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竹相关作文

【篇一:心境的高低】

如果丢失了一件东西,你们是会抱怨,还是会愤怒,又或者自认倒霉?但楚王会说:“楚人失之,楚人得之。”孔子会说:“人失之,人得之。”老子说:“失之,得之。”这就是高度的不同。

看似一两个字的差异,却饱含着多少的人生感悟,有反应出了截然不同的心境。心境的高低在于自身的生活阅历,在对于生活的理解与感悟。

同样的一篇文章,给小孩子读,他们或许会看完,但他们不会理解文章到底写了什么;给长辈们看,他们了解作者内心在想什么,文章暗示着什么。这都是由于心境高度不同造成的。

想要提升自身的高度并不困难,但也谈不上容易。首先,要学会听话,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听话。因为长辈们吃过的盐比我们吃过的饭都多。其次,才是独立思考,一个人心境的高低,取决于知识的渊博程度,所以我们要学习,用知识来丰富自己。古语常说,知识是人们的精神食粮,可见它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知识,我们就要开始学会思考。无论大事小事,多思考总是没有坏处的。还可以去问问其他人,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和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他为什么会那么想。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展开一场辩论,我想,这在思想上的帮助是巨大的。看实物从浅入深,刚开始或许只能看到表面现象,但慢慢地就会有更深层次的感悟。

或许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会发现你所收获的不只是你想得到的那么一点点。

如果我们的心境上了一个高度,就会发现,我们会用更乐观、更宽容的态度面对生活,会变得“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一般的处事不惊,像“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般的不失本真。

【篇二:我与苏东坡去旅行】

先生去世已有多年。

远处传来飒飒的秋风拂过茂林修竹的簌簌声,送来几缕桂花的清香。那半山园中微醺的雏菊,想来还在秋风中闲适地开着吧。先生的魂灵,该是融进了江边修竹的傲骨吧。

那是先生被朝廷从黄州召回京城的那年。

大概是思念那个与他御前争辩的“拗相公”了吧,先生嘱我在北上途中绕路取道金陵,他要去访王荆公。初秋的江上氤氲着两岸桂花的清香,寂静的江面上水波不兴。远远地,我看见岸边修竹深处的一个小黑点,如蜉蝣般寄于天地,见不真切。待到来人走近,才看清乃是一位苍颜白发的老者,一袭黑袍,骑着毛驴悠闲于修竹之间。先生一袭白袍,屹立在船头,捋着胡须,止不住地颔首微笑。待到上岸,先生拱手长揖,半打趣地说道:“轼今日敢以野服见大丞相!”王荆公亦颔首,长揖而答曰:“礼岂为我二人设哉!”言罢,二人抚掌大笑,笑声回荡于天地之间,同清幽的桂香交织成和谐的旋律,此刻,天地之间,仅此二人而已。

取道江边疏竹间的小径,我牵着毛驴,随着二人一路游目骋怀,斜风夹着细雨,轻轻打在二人身上,却似浑然不觉一般。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只见先生黑发白袍,荆公则白发黑袍,二人闲游于竹林之中,似是天地间翠竹碧水里一黑一白两个清高的小点,两人相携踽踽于小径之间,不时随着徐徐秋风吟出几句诗来。谈到年轻时的意气,两人仍是倍加怀念当年朝堂之上的舍身谏诤,谈到兴起处,相与抚掌大笑。所有政见的争辩,都在此刻化成了过眼的烟云,两个年轻时的政敌,两个当世才子,两个出世之人,所有的艺术上的心灵沟通在不知不觉间弥合着横亘二人之间鸿沟。所谓相逢一笑泯恩仇,不过如此。

来到半山园,外面已然下起了江南的绵雨,荆公手植的雏菊还在雨中迷醉地起舞着。抿一口清茶,两人跽坐于几案前,修竹流水畔,落子声清脆,伴着细雨打在窗棂上的沙沙,想必这即是心灵的沟通吧。先生时而颔首轻笑,眉眼融进窗外的绵雨中,想是已然沉醉了。我不敢打搅,小心地烹上茶,让滚滚茶声与这静寂自由交织着。

明天即是告别之日。渐渐醇厚的夜色吞噬着二人的身形。两人在烛影中谈佛论道,畅论古今,笑声朗朗。

窗外的绵雨还在穿林打叶地沙沙着,黛瓦上滴下一串雨花,正落在墙角的雏菊的花苞上。微风送来幽幽桂香,江边的疏竹仍在簌簌地摇曳着,江面上水波不兴。

起风了。

【篇三:人以何为贵】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是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目标,不同的选择。库克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或许这便是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

如今人工智能的思想深度已然超越人们的想象,阿尔法狗能与人类中围棋的佼佼者斗得不相上下,小冰能写出令人无法分辨的似出自人类之笔的诗集,这是人类的成就,人类自己却愈发冷漠,不求上进,唯唯诺诺。

当更多的人着纶巾,持羽扇,拍遍栏杆,只求进仕,在历史河流中留下自己的名,他却着破衣旧履,垂钓于渭水,淡然笑看眼前山河人间。当他人为自己亲友离世声泪俱下,他却为亡妻歌:羽化而登仙兮,却离伤。他的离去是乘了鲲化的鹏,扶摇而上九万里。

这是庄子的价值观,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与世无争,倒也成就一带贤者。而今的许多人却沉浸纸醉金迷,奢华糜烂,追求物质却舍弃心中一片纯净。

