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窗里窗外】
手动拉开窗的一刻,也许你已被置入一个二度空间:窗里、窗外。承载着时光带来的负重感,叹惋和追求的到底是窗里还是窗外,这应该值得思考一阵吧!
不是很多人都有开窗的冲动。有的人窗破,但他仍看得见蓝天;有的人窗美,美到视线竟呆滞永不移出窗外。当活在窗里的人对待窗口时,再贵的盆景也是为了缩小对外界的关心;当活在窗外者对待窗口时,空空如也为的是让灵魂洒脱在外。如此看来人世间便有了对窗的见解,便有了如下的群体:
窗里者
这样的人大都受过伤害,没有精神心里的安慰,他们沉默哪怕将魂魄锁在屋内,他们怕阳光刺眼因为没有人告诉他阳光有着温暖有着活力,天生缺憾铸成了的一生遗憾是谁伤了他们的尊严!有人如此珍爱尊严,以为自己丑了偷偷撩了窗帘望窗外,无人嘲笑却一再害怕,此时尊严锁了他们的明天。还有人学会了拾起它,当他们有朝一日成了乞丐面对外界冰凉的双手,以屈辱拿他们当成狗一样戏弄,他们不再爱朝窗外观,观到的是虚荣虚伪,他们永远为尊严死在窗里不在窗外!窗里人爱窗里不爱窗外;不爱窗里向往窗外却是不敢;窗里温暖让他们休息,因为窗外他们还要卷土重来……因为尊严、因为专一、因为厌倦,这就是窗里者。
窗外人
他们有的开朗,有的是诗人,他们爱开窗高歌人生美好。他们是幻想者随风一样可以出现可以消失。窗外人也可以是老者,偶尔是那呆滞的眼神,孤独守望。儿女不在身边,他们在看窗外以便度过时光,同时他们化为石头守望转角:也许下一个,下一个就是他们儿女的回归。倾听风声,有一种窗外形成一种嗜好,他们爱用弹弓打鸟爱用水泼路人爱看有人出事,不能说好也岂能说坏,莫回头也许他们还呆在窗外!有时渴望出去,他们开窗为了走出牢笼,他们是犯人也可能是还想报国的退休职工,也许是病人也许是……窗外人爱窗外不爱窗里;窗外人爱窗里以窗外来表示不满;窗外是回忆,窗里会尘封他们自己……因为开朗、因为孤独、因为失败,这就是窗外人。
世间多奇,人间多事,窗里窗外简单说它是一个门,开时闭时都是一个空间别有一番景色,只要自己愿意就去开它就去闭它,去做平凡人。永远别忘了你的心态,记住无论窗里窗外唯一不能改变的是自己的心灵。
生活,做自己,守住你的窗里或窗外。
【篇二:我】
抬起头,我对着镜子端详自己。衣服,一副黄黑相间的眼镜?还是一双慵懒无神的眼睛?抑或是一张黝黑的面庞?我指一指自己浓密的弯成月牙的眉毛,又指一指自己沉沉的似乎抬不起来的眼皮,我问镜子中的自己,我是谁?
我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男孩,我既可以外向到与朋友,无话不谈,无言不讲,也可以内敛到一字不讲,只有仰角45度的忧伤,我即可以乖巧到一丝不苟,只照老师、父母说的做,也可以疯狂到和一群孤朋狗友在教室楼疯跑,然后被班主任教训个狗血淋头,我好像有很多张脸,伺机便戴好全身伪装,我甚至不知哪个是真实的自己?
我三年级时就能提出人生三大问——“我是谁?我在哪?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四年级时就能默坐呆想,“去窥探自己的心魂。”以为自己得到了人生的真谛。五年级时便可静坐一隅,端一壶茶水,在阳台前“对酒当歌〞。
我热爱音乐,时常坐在单间大巴上戴着苹果耳机,看着窗外的田野和山脉,时不时哼爱出一句“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设想我是无人知晓的孤独者,穿过高楼与霓虹,昏昏然举起我的酒杯,悠悠唱起“我应在江湖悠悠,饮一壶浊酒”,无人知,无人明白我的心情,天地间只有浓稠的歌曲与我相伴。
我也是一个幻想者,我时常认为自己拥有着主角光环,我是一介书生,创造历史的人。我于是沾沾自喜,我会独自坐在沙发上。饮一壶茶水,眼观门前汽车的尾灯消失在道路的尽头,顿时仿佛来到一个超越风尘的江面,泛着潺潺的水纹,轻轻吟诵“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完美的人,但当阅历丰富了,思想成熟之后,我才发现我并不能做到事事完美,我是一个生活白痴,是个不拘小节的人,我视金钱如粪土,钱财都是些微小事,我并不聪颖,对知识、生活、学习都是那样绞尽脑汁。在理想的世界里,我也许是智者,但在现实生活里,我只能长吁短叹。
我就算不是完美,但我有真实的血液,有真实的肉体和心灵,我徜徉在《三国演义》的世界里感受英雄风采,我在顾城的诗句里感伤感怀,我也能在黄昏的午后读一本《目送》。能够品析《英雄本色》的人物逸事,品一口清茶,读一段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