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做颗星星】
没有变化的生活,就像用织布机织出的经纬,一匹匹岁月都织出来了,花色却一个样子的单调、复古。我要在那条单调的布上面撒满星星,我也要闪闪发光,不再是“复古女孩”。
“泉州五中!”听到这四个字眼儿后,我的眼睛一下就被点亮了。它在我心中如此为之向往,小学是,现在更是。一听说那儿的政治老师——包雅玲老师要给我们班上观摩比赛课,我便着了魔似的埋进了政治书:我一定要发光,打破中学的“零举手记录”,我也要做颗星星!
“好,同学们,上课!”“老师好!”在监控、摄像机的注视下,我们都好似演员。可主角是谁?配角是谁?龙套又是谁?前所未有的,我的腰被一股不知名的力量推起,这股力量蔓延至我全身的每颗细胞,我告诉我自己:我也要做颗万众瞩目的星星!
在包老师柔和声音的笼罩下,我正时刻准备着“亮相”。可万事总是那么不尽人意,我无法将语言组织好……当忍耐到达一定的限制时,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放松,意识也会迅速被击垮。我按捺不住缓缓下垂的腰,可当我抬头时——监控像一个小女孩似的盯着我,不行!我不想做只狼狈的骆驼!那样就成了“不一样的烟火”,这种“发光”我不喜欢!“唰”的一下,我挺起腰起来,继续做颗等待发光的星星。
终于,包老师抛出了“鱼钩”,放长了线。“唰唰唰”的,同学们都死死地盯住了“鱼饵”。我还只是个“捕猎新手”,慢了半拍。但我看见了老师慢慢加深的笑容,慢慢放松的肢体,她一定挺开心的吧?谁不希望在自己如此重要的课堂上,能够得到学生们的积极发言呢?“好,你来!”我前面的同学立马“布灵布灵”发起了光,他的回答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在老师的表扬下,他满足地坐下了。老师的目光拂过了许多同学的脸庞,他们一个个都如愿以偿了,成为了发光的星星。我艳羡地望着他们闪亮的样子,不由得灰了心,若无其事地放下了手……自己的失败固然可怕,但朋友的成功更令人揪心。时间从光廊划过,包老师还没能够看见我……
我知道,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我不想软弱下去,要不,再试一次?“那么,我们要怎样活出精彩呢?”包老师再次发出提问。我不再犹豫了,狠狠盯住了这最后一次机会。伴随着其他同学“正确说法”的慢慢逼近,我越发着急,他们已将“他人”“个人”两方面点出来了,最后一个,无疑是“社会”了。“好,请一位没回答过的同学哈。”我乞求着,呼唤着、盼望着……“好,你来!”终于,包老师看见了我,我反而略含紧张地站了起来:“努力学习,为国家做出贡献,不负少年!”老师盯着我看,我很是紧张、欢喜。那刻,我是闪亮的吧?
鲁迅先生有言:“同是不满现状,但打破现状的手段不同,一是复古,二是革新。”我打破了“复古”标签,革新了自己,终于成为了我所希望的星星。
【篇二:继承传统,紧随时代】
教材,是一个时代教育水平的载体,一直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进而不断更新,其本身的特色一直备受人们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蒸蒸日上,新时代的翻新版教材也层出不穷,吸引了广大师生的眼球。但近来,一系列民国时期的老教材却在师生、家长之间走红,受到热烈追捧。教材翻新与复古,这两种潮流势均力敌,不得不引我们深思:到底何为真正的创新?
