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相关作文

【篇一:八年级语文作文】

琴到无人听时工

弹琴,于寂寞中得到扶摇而起的欢欣。

-----题记

最爱是那铮铮铁骨,一枝寒梅独自在梢头傲然绽开,开出了冰清玉洁的美丽,开出了高雅脱俗的气韵,开出了笑弄风霜的姿容,便,开在了故人的心头。一曲《梅花三弄》惊了一袖的暗香,美了何处的归人。

寒江月冷,银河耿耿,凝眸高凭,遥见渔竿轻弄影,壶天物外幽情,破沧溟有客寄闲名,醉里醒醒,歌泽畔也那吊湘灵。那苍苍蒹葭,在南宋的潇湘随风招摇,那是山河残缺的无奈,那是时势飘零的感慨,那是世浊我清的唏嘘,那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叹惋,那是一首《潇湘水云》的眷恋。

更有王勃的《滕王阁序》,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夕阳西下,渔翁荡浆归舟,拨开芦苇匆匆,撩得水波漾漾。是份安逸,是份勤劳,是份朴实,是份闲适,是份自在。远离喧嚣,避开世俗,楫一叶小舟,摆渡水云间,云雾飘渺,天地迷蒙,撒一怀前世柔情的网打捞云雾间一缕诗意的悠然,只听得那《渔舟唱晚》声声入耳,涤荡心头。

荀子在《乐论》中指到,“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历来隐逸之士,多有扶琴自娱者。田园隐士陶渊明“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扶而和之,曰:但是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还有嵇康等人,他们无法公开表露,寄于诗文,又恐落人口实,只得隐没在琴曲中,选择“隐”的方式栖身丘壑,在一曲曲琴声中寄托自己的忧愤和情思。

所谓“琴到无人听时工”,整个世界背过身去,铿然一生,寥落悠长,其余魂魄,止于明月清风。此刻的琴,才是一份诚恳。只可惜,如今若无人喝彩,琴声也凋零了。

【篇二:眼泪流过中华文化】

前些日子在看一篇文章,叫做《流泪的滕王阁》,滕王阁的忧伤无声无息地追随着,每一寸板,每一抹朱丹都在心弦上颤动,诗里是伤痕累累的王勃,诗外是为他伤心的我们。

“物是人非事事休,未语泪先流”,眺望滕王阁外的水云间,茫茫岷江水欲拍栏杆,浅云灰灰趁着阁,入一双饱含泪水的眼睛。

中华文化的动人之处,莫过于在眼泪中让人得以宣泄,一半在海中,咸涩的焦灼。

若说中华文化真的具有包容性,那么多人在她的世界里哭泣。李清照“凄凄惨惨切切”无处诉说的悲凉,李白拔剑四顾的茫然,李煜家破人亡无法挽回的伤感,路游、辛弃疾、文天祥的一腔爱国情,承载在泪中轻吟浅唱,“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眼泪,也许不能诉说太多的情感,但却是暗合了太多的经过。

“天下无知者,便竖子成名穷途而哭”,那是纷乱的愤恨之泪,我仿佛看到李清照的双泪长流,那是对南宋的无奈之泪。眼泪,记录了一个时代。

中国,也许因为有了这些流泪的文人,才有了息息不断的鲜活生命,而这眼泪又几经流传,

流到后人眼中,我们无法忘记这些伤感的文人,他们对世人有的缺憾,耿耿于怀,他们无法生活安宁,不能战胜世界更无法战胜自己。

一个又一个,一代又一代,悄然而来,溘然长逝,留下了眼泪,

留下了风雨中票演的背景,一个属于东方的文化情结,不息的记忆。

泪,化为烙印,镌刻中华文明;泪,折射永恒,光耀中华文明。

我想,在这个年代,我们不怕笑容消失,而怕在眼泪中了悟人生,了悟中华文化。我们应该更清楚,泪是一种精神的包含,透过它,我们可以看见一切。

眼泪,晶莹又可贵,滋润了中华千年,让我们看见未来,回味过去。

【篇三:我心中的桃花源】

读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领略了那样一个美丽富饶、安定平和的仙境。不止陶渊明,千百年来的人们都梦想着自己的桃花源。如他们一样,在我的心中,也有一个“桃花源”。

我心中桃源的样子,或许和大多数人不一样。大概是因为烦腻了嘈杂纷扰的生活,那些喧嚣总让我感到被束缚,被压抑的难受。我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时光。渴望静谧的氛围。它不必有广袤的草地,不必有美丽的街市屋舍,甚至不必有如粉霞般的桃林。它也不必是一个固定的场景。我独独要它“静”。

幻想中的桃花源景致是多变的,但不变的是那份宁静致远。

在心里,它有时是一个庭院。夏日炎炎,倚在树下歇凉。随手翻一部书籍,细细品,慢慢读,或为故事里的人物拍手叫好,或为情节的坎坷而慷慨激昂。

也许是在薄雾中,细雨连绵,披上蓑衣,持着钓竿,荡漾在如水墨浸染的烟景里。听淅淅沥沥的雨声,观如画的美景。

也许是在“花雨”中,捧起手,掌心飘落的花瓣,伴着“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又护花”的吟诵。

也许是在小桥流水边,只是这样静静的驻足,清风拂过面颊在耳边低吟,流水则是它的伴唱。

也许只是在窗前种一盆绿植,为它浇水施肥,修枝剪叶。

人们总说桃花源不过是对美好生活的寄托罢了,又怎会真的存在?

如果有人这样对我说,我想我会借用一句话来回答:“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大千世界,总有一处与心中所设想是相似的,只要你用心去搜寻领会,就一定能发现这个地方。

我想。等有那么一天,带上笔,带上书,安之若素,仰望星辰闪烁,静赏花开花落,踏足寻找梦中的地方,做自己梦想做的事。真正去寻一寻我的桃花源。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