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妈妈我想对您说】
妈妈,我想对您说,不要把所有的苦衷都藏在心底,不要把所有的艰难都扛在肩上,行吗?
小时候,我好羡慕人家的孩子,没当过生日,都会收到妈妈送的漂亮衣服,而我呢?却一次也没有过,您总是对我说,好好学习,将来可以穿比她们更漂亮的衣服。我还记得,在一个深秋的夜晚,那晚我满十岁。您答应过我,会买一套最漂亮的衣服给我。正当我心里十分高兴,一阵狂风怒吼,雷声轰轰,把灯一下灭了,我一个人在家,心里十分害怕。突然,电话响了,我拿起电话,您就说,孩子我今晚要加班,没办法陪你过生日,是妈妈对不起你。每次你都这样,您在外干的什么活。您答应过的事,总会不守信用,拖延时间。妈妈这样做考虑过我的感受吗?您真正关心过我吗?
那天,你们厂里放假,您回到家,对我说:“我要到集市上去买东西顺便休息一天。”您走后,我应同学之邀到集市上去买礼物。我站在花园那儿,我一眼望见对面那件红色夏装,那行色匆匆的脚步,那不是您是谁呀妈妈!我紧跟着您,您去了布厂。原来布厂和农活还有织毛衣就是您用养家糊口的“单位”啊!啊!妈妈,您为什么不告诉我呢?妈妈,我一直误会您不疼我不爱我。原来您为了这个家,用尽自己所有的空闲时间去赚钱。妈妈,对不起!对不起!您能不能原谅女儿呀!
当您正领着链子出来时,一阵大风卷着土灰吹过来,您侧着身子站在墙角里,一只手举在额前遮住了眼睛一只手将莲子搂在怀里,半天站着不敢动。当大风越来越厉害,您无助的放下另一只手遮住眼睛,莲子在风中随处飘散。我在那里听你高喊:“我的链子,我的链子啊!”您无助得喊着,却怎么也收不了那一根根麻线!
我看见你呆立在风中,又痛苦地坐到地上,头低在两膝之间,肩膀在颤抖。我仿佛听见您“嘤嘤”的哭声。我再也忍不住,跑过去。妈妈有泪水就在女儿的怀里痛痛快快地哭上一场,有苦水就在女儿面前干脆地吐出来吧!女儿肩膀虽还稚嫩,单我愿意和您一起分担生活的风风雨雨!
妈妈,亲爱的妈妈,女儿的话您听见了吗?
【篇二:烟花易冷】
想人生,良辰美景,有多少兴衰喜怒如过眼云烟般稍纵即逝,如璀璨烟花,片刻间便冷落为一摊花烬,不好好珍惜每一丝人生起伏,怎能品味人生?
珍惜,珍惜易冷的烟花,珍惜无二的人生。
若珍惜,竹针麻线,都有佛家的大禅趣;若不珍惜,风花雪月,都枯如嚼蜡。便想到万历皇帝,在龙椅上坐了四十余年,却让天下空了三十年。他已看穿这封建帝制的本质,知晓君臣、君民之道。所以他厌恶,厌恶皇帝的一切,却也被厌恶蒙蔽了三十年。每种不幸背后必伴随着幸。他未去珍惜自己的幸,少了珍惜,人生便黯淡无光。而相反,短命的岳飞却不同,相信他知晓自己每天都可能抛尸疆场,于是他便会珍惜每一丝,便有了“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词句,珍惜与他,相信是很幸福的。即便是最后,身死,他会后悔吗?不会。
学会去珍惜,看来,便变得不可或缺与至关锁钥了,那珍惜从何学起?无疑的,便是生活。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苏东坡。生活中,朋友少来看他,他便写诗自嘲,珍惜每次与友人的相聚“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晚上回家晚了,被锁在门外,他便珍惜浓夜风光“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夫人逝世,痛苦之中,留予他珍惜的还有回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珍惜是生活给予我们的关键一课,也是我们去品味生活的不二法门。学会珍惜,好比带着华佗上沙场,是成是败,是王是寇,总有一份沉甸甸的幸福留予我们珍惜。
珍惜到了极处,成就最高境界,便举手投足、竹针麻线中都有了珍惜的影子,这种境界,我称之为相忘。记得《读者》上一文,说袁传宓先生死时,老妻在他最后一张相片上留下的那一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是经历多少年风雨飘摇,寒夜相依,心中有多少牵挂与珍惜才蜕成的一般淡然?珍惜之至,于物便是我不记得我要珍惜什么,因为它已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于人便是我已忘却我要珍惜谁,因为我的心有一半在我这儿,一半在你那儿,永远在一起。简单珍惜二字哪能体味其中情之深?意之切?