创新,是一个以时代为基点的概念,创新的要求也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赋予新的定义。所以,翻新是创新过程一个必不可缺的环节,那么怎样的翻新才能为优秀的创新奠基呢?近来,北京故宫博物院出售的旅游纪念品被进行了一次可圈可点的大翻新,一改往年固守传统的面目,将现代生活要素与古代美学价值相结合,推出了朝珠耳机、官银储蓄罐等实用性与兴味性兼备的创新型纪念品,让游客们频频称奇。故宫纪念品的成功翻新,便是对创新的绝妙诠释,与不断翻新的中学教材一样,它们都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只有在翻新的过程中注入时代精神,这样才能完成一场有价值的创新,体现时代精神更是创新的重要追求。
创新,是在一定历史传统基础上而衍生出的行为,传统文化的积淀,为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近来民国教材的走红,掀起了一股复古的潮流,我们不禁会思考:复古与创新一定是相悖的吗?其实在近年,复古之流并非只存在于民国教材的走红,一股重习传统文化的热潮也正在中国涌流,从《百家讲坛》,再到《于丹论语心得》,从古装影视剧再到历史题材图书畅销,种种现象都表明了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正在回归,使人们的文化素养受到了熏陶,也使中国文明古邦的风采愈发地展现在国际舞台。所以,复古与创新,并非永远是背道而驰的。但是复古并非一昧地坚守旧文化,而是在传统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失去了传统的基石,创新也只能是空中楼台。
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都是创新不可或缺的血脉。只有以传统文化为源头、以时代精神为体现的创新,才能指引你我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翁,才能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国富民安、海清河宴的康庄大道。让我们一起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紧随时代的步伐前进,打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篇三:天目湖一日游】
今天的天目湖一日游结束了,我只能用三个字来形容:炫!晕!险!——题记
炫
不到状元阁就不算真正到过天目湖,是啊!我们第一个去的就是状元阁,远远望去,一座古典的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真有几分浓浓典雅的气息!走近一看,就顿时被吸引住了。瞧!那赤红色的墙体,复古的门窗……最独特的要算是那屋檐了,上面“立”着几只动物,真是妙趣横生!一楼是各个朝代736名状元的名单。沿着复古的木楼梯,我们走上了顶楼,放眼远眺,哇!远处的山、水、天都融和在一起了,那若隐若现,朦朦眬眬的感觉,真是像极了一副水墨画!人置身其中,真有点儿飘飘欲仙的感觉,真是太炫了!
晕
怀着期待的心情走进游乐区,一开始,我就盯住了一个“大家伙”,三个五彩的圆圈交织在一起,中间有两张座椅,我就鬼使神差地走了进去,经过一道道复杂的保安工序,那机器终于启动了。可接下来的我便哇哇大叫起来,三个圆圈不停地上﹑下﹑左﹑右旋转,我的手便死死抓住扶手,我只感觉耳边风呼呼地吹着。心也在不安份地乱跳……“我的妈呀!晕—”
险
远远听着一阵阵尖叫声,我们来到了著名的“险中之王”——逍遥桥。
那一座摇摇晃晃的吊桥令人毛骨悚然,好不容易我鼓足勇气迈出了第一步,可那桥似乎不听话,摇来晃去,吓得我吊紧扶栏,仿佛一松手就会掉下去。可偏偏有些不知好歹的男生在那乱跳乱晃,这桥便更疯狂了,我吓得脸色苍白,大叫一声,就不顾一切得冲了过去。终于回到了“安全地带”,可脚底还是有一种摇晃感,站不稳。吁——这真不愧是“险中之王”呀!
这一天的旅程,真是炫极了!晕疯了!险毙了!亲爱的同学!你,也来体验一下吧!
【篇四:我们的教室】
我们班教室有数个“全校之最”:它是最热闹、最炎热、最复古,同时也是最惨的教室。
说它最热闹,是因为它的身体里“住”着四十多个鲜活的人。这些人每天都有用之不尽的体力和精力,一双双“见啥拆啥手”练得炉火纯青,一张张“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烦人嘴”更是厉害,就连教室里的桌椅和黑板都被烦得自闭了。
说它最炎热,是因为教室里的温度常年都居高不下。这么高的温度,为什么有人会感冒呢?因为老师把我们的嘴“堵”住了呀!感冒和嘴又有何关系?当然有关系啦,而且关系还不小呢!我们的嘴有另一个神奇的功能——升温,只要我们一说话,钻石都得被熔化。但是,这个功能有一个副作用——太吵了,因此,老师们经常到校长那里投诉我们。
说它最复古,是因为它里面的学生返祖好战了。我们上课小规模作战,下课集团作战。教室里的瓷砖被“见啥拆啥手”拆得所剩无几了,墙上那些大大小小的坑,总让人浮现出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吼声,甚至还有敌人用机关枪扫射战士们的情景,以及战士们抬出大炮轰死敌人时的惨烈场面。
说它最惨,是因为它不仅要受到学生们的强拆,还会时不时被殃及池鱼。这不,前几周,它就被它身体里的“客人”们泼了粪水。当然,这不是因为“客人”们不满了,而是因为“房东”不高兴了。因为“客人”们不听“房东”的清洁卫生服务条例,所以他们被“房东”威胁着去抬了粪水,教室的胃废了。但是,马上又被神奇的大侠们治好了。
虽然这间教室在别人眼里是一座废墟,但在我们眼中却是别具一格的房间。它是我们的倾述对象,它是我们的各种“作品”展览平台,更是我们坚不可摧的靠山…………它是我们最忠诚的朋友!
