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坚守便是本心】
若论一个人的成才,环境、父母、教育总是次要的,究其根本仍是固守本心最为重要。
盗贼之所以成为盗贼,不过是他对本不属于他的东西产生贪念,从一菜一薪到金银玉器,在野心的不断发酵之中,他逐渐失去了本心,至死他觉得自己何错之有。
《三字经》有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之初生,如一页白纸,有些人在社会染缸里习了不良风气,成了一页废纸,有人“出淤泥而不染”,依旧有益于社会。
我们不应悔恨自己出身不好,父母没给我们一个优越的生活条件,不应在出了什么事情之后大呼“这不赖我!”可是如果这不来你,又赖何人呢?当我们每做出一个决定时,便可能是决定人生成败的时刻,而这个决定取决于你是否能有一颗不受污染的本心。
利欲熏心的商人在诚信和利益前自然选择的是利益;天真无邪的孩子在跌倒的老人和漠然离开间选择的自然是伸出援手。
商人重利,他的心都是铜臭味,因此无所谓诚信;孩子重在爱,柔软的心里装满的是温暖,所以乐于助人。
本心是脆弱的,脆弱到一块硬币就可以敲开她的大门,可以使人变得贪婪、无赖甚至下流;
而本心有时坚强的,坚强到风雨不动安如山,坚强到一个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学习在大山中强忍癌症任教十余年。
而如何才能坚守我们的本心呢?在别人困难时搭一把手,面对诱惑绝不动摇,不因一己私利损害他人。
面对严刑拷打,战士誓死不屈是坚守本心;
面对路边的财物,路不拾遗,是坚守本心;
面对眼前的诱惑,绝不动摇是坚守本心
……
本心更是一种道德的坚守,用我们的本心去守护之大千世界的一方净土!
【篇二:调皮小妹】
我有一个淘气小妹,她呀,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淘气包,去年我去了她家北京,亲眼目睹了她的淘气。
她今年5岁,一个娃娃头让她显得十分斯文,又十分可爱,可是这些词儿用在她身上可就是大错特错了,她的爸爸每天把她关在家里,所以她在家才那么不安分,到了外面,你如果临出发之前给她穿一身白,她回来时就会像跳进了黑色大染缸里泡过一样把这一身洁白的衣服染成一身黑。
我刚到她家时,被我看到的这一幕惊呆了:小妹拿着阿姨的化妆包里的粉底什么的往身上擦,阿姨看见了后,追着她满世界的跑,谁让阿姨爱美,化妆包就是她的命根子咧!瞧着母女俩,跑起来真是有失淑女风范啊!可怜的小妹,你如果被阿姨逮到了的话,肯定会死的很惨。算了算了,我这个人啊,菩萨心肠,不忍心看到那悲惨的一幕,于是故意咳了一声,阿姨看到了我,为了不失于礼节,放弃了她的宝贝化妆包,和我坐下来打招呼,给我的爸爸妈妈倒茶,切水果,小妹看了看我,向我眨了眨眼睛,那意思是:够意思哈,拜!等我躲过这一劫后好好谢谢你,我看了后,得意的“哼”了一声。
下午,我坐在茶几旁喝下午茶,妹妹走过来神秘的说:“姐,上午的是谢谢你啦。”我的心里不由得升起了一股不好的预感,可是当我的小妹来给我捏肩膀时,我呼了一口气,放松了警惕,可没想到她趁我不备,往我身上一扑,我大喊救命,叔叔听见了我的呼救声,把妹妹给抱走了,呼,耳根子总算清静了。
瞧,这就是我的调皮小妹,她虽然调皮了点儿,但我还是喜欢她,正因为她的调皮,才给我的生活增添了这么多乐趣。
【篇三:追寻】
对美的不断追寻,让我对生活愈加热爱。
——写在开头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无论是“如米小”的苔花,还是“亭亭如盖”的大树,都让我为之长久的伫足欣赏。
