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放学路上】
伴随着最后一节下课铃的响起,雨,悄无声息地落了下来。
我顶着一本书,在雨幕里狂奔,心里抱怨着妈妈没有给我带伞的粗心。好容易跑到车站,看到一辆19路正停在那儿,欣喜地准备冲过去,不料被别人撞到。我踉跄几步,所幸没有摔倒,可口袋中的公交卡却“吧唧”一声掉在地上,而待我擦净卡上的污泥,那辆19路早已扬长而去。
正在我几乎有几分抓狂时,忽然在候车的人群中看到了她的身影:高高的,瘦瘦的,长长的黑发束成一个马尾,还有她撑着的那把伞,是我送给她的毕业礼物。不会错的,就是她!我雀跃地跑过去:“嗨,好久不见。”
她慢慢转过头来,看到我,却没有表现出我预料中的惊喜,只是平平淡淡的弯了弯嘴角,道一句:“哦,是你呀,好久不见。”我一愣:以前的她,每次与我相见,总是开心得又叫又跳,还会紧紧地挽住我,喋喋不休地谈天说地,可如今怎么却……
“吱--”又一辆19路靠站了。我停止了不解的思考,匆匆跳上了车,找到一个单人座位坐定,又突然想起了什么,紧盯着车门,期盼着她的出现。她终于上了车,却没有坐在我前后,而是在车厢另一侧坐下了。
我有些失望的低下头,用手扑打着书上的水珠,又忍不住悄悄用余光打量着她:熟悉的外貌,熟悉的姿态,一切看起来似乎都没有变;可是,我却隐隐感到她身上有一些东西,已然消失、改变,变得令我陌生。我张了张口,似乎想与她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竟无从开口。车内,静极了,只听到雨滴滴嗒嗒打在车顶上的声音。
我用手撑着脸,注视着窗外灰暗的雨幕,心中抱怨着为何才半年不见,闺蜜便一个个变得如陌生人一般生分;却未曾发现,我自己也在时光的流逝中改变了许多:打招呼时,本想像以前吓她一跳,捂住眼睛的手,却在中途软却,只是轻伏在她肩头,巨大分贝的“猜猜我是谁”也变成了一句平平淡淡的“好久不见”;乘车时,忘却了从前一定要坐同一辆车的约定,自顾自的单独跑开;上车后,只是自己寻找座位,“永远的双人座”早已被打破。
我颇惆怅的叹了口气:时光,你一定要如此残酷吗?带走一切,不留痕迹?
“天桥到了,到站的乘客请下车。”冷冰冰的提示音响起,我猛的抬起头:她要下车了。她轻轻站起身,拿起伞,走到后车门旁,正准备下车,又快走几步到我面前:“雨似乎要下大了,伞借你吧。你知道,我家离这儿不远了。”说完,不等我回答,她轻快的跳下车,在雨幕中向我回眸一笑:“那么再见了。”
我又一愣:这个笑容,是多么熟悉!上扬的嘴角,弯弯的眉眼,我仿佛又回到了小学时的美好时光。虽然她眼中与从前相比,多了几分稳重,少了几分不舍,但那个消失的东西,此刻似乎又回到了她身上。
那一刻,我的心猛然醒悟:的确,无情的时光渐渐抹去了我们年少的童稚与棱角,也冲淡了我们亲密无间与无话不谈;但是,它始终带不走的,是那份真挚的友谊。
于是,我也报以她一笑,笑得自在而释然。然后,我重新望向窗外:雨,下的更大了,我却丝毫不着急--手心里那把伞,令我安心而温暖。
放学路上,遇见你,真的很幸福。
【篇二:跌跌撞撞是人生】
2017·3·25 周六 晴
如果让你选择,你愿意平平淡淡,顺风顺水的生活还是要轰轰烈烈,富有挑战性的人生?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的回答第二种答案吧,可是巧的是,很多人一边想要轰轰烈烈的生活,另一边又渴望平淡安稳,不愿意去冒险,又害怕失败。
其实,无论你选择哪一种,还是会有很多你无法预及的事情发生,让你措手不及,或是惊喜不已,正因为这样,生活才充满了意外与惊喜,欢笑与感动,也正是这样,才是所谓的生活,才有了我们不一样的人生。 平平淡淡是生活,跌跌撞撞的,才是人生。
每天都伴着若干的鸡汤入睡,却又总是在慵懒散漫中醒来。每天睡前都告诉自己,明天一定要开始努力,可是醒来以后又有了这样或是那样的拒绝的理由。其实,如果你真的想要开始努力,从哪里都可以开始。 因为昨天的情绪太过起伏,晚上虽然很早入睡,早上去忽然醒来,心慌不已,却很是无力。
没有人能懂,又没办法躲避,只能自己默默熬过去。到了天亮,却忽然又有了睡意,这时宿舍的灯已经亮起,我想,我还是喜欢温暖的光,明亮的晴天和所有的好天气的吧,虽然不能够将心里的悲伤完全拂去,却可以明朗不少,不再那么压抑。
吃过午饭,跟舍友一起去了图书馆,因为身体原因,下午一直在犯困,还好我没有纵容自己在宿舍睡去,因为这样,又会是一个颓废的周末。在自习室趴了一会,精神多了,于是收拾情绪回到外面继续背书,一下午效率还不错,好像又找到了努力学习的那种充实的感觉。 明天,继续努力!
