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整理与复习的好处真多】
每个新的学期,我们都会学新的知识,可是如果学了新的知识,就很容易把旧的知识忘记,那学了也是白费,怎样才能把新的知识学好,旧的知识记牢呢?
我认为要想把新的知识学好,把旧的知识记牢,可以边学新的知识,边复习和整理旧的知识,就是整理与复习。说说我的方法给大家分享:其一,把学过的东西整理成多份手抄报,每当学了新的知识的时候就可以把手抄报拿出来复习,以免忘记;其二,还可以把以前的书留着,时不时拿出来看看,把一些重要的内容都记在一本本子上。
整理与复习的好处有很多,整理与复习可以减轻我们的负担,我们学了太多知识,脑子根本记不住全部,总会忘掉一些,有一些做过的题目过了许久就会忘,死记又不是好方法,这是我们就可以把我们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把一些跟学习无关的东西从脑袋里删去,只留下我们学过的知识,再把我们学过的知识从脑子里重新梳理一遍,又快又有效的来记住这些新知识和旧知识,这样,不管什么时候,都可以灵活地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
不过,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也会有疑惑和障碍,你可以和和同学们一起谈论一下这个问题,或许能解开这个问题。自觉学习和复习,增加对知识及知识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广度、深度,优化自己的认知结构,有效把握知识的整体性,最后实现对知识结构的重构。
整理与复习可以让我们学好新知识,还可以让我们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整理和复习真的好处多多,方法多多,终身受用,大家一起行动起来,试试吧!
【篇二:物博与博物】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与此同时,我们的生活也渐渐地碎片化。当我们遇上碎片化的生活,可以了解到越来越多的资讯。我们足不出户却可纵览天下事,知识的广度越来越大,只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追求对知识的深度了解成为了一个新的问题。
碎片化的生活里,我们通过碎片概览他乡的“风土”——现如今网络自媒体有许多旅游账号,它上面把各地的景色气候等信息通过照片和文字的形式普及给大众。比如维也纳以“音乐之都”闻名全球,在微博上看到有人分享维也纳的旅游图片也无非是人云亦云一般:“维也纳——音乐之都。”而你进一步追问他为什么维也纳是音乐之都,他却只是说:“这不是常识吗?百度百科里都是这么写的啊。”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人们接收到的许许多多的知识碎片,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是为物博。不过,透过碎片看“风土”,也只是概览而已。
而人们对于“人情”的了解,确实是需要自己亲身经历的——我曾去维也纳旅行,在我的印象里这个城市只是在地理书上的一个坐标,是微博上人人向往的“小资”的代名词。但是当我亲眼看到那些在街头骑着车的高中生、大学生们,几乎每个人背后都背着一件乐器时;当我亲耳听到他们经过你身边时,有一串轻扬的小曲洒在暮色四合的街道上时,我终于触碰到这座城市的文化,感受到当地人对音乐的热爱。这样直观的,活泼地呈现在你面前,让你亲手去触摸一个城市的脉搏,是为博物。
物博是知识的广度,而博物,是知识的深度。在碎片化的生活里,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我们急着上网搜索答案——是的,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我们变得只需要一个答案,而不是答案背后更深的知识。只知“物博”的人,像外行的瓷器学徒——看到一块碎片只知道那是一块瓷,大约在什么年份烧制;而懂得“博物”的人,像考古专家——去分析一块碎片背后的历史现象,文化背景。其实每个人看到的都是同一块碎片,每个人也都处于同一个碎片化的社会,区别在于每个人对待这些碎片的态度。
互联网上的讯息就像百科书般繁多——并且是一部可以自己帮你筛选信息,构成你自己的数据库的智能百科全书。只是,没有人可以通过“百科全书”,去深化自己对事物的见解。碎片知识的杂乱性,无序性,无法使人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地思考。人类的阅读和思考方式是具有能连贯性和严谨性的,而碎片知识过目即忘,人们不求甚解,甚至无甚理解,如何去探索每个现象背后的文化?又如何去传承知识?纵使物博,也难以博物。
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已被电子产品和互联网络异化,我们的生活也将分裂为更多的碎片,而如何对待每一块信息碎片的态度是处在碎片化的时代里最关键的问题。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我们要学会自己筛选,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深入进去,去思考,去探究,去在这物博的世界里专心地博物。
【篇三:学习心得】
不知不觉,我已经度过了近6年的学习生涯。成绩虽数不上最好,但我觉得还是比较轻松的,这大概得益于我的学习方法吧。
一、课前预习。
每堂课前,我都要进行预习:语文,把要学的课文看一遍,自己先用笔将重点、要点及不懂之处做上记号;英语,则是先将单词读上几遍,读熟,读流利,这样上课时就不必再忙于熟悉生词,而可以很快进入课文、内容及语法的学习。
二、课堂学习。
课堂上的40分钟是极为重要的,课堂上少听1分钟,课下10分钟也补不上。所以,课堂上,思想要绝对集中,跟着老师转。我因为预习充分,听起课来就比较轻松,在别人忙于记忆要点时,我的注意力已经转向了一些细小的地方。这些细节往往是学习时容易忽略的,是使考分拉开档次的地方。充分的预习再加上认真听课,一节课下来,往往便可将重点、要点牢牢记住了。
三、多加思考。
对于知识,我不喜欢死记硬背而喜欢加入自己理解去记忆。多问为什么,深入问题的实质去考虑问题,这样不但使知识能够记牢固,使用起来也比较灵活。在课上,有了问题马上记录下来,但不可再去想它,不然耽误了后面听课,得不偿失,必须要在课后再来想这道题。只有实在想不通时,才去问老师,如果一有问题,不动脑思考就问老师,答案往往左耳进右耳出,远没有经过自己思考记得深刻。
四、增加深度、广度。
课后的复习,我认为必须多做练习题,应在课堂的基础上加大广度和深度。加大广度,就是增加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小知识。例如:平时,我爱看一些科学家的传记等,这样可以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扩大知识面,当学到与这些人物有关的知识时,还可以联系起来,理解得更加透彻。加大深度,就要在课余时间看一些比较难的知识,像竞赛教材一类,我觉得知识是环环相扣的,浅的没学好,难的就学不下去。所以,看这些书,能检查出自己的基知识掌握是否牢固。换句话说,难的题都能掌握,容易的做起来不就更加游刃有余了吗?
以上,就是我在学习中一点小小心得。
【篇四:美好的开始】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我的心情很忐忑,因为今天是冬令营的第一天,我又要离开家独自生活一段时间了。想到这些,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我睁开了朦胧的双眼,发现天刚蒙蒙亮,伴着几声邻居家孩子的哭闹声,起床了。在父母的帮助下,我收拾好了自己的行李,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父母。我看到了许多孩子都哭了,这一刻,我默默告诉自己我要坚强。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之后,我们抵达了营地。这时,天空已经变成了蔚蓝色,我见到了老师,虽然严厉,但也温情。助教们对我们也特别好。上课了,大家聚精会神的望着黑板,我们庄严的宣读了誓言。之后我们学习了提升视觉注意广度和稳定性的技巧自己视图动手能力等,对我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晚上,老师和各位助教又对我们的作业进行了辅导。下课了,大家整齐的列队回到了宿舍,有的在读书,有的在闲聊,有的在讲故事,平静而美好……
我不禁要感恩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上学的条件。在这里我要说一句谢谢爸爸妈妈!我发现我的视觉注意力还不足,明天我要更加努力的去学习,我期待我会学的越来越好,期待我的缺点越来越少,期待着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