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外婆,请你再等等】
生老病死是人这一生的宿命,有的人在享受中度过一生,有的人在意外中离开人世,有的人还没来得及享受就疾病缠身,终日瘫痪在床,离不开家人的照料。
我的外婆,是一位勤劳、善良、淳朴的农村人,她和我的外公含辛茹苦的将五个孩子养大成人,如今他们的孩子也都成家立业。辛苦了一辈子的外婆本应该在家安享晚年,享受人生最后一个阶段的美好时光,可在晚年,辛苦了一辈子的外婆免不了疾病缠身。在疗养中,外婆身体还算硬朗,但不幸却来得触不及防。几年前,年迈的外婆被门槛绊倒摔倒在地,原本有高血压冠心病病的外婆病情更加严重,逐渐地外婆需要依靠拐杖走路,随着外婆年龄增大,到最后身体机能衰退,如今,外婆终日躺在床上,连翻身都要依靠外力更别谈基本的生活能力,由于在床上躺太久,外婆身体的某些地方开始坏死,每天由她的儿子儿媳女儿等轮流为外婆上药,喂她吃饭喝水,给她擦拭身体,换洗衣服等。现在外婆已经老年痴呆,连一句完整的话都无法表达出来,每次去探望外婆,我们问她:我们都是谁。她也只会发出“呀呀”的声音。我们知道外婆心里其实都明白的,只是说不出来了。我们回去看望她,她会一直盯着我们看,我们就知道,外婆一定知道是我们回去看她了。
我的外婆,您有一群孝顺、爱你的后人,他们每天细心地照顾您,所以您请您再等等,您还没有享受够生活,要好好享受生命最后一阶段。我的外婆,请您再等等,外公还想要继续和您“拌嘴”呢。我的外婆,请您再等等,您的孩子还舍不得离开您。我的外婆,请您再等等,你的孙子孙女外孙女还没成家,他们还想把人生的伴侣介绍给你人生呢。
【篇二:请等等】
听说,他走的时候,在门前呆呆地伫立了许久,他夹着烟,吐了口袅袅的白雾,还是一言不发的走向远方,那时候,夕阳下的影子,被拉了很长很长……
我与他,在四四方方而又温馨的屋子里,很少说话,许是因那骨子里的亲情血水,我们之间的交流只用眼神来传递一份默契。
很早了,我便想给父亲写上一封信来,告诉他,这么多年的默契里,我们彼此间本该丢掉那些沉默的。可当铺平那纸,笔攥在手中,那些话,却又无从下口了。
我与母亲间的小秘密,亦或者小吵小闹的那些畅谈言词,若是细细数来,大概会写满人生的所有轨迹,但比起这些来,我与他之间,恐也只占了一个开头。
我们的沉默常在饭桌上进行,却又在沉默的氛围里彼此关心着,吃着他亲自夹来的东西,从不会觉的这食物无味,亦不会觉的这生活过于平淡了……
记得他带我看着日出,给我讲着这些年里我一直不曾听过的人和事,其实,我本该知道,他的言语里本就藏不下多少惊天动地的关心爱护,那些东西,他早借那掌心温度一点点地送给了我。
我想着,他的一生里许是有半生都在不同的城市里晃荡,正如那一只灰尘的行李箱里,常常装着他的思绪以及我和母亲的挂念,独自漂泊在异乡那般,带着几分孤独与寂寞……
很久以前,初次分离,我曾落了眼泪,那时候,我第一次知道那个一直沉默的人于我而言,是那般重要,再后来,习惯了他一人独自远走的背影,却失了最初的沉默,我才知道,其实,我从未习惯过。
听说,他那次前去漂泊,一直在等我来送他,而我却未曾赶上,不知道,那时候,身为父亲的他的心中曾泛起怎么的苦涩,我只是明白,未能帮他提上一次行李箱,那是我对他最为遗憾的事情……
那一次,我未能追上他在夕阳下渐渐晃散了的影子,我只是听母亲说,听说父亲曾在那个温馨的屋前等过我。
不知该如何道出那种酸涩与沉重,想起我与他之间那些手握手之后的别离酸苦,其实,我们之间不过都是在互相等着罢了,只是父亲,那个神圣的人,他的等待里,含着远比我这份感情里更深的爱罢了。
他打来电话时,虽只有短短几句,我却听出了他语调里那些满满的孩子气,他又重新等着我,我只想轻声告诉那个背着行李箱的他:父亲,请等等……
【篇三:时间你等等我】
“喂,你等等我啊!”可不管我如何去追都无法抓住它,我停下了脚步,却见它还在跑,只是回眸,向我一笑,挥手,似是告别,然后离开,继续它漫长的旅行……