加西亚·马尔克斯成名前穷困潦倒,与妻子借宿一家旅店,好心的老板不顾家人反对收留他们。马尔克斯凭《百年孤独》迅速在世界文坛中占得一席之地,携着不菲的报酬赠与当年出手相助的老板。老板的善良与同情心,马尔克斯都知恩图报,皆为人间高尚品质。

反观眼下的我们,老人摔倒不敢扶,大难临头只顾自己。有越来越多的讹诈,网络暴力,因为这样的事情没有成本,没有惩戒。古语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却在伸出援手的路上举步维艰。

王昭君面对和亲队伍,眼前是漫漫长途,她心中黯然,眼里透出的却满是坚定。汉家儿女背负起了家国重任,舍身为国,远嫁外族。她的心中是舍小家而为大家都高尚胸怀,是一首无怨无悔,传颂千年的赞歌,经久不息。

千年后的我们在网络评论区如鱼得水,以旁观者的身份看笑话,凑热闹。庆幸仍有无私奉献的人成为社会之光。

时间仍在向前,我们仍在行走,却不知何时,我们的心,我们的三观像被蝼蚁不断啮咬吞食,变得冷漠,不分是非。人性本善,生命的价值在于护其清而非饰其华。历史中有我们的榜样,现实中亦有引以为戒的反例。若人无善,无德,与冰冷的机器又有何异?愿我们都能心怀一股暖流,涌动世间的热与情。

人以何为贵?即是君子的胸怀,温暖的善意,舍己为人的凛然,是情,是义,是德,是守护我们的山河人间。

【篇四:离人泪】

念去去,天下三分灯火明月,自是几多情仇,须臾之间,离人不堪旧梦,瘦水悠悠,风毡木栈,蒹葭之约,怎可相负。可奈何,山河拱手,西风花瘦,宁负天下人,不肯负卿,云角之间,细雨呢喃,何处是相逢,何处是归路。梨花零落,一川烟雨,不见踪影。子夜时分,再化作一招魂人,与卿相见,此情不绝,秋阴不散,你我再续前缘。

千里迢迢,几番沉醉;何似将息,怎可相忘?一寸青丝,白衫罗裙,朝夕之间,天若有情,可与卿说尽相思苦。大梦初醒,怎堪落泪,心宇之间,满是疮痍,可似“无限消愁,无限悲凉”。酒尽楼台,孵花一蕊,落花微雨,帘幕低垂,残阳当头,请遂一愿,与梦中人白首,可否?携云而归,此生不弃,一年一载,一瞬一夕,思梦蒹葭,终,比翼双飞。自此,命格双向,千里烟波,红烛灯蜡,再无别离……

两眉微醺,凭肩遨游,一纸丹青写尽泣泪,疏竹剪影说尽霓裳,字里行间,满是思念,天地悠悠,前路迢迢,留吾一人作甚?尽是离愁,求不得生,又不得死。一声泪雨,两鬓松眉;不堪回首,三千青丝,一夜煞白,顾雀可会归路,可会相逢?书卷湿透,笔尖颤抖,蝶懒莺慵,小院堆满残灯,荻花尽是摧零,千种风情,悠浮袅袅,可呼!可叹!红尘紫陌,一如昨梦前尘,漂遥同绾,叹香冰凉;再无寒风萧索,此一程山水,蹴落扶盼耳际,眼波秋水间,尽是苍凉。

忘川长河,三途河滩,珍珠绣盈,尽是坠香,蒙烟细雨间,卿要等我!莫要饮这孟婆汤药,将我忘记!寒蕊冰冷,乱花嫣然,天堇朦胧,霜飞漫天,舔舐三分月夜,闻道听闻古筝,长廊足下,此情此信,胜却凡间无数。

【篇五:笔尖下的流年】

曾经,那个与雨初识的季节,无声的划过了我的心痕,红尘前外,我在书里寻找轮回,殊不知,《梁父吟》至今还未曾有人读懂,或许,曾经与寂寞相处的流年已经到了该封存的时节,我摩挲着书页里的只言片段,安静的在盛夏光影里填词题字,怀念着那朵花的清雅,雨的温润,指间轻轻触碰着往事,我怀着一颗诗心,感受月光下缥缈的书香,萦绕在我的心头,芬芳了整个夏天。

碧水茶艺人生,一滴水墨,溢满整个芳草萋萋的竹林,怀着一颗素心,安静的在山间独坐一偶,品茗,写诗,歌声缥缈,余音袅袅,竹林深处满是清瘦,依稀残留着当年的意气风发,却不再是断肠轻说,合扇掩面。远方古道,疏竹剪影,心里满是淡然,一丈芒鞋,一袭蓑衣,落笔下书写岁月的箴言,安静写诗,安静泼墨,字里行间闪烁着墨宇星愿,转瞬间,思绪里凝结着纯美的花香,葱茏了生命中满满一个夏。

于青草花蔓中找寻田园家舍,避开尘世喧嚣,我安坐长廊,阁楼里茶叶飘香,书画里安放心愿,无限的遐想,无限的想象,孵花冰蕊,深深浅浅镌刻了整个匆匆忙忙的一夏。其实,心里从未忘记过在夏天许下的承诺,梦想也从未淹没,笔墨纸砚下还摩挲着那个心有热忱的姑娘,只是,她愈发的慌乱,不知道的该怎么堑下结尾,只能怀着素心浅嫣,沏一杯平淡的清茶,安静思量,品茗,经过曾经。

我的夏天,明媚,忧伤。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