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也谈中国式教育】
一直想写一篇分析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文章,可是没那个胆量,可能认为自己写议论文的功底还是“菜鸟”。在拟这个题目之前,我一直在犹豫,因为文章一旦涉及“国”,那将会很难下手。但是既然拟了这个题目,那我就会认真写。
前几天看焦点访谈,节目中就提到了教育改革,上面说什么十年之后教育的春天将会来临,在那时考试与招生将会由两个部门来组织,实现“考招分离”。
说实话看了之后真的很爽,因为十年啊,将有多少人才被应试教育所埋没,而如今的我们怕是享受不到那美丽的春天了。
在初二时上网,我就经常会上网查找什么热门话题。一天,在百度里找到了一点击率超高的贴子,帖子的名字叫《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题目而我却不会做》,我好奇点击查看,文中就写道:在浙江省的高考试卷上,把我的文章作为题目出了一个深层阅读,这篇阅读总共有15分,而我却仅得一分。其中有一题是“在《寂寞钱钟书》一文中,这一句‘钱钟书先生那一生不羁的灵魂,也正是他一生的格调’中的‘格调’二字用得非常好,请问好在哪儿?”我看了这后顿时傻眼了,我当时也没想这么多,就顺手一写,我哪知道怎么回答啊!
看了这个贴子,我感触颇多,也跟了一个两三百字的帖。
是的,现在的教育越来越公式化,越来越圆圈化,学生答题必须在指定的范围内,按照一定的公式,比如说像什么:“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东西。引出文章中心论题;使文章更有说服力”等等这样的话。试想这些真的是我们想出来的吗?答案是NO,老师教的必须这么答,才能得分。
曾经童话大王郑渊洁说过:“道德有了标准是值得庆喜的,可是考试有了标准是一个民族的悲哀。”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上次语文诗句默写中有一题:“站在高山之巅你会想到?”答案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可是我写的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却错了,我不禁想问改试卷的老师:“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写高山之巅的诗难道只有一个《望岳》这种公式化的中国教育必须改变!”
我还记得老师在讲怎样写议论文的时候,说的是先提出论点,再举例论证,然后再总结。说实话我真的不想听,而且对议论文产生巨大反感,因为它很像明清时期的八股文。而且老师还强调在议论文中最好不要出现“我”,为什么不能有“我”?难道文章不是“我”自己的看法吗?
这就是中国式教育的格式化,它在扼杀一代又一代学生的创造力。
再谈中国教育的定式化。
这一点广泛分布于理科学习方面,老师们总是注重讲定式、定理,却很少让我们自己动手去探究,这一点几乎导致所有中国学生最致命的一点——动手能力差。曾经有上海一所中学,老师让一位物理尖子生去换电灯泡,这个学生弄了半天也没有成功,最后急得大哭。我也不会换灯泡,我的物理电学也学得不够好。但我想连灯泡都不会换,那些公式又有何用?
教育还一直在吵着改革,姓“考”还是姓“素”这谁也不好说。应试教育纵然有“公式化、格式化、定式化”的缺点,但终究也不是一无是处。如果中国式教育要改变,作为学生我更希望是介于应试与素质教育之间,就像治国一样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育也要注上“中国特色”的商标。
最后用一位教育家评论应试教育的话结尾:“我们都是坐在火车上的人,突然发现火车走错了方向,我们谁都不敢跳车。”不过我相信敢跳车的人大有人在,我就是其中一个,教育改革,我期待!
【篇二:以学为话题的作文】
“学习是为了你自己!”我听过许多人说这句话。这句话用意是想我们好好学,没什么问题。但是,我想说:学习不止为了自己。首先,我们学习的目的多数是为了以后能在社会上立足、能解决温饱问题,而进一步呢,则希望能有自己的时间,能有选择的权力。从此看,我们学习确实是为了自己,但换个角度,我们学习已然成为一种责任。
我们每天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成长,享受着许多。可以说,你可以不为自己负责,但不可以不回报为你付出过的人。我们中的许多人以后不会成为科研人员,奋战在科研前线。但国家的事跟我们百姓没关系,这已是很多人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真的是对的吗?