【篇五:读你外婆】
敬爱的外婆:
您好!老家分了新屋,您也精心装修了一番,我知道,那是因为您高兴。
红褐色成了新屋的主调,颇泛着悠久的古韵。镶有花雕的墙框,携带着复古的灵动,洋溢于陌生的密闭空间。红叶、黄花,怒放的盆栽置于白瓦之上,勃勃生机,给人以活力之感。古铜色的餐桌,花状绸布铺在上面,无形中点缀了花的迷离。缓缓挪移那扇厨房移门,呈现的是深蓝的境界,崭新、干净,心底深处,律动着掌勺的情愫,柴米油盐,漂浮于脑海,动荡着、翻滚着。
即便如此,外婆您毫不贪恋。要按您的话说,那就是:“这是儿子他们回来时住的,我不住,给他们。”
您一直守护着那两三间窄小的旧房间,如影随形。
褐色瓦砾整齐地嵌在门槛外,与槛同高,仅图个方便。进门,眼前便是那种泛着黝黑的食橱,里边都摆放着近日的饭菜,炒豆芽、青菜汤、腌咸菜……说实话,那股呛人的色泽,谈不上一点食欲。旁边是一张古老的长桌,上面放了煤气灶台,显然是抵挡不住时间的侵蚀,锈迹斑斑。窗台下端一边是墨绿的水龙头,下面的承载容器虽然是白瓷所制,也偶有几处可以瞥见到灰层;另一边是几个破热水瓶,瓶塞满是缺口。搁着热水瓶的是一张缺胳膊少腿儿的圆桌,这就是您吃饭用的,最多摆四碗菜,够挤的了。
复古依恋,陈旧不堪。您选择了后者,真是让人难以读懂。
冬日的晨曦,您起得很早,裹好厚实的毛线衣,外面系上一件黑底白点的围裙,这一装扮把您本来不胖的身体弄得憨态可掬。然而您那饱经风霜的脸庞,皱纹显赫,如沟壑,如山峦,荡漾在岁月中。
黑色羽绒,补丁毛衣。您仍然选择了后者,真是让人难以读懂。
接着下楼,扭转车库门的锁。先是刷牙,用的是一只沧桑的牙刷,漱口杯是普通的区区一元的塑料杯。再是洗脸,那条红白相间的毛巾已伴您多年,或许是结下了人物情,即使边缘有很多线脚都被勾出了,您也坚决不肯更换一条新毛巾。
晌午,您开始点火炉,为了烧开水。楼道门口,缕缕呛人的烟味令人足以窒息,而您则开始勤恳地干起家务活来。整理剩饭剩菜,一碗一碗地放入食橱,关上橱门。清洗抹布,不丝一苟地擦拭着灶台,角角落落,一丝一毫都不肯放过。搁放好热水瓶,把桌椅放在圆桌下,略微地增大了些空间,却亦狭小。傍晚,炉火已被您拿进了旧房,热水瓶里也灌满了开水。然后便是准备晚饭。残余的煤饼,火势未熄,您仍不放过,拿来烧碗菜汤是必须的。再炒几碗普通的小菜,除非人多,您便会使出拿手厨艺,不然便是随便地敷衍了事。
典雅生活,朴素生活。您依旧选择了后者,真是让人难以读懂。
懵懂之时,满目的茫然,得不到解释。
心灵开始萌动。旧车库,旧毛衣,旧牙刷,兴许是外婆您节俭。
衰朽的岁月,拭不去节俭的存在。我敬爱的外婆啊,我定会好好向您学习,让节俭同您一样永伴我的成长。
此致
敬礼!