不管怎样,你都要坚强,要努力,不辜负自己,去保护家人。
【篇三:生命的味道】
生命只是天边的一颗流星,一闪即过,那么生命该是什么味道?
枝头红艳的花朵,路人纷纷驻足,想一品它的芳泽。春之后,余下的只是凄凉与叹息;竹,纵然中外千万诗人无限地赞美,却又怎能奈何时光的践踏,长眠于地下;秦始皇,纵有千古江山,地广三皇,功过五帝,终究难逃万人唾弃的下场。
生命似乎毫无味道,存在本是老天开的玩笑,带我们来了,使我们辉煌过,失败过,尝尽这世间的酸甜苦辣,体会到了悲欢离合。感受到了此地的无限瑰丽,便深深爱上了它。我们挣扎,努力,想要与它终身相依,却又无奈于现实的无情,就在下一秒,便和深爱的它分离。
在这世间法则面前,生命显得如此的渺小,人生的终极目标肉体的永生,显得那般可笑。那么人生还有意义吗?
好像也没有。童年,还是玩耍的年龄,就要为少年的学习生涯做准备;少年,本是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无限的期望,甚至是幻想的年龄,却要被囚禁在牢中,被残酷的现实摧残,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中年能事业有成,老年能乐享天年?
但,这样就一定是幸福的吗?每一阶段都有着不同的苦,用现在的痛苦换取一个未知的将来,似乎这就是大多数人眼中生命的意义。
那么,就算成功,又能如何?
越是功成名就、家财万贯,越是生活美满,在生离死别的瞬间越是苦,越是痛。如此看来,人生才是一个最大的悲剧,生命的味道也仿佛变成了苦,但我却不是这么认为。
生命平淡一点就好,不会因财产的继承六亲不认,不会因事业发达而妻离子散。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平平淡淡,如此,安好?
学习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与世无争,自愉自乐,平平淡淡,不必那般轰轰烈烈。这不就是最大的幸福吗?既然无法得到肉体上的永生,又为何不看破人间红尘,超脱这朽坏的肉体,在精神上达到至高呢?
生命就像花朵,盛开过就凋落;再亮眼的星,一闪过就坠落;生命就像泡沫,如果能看破,有什么难过?
生命最美的味道,我认为应该是平平淡淡。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如此,安好!
【篇四:成长的意义】
我常常在想,成长对于我们来说,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
是越发长高的身材,越来越长的头发,还是越渐明朗的心智?
不用问,一定是后者。因为成长,意味着在很多的经历中踱过之后,相应的会增长许多的人生经验和知识,也因此更加清晰地明白以后的生活该怎样度过。
刚刚朋友发过来一篇文章,里面有一段话这样写着:“我向往平平淡淡不用打拼的日子,但我更清楚,所谓平平淡淡,一定是经历过大风大浪后的一种心境,是经历过人间冷暖后的一种境界,是一种大汗淋漓后的平静。”
的确是这样,很多事情只有当你亲自去经历了之后,你才有选择的资格,你也更加清楚自己想要的是哪种生活。就像有句话说,顺其自然是指竭尽全力之后的安然接受,而不是两手一摊的不作为。
经历比经验更有说服力,与其拉着别人说一堆的大道理,倒不如走出去亲自去感受,这样你才会有更切身的感受。
所以,放心大胆的去做吧,让成长来得更猛烈些,不惧怕生活永远张扬肆意,我只活我自己。
【篇五:让青春飞扬】
阵阵东风,吹出万紫千红;朗朗书声,铺就锦绣前程。青春的风琴,奏响我们理想的梦。
我们如今已不再是个孩子,我们已经成熟了,不是吗?时常听别人哼唱,自己也时常哼唱着那首《再回首》,惟独对“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中追寻,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这一句不愿认同。“孤独王子”唱得未免太超然了——一生反复追寻,就只得出了平淡是真的结论。
平平淡淡是最真,说到底不就是自甘平庸、自甘无为吗?曾几何时,我们带着抱负走进了高中大门,那时我们高喊:我们要奋斗,而这时的我们认为平平淡淡是最真,且有人认为只要“与世无争,恬淡一生”便可以无忧无虑地生存,颇有要把老庄的“无为”思想发扬光大之势。这是不可取的,要知道,主宰世界的是你,放弃世界的仍然是你。
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多姿;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深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生命是短暂的,难道我们不应该让自己的生命有价值吗?难道我们真要平平淡淡地过一生吗?难道那就是我们的人生追求吗?
