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眼界决定成败】
独具慧眼,眼界宽广,往往能发现浩瀚星空,走向成功之路,不同眼界便有着不同命运,或鼠目寸光,或沉溺于黄粱大梦,无法窥探丝毫未来,只会坠入失败的深渊。
眼界长远方能走出困境,迎接未来的辉煌,目光短浅只能沉溺于过去,自掘坟墓。暗中的变化与未来的趋势都需宽广眼界方能探知。清帝国闭关自守,目光仅限于已之一亩三分田,昔日昌盛之梦在列强的坚船巨炮下如泡沫般消逝,即使如此,先进运动仍困难重重,最终“大清”灰飞烟灭。反观苏联,建国初期内忧外患,斯大林,一个钢铁铸造的冷血独裁者,却拥有着非凡的眼光与意志,大力改革,苏联飞速进入工业化。苏联日后强盛与其广阔眼界密不可分。眼界宽广与敏锐正是窥视世界动向的窗口,有它才能走出辉煌。
只顾蝇头小利,困于方寸,往往最终跌于自己的狭小眼界上,倘若心怀天下,放却薄利,让心胸不因自己处境而萎缩,岂有不成功之理?纵然身为俑耕,陈涉心中自有鸿鹄之志,出身卑微丝毫无法影响他宽广的眼界与博大的抱负,正因如此,他与吴广日后大泽乡起义,干出一番大事业。身为名门望族,更是嫡长子的袁术却恰恰相反,他不禁鼠目寸光,心胸狭隘,更是只顾一己之蝇头小利,自傲自大,不识大局,甚至还妄图称帝,最终落了个悲惨结局,没有宽广的眼界便是毫无目标,不知未来动向,亦或自以为是,不识大局。只有优秀的眼界,才能在仰望星空之余脚踏实地,走向璀璨的未来。
独具慧眼更是走向成功的一把必要的钥匙,眼光宽广法能不局限于方寸。一英国人研发众多的合金以寻求更加优秀的来复枪管,然而这些金属却都未能让他满意,他并没有放弃,他发现了其中一种合金具有优秀的抗腐蚀性,他广宽的眼界立刻使他联想到这是一种极佳的刀具材料,后来不锈钢广泛应用在了饭桌上。倘若他没有这眼界,不去想让这种金属物尽其用,那他也难以获得成功,优质的餐具可能要很久之后才能出现。洞察力与眼界不可失去,有了这两者便可突破方寸的枷锁,走向美好明天。
广阔的眼界使人既不会成为井底之蛙,又可以压制方寸的禁锢,还可破除自满,了解自身,眼界更是引领志向,维持雄心。可见眼界正是成功的不可或缺之物。
【篇二:中国梦,我的梦】
如果说人生是一棵果树,那么梦就是果子,让果树变得丰富多彩。时代在变,潮流在变,但唯一不变的是在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是这个共同的梦,鼓励着我们克服人生路上的种种挑战。
1840年,英国的一声炮响彻底打破了中国的宁静。当清政府用弓箭长矛来应对英国的坚船利炮;当清政府火烧圆明园;掠夺我国的金银珠宝……有谁能想到这个国家今天能国势强盛。在那时,这也就是一个梦,一个遥不可及的白曰梦。可是,今天,我们正不断崛起。只要心中怀着梦,并为这个梦去努力奋斗,尽管梦很遥远,但它终会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辉煌成就。屠呦呦发明了青蒿素,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幸福的声音传遍了祖国的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我们奔句全面小康的步伐也更有力,时代在招手,我们的梦在飞翔。
现在,我要说:我骄傲,我是炎黄子孙,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篇三:尊严不倒,生命永恒】
因为拥有忍耐严寒、不畏寂寞的尊严,才萌生了雪莲在高山之巅执著圣洁的守望;因为拥有不屈不挠、坚忍不朽的尊严,才创造了胡杨在西北荒漠直插云霄的永恒;因为拥有奋力搏击、勇于追求的尊严,才存留了荆棘鸟在荆棘树上宛若天簌的绝唱。
自然万物时刻在用自己的精神诠释着尊严的内涵。物犹如此,洗尽铅华的历史,也曾经收集了多少坚守尊严的璀璨贝珠,尽收潋滟。
朔风凛冽,冰雪飘零,在清风冷月之中,苏武独自守望着北海枯瘦的羊群。在大漠的黄沙漫漫中,在单于荣华宝贵的引诱下,“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坚定将苏武的尊严永远地定格在历史深处。面对大漠飞雪、寒沙衰草,他坚守自我;面对锦帽貂裘、高官厚禄,他不为所动;而对酷刑铐打、屈辱戏谑,他宁死不屈。只是因为他拥有赤胆忠心、铮铮铁骨的尊严。是尊严,使苏武能够擎一枝旌节,以挺直的脊梁回归大漠,演绎一场泱泱大气的千古奇说。