微风习习,纤弱的花瓣临风起舞,若单是一株,便像极了芭蕾舞者;若是一片,那简直就是广场上的集体华尔兹,时而点头,时而弯腰,时而摇摆,“摇摇以轻飏”说的大概就是这样的景象了。
秋风猎猎,片片黄叶伴风而下,飒飒作响,我常暗自思忖,它们在说些什么?是在诉说对树的不舍?是在诉说对大地的向往?还是在诉说对明年满目绿色的期盼?……落叶像一场金色的大雪,美得让我目眩神迷。
不断追寻自然中“习以为常”的美,让我永葆一颗单纯快乐的心。生活中的点滴美,同样也值得追寻回味。
清代的郑板桥曾书“难得糊涂”四字并置匾于案头,以此来委婉表达对时局的不满,确实,社会就是个大染缸,“英雄与流氓齐存”是所有社会的共性,但若是因此固执地认为“天下鸟类一般黑”那就是大大的不该了。
“人之初,性本善”,路遇孩童,那清澈的眸子,那伸出的小手,无不让我心底柔软;“日行一善”,陌生人捡起的一片纸屑,对街头老者摊贩的关心,无不让我心起波澜;“舍命护他人”,血肉之躯护住学生自己殒命的老师,悬身阳台托举卡在防盗窗上孩子的青年,无不让我热泪盈眶。三毛在她的作品《雨季不再来》中说道:“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的来说,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那么我们即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而这些,不就都是“生命一刹那的喜悦”吗?这世界还有什么能比一颗美好的心更值得让人不断追寻呢?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我追寻的那一瓢,名字叫做“美”。
——尾记
【篇四:染缸】
世间本没有所谓的一尘不染。人的追求,只不过是从一个染缸里爬出来,再义无反顾的跳入另一个罢了。
——题记
这是这个时代最底层的社会,用一个词形容的话大概就是暗无天日。
这是免子生活了很多年的地方。
免子曾恶狠狠的对着凌过发誓:“我一定要离开这儿,走得远远的,就算是爬的也好,哪怕是只能蜷缩苟且地活在那明媚世界的角落,我也会过得比在这个漆黑的染缸里要快活。这里的黑真让人感到恐惧,多么令人厌恶的颜色。”
的确,这里是这样的不堪。一条没有名字的长街,它肮脏到没有人去在意它,仿佛只是一个污浊的汇集点,支配用作倾倒垃圾的场所。脚下上了年纪的石板已存在了百年,早已是风烛残年破旧不堪的样子。街角的巷子是乞丐们的大本营,夜晚裹着几块破布冻得哇哇大叫的样子,用街口张傻子的话很是贴切“一群没了脑袋的鸭子”。他们的存在仿佛就是为了报复街坊,赶个大早扎成一堆儿,蹲在人家门口就开始鬼哭狼嚎,大体内容也就是自己生活很苦,求街坊给个铜板给口饭。紧接着便有人会从门里拎出个手臂粗的棍子,一顿暴打,跑不快的也得挨上几棍子,保不齐就会落下个残疾。只那一群害虫,明知没人能得到赏钱,却依旧前仆后继,以骚扰他人为乐。
站在街口,听到的谩骂,会比你在外一年听到的还多,还要丰富,李家媳妇站在大街中央骂自家男人光吃白饭不干活,苦水倒了一桶又一桶;张家大婶话里夹枪带棍,毫不吝惜的教训邻居把脏水泼到自家门坎上……
免子就在这样一个染缸里活着。
免子是个没爹的孩子。免子的父亲,在十几年前欠下一屁股债后,丢下了怀胎十月的结发妻子,一个人逃之夭夭。而免子的母亲,终于在众多讨债者的围追下,卖掉了原有房产,转而在长街开了一家染坊。
免子家在长街的最深处,几间破败的瓦房构成了她家的染坊。免子曾听娘讲过,早些年家里的殷实生活,母亲给免子讲赏花会上的奇花异草,乞巧节女孩子的荷包,上元节的灯会是如何的热闹。那时的免子简直听得入了迷,没有漏雨的房子,不必终日守在染缸旁,这样的日子在免子眼中分明是天堂。也许是从那时开始,免子便对那素未谋面而携款潜逃的父亲滋生了怨恨,并随着日子的一天天流逝而愈发深厚,浓烈。
