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快乐的年糕节】
今天,我们来到了河上的一个村里,年糕会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虽然今天下着雨,但我的心情丝毫没有被破坏,反而觉得异样的舒适。
我们一进场,村民们就敲锣打鼓,热烈地欢迎我们,我在优美的音乐中慢悠悠地走进了祠堂。
“嘭,嘭,嘭”,这是什么声音?原来,是叔叔们真在努力地捶年糕啊!只见一盆盆煮熟的雪白的糕花“扑通”一声统统倒在了石盆内,叔叔就拿起巨大的木锤,用力地敲击糕花,只见糕花马上就变成了白白胖胖的年糕,好诱人啊!我马上就去抢了一块吃了起来。这年糕就是跟我们常吃的年糕不一样,不像我们城市里的一样软绵绵的,而是又糯又劲道,像加粗的面条一样,外糯内劲道……说白了就是三个字:真好吃!
当我吃完年糕时,感觉手上粘粘的,怎么回事啊?原来,是年糕渣黏在我手上了呀!就在这时,一个问题随之而来:刚才在叔叔蒸年糕的时候,为什么倒出来的时候不会黏在锅里呢?我仔细看了看蒸笼的形状:从外形上看,与普通蒸笼没什么两样;但里面可是大不相同,中间有明显的突起,沿着四面八方低下去,形成明显的圆锥形;为了发挥更好的效果,村民们还会在里面撒上盐、糖、面粉等小颗粒状的物质,才使得年糕不会粘锅。
这里还举行了各种比赛。先是捶年糕,只见两位选手沉着地操纵着锤子,向年糕砸去。正当一号选手略占上风时,由于锤子太干,把年糕黏在了上面。更糟糕的是,他又一不小心把年糕从锤子上甩了出去,全场爆发出阵阵欢笑。那位选手只能红着脸捡回年糕继续打。接着是做团子比赛,两位选手从容不迫地搓着揉好的面,要求是只做六个,按各方面来打分,分数越高越好。不料,二号选手摔了一跤,把他搓好的的五个团子都压成了饼子,只好硬着头皮再把饼子搓成团子了。
用过鲜美的午餐,外面的雨仿佛也小了很多,我们乘着车,来到了一处古老的房子里,观看板龙。板龙的头绚丽多彩,十分美丽,大约有六个成年人堆在一起这么大;龙身大约有个十多米长,太不可思议了!导游说这龙会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呢!我们还在墙壁上了解了一些关于板龙的资料。
今天,我们的旅行就圆满结束了。这次旅行不仅让我知道了年糕是怎么做成的,还让我尝到了美味的农家菜,让我永生难忘。
【篇二:黑板上的记忆】
初一初二就这样逝去了。两年来,我们的教室不曾改变,那块黑板也积下了厚厚的粉笔灰,每当我走近那块黑板,总觉得它像一扇门,门里有着我们难以忘怀的故事。于是,那零星而又温暖的幸福便勾起了回忆……
我看见了一黑板龙飞凤舞的字迹。哦,那是老师的字迹。记得,那次老师生病,失去严师管制的我们,便原形毕露了。自习课上,我们将自己的“才华”统统展露出来,各显神通。老师果然了解我们,在我们调皮了一天后,黑板上就有了这些语句。在明白老师的一番苦心后,我们不再调皮。也许是老师的话令大家羞愧、感动,不愿让老师伤心吧。
我看见了一黑板的祝福。哦,那是同学们留下的友谊的见证。那次,三位同学的生日恰在同一天,于是同学们纷纷选择在黑板上留言祝他们生日快乐。其中,有清新整齐的字迹,有弯弯曲曲的“蚯蚓”爬,也有漂亮飘逸的字迹,但最重要的是都装满了同学们的美好祝愿。这场生日会没有五彩的气球,但有大家自制的贺卡;没有美味的蛋糕,却有美好的生日快乐歌。它不是华丽的,但却是最温暖的,它在我们记忆的森林里常青。
我看见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哦,那是我们班的黑板报。几位同学挖空心思,甚至牺牲自己的吃饭和休息时间,将自己的奇思妙想挥洒在黑板上,为我们的教室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
我还看见许多的粉笔字,它们都在我的心灵上刺绣……
记忆里总会隐藏别样的温暖,黑板上总会有难以磨灭的记忆。总觉得黑板越来越厚,是否是填塞了太多记忆的缘故呢?
【篇三:看龙灯】
天未黑,灯未亮,操场上站满了人,这儿怎么了?