尊严可以使人执著于自己的信念,追求于自己的梦想,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巅峰。
野田圣子凭借敬业的尊严扬帆希望,在洗马桶的生活中锻炼自己,终成一代邮政大臣。中华达人刘伟凭借生命的尊严坚定意志,在失去双臂后用双脚弹奏出天籁的旋律。赛麦尔维斯凭借科学的尊严尝试超越,在洁净的环境中挽救了无数危亡的母亲……他们的生命在尊严的浇注下不断前进,活出精彩。是尊严支撑着他们走过坎坷歧途将自己站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尊严是进步的阶梯,它可以承担个人生命的重大使命,亦右以背负民族五岳的沧桑与巍峨。
当虎门的硝烟腾空而起,拥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在外国人的鄙视中忍辱负重。面对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与国家形势的万分危急,中国靠尊严在夹缝中顽强生存,最终能够以胜利者的姿态屹立不倒,也正是这种大国的尊严,能够让中华民族圆梦奥运,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与与伦比的美丽,亦能够让中华民族遨游太空挥动旗帜完成古人千年的夙愿。
尊严不倒,生命永恒,愿我们能够在尊严中散发出生命恒久的芬芳。
【篇四:二十年后的我】
听!广播上又重复着王伟同志不幸牺牲的消息。这几天,我内心总充满着一股愤怒与伤感。我愤怒,因为祖国母亲的尊严正遭受着美国列强的挑衅;我伤感,是因为我们同胞的生命所遭受无端的践踏。正因为这样,再次让我噙着热泪读懂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个永恒的真理。
倘若有人问我,二十年后你要干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要当一名战士,一名保卫祖国的战士!一名像王伟同志一样保卫祖国蓝天的战士!我为我的理想而骄傲,我无怨无悔!因为我们都是人民的儿女,我们都应为祖国的强盛和安宁做出自己的贡献。
也许,二十年后的你或是一位为祖国的繁荣而工作的科学家或是一位为祖国的未来而默默耕耘的人民教师,我们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有着一种信念——那就是希望中国母亲能扬眉吐气。翻开沉重的历史,那写满岁月沧桑的长卷永远成为过去。接过先辈手中的笔,我们将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着中国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王伟走了,千百万个王伟又站起来了,那就是我们——共和国一代又一代的骄子。因为美国的坚船利炮永远也炸不毁我们拳拳的爱国心,挈挈的民族情。我深深地知道,要当一名合格军人是不容易的,要当一名20年后的军人更为艰难。
记得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这样写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在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中,我们应当怎样度过呢!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可以自豪地说:我把我的一生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多么铿锵的语言,我将以此,作为我一生的格言。
昨晚,我梦见了二十年后的我,我驾驶着祖国自己的飞机,巡逻在共和国的蓝天之上……
【篇五:我看愤怒】