她发疯似的想要离开这里。
免子有一个朋友,认真来讲,她只有凌一个朋友。她常说,凌和他们不一样。凌生的很白,有一头不同于免子草窝似的短发,是柔顺的乌黑长发,凌还有几本藏书,懂得什么是之乎者也,怎样吟诗作对,俨然是一副大家闺秀的做派。
当年,免子站在凌的身后,有一搭没一搭地打理着那让他羡慕的长发,口中不住说道:“凌,凌,你真好呢,你就像是外面的人,你在这泥潭中却没半分沾染,你有那么多光环,你是那么的耀眼。为什么不能带我离开这水深火热中呢?为什么你不能回过头来看一看我呢?”凌缓缓地转过身,用力的握住免子的双手
“免子,你想离开。”凌用的是一种笃定的语气。
“没错,我是一定要离开的,而且我也永远不会再回来。你不会不想离开这儿吧,凌。”她的声音逐渐提高,音调变得愈发尖细。接着,她用力甩开凌紧握的双手,撅起嘴,赌气似的扭过头去。
凌的声音从背后隐隐传来,喑哑而低沉,像是含了那么一丝无奈与凄凉,她说:“免子,这是我们的家。”
之后,免子就变了,说是变了也不是那么回事,到底还是那么个人,生活习惯也是一如既往,单是给人感觉是不大一样了。免子不常出门,又少有能说上话的朋友,总是闷在染坊里一遍遍地把布浸入那墨色的染缸,看着那愈发浓厚黑色,就好像那被浸染的是自己,用自己的手把自己的灵魂,信仰拖入一个只有黑暗死亡,只有平庸的无底的深渊。他想做点什么。
免子也曾有过天真的岁月,喜欢把自己打扮成一直彩色蝴蝶的她,问母亲染那么多黑布做什么。母亲一擦额前的汗水吼道“小孩子家哪有那么多为什么,不知道咱这最不缺的就是穷人,穷人穿那么鲜亮有个屁用,是能当人上门女婿,还是能当饭吃啊。你自个儿瞅瞅你那身衣裳,中看不中用,还得叫我洗,你个小败家子,和你那没良心的爹一个德行。”从此,免子也穿起了黑衣。
开了春,免子十六岁了。
说来也是巧,前些日子免子去城东挑些新鲜玩意儿,适逢林家二奶奶去庙里上香,一眼就瞧见站在城门旁柳树下的免子,在一堆花花绿绿中,穿黑衣的免子是那样的扎眼。阴差阳错免子就成了林府的丫鬟,又因她精于易牙之技,故被分至膳房帮事。话说膳房掌事瞧着人挺机灵,便不多与之为难,只拣些轻巧活儿与她,这也是后话。
免子离开家那天,凌面色惨白,拉着免子走到一僻静处,直入主题:“你真的想好了?”
“嗯”免子谈不上什么心情,语气淡淡道“我不会再回来了,这是我最好的机会,长街上的免丫头再也不会有了,没有人能朝我脸上吐口水,骂我是小乞丐了。凌,凌你和我一起走吧。你那么聪明,比我厉害那么多,二奶奶一定会喜欢你的。”
凌抬起头,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眼免子。免子看不懂,看不懂那意味深长的一眼到底包含了什么,是对他的怜悯、又或是对他的悲哀,免子不懂。衣袖下的手紧紧地攥了起来。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长街上的人都没再见过免子。
正月十五,上元佳节。天阴得厉害。有人说看见免子回来了,来的时候魂不守舍,身上还带着伤,血淋淋的,就这么在街上走。整个街上炸开了锅,消息传播的速度一点也不亚于天际飞过的流星,有事儿的,没事儿的都在谈论,当初他们可是眼睁睁看着免子去的林府,回来时却落得如此境地,怎能堵住悠悠众口。这个说:“她一定是跟哪个不长眼的小厮偷情,被发现后赶出来的。”那个说:“说不定她是犯了哪个奶奶的霉头,瞧瞧那一身伤,打成什么样子啦。”一时间众说纷纭,多半还是幸灾乐祸,等着看好戏的那种。一群人挤在免子家门口,也不敢进,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努力向内张望。
凌在人群中急得满头大汗,好不容易挤了进去
“免子。”他大喊一声“你做了什么!”