珍惜到相忘,其实离我们不远,只有跳进去切身品味才得知其中妙处。若爱国,平日里对国家的调笑与淡化,到了危难之时才会显出心中那一份最极的珍惜与牵挂。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若有此等珍惜,烟花不冷,即使散为烟烬,也是云淡风轻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篇三:艺术之梭永不停】
闭上眼睛,思绪随着时光倒流,脑海中赫然出现了古时人声鼎沸的街道。那些曾经生活在华夏大地的人们已经成了千古之谜,却给后代的我们留下了艺术文化的踪迹。今天,让我们推开服装博物馆的大门,洞悉中华文化结晶中的一方天地。
当身后古色古香的大门关上,我们就完全融入了这片古韵。过道两旁依次排列着古代服装的样品和资料,仿佛是在夹道迎接着我们。介绍人员手托一盏烛灯,更是为这儿平添了一股神秘感。
走进了最令人期待的展厅——考古实物厅,这里比我想象的大多了,长长的走廊一眼望不到尽头,一排排玻璃展柜列放在左右。我一路走,一路陶醉在这数不胜数的文化瑰宝中。看,有蚕丝布料,有麻线布料,有棉制布料,甚至还有兽皮制的服装。有的展柜虽然只有些许碎布,但依然向世人诠释着一段传说。那件古代妇女长裙是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服装。普通的麻线布却织得极为细致,虽然没有穿金带银,但袖口、裙口有红花相衬。在千百个岁月中,这套长裙失去了应有的光泽,却抹不去古代妇女的辛勤汗水。
透过那麻线中间的缝隙,我仿佛看到了织布机前的妇女们正娴熟地使用机器,这久久回荡的“吱吱”声是古代人民智慧的凝聚。光滑的布料,细密的针脚,令多少人赞不绝口。艺术之梭在我眼前舞动,与其说这件长裙是考古实物,不如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正用它那朴素的风格震撼人心。
如今回想起服装博物馆一游,对艺术的敬意油然而生。艺术之梭永不停,它唱响了织布机前的艺术之歌,它编织了华夏文化的千古情节!
【篇四:小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很多人的眼中,小草是那么的不起眼。如果问大家小草什么样?很多人可能都无法描述:“就是野草啊,到处都是,根本不值一提!”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星期五的下午放学后,我垂头丧气的走在回家的路上——考试考砸了。天公也不作美,半路上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我只好拿出雨伞,在路上慢吞吞的消磨着时间,雨水滴到、溅到鞋子和裤管上,都是湿漉漉、冰凉凉的,“真是的,这鬼天气!”我在心里忿忿的骂道。对成绩的担忧,和对大雨的愤怒,使我的心乱如一团纠缠在一起的麻线,互相牵扯着,我急躁的走下石阶。突然石阶中的一抹绿色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我蹲下身去,定睛一看:只见在两级台阶中间的缝隙中,两棵小草挤在一起,周围都是尖锐的石子,和硬邦邦的水泥,就是这样的情境之下,这两棵小草还是顽强不屈,破“石”而出,几片翠绿翠绿的嫩芽格外夺目。
这时雨下的更大了,雨点无情的将小草“打”弯了腰,小草几欲直起身来,但在无情的大雨中,却无济于事。最终,小草趴在了台阶上,我微微叹口气,转身离去了。
过了几天,我又走过台阶去上学,却惊喜的发现:小草还活着!只见它傲然直立着身子,感觉更加粗壮了,绿色也更加深了,充满了勃勃生机。随风摆动着身体好像对我说:“暴风雨算什么?我会更加强壮,将来多大的风雨都不会击垮我!”
想到这里,我豁然开朗:“是啊!学习又何尝不是呢?一个糟糕的成绩就像一场暴风雨,而这并不能代表失败,而将激励我继续努力,争取下一次的胜利。如果因为这个小挫折就放弃,那不是连小草都不如了吗?”
我昂起头,挺起胸,心中一片开阔!
【篇五:美丽的喷泉池】
“哗啦啦,哗啦啦!”那是什么呀?哦!那是同学们再也熟悉不过的喷泉啦!
每周一,这喷泉池里的喷泉好像自己知道似的,主动为我们演奏美妙的乐曲。
当喷泉涌上去时,好似锋利的宝剑,直冲云霄,这时的“音乐”肯定是雄伟豪迈的。当喷泉往下落时,又好似机杼上断了的麻线,直冲下垂,而这时的“音乐”一定是柔美秀丽的。
喷泉池里的荷叶像一个个碧绿的大玉盘,光滑而又润泽。荷叶爸爸们个个都貌美如仙,碧绿的“小裙子”衬托着细细的腰身,荷花妈妈的姿态更不用说了——有的歪着头,有的俏皮地朝着太阳……
鱼儿们用自己的色彩装点着美丽的喷泉池。它们机灵活泼得很,经常玩捉迷藏,有时无处可藏时,就会淘气地对荷叶说:“让我藏一下,好吗?”这时,荷叶爸爸和荷花妈妈就会亲切地说:“孩子,来吧!”
在喷泉池旁还摆着几盆娇艳的鲜花和青翠的绿萝,使得喷泉池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这就是我们学校的喷泉池啦!你喜欢吗?