人的愤怒不可缺少。尤其是那种大爱大恨的愤怒,它直指社会的黑暗和残酷,揭示人性的软弱和卑劣。“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是杜甫的愤怒,“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是岳飞的愤怒;龙应台对中国人的软弱卑怯痛恨不已,横眉怒责;白杨对中国国民的劣根性咬牙切齿,竖目呵斥。正因为有这么多叫人动容动心的无私愤怒,才使得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经受住了五千年的风吹雨打而依然傲立于世界之林,其中属鲁迅的愤怒最为经典。
那是个怎样的时代啊!无知与愚昧,暴力与侵略,沉沦与堕落,叫人无法忍受,于是鲁迅出击了!他以笔代剑,直刺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他以字代声,呼唤沉睡国民魂兮之归来,他那双在黑暗中因愤怒而发亮的眼睛,如此锐利地穿透迷雾,照亮了整个时代。
我看鲁迅的愤怒,那是忧郁的最高形式。在那样一个罪恶的时代,“忧郁”一文不值,“忍受”只能成待宰羔羊,唯有愤怒,才能激起国人的斗志,唤醒国民的尊严。于是他借雷峰塔倒掉的怒笔谴责社会的极度荒唐,讥讽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国画在欧洲一路挂过去“发扬国光”的丑恶行径。
我看鲁迅的愤怒,那是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面对蒲团上穷困酸腐的孔乙己,面对茶馆中愚昧憨实的老栓夫妇,面对在未庄欺软怕硬,高度自尊又绝对自卑的阿Q,鲁迅的眼中充满了同情、酸楚和痛苦,但是他深知,这些情感对生活在那时的他们是毫无意义的,所以他把同情、酸楚和痛苦都化为了“恨其不争”之愤怒,他希望这些愤怒在文章中咆哮、在字里行间燃烧,能惊醒关在黑房子里的灵魂,从而使痛苦的人民在黑暗中看到属于自己的光明。
我看鲁迅的愤怒,那是伟人出离于痛苦的极致。面对刘和珍们的惨死,面对柔石们的鲜血,他已深味着“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了,而面对侩子手射向徒手请愿的学生的黑枪,特别是面对“几个学者文人阴险的论调”,他出离愤怒了!他再不能钢牙紧咬,而是悲泪横飞,仰天长啸:“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那是怎样的一种愤怒啊!“愤怒”,这时成为这位身处乱世与国难抗争的猛士唯一能找到的表情,它最大限度地表达了一个世纪伟人的大爱和大恨!
这,就是鲁迅的形象,也是鲁迅的愤怒。
【篇六:恒星的物语】
不愿做一颗流星,划过无际的天空,璀璨却短暂;只愿做一枚恒星,驻守于茫茫宇宙之中,执着、坚定。
“商务男”遭遇“囧人”,《泰囧》中,无论是乘于飞机上,行走于巷道间,滚打于泥泞中,淋湿于瓢泼大雨中……宝宝始终与健康树不离不弃,“它会带给我幸运与机遇。”宝宝傻笑着说。脑海中抹不去的,是他的目光,专注地盯紧前方的路途;是他的双手,紧握健康树,饱受沧桑却坚持不渝;是他的脚步,稳健却坚定。痴笑下凸显出他对幸福的渴望与追求,感染着这个彷徨而冰冷的城市。
“莫须多言”。莫言将行行字迹深入骨髓,滴滴汗水浸润笔尖,推显出蓄势待放的光芒。落叶也曾沧桑的坠摇在老树的一角,紧握自己的手稿,依旧坚持他那遥远却从未终结的梦。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偶然中存在的必然,成就了他的一行字、一本书、一片天……
荒唐的辩词,已无济于事,那亘古不变的领土主权呢,不容侵犯!“钓鱼岛”事件,令国人的愤怒如巨浪般喷涌呼啸而来。
南海的那一抹蓝天,寄予国人坚不可摧的信念,蔑视日本的坚船利炮,击退海岸上掀起的层层巨浪,向世界宣告: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单一个“固”字,彰显了国人对国土的维护,对信念的守望,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此时此刻,这种力量仿佛化作一只飞鸟,抵御寒风,穿越飞雪,振翅翱翔,驻守这片海岸线。
高耸的高速路将“钉子户”层层环绕,凸现出阵阵违和感,虽是城市中拔不掉的“钉子”,但那曾是户主们童年回忆的摇篮,记忆盛存的港湾。他们在独守自己的心灵家园,驻守这片天,当所有人的否定朝他们迎面扑来时,他们不为所动,双脚坚固的站立在自己的那片土地上。这何尝不是可叹可感的坚守?他们心中无法割舍的温存虽不合时宜,但这份守候亦可歌可泣!