您的外孙女刘苏豫
【篇六:汉服与传承】
汉服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拥有其独特的魅力。而近日,凭着遵循古代礼仪,上课生活都穿汉服迅速走红的同寝室女生引发了众人的热议。这究竟是一场无端的走红炒作还是汉文化的再度复兴,其后所蕴含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就事件本身而言,选择穿着怎样的服饰只要在合理范围之内便无外乎是个人的选择,为何这样的选择能够成为女大学生走红的缘由,我想,这并不只是一个巧合,类比于中国诗词大会中武亦姝的迅速蹿红,虽走红的表象看似不同,但其本质上都反映出了相同的问题,那便是处于新时代的我们仍对汉文化的发扬与传承抱有一份执着的热忱。且,在快节奏生活之中欣赏到一抹与现代生活不同的异样风景,是合乎大众审美价值的。然而,这些漫天的热议当然不是仅仅将视线停留在是否合乎审美这样简单的层面。他们当中的部分人士高度赞扬这样的行为,是因为认为女大学生们是传承汉文化的有力实践者;而对立之处的人们却大肆谩骂,认为是一场恶意的炒作营销。在两派截然不同的声音之中,我们又该如何判定此事,我想,这便需要剥开其炙热的外表,察其本心。
中华源远流长的汉文化,有着汉字、诗词等杰出代表,也有汉服饰,汉饮食等丰富内核。因此,汉文化的传承抑或复兴并不只是穿汉服成群出行,成为一道宣传风景那么简单。细细想来,效仿古人穿着汉服不该是复古运动,而该是一种继承基础上的求新运动。复古是文化的守旧,而复兴是文明的求新;复古是懒惰的袭用,而复兴是批判的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所传递给我们的精髓应该是“重神轻形”,从这个层面上说,延续传统,学习古礼,需要的是诚意而不只是形式,文化可以多元化,汉服全然可以作为其中的一元,但是若将此演化成一场汉服“秀”那便是“崇形弃神”,其所复兴的也只是被历史淘汰的文化鬼魅,再无意义可言了。
汉文化的火焰想要愈燃愈旺,需要我们为之添薪加柴,其依靠的方式途径多样却并不简单。我们不应把个人的选择上升至文化高度但应该以此为由,开始了解、热爱、发扬我们的汉文化,让篝火燃尽文化的糟粕,让其余热所照亮的,是我们心中的复兴之火!
【篇七:作文】
湛湛蓝的天空透亮清澈,又白又软的行云摇摇晃晃地减慢了步伐,在阳光底下慢悠悠地漂着。暖黄色的太阳通过一些脏灰灰的夹层玻璃投影在木地板上,影影约约的深浅色形态各异的影子,好像龇牙咧嘴的魔鬼怪太阳底下影藏着害怕亮相。他十指交握着一个青色的马克杯,暗红色的现磨咖啡在里面上下晃动着,一股浓厚的味儿在鼻头四散起来,他桌旁放着一本皮层深棕色的厚厚的手记随便伸开,上边一颗颗都是一些笔迹,不是很清楚,看见却很干净整洁,手记周围还斜斜放着一支黑色签字笔,餐桌中间放着一个半透明的夹层玻璃水瓶座,播放着几个花束,含苞欲放。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静谧幸福。热闹的出世,非常多的事情能够蒙蔽一个人的眼睛与心里,守好初心,难。乃至只不过静下来,都很有难度系数,每日走马看花看见这一繁华世界,各式各样奇妙的新事物五花八门,追求完美新的,刺激性的一切,新时尚一个又一个地不断涌现出去,追不完的……
如今还发布复古复古时尚系列产品,服饰,装饰品,家俱……实际上不管如何,活出自我,便是最真正的,最开心的,每一个人都是无法复制,独一无二的,我钟爱空闲,钟爱静谧,那这就是我的幸福。
人生苦短,人生道路也没法重新来过,像约翰逊·佛洛斯特说的,只有挑选一条路,那就要在这条道路上的大家尽可能开心玩。
【篇八:礼物】