原来是宫前要闹龙灯。操场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还好我的朋友带我来到了一个二楼的小阳台,可以从上向下鸟瞰整个操场。
天渐渐暗了,突然,灯火点亮了,烟花齐刷刷的点燃了,一条又一条的金龙飞上了天空,在天空中绽放出了美丽的色彩。
人群中涌出了一波人,向趴在地上休息的龙冲去。宫前的龙是板龙,是在一块长板凳上用竹子制作龙骨,再用纸糊上,内部有一块电池和一只小电灯。
最特别的是龙头,特别的大个,要四五个人才能抬的起来,前面还有一个人要拉绳子,拿龙珠。
起龙了,那么大,那么长的龙从地上爬起,动作是如此流畅。朋友告诉我:舞龙队是民间自发组织的,我惊讶不已。龙起后,不急着走,在操场上绕圈圈。绕着,绕着,龙头被“关”在了中间。我正担心呢,可是,不一会儿,龙头就巧妙的钻了出来。
过了十几分钟的样子,龙好像累了,停下来一动不动。人群中也开始了聊天。还好,这个现象保持了一分钟,龙就继续绕圈了。
天完全黑了,龙离开了操场,我们也该休息啦。明年,我们相约一起再来看龙灯
【篇四:正月初五看龙灯】
初五下午,我们全家和亲朋好友一起去河上镇溪头村观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上龙灯胜会”开光大典。
到了现场,那里已经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了。有穿着大红袄的村民们在敲锣打鼓,有拿着彩色扇子的村民们在跳扇子舞,还有腰鼓队、马灯队在表演。我和余诺姐姐穿过人群,钻到了舞台下面的栅栏外。栅栏里面有许多又大又粗的蜡烛,栅栏上的舞台中央摆放着一个巨大的龙头,它色彩缤纷,威武霸气。
典礼开始了,村民们先点香燃烛,祭祀祈福,然后师傅们为板龙开光点睛。开完光,村民们放起了礼花,巡游开始啦!村民们把台上的大龙头抬了下来,把龙头、龙身、龙尾连接起来,开始舞龙了。舞龙队伍的前面是三支高照和三匹彩纸扎的大马。高照是一支很长很长的毛竹,毛竹两边挂着两排灯笼,象征“褔星高照”。大家都围着看舞龙,连外国人也来看热闹了,天上还有三架无人机在飞来飞去地拍摄。
典礼结束后,我和余诺姐姐看到门口有卖棉花糖的,妈妈给我们每人买了一朵棉花糖,我们吃得津津有味。呵呵,今天真是又过了眼瘾又过了嘴瘾!
【篇五:二十年后的家乡】
考去了北京,已经20年没回重庆,今年正好休假一年,我收好行李,骑着翼龙,飞回了大学城。
这只翼龙是我在北京买的,但它出生于重庆,所以对回大学城的路还比较熟。飞到了重庆上空,我才知道什么叫“热闹”:我的四周有许多用云做的路,翼龙在我们四周翻飞,掀起了阵阵狂风。地面上的红绿灯顶部时不时就往天上打一束激光,激光上的数字也在不断的变化,连激光的颜色也是和红绿灯一样。打出的激光数字后,云的高低也会开始变化,只要翼龙贴着云整齐的飞,就不会发生“塞龙”的情况。高空寒冷,你在购买翼龙时还会再购买一整套“高空服”来保暖。再加上云的高度在1900米以下,所以在这个高度是不会有危险的。那万一从翼龙上掉下来了呢?放心,这些铺道的云,都是经过特殊加工,已经半固化,掉上去就像睡在棉花上,不会受伤。
我透过云朵的间隙,看了看下面:各种各样的大型和小型恐龙在等红绿灯,池塘里有一些水中的鱼在跳跃。一栋栋房子都矮矮的,好抵抗恐龙跑动时的震动。一只板龙很想吃一棵树的树叶,它主人死力拉住板龙的脖子,可是板龙还是吃到了一片树叶,看到这一幕,我直接笑到无声。家乡真是太像奇幻小说了
不过,恐龙只是一种宠物,真正的自家交通工具是无人机。
回到家,二妹从房子后面跳出来,一见到我,飞快地跑过来,和我拥抱在一起。过了一会儿,二妹拉着我跑到房子后,那儿停着一架和大衣柜一样的大型“无人”机。这种城市“无人”机和战斗的无人机不一样,它的外形跟2019年儿童玩的无人机玩具一样,四个角上各有一个螺旋架,只不过放大了,这架“无人”机通体雪白,没有一丝瑕疵。在这架无人机中间有一个玻璃罩,里面有三个座位,原来是个三人座。有人坐的无人机只能叫它飞机,但不管是无人机还是飞机,也要有一个驾驶的东西呀,这架无人机怎们没有呢?这时,二妹从包里拿出一个和2019年玩具无人机遥控器一样的驾驶器,给我说:“这是飞机的驾驶器,你有考驾照吗?”
“有,不过还真没有这驾驶器先进!”
我将驾驶器上的驾驶号输进去——现在我们可以开飞机了。家乡真是太像奇幻小说了!
奇幻的家乡!奇幻的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