【篇六:请别再冷落我】
岁月难得沉默,秋风厌倦漂泊。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岁月的长河无情地带走了童年的那朵浪花,也夺走了爸爸妈妈对我的宠爱。
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小时候,妈妈坐在屋外的凉椅上,抱着小小的我,数着星星,讲着故事给我听。可是现在,早已物是人非了,过去的那段岁月像河水般流走了,剩下的只有冷漠的残迹……
现在我已经上初三了,爸爸妈妈对我也越来越冷淡了。
每天下晚自习,走到家门口,把钥匙轻轻插入,只听见门清脆的“咯吱”一声响,门开了,接着迎接我的就是黑暗中的黑暗。我无奈地叹了口气,垂头丧气地在黑暗中摸索着。终于,打开了灯,屋子里空荡荡的,个个房门都锁着,只剩下我的影子在电灯下晃动……
晚风透过纱窗吹进屋里,我感到了丝丝凉意,但是我的心里却好冷好冷……我的脑子一片空白,不用想就知道父母在干什么。
我坐在沙发上,轻轻地闭上眼睛,我只要这几分钟,静静地回忆着童年时的点点滴滴。没关系,爸爸妈妈不陪我,还有电灯和时间在陪伴我。我努力告诉自己要学会坚强,不能哭,可是那委屈的泪水还是不争气地滑落了下来。
想着别人现在可能是和父母一起看电视,也可能在一起讲笑话,而我却与孤独寂寞相伴,脑子里像麻线一样乱,无奈、寂寞、怨恨、无助、黑暗通通向我袭来。
爸爸妈妈,请你们别再冷落我了好吗?我也同样需要你们的陪伴、安慰和鼓励啊!我多么期望有一天打开家门迎接我的是你们那爱的笑容。我一个人在家里真的好空虚,那是黑暗中的死神,终有一天将会把我吞噬。爸爸妈妈,能不能多抽出一点时间陪陪你们的孩子呢?哪怕只有一分钟,那一分钟对我也是心灵上的慰藉……
爸爸妈妈,请别再冷落我了。
【篇七:田园生活畅想】
在田园中生活,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我很向往。五一假期,为了满足我的愿望,妈妈就带我去了克拉玛依的大农业开发区观赏农家风光,体验农家生活辛劳。一路观赏美丽的风景,我不由得吟诵起宋代大诗人范成大的著名诗歌《四时田园杂兴》,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田园劳作图……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撒上大地的时候,农民伯伯们就已经起床去干农活了。他们拿着锄头去地里除草。中午蓝蓝的天空中,云儿悠闲地飘着,太阳暖暖地照耀着大地。田野四周高大的杨树像一位为哨兵,守卫着田野;那像一顶顶绿色大伞的柳树,一边轻摇枝条,为坐在树下乘凉的农民伯伯们扇风,一边倾听农民伯伯们谈论庄稼生长的事宜。嫩绿的禾苗迎着阳光轻盈地摆动着窈窕的身姿,那翩翩的舞姿,好像在感谢农民伯伯为他们清除杂草,浇水施肥,保证让他们茁壮成长。傍晚,当最后一抹斜阳消失的时候,这些农民扛着农具急匆匆地回家。晚饭过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搓着麻线,妇女们最忙碌,不停地织麻线,还要掂量织布所需要的麻线的数量,有条不紊的劳作中,还给躺在床上的小儿子横着摇篮曲。房间里时不时还能听见他们家里人谈论家事,那欢快的笑声和叽叽喳喳的聊天声在乡村的星空中荡漾。
白天村里没有大人闲赋在家,因为爸爸妈妈很忙碌,所以村中一些十岁出头的儿儿女女们便成了家中的顶梁中柱。他们不但帮助着父母们干活,养鸡喂猪,挑水劈柴,做好爸爸妈妈种庄稼的后勤活计。还在家中带着他们年幼的弟弟妹妹,妥妥帖帖地做好家务,为父母分担家务。年幼的弟弟妹妹们虽然只有两、三岁大,可是懂事的他们也很孝顺的父母。他们虽然不知道什么是耕田,但也在桑树投下的浓荫下面拿着铲子,松土、浇水,学着大人的样子,有模有样地种瓜……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扑哧”一声笑出了声,心里不由得赞叹:这是多么孝顺可爱、勤劳、不怕苦的孩了啊!
开车的妈妈连忙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我告诉了自己的所想,妈妈笑着说:这是古代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农户家生活。现在是机械化时代,农民也是科技人才,种田使用机器耕耘的。说着,妈妈在路旁的田野边停下车子。我看到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几位农民伯伯驾驶着几辆高大的播种机正在播种。妈妈还告诉我,现在种田用的是塑料薄膜点种,根本不用除草了。那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所有播种程序,后期护理用的是滴管浇水。听了妈妈的介绍,我想现代化了的农民真了不起,需要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我很想过这样的田园生活,那就得从现在起努力学习,课余时间参加一些农活劳动,像诗歌里的那些“童孙”们纯朴,孝顺,增加点滴知识,更要有干脏活累活而乐于付出的精神,将来才是一个合格的惬意田园的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