它总是这样,我该知道的,可总觉得不甘心,不甘心它离开我独自生活,即使知道它从不为谁停下脚步。它还有它的旅行,而我也有我的生活。
它,有一个名字——时间。
渐渐地,我放弃了追逐的念头,去享受一切能使我感到愉悦的点滴。忆起这15年的生活,宛如一幅幅画卷舒展开来,可以看见一张张脸庞上灿烂无比的笑容。遇见的形形色色的人,都成了生命里的过客,却也因他们,生活才显精彩;看见的每一幅绚烂美丽的风景,都在描绘着生命独有的轮廓;而历经的繁杂而多样的选择,成就了如今长大的我们。一次次教训,还有生活中所要明白的道理,时时刻刻谨记着,这些是我感谢它的地方。
十五年里,看着它快捷的步伐,我多么想说一声“时间,你等等我!”不是不愿长大,而是害怕着有那么一天,母亲会满头白发,一道道皱纹会爬上她的脸庞。我害怕有那么一天,父亲的腰背不再挺直,无法像小时候那样背起我。有时候,总觉得还有很多时间,现在却觉得并不是这样,十五年已经在不经意间悄悄流逝了,而一个人的人生里能有多少个十五年呢?
五月步入尾声,六月将翩然而至。把握好每一分每一秒,去感恩这些年里在你生命里出现的人吧,至少这样,以后你也不会遗憾了。
时间总是不等人的,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好它。
【篇四:等等灵魂的脚步】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瞬息万变,数以千万计的信息碎片汇成的洪流,从我们眼前呼啸而过。然而,在日复一日的加速中,多少人在不知不觉中落下了自己的灵魂,任它在后面踽踽而行,却不肯停下脚步,成为一具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的行尸走肉;又有多少人能在浮躁喧嚣之中开辟出一片净土,与灵魂一起,将一件事做好,做到极致?
现在太多的人都将数量看得太重,而忽略了事物的质量,认为这样就能得到最多的好处。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题目再多,却挂满“红灯”,题海战术就成了劳心费神的无用功;当产品的质量满足不了顾客的需求时,庞大的数量反而成了累赘;当善行没有了意义,有的仅仅是一场场做秀而已……可见,只求数量的浮躁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那么,身处信息的洪流,我们该怎样屏蔽杂音,专心做好每一件事呢?
在日本电影《编舟纪》中,讲述了老中青三代编辑互助交棒,穷尽生命来编撰一本辞书《大渡海》的故事,他们为什么能坚持下来?靠的就是对编书这门事业的热爱,内心深处的责任感,一丝不苟的精神。最重要的,还是灵魂的交融。又如19世纪的画家塞尚,在他的晚年里,日复一日却没等到观赏者,但他偏偏在橙子、石榴、酒和竹篮间画出了别人画不出的静谧。到如今,我们凡夫尚且不提,即便到卓有才华的艺术家手里,静物油画这样的细活儿也开始忍不住向摄影、摄像、多媒体艺术转变,兴许那样能更快地见效,但是,一味追求快而没有灵魂的艺术也会变得空洞而乏味。只有心在、灵魂在,才能在碎片化的信息洪流中做好属于自己的事情。
浮躁,心浮气躁也。在碎片化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慢下来,让灵魂重新回归躯体,让心沉静,让气镇定,专心致志地做好属于自己的那件事,最好。
【篇五:时间,请你等等我】
时间,绿了芭蕉,红了樱桃,带来了我们所期盼的未来,却悄悄掩藏了那糖葫芦里的童年。
——题记
“你怎么能吃人家的糖葫芦!”面前是父亲怒目圆睁的脸,两行泪水从我的脸颊轻轻流过。“人家是客气,你也好意思吃?”“吧嗒……吧嗒……”泪沾衣襟的声音格外清脆,父亲硬生生地塞给我五元钱,“明天把钱还给人家。”父亲轻轻的说了一句,像是无奈,像是悲哀。泪腺“嘣”地炸开,他不知道,小A是我多么要好的朋友。
