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经验是生活的“冰”】
万事万物都有其生存的规律,正如花开花谢,云卷云舒,潮起潮落也是大自然永恒不变的规律。而对于人类来说,规律既经验,经验是过去人类总结出的规律。但我们只能说,经验是生活的“冰”。
经验是生活的总结与提炼,帮助我们少走弯路,事半功倍。《史记:淮阳候列传》中曾记载:韩信在打败魏王豹后,继续往东攻打赵王。当韩信率领兵队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唤作井陉口时,面临着被包围的困境,可他却胸有成竹,布置好了战略,将两千轻骑兵派去突袭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又派一万军队背着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敌军。当赵军追击到河边时,两千轻骑兵便乘机攻占赵营,而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也回水身猛扑赵军。最终韩信大获全胜。当将领们问韩信是如何想到此计时,韩信笑着说:“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韩信善用兵法之中所记载的经验,为他所用,帮助他取得了胜利,如若没有前世之经验,没有韩信的善用,怎么会有背水一战的佳话,怎么有著名开国功臣的美誉!
经验固然美妙,但其依然是“冰”,一成不变。
上世纪8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的学生们正埋头苦算一道出自牛顿的《数学原理》的题目。初出茅庐的罗伯特的计算结果与牛顿的不同,可他坚信自己的是对的,可导师相信牛顿的经验,在罗伯特的坚持下,导师自己也计算了一遍,发现牛顿错了。真是令人难以置信!更不可思议的是,300年来,以严格、精密著称的数学界,历经几十代人的研究竟无人发现,的确,牛顿在学术上的权威性无可置疑,可惜在真理面前,经验却如此不堪一击。
鲁迅说,一切经验,都是已有的活人才有的,经验是死的,生活是活的,我们不能用死的东西去度量活的物体,为其树立条条框框。五四运动、辛亥革命等革新运动哪个不是抛弃了用经验开创新道路才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前人都有如此远见,而今天的我们又怎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花花世界呢?
善用经验之“冰”,需取舍与判断。首先,要知道挖地需找锄头,砍柴需用砍刀;其次,要明白挖地用锄头效果最大,砍刀虽然也勉强可行,但还是择优录取好了。
经验不是生活,如果生活是水,那么经验则是冰,所以,经验是生活的结晶。可是,我们只能从水中读懂冰,却无法从冰中读懂水。
【篇二:黑夜不懂白天的亮】
你紧紧地抱着那个美丽的女人,眼神却是那么的苍白,那么的无助。
这个美丽、精忠报国的女人,已被自以为得计的梁王割喉,打入水牢,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
你欲哭无泪,问苍茫大地,何为忠义?何为兼爱?
为了使那梁城能免于战火的摧残,你违背了墨家的指示,不惜跋涉千里。期间,磨穿了多少双鞋,饿了多少次肚子,可能,连你自己也记不清了吧!
为了使墨家的济世情怀能让人信任不猜疑,你自然恪守教规,身体力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睡,给你马厩的地方,你倒头就睡;穿,给你结实的布鞋,你一概拒绝;吃,影片没有镜头。如果有呀,肯定不会是宫里的大鱼大肉。
为了使这梁王的梁城能在黑云压城的赵军铁蹄下保住,你将生命置之度外:敌军的弓箭射穿过你的身体,带毒的匕首也差点刺中你的胸膛。
可是,最可怕的不是弓箭,不是匕首!而是君王手中的权杖!
终于,当你带领梁国军民击退赵军;终于,当赵军如潮水般退去;终于,梁王的权杖像吐着信子的毒蛇,阴森森地刺来。黑夜下,抓捕的场面随之展开,鲜血随之喷涌,哭声喊声扑面而来……
死的不是你,而是深爱着你的女人,爱戴着你的民众,尊敬着你的将士。他们护着你,黑夜里让你逃出梁城!
你拯救了梁王,拯救了梁国,如今,却换来了这样的结果。为了大地的生机,白天给黑夜以光明,可黑夜怎么能懂白天的光亮!
唉,可怜,可悲……
“革离,这就是墨家奔走呼告的救世生民的‘兼爱’‘非攻’吗?”我一遍遍在心里问你。可是,这样肮脏的君王——专制暴戾、不讲道义、翻脸不认人,真值得你——不,是你们——去爱与保卫吗?
不值得呀,不值得呀。
现在,你只爱她,只爱那些敦厚的百姓,只爱那些为保卫疆域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
你的手,抱得更紧了,但还能唤得回她吗?
黑夜的水牢,在薄薄的月光下,我分明看到,你眼睛里流转的一层泪,凝成坚冰……
【篇三:心动不如行动】
生活中,我们常听说某人有雄心壮志,可不愿意把心动付诸行动,结果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可见,再豪迈的雄心壮志,如果不付诸行动,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我身边就不缺少这样的例子。我之前有一位同学,我叫王文杰,论口才在班上谁也敌不过他,每当班上开辩论会的时候,他总是说得头头是道,就连老师有时也不得不佩服他的能言善辩,同学们则常常为他新奇的想法佩服得五体投地。可他却很少在学习上下功夫,除了语文成绩尚可外,其他学科的成绩平平。而我班的李庚龙,虽然平时不善言辞,但学习刻苦踏实,成绩总是在班上名列前茅。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关键在于前者光说不练,后者则用行动说话。可见,心动不如行动。
这种口头上的将军,行动上的矮子,自古以来就有。
还记得战国时代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先生吧!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就连他那英勇善战的父亲——老将赵奢都说不过他,因此他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其父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则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进赵国,赵军在长平对抗敌人。那时赵奢去世,老将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击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已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代替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击,死搬兵书上的条文,结果使得四十多万赵军全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可见,崇尚空谈而没有实际本领的赵括,不但害己,而且误国。伟人毛泽东曾把这种人形容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生动地说明了这种人的浅薄和无用。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从上述故事中吸取教训,把美好的理想与踏实的行动紧密结合起来,方能有所作为,因为心动不如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