体的龙脊梯田带来的震撼,感受了刘三姐对山歌纯朴的风土人情,我被这座城市深深吸引,流连忘返。
“不愿做神仙,愿做桂林人”,山水桂林美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