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用相关作文

【篇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马说》,它说明了如果没有赏识人才的伯乐,像千里马这样的人才就不会被发现并重用。其实鲍叔与管仲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管仲如果没有鲍叔这位知心朋友就会被埋没,不可能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因此,鲍叔对管仲的命运起决定性作用,正如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性作用。

大多数千里马虽与管仲的境遇相似,却下场悲惨。它们不够幸运,没有遇到像鲍叔这样的伯乐,不能被发现而重用。管仲是幸运的,管仲有他的“伯乐”——鲍叔。

鲍叔能够赏识并理解管仲。

起初,管仲与鲍叔一起做生意,管仲因家贫而出钱比鲍叔少,但分到的钱多。旁人说管仲贪婪,鲍叔却说管仲家里生活困难,这些钱是他自愿分给管仲的;管仲曾三次做官,但每次都被罢免,鲍叔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管仲没有遇到赏识他的人;管仲率兵打仗,进攻时躲在最后,逃跑时却跑在最前面。他手下的士兵瞧不起他,鲍叔解释说管仲不是怕死,而是为了能够侍奉家里的母亲。鲍叔为管仲辩护,并不是为了利益,而是因为他赏识管仲这位人才。因此管仲感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管仲的“伯乐”鲍叔为他创造了施展才能的环境和机会。

管仲因鲍叔而最终受重用。后来,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欲杀死小白却未果。齐桓公小白即位后,鲍叔极力向齐桓公举荐管仲,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鲍叔却甘居其下。终于,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仲能够施展他的才能,完全是因为鲍叔的赏识和举荐。因此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正如一句话“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样,当今的中国同样需要鲍叔这样知人善用的伯乐。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导力量、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但是发现人才是这一切的前提。因此国家不但要重用人才,而且应多发掘人才,从而更好地让他们施展才能,为国家做贡献。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篇二:谏逐客书】

古往今来,要想实现富国强兵,匡扶伟业,重用客卿贤士,罗揽天下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始皇对“郑国渠”事件耿耿于怀下令驱逐客卿,引得朝臣非议,人心惶惶。如果失去了贤士人才,那国家强大就失去了根脉,要想统一大业便如痴人说梦,因此我认为逐客实非明智之举。

若要远扬国威,加强国立,定要亲贤臣用贤士。

昔日秦穆公招贤纳士,西得由余,东取百里,启蹇叔、用邳、公孙;因而并过二十,称霸西戎。由此可见,客卿功劳之大,正是因为穆公用人不疑,求取贤才的正确方法,才为秦国的实力打下坚实基础,树立了秦国的国威。

纵观历代,秦的几位君主重用客卿贤才的举措未曾断代,孝公用商君改革,实现了富国强兵,惠王纳张仪之计扩展了疆城版图;昭王举用范雎,巩固了王室权利,凡此种种,使秦成帝国霸业。之所以能够如此,归根溯源,还是由于卿士之贤,功不可没。

如果不是本土之民,既有贤能却也要驱逐的话,又是什么道理呢?秦不盛产珠玉宝石,乐理之道也不够精深………。秦王嬴政却不注重,只顾美好声色,夜光宝石、灵鼍之鼓入秦宫,郑、卫之女充秦殿;只满足个人所需而不顾国之所需,重声色人轻人民,是不能够治理好天下的。

因此,想要使天下太平,国运昌盛,就应该重用客卿。

正如高大的泰山不拒绝土壤,宽广的河海不遗弃细流一样,称王制霸的人,也不应该抛弃民众,由此才能彰显德行。三王五帝只所以能够无敌的原因,不就是因为他们不分土地的东西南北,不论百姓的异国它邦吗?因此,国家一年四季富裕美好而天地鬼神降赐福运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君主亲贤士用贤臣啊!

以上看来,做为君主,要想实现富国强兵,匡复大业,使国运昌顺,百姓和乐,就应该重用客卿,罗揽天下人才。人不能凭个人喜好,随心所欲,如果驱逐客卿,一旦为它国所用,则不但引起客卿们的怨愤,更会增强别国的实力,对我国造成威胁,这样就使国家的命运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随时有可能面临危险。

因此,希望始皇收回成命,改变自己的意见,重新启用贤士,以振国威,强国力,富天下,使之霸业能够得以千秋万代的延续下去。

【篇三:一部历史,了悟生活——读《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有感】

第一次体系化的了解到秦统一六国的全部故事。

全书以上下两篇讲述了秦的崛起兴衰以致灭亡,上篇以秦的崛起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三十五代帝王为秦统一所做出的贡献。下篇则具体讲述了秦王扫六合的故事细节,其中以三家分晋,长平之战,邯郸之战等脍炙人口的故事讲述了六国的兴亡衰败。最后,又讲述了秦建立后的兴衰。三公九卿制,修筑万里长城,大求仙药,焚书坑儒等,使秦国逐渐丧失民心,孟姜女哭长城也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通读上下两本书,知认识人对国家兴亡的作用也是尤为重要的。在秦始皇前的三十五代君主中,能够重用人才,不注重身份,国界的君主往往能在自己的统治时期为秦的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图强,使秦国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政治经济也迅速发展。而商鞅本是出自魏国却因魏主不懂识人而丧失强大的机会。秦武王重用甘茂,抓住时机,东进中原,扩大了秦国的疆土。秦昭襄王重用魏冉、白起、范雎,运用远交近攻的策略摧毁六国的生力军。秦庄襄王重用吕不韦,切断六国南北合纵连横通道。秦王嬴政虚怀若谷,知人善用,重用王翦、蒙恬、尉缭、李斯等人,使秦国进入最强盛的历史时期。也正是秦王身边人才的协助,才最终在秦始皇的手中完成了历代君主所期盼的统一。

而秦强大以后,又面临短暂的生命。二世而亡一直是人们所耻笑的事情,而梦想秦国能够世世代代相传下去,自称始皇帝的秦王嬴政,也终没有逃过死亡。求仙药妄求长生不老,以致在临终之时因无太子而导致的一系列闹剧,最终的秦国也没有逃过二世而亡的命定。不立太子,是他惧怕死亡,一味求仙,也显得更为荒诞。

任何英雄都是时势英雄。没有时势,就没有英雄施展才华的舞台,也就没有英雄成为英雄的平台。所以,仅仅有成为英雄的潜质而没有机遇,永远不会产生英雄,拥有平台后,立即绽放异彩。而人才只有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上升期、鼎盛期得到重用,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才能被别人与后人牢牢记住。再优秀的人才,如果出现在“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时代,都无法将效益发挥至最大化。韩非有着比商鞅更系统的改革方法,却最终没能成功,也正是缺少一个所谓的平台的出现。

历史,只是过去,而我们应从中汲取那些有力要素。正如书中提到的那样:如果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就一定努力增加生命的宽度!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