拨动着童年的唱片,耳畔又是小A温馨的关照,小时候我们买什么都要一样的,一样的小挂饰,一样的笔,一样的蝴蝶结,一样的书包……我们总是在一起,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玩,一起去厕所…。同学们都羡慕我们在一起的身影,都说我们好像穿了连体裤似的。每当这时,我和小A都会露出甜蜜蜜的笑。
小学一年级,我写字总是太用力,总把铅笔折得一点不剩。考试了,铅笔又一次“吧——”地歪了脑袋,我又急又慌,眼泪在我眼眶中打转。这时,素不相识的邻桌递来一支铅笔。我扭头一望,小A的嘴角露出一条优美的弧线,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可爱迷人。顿时,心中一股暖意,像是一轮太阳温暖着我,安心地答完了卷子。
懵懂的我却不知道,我心安理得的同时,小A却受了委屈。她的铅笔太突,写作文时抹成了一片,黑乎乎的,分值大跌,挨了老师的批评,我着急地要哭出来,小A是因为我才没考好的。小A安慰我:“没事的,成绩都这样了,也没办法,我下次一定多带几支铅笔,肯定没事啦。”从那以后,我写字都小心翼翼,再也不敢弄断铅笔了。
红色的塑胶操场,像是天边灿烂的云霞。“扑通!”我重重地跌在跑道上。胳膊,腿被坑坑洼洼的跑道磨破了皮,点点沙石划出斑斑血迹,不争气的眼泪竟夺眶而出。正在一旁为我呐喊助威的小A见状,飞一般地跑了过来,扶起我,为我擦干眼泪,搀着我去清洗伤口。水哗哗地流下,冲刷着年幼的创伤。我仍是抽噎着。小A拍拍我的肩膀,“不哭了,不哭了,不就戳破几层皮吗,乖。”她又露出阳光般的笑容,在小A的笑容面前,我没法再哭出来。
时光荏苒,岁月静好。几年的时光过去,小A就那样陪伴着我长大。在她面前,我永远就像一个刚从幼儿园出来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摆着幼稚的姿态傻傻地笑,娇滴滴地说话,有一点事就会哭……她就像一个大姐姐,陪我在学校的老槐下,说着说不完的话…
我捏了捏手中的钱,恨不得把它撕得粉碎,还记得小A昨天给我买了根糖葫芦,我们手拉着手,她说,我们永远是好朋友…
“小A,对不起!昨天,我不该吃你的糖葫芦。”我嘟囔着,强忍着泪水,鼓足勇气说出了这句话。“客气什么,我都说了,我们……”小A停住了,朦胧中,她的笑容收束了,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小A,给你钱。”那张皱巴巴的钱在手心中攥了太久,都有了汗气。“我不要。”小A忙推给我,“不行呀。”我咧开嘴,哭得很难看。小A也哭了,我从来没见过小A哭,我哭得更大声了。
小A收下了钱,但她放学不再和我一起走了,每当我看到小A和其他同学玩得很开心,我总是回想着以前,嫉妒着她现在的玩伴。但是,回不去了。
时间,你走得太快了,我们还没有学会大人的人情世故,你怎么就要急着带我们去那个污浊的世界呢?
时间,请你等等我,我还想和小A在一起,彼此没有亏欠,在一起,吃糖葫芦。
——后记
【篇六:等等我们的灵魂】
有多久没写钢笔字了?坐下来,把钢笔吸满墨水,听着笔尖在纸上的“沙沙”声,闻着随着文字飘散出的墨香,恍惚又回到了校园,回到了教室,回到了伏在课桌前自习的时光。
刚写的时候,心还不能静下来,边写边想着餐桌上的碗筷还没收拾,五点钟还要接孩子,想着单位不会又打电话骚扰正在休假的我吧?哎,真是年年岁岁笔相似,岁岁年年心不同啊!什么时候写毛笔字、钢笔字的传统渐渐远离飞速奔跑的我们了呢?像快餐一样方便的中性笔取代了它们的位置,什么都是快捷的,唯恐赶不上这个时代的速度,我们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从某种角度来说,丢弃传统,就是丢弃了灵魂,丢弃了一颗安静的心。我们在奔跑着,在欲望的驱动下,在物质的诱惑下,奋力前行,还虽苦犹荣。殊不知,追求灵魂和精神的纯洁和安谧,保持童真的心是我们享受这个世界的财富。慢下来!等等我们的灵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