坚守,意味着对梦想的守护,磨砺着人的信念,提升蕴于心际间的品格,鼓励我们去超越……
流年,如沙漏中的沙,匆匆逝过。但我仍坚守我内心存留下的这一片天空,如恒星般,坚定的永恒之光存守于这片宇际间。
【篇七:逆战】
困于逆境中,不能坐以待毙,逆风而战,更能茁壮。
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坚船利炮打破了中国封建统治的大门。英国引强大的工业实力,以压倒性的优势打败了中国,让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也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对中国人的毒害,条约对中国的压榨,以及欺软怕硬的政府对人民的剥削,中国在这样大逆境下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力,西方列强不断分刮着中国这块大肥肉。中国那时有的是经济日益萧条,政府破败,还有那被别人支配的主权。
这一切的一切也该画上句号了,在众多先进知识分子带领下,人们有了救亡图存的意识,不再只是为了照顾自己的小家。他们建立起了共产党,发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对帝国,封建,官僚资本主义。他们从零,不!他们处于更加恶劣的环境中,从负数开始。当时不只是没有枪炮,就连维持生活的粮食,也都是百姓救助的。人民便是共产党最强大的力量。在知识分子的思想传播和共产党员领导下,有更多的人想要加入这个能在黑夜中给予人们一束光亮,指引人们前行的组织。
但好景不长,这个想要燎原的火种再一次被打击。国民党不能任由共产党这么发展下去,将要把共产党赶尽杀绝。受错杀百个,不可放过一个的命令,波及到无辜的百姓,让人民看透了国民党,这次打击不仅没有达到共产党,反而使他更加壮大,因为他们都怀着一颗救国救民,死不足惜的心,坚定自己正确的方针,为人民,为了国家。毛泽东同志带领着这样一群能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们,何愁不赢?他们胜在“逆锋起笔”,先尝探索之苦涩,后得改革之硕果,又有深谋远略的领导人,与人民共患难,同生死,赢获民心,在逆境,得势而起。
正如周总理回复美国官员的话:“中国人总低头是因为我们在爬山,一直走上坡路;而美国人总是仰着头,是因为你们在走下坡路。”此话一出那个官员鸦雀无声。新中国成长于逆境中,中国擅长打破逆境,一次次创造奇迹,在逆境中愈战愈勇!
【篇八:扬起探索之帆】
每一次探索,都会打上成功的烙印,所以,成功需要探索。
探索是生命的本质。
人是万物之灵,宇宙之精华,所以人重探索。人的探索精神从呀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时候就可以初见端倪。婴儿出生时既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要生存,就必须探索。当他学大人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时,便是一次伟大的探索;当他用脚在地上摇摇晃晃地走路时,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探索。而当他长大一些,自己学吃饭时,更是一次重要的探索,因为他通过后,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人了。以至以后在学校学习,在社会上生活与摸爬滚打都是一次次的探索。所以,探索是生命的本质。
探索是灵魂的力量。
古往今来,能探索之人的灵魂异常强大。秦始皇雄才大略,因为他敢于探索,他将法家的思想融于自己的统治,以严刑苛法锻造出拥有钢铁般意志的军队,把天下统一于手中;后又探索出新的封建制度,影响了千秋万世。司马迁意志刚强,所以他勇于探索。他不惜以士大夫的身份,游走于山川河滩,用餐风露宿的亲身探索来收集史料,尔后开创古之先河,以纪传体通史代替编年体,勇于探索,终成誉有“史家之离骚”的《史记》,将其衰朽之身镌刻于史碑上,永不磨灭。探索,给了他们灵魂无穷无尽的力量,名留后世。
探索是发展的阶梯。
当封建的思想禁锢着人们的心灵,封建的制度阻碍着人类发展的时候,大不列颠人做了一次伟大的探索。他们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然后用坚船利炮轰蹋了挺立千年的长城和风蚀万载的金字塔,古老的神祇终于被抛弃,社会的进步也接踵而来。汉人们以为自身的力量已无法发展,所有的认识都趋向极限的时候,爱因斯坦又做出了震惊世界的探索。相对论把人们带入一个崭新的纪元,它让人们认识到了自己只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细微的尘埃而已,然后推动了科学的全面发展,使人们的眼光从征服地球跳到了征服宇宙。正是永不停歇的探索,才将人类的历史不断推进,人类借由这一阶梯才能不断发展。
探索是理想的帆,让我们扬起探索之帆,乘风破浪,开创未来的辉煌!