母亲节到了,我去商店里逛逛,想给妈妈买点什么。看着各种各样的商品,首饰、鞋子……看着看着,我忽然想起了什么,快步走到了包包专柜前。琳琅满目的包包摆满了整个专区,那些华丽的包包,有的缀着珍珠,有的发着璀璨的亮光,有的采用了豪华的亮皮,各式各样,他们像是装载着女人们的梦想。瞅着瞅着,一个美丽的复古样式的包包闪入了我的眼帘,我的眼睛顿时湿润了。
那是几年前的的时候,我常常和妈妈出来逛街,妈妈经常在柜台前徘徊,望着一个价格不菲的包包妈妈两个眼睛放光,看过来看过去,喜欢的不得了。记得有一次,妈妈又带我去逛街,她开心的说:“我想买下那款复古式的包包。”我附和的说:“好呀、妈妈你买吧!”到了商店,我被一辆粉红色自行车吸引住了视线,目光久久不肯移走。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事说:“喜欢么?”我使劲的点了点头。“你上学也该骑车了,不能总让你步行啊,喜欢就买下来吧。”我惊喜的望着妈妈,头随即又低了下来,“那你喜欢的那个包包呢?”我小声的问。“以后有的是机会,以后再买就好啦”妈妈轻松的回答。临走时我分明见他恋恋不舍的望着那款包。回家的路上,骑着那辆崭新的自行车,开心的不得了,可妈妈比我更开心。过了好久,妈妈又去看那个包包,可它已经被买走了。妈妈一副失落的样子,到别的商店里也没有这个款式的,后来妈妈又买过许多包包,但都没有那个包的感觉。
而今天,我又看见了与妈妈喜欢的那款复古样式一模一样的包包,尽管依旧不便宜,我还是拿出了积攒的所有的钱买下了它,我不想让妈妈再错过她爱的东西。
母亲节那天,我把它送给了妈妈,妈妈感动得落泪。妈妈把他所有的爱都给了我,而这份礼物在他的母爱下显得异常渺小。
【篇九:我的理想】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旅行家,走遍全世界,游览国外的独特风观,祖国的大好河山。
提到旅行家,我沉思了许久。幼儿时期的我,对家乡的白塔充满了好奇,白塔在我幼小的心里是那么的壮阔美丽。直到上小学,看到许多作家笔下的风景:桂林山水、钱塘江大潮、威尼斯的小艇……每当读到这些文章,看到书本上的插图,我的心中就澎湃万分。那时,遨游全世界,这样强烈的想法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世界那么大,为何不去看看呢?
带着相机,坐上飞机,出发喽。“尊敬的乘客,威尼斯到了,请带好行李,准备下机……”没错,我来到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刚下飞机,就感受着它不可抗拒的美。踏上古色古香的小路,观赏着河道和小艇,小艇犹如汽车在河道上有秩序的前进着。威尼斯的房屋十分复古,红的、黄的、蓝的,许多的砖房相间在一起,别具一格。弯弯的桥,像五彩的月牙,砖块的缝隙让这座桥十分精致。站在桥上拍一张照片,特色的房子加上青蓝的湖水,是多美啊!
威尼斯的人们都喜欢戴面具,好像面具是威尼斯的象征,每一条街,至少都有一家人卖面具。这些面具十分华丽复古,一面闪闪发光的黑面具上插满了各种装饰品,中间插着一根白羽毛,任何人戴着都显得十分高贵,犹如一只正在跳舞的黑天鹅。我不由走进一家小店,看着琳琅满目的面具,身不由己地拿起来比划比划,店家十分和蔼,就算你不买,也可以拿着试玩。这时走进来几个年轻的小姑娘,互相为对方挑选着,嘴里嘟囔着晚上的假面舞会,在她们身上,洋溢着青春与朝气,不由拿起相机,记录下这一刻的美丽。
回到家中,我会把沿途遇到的风景写在书中,把这些独一无二的照片做成插画,从微博上分享给更多的人,让他们也体会旅行的快乐!
旅行是一种美的享受,世界这么大,只要我行动起来,一定会出去看看这个大世界,遇到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