这就像一个军队,虽然军队是由军人组成,但军队的背后是同样辛勤劳动、提供粮食的百姓。平民百姓没那么大能力,也就没那么大责任,但不大却也不意味没有。消费、投资、出口,都是与百姓有关的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学习就是唯一的责任、使命。我认为家长一味地告诉我们,你是在为自己读书,反而是在帮我们推卸责任,反而使我们拥有了不去学的理由。
然后,我还想说:学习不止是为了学习。应试教育有缺点和优点的,大量的作业限制了青少年的发展,可是为什么别人也是应试教育却可以取得成功,而你不可以?别总把自己的未来交在别人手里,别人没有必要为你负责。
而且,不看缺点,说说应试教育的优点,曾经看过一篇相关文章,文章里提到——中国学生有了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的能力。再者,在当下教育中,我们的能力是有所提高的。比如学数学锻炼了思维能力,又比如语文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
学习,不止是为了学习,更是为了学习学习这一能力,并把它运用到其它地方。
再如一本书中所说,我们学习时必须学会忍耐、学会放弃、学会付出,学会做人!
而通过上面对“学习是为了自己”的看法,我又联想到一个词——危机感。作为00后,幸福太唾手可得,以至于想让我们想象生活的不易实在太难,同时,也导致我们对家长老师的一些建议嗤之以鼻。
想起上学期末有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成绩理所当然地上去了。我一直不太敢相信,因为那是我妈一直坚信我却不以为然的理念——勤一定能补拙。也是那以后,我才真正发现自己真的太高傲了,许多人的意见我都自以为听进去了。而这也反映了我与人相处方面的问题。我不知道这怎么改,但我会不懈探索。
所以,我们到底为什么而学,我想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学做人而学习。
【篇三:面对应试教育】
记得刚上初中那会儿,很讨厌学校,讨厌老师,讨厌考试。
总以为学校不是培养学生的地方,而是摧残学生的老师也没有错。至于应试教育,那是中国现状造成的。中国人口是在太多,不这样,怎竞争?怎发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若不想被社会的洪流当沙石一样冲走,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好好学习,全面发展,完善自己。
既然改变不了社会,那么,我们就应适应社会,并力求在其中塑造最好的自己。
我想,面对应试教育,我只能这样做,不然,我也不会坐在这里,辛苦地答这份题,阅卷的老师您,也不用辛苦地看这份题!地方。老师也总以成绩的好坏来判断一个学生的好与否。而应试更是培养只会答题的机器。更偏激的认为,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难,也是应试教育害的。这种教育模式,让他们只会答题,而忘记如何生活,如何正确处世,如何做人。
于是,我学会了进网吧,学会了顶撞老师,学会了旷课逃学,学会了许多学校与老师不容许的行为,想以此来抵抗学校,对抗老师,抗议应试教育。
成绩一落千丈,老师们渐渐厌恶我,我渐渐觉得学校不是我的容身之地。
有一次,被妈妈从网吧抓回来,她没有动手打我,也没有责骂我,只是哭。看着她红红的眼睛,看她那为我而熬黑的眼圈,那深陷的双瞳,一下子觉得自己很过分,求她不要哭。妈妈含着泪问我为何会变成那个样子,我把自己对学校,对老师,对应试教育的仇恨说了出来。
良久,她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好朋友,他们听说某座山上有很多珍奇,便一起寻找。终于,离那山很近了,A却止步,就冲着山喊:“山,你过来!”他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可山巍然不动,他不停的喊着。B看看朋友,径直向山走去,终于得到了那些珍宝。
我知道,妈妈想告诉我,山不过来,我就应该过去。
回想起来,那时的自己也真天真,天真到傻。中国人口十几亿,没了我,地球照样转。
学校,只是给我发展的机会,它没有错。老师,教给我知识本领、做人的道理,老师也没有错。至于应试教育,那是中国现状造成的。中国人口实在太多,不这样,怎竞争?怎发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若不想被社会的洪流当沙石一样冲走,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好好学习,全面发展,不断完善自己。
既然改变不了社会,那么,我们就应适应社会,并力求在其中塑造最好的自己。
我想,面对应试教育,我只能这样做,不然,我也不会坐在这里,辛苦地答这份题,阅卷的老师您,也不用辛苦地看这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