【篇九:昂起头来真美】
纵观中国历代的伟人们,大都喜欢“昂首”这一动作。东晋嵇康临行前引颈长叹,言《广陵散》从此将绝传,道出了一个耿直的文学家为世人所不容的悲伤。乔冠华在联合国大人直仰天长啸,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心中是强盛的祖国给他带来的无穷自信;鲁迅的招牌动作则是横着一字须,脸面朝上,神色透露着不凡的气度与肚量,让抓捕他的特务都惊惧三分。昂首,是一个气质的体现。昂起头来做人,更是对国人最基本的要求。
19世纪初期,外国列强借着坚船利炮打碎了清朝统治者的美梦。一个被关了一百多年的国家突然国门洞开,却又无力反抗外国势力疯狂的渗透。那时候,中国国民的腰是佝偻着的,头是低着的。当时人们餐风沐雨,居无定所,政府视之如草芥,哪有余力和勇气昂首做人!可是历史注定要修改这一切的不公。列强操纵下的巴黎和会,吾泱泱大国竟位列于二等国家之中,然而使团代表顾维钧却仰起头来,用振聋发聩的声音痛斥日本的行径,让人油然而生壮怀激烈之感;黄花岗起义中义士受刑前的照片里,烈士们个个昂首挺胸,大有“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勇气;今日的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更是不低眉屈膝,列强不合情理的提案,我们能于第一时间否决。昂起头来,是实力、勇气的见证,坚韧中透着自信,给人以无限美感。
昂起头来,还是一颗阳光心灵的表现。人在失意惆怅时,心灵萎靡,头也随之下垂,走路不再昂首挺胸,做事不再果断麻利,人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这时千万要昂起头来,让别人认识到你并没有被打败,你有信心应对接下来的人生挑战。俄罗斯画家克拉姆斯柯依的《无名女郎》一画描绘了一名女性知识分子抬起头来,目光中尽是沉静与淡然,还有一丝的孤傲。仿佛已参透这花花绿绿的世界。当时十月革命的新思潮正在冲击古老的俄国,作为一名女性,她不能持枪到前线去,她所能做的便是抬起头来做人,为自己博取权利。美好的心灵,给人的外貌也带来一个春天。一个有着健全心灵的人,是不会低头去投入那无尽的黑暗里,而会抬起头来,仰望头上的灿烂星空。
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应昂起头来,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惧风起浪涌;为后人的路上添些光明,不怕披荆斩棘。昂起头来,提升自己的灵魂,展现人性的美丽。
【篇十:祖国在我心中】
历史曾说:“中国的故事是值得永久传颂的因为那是一个永不言败的生命故事。”
中国的古代叫辉煌。黄河之水天上来,她哺育着神州大地上的每一个中华儿女。滚滚流水是他的血液,茂盛的森林是她的秀发,巍峨的山川是他的臂膀。他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有举世文明的万里长城,有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她养育了一群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华儿女。是中国人自己用勤劳的双手、杰出的才干和聪明的智慧创造了祖国的辉煌。
中国的近代叫屈辱。因为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致使侵略者用坚船利炮炸开了国门;因为清政府的软弱无能,祖国在暴风雨中飘摇不定;因为清政府的软弱无能,罪恶的鸦片战争摧毁了祖国健全的体魄,动摇了民族的根。中国从此四分五裂,中华大地上狼烟四起,人民出于水深火热之中,黄河在咆哮,大地在哭泣。抗日战争唤醒了沉睡的东方雄狮,中华大地上随处可以听到熊狮的怒吼。孙中山的辛亥革命,彭德怀的百团大战,洪秀全的金田起义……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向世人证明:中华民族是永不言败的!
中国的现代叫腾飞。中国人从未停止追求的脚步,我们要不断飞翔,飞向世界,飞向未来。于是,我们唱响了“春天的故事”开始逐步走向富强。千年飞天梦已圆,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三峡水库的兴修……无不向世人证明——“东亚病夫”的帽子早已被强悍的中国人抛到九霄云外。
中国的未来叫强盛。因为我们是中国的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因为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和执着的追求;因为我们有满腔的热忱和铮铮的誓言。
祖国母亲啊,您看看吧,看我们如何用满腔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去撑起祖国的明天;如何去创新进取走在时代的前面,如何把祖国的故事谱写得更加精彩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