在我们读书的日子里,倾注了亲人的多少关怀和温暖,他们流淌着辛勤的汗水,默默地支持着我们,惟一的希望就是我们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在亲人面前,在那些关注我们的人的面前,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认为“平平淡淡是最真”呢?难道我们付出金色的年华,挥洒着父母的血汗,仅仅是为了换取这份平平淡淡吗?仅仅为了换取一张各科都过了60分的毕业证吗?小到为了每个家庭的付出,大到为了那如水流逝的时光,我们怎可轻易认同“平平淡淡才是最真”呢?
最欣赏把撒哈拉大沙漠变成人们心中绿洲的三毛,也最欣赏她的句话:即使不成功,也不至于成为空白。成功女神并不垂青所有的人,但所有参与尝试过的人,即使没有成功,他们的人生也是充实的,不是一片空白。
不要再为落叶伤感,为春雨掉泪;也不要满不在乎地挥退夏日的艳阳,让残冬的雪来装饰自己的面纱。岁月可使皮肤起皱,而失去热情,则使灵魂起皱。
拿出我们奋斗的勇气,拿出我们青春的热情,高中三年毕业时,再回首,我们没有平淡、遗憾的青春。
让我们的青春飞扬吧!
【篇六:谱写生命的华章】
我独自踏在这幽林的小路上,心中有许多莫然的平静,秋风吹过后留下的是翻飞的枯叶。地上厚厚的一层叶被,即将面临的是腐烂后被变成泥土的沃料,既而被树根汲取营养,为下一代给予基本的物质条件,更也许,是为了等待下一次轮回。我茫然——难道生命只因为生存,所以才逝去?
小溪、江河、大海,它们虽与天地同寿却不是生灵,创造者没有授于它们生机、活力和思维,而人类则于此相反,寿命不长,但享用世间一切优待,包揽万物生死衍灭。人类的思想,就如在世界上找不出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可当面临生活的抉择时,无非是千篇一律的。有人选择神圣、崇高,这是值得欣然的,但在一点欣然后更多的是沉重,因为绝大多数人选择的是平平淡淡。依我看来,那些选择平平淡淡生活的人,可能永远也不能明了生命的喜悦是一种怎样的,发自内心的感受。他们只用一种角度来看待自己的命运——没有波折的人生,便是最大的幸福,为生存而生存是他们的终旨。我想,若是他们能看到生命的两面性,或许就不会太过于受到种种原因的限制——世间有人类便是一个奇迹,则人就应该为自己开辟一点奇迹,创造几稀精彩吧?!别在无数人走过的路上再走一次,就算再用力的踏下,也看不清你的脚印。
我崇敬贝多芬,因为他是音乐的巨人;我颂爱爱迪生,因为他是科学的灵魂;我叹美达芬奇,因为他是绘画的天父;我热赞鲁迅,因为他是笔头的勇士……伟大的人物给世界留下了一笔可观的财富,有的是一种精神的支柱,有的是推动社会的发展,他们展现了自己生命的可贵,更得到了全同类的认可,这一生,他们无悔无憾。
一个人的死法,便是总结他一生的写照。这句话是我在阅读一篇贝多芬临死时的文章上所看到的,不得不让我触目感叹。是啊!一个体现了他人生意义的人,就是死,也死得令人震撼,正如贝多芬在雷鸣的交响下挥舞着紧握着的拳头逝世一样。
有时,我不禁也想:世人太多怨悔,为何就不把这些精力集合起来,去成就某一件事呢?虽着对金钱的观念,人们的思想变成死板的现实主义,可他们抛弃了一点,那便是人类独有的想象力,他们忽略了一点,那便是伟人的成就少不了现实与想象的结合。若是就将这样的现实思想代代相传,那么人类的世界只能原地踏步。我不想看到生命的实意就如张爱铃笔下所比喻的那样“是一袭华丽的长袍,长满了虱子。”
人们常把一生比作一首歌,歌中总不能总是一个调,毕竟要抑扬顿挫才动听。
当风后的最后一片枯叶抚过我的脸旁时,我豁然——生命是因为精彩,所以才存活,是因为价值,所以才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