鲜红的血顺着免子饱满的额头蜿蜒留下,一旁的柱子上是一滩触目惊心的血迹。免子晃了晃身子,顺着墙壁滑了下来。凌一个箭步冲上去,扶住免子颤巍巍的身子。
“我没有害大奶奶,凌,你相信我吗?”免子的声音很轻,轻到凌好一会才明白他的意思。
“没关系了,我也不在乎了,是我欠二奶奶的,他是一个好人……”一道闪电划过天际,霎时间照亮一片天空。
“你没有错,你没有欠任何人,你不用还的啊。”凌的声音已带上了颤音,泪水似乎再也止不住了,肆意倾泻下来。免子动了动手臂,想要帮凌擦泪,却只能让手指轻微的抬了一抬,她艰难的支起手臂,带有抚慰性质地碰了碰凌的手。
“你又没有错,哭什么”她顿了顿,有些自嘲道“我到底还是回来了。”
凌冲免子努力挤出一个微笑:“这里是家啊,你不回来你要去哪里呢。”凌伸出手用袖子去擦免子脸上的血,却被他避开了。
血依旧肆无忌惮的流淌。
“这红色真好看”免子嘴角微微向上扬,露出一抹微笑,目光却已经开始涣散,渐渐地合了双眼“娘也给我染过这样好看的布,还说要等我嫁人的那天,亲自给我做成嫁衣,她说‘我家姑娘穿上嫁衣,一定是最美的……”
那天夜里,雨下得很大,是那种夏天也少有的大雨。
民国十五年,蒲城林家,二等丫鬟苏免毒害大奶奶未遂,自杀身亡……
【篇五:读《基督山伯爵》有感】
这本书还没有读完,但对于主人公在最开始的遭遇还是想说两句。
唐泰斯的人生如果没有遇到这些,无疑是成功的,年纪轻轻就将成为一船之长,带领无数的优秀水手在广阔的海洋中闯出一片崭新的天地,无论走多远,家中都会有美丽的加泰罗尼亚姑娘和年迈的父亲在等他,这是多美好的事情。
但不幸的是,人生总会经历许多的曲折,不然怎么会是完整的人生呢?人的贪婪和嫉妒确是这世上最可怕的东西,为了自己心中所想,可以不择手段,把一个年轻的生命送向无尽的黑暗。人心是如此,社会亦是如此,社会就是一个大染缸,在哪里都一样,权力可以掌控一切,随心所欲的在幕后当操盘手,然而所有的丑恶污秽都只是为了一个名誉而已,为了一己私利,可以断送别人的生命,实在是件可怕的事情。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罪恶的源头,让人不忍直视,可你就只能当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动弹不得,身处险境也只能听天由命。在那个时代,真相就是达官显贵所说的话,不管正确与否。这样的一个黑暗社会,又有何公平与美好可言。
我感慨,可我终究也只是这一场闹剧的看客,无能为力;我悲愤,可我终究也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一员,坐以待毙;我怜悯,可我终究也只是无权无力的凡人,无可奈何。
这些事情都是我们无法阻止,也无法避免的,只是可怜了这亲爱的年轻人,在前途光明的时候却只能选择接受这悲惨人生,从巅峰跌落到谷底。
【篇六:追求】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追求,这个追求可大也可小,如果你说自已没有追求,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如果你以为追求只是个加在理想或者梦想前面的一个动词,那么你就更是大错特错了。
如果你没有追求,那你活着还有什么意思?难到你要在将来的社会上混吃、混喝地等死吗?可想而知,所有人都会说:“不是的!”所以说,你需要有一个能靠的住的追求。
现在就谈一谈追求吧!一谈到追求大多数的人都会想到金钱,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需要金钱:你的钱多,就可以吃得好,睡得暖,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如果你的钱少就会跟上面的相返。其实这并非是生活的真相,可金钱为什么又成为了绝大多数人避之不去的的选项了呢?叔本华说:“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但却不能要你所要的。”显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被社会这个大染缸所侵染。西塞罗怎么说的来着?——“每当我们看到那些既成功又满是金钱,但却令人讨厌的人,我们就更加确信自己更喜爱一个通情达理、让人心生怜悯的乞丐。”
虽然金钱对我们的影响无处不在,但我们徐明老师却总是跟我们说:“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能够自我克制,甚至克服这种影响,并回归心灵为我们所指出的方向。”难道不是这样吗?
我觉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追求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就像尼采所说的那样——“伟大的自我意识不是作为个体,而是作为人类”,比如说,对社会发展有价值的,对整个世界有价值的等等。说到这里,有人就要问了:“如何才能让自己去追求这样一些对社会有价值的东西呢?”我个人的理解是:我们首先需要一个坚定的信念来支撑这个追求,坚信自己一定能做出个样子来;其次要一往直前地去干,既然已经开使了,就不要管那些迎面而来的阻挡与困难,奋力往前冲,直到把困难给解决,最终你将成为一个伟大人。
徐明老师说:“对金钱的过分渴望,会在我们不知不觉的时候,成为关闭我们梦想的牢笼。”那个一手缔造了“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在他缠绵病榻与死神照面的时候,不是说过吗?——“人活着,只要有足够用的金钱,就应该去追求那些与金钱无关的,或许是更重要的东西,也许是感情,也许是艺术,也许仅仅是儿时的一个梦想,无休止地追逐金钱,只会让人变得贪婪和无趣,变成一个变态的怪物,正如我一生的写照。”
伟大追求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人类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