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心相关作文

【篇一:追星之我见】

嫩芽把巨树视为“明星”,长成了伟岸身姿;鱼儿把大海视为“明星”,才能畅游海洋;苍鹰把蓝天视为“明星”,才能搏击长空。

1989年明星组合“小虎队”巡演到高雄,粉丝骑车一路追踪,大呼其名,这种现象被称为“追星”,从此“追星”一词成为形容粉丝对明星的崇拜行为。如今,追星之风在青少年中愈演愈烈,有人认为追星不可取,但我坚信只要有所选择,便可以从明星身上汲取正能量。

三国时期周郎英俊潇洒,才能杰出,是苏轼要追的“星”,“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东坡看重的是周郎的英雄业绩而非美男子的外颜;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杜甫要追的“星”,“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仰慕的是卧龙先生的一片忠心;孙权占据江东“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倾慕的是孙权誓死捍卫江东的雄心。

东坡、少陵、稼轩,他们“追星”是先辈英雄的丰功伟绩激励他们奋发有为,继而成为历史天空中耀眼的“明星”。

今日“追星”之风盛行于世,这是一个“星”光灿烂的年代。除了舞台上炫目的灯光,撩人的歌喉,零乱而不失华丽的舞步,抑或是深情的秋波,在明星闪耀的外表下,我们能从中汲取的养分其实还有很多。

演员陈晓,虽成名较早,却并非是靠一部剧爆红,而是从配角走到主角一步步踏实走来,他从不以炒作博人眼球,关于他的报道大多围绕着作品,他曾说:“我每次拍戏都希望表面的尽善尽美,只有作得好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他崇拜的明星是周星驰,星爷的作品引导着他在演绎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而他的努力付出,也完美饰演了执著的尊严。

那些传递正能量的明星如同我们人生的一个个路标,指引我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周杰伦的努力向人们证明了即使学历不高,没有帅气的面庞,但只要不断坚持,永不言弃,最终也可以取得成功;郑智化身残志坚,凭借顽强意志唱出许多振奋人心的歌曲;李易峰在沉静中积蓄力量,用七年的努力证明自己,“拽而有礼,拽而不狂”,关注国事,被称为“李政委”,为人们传递满满的正能量。

当一颗钻石闪耀着夺目的光华时,你可知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切割和打磨。对于追星,我们应理智崇拜,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汲取精神力量,为自己的成功助力。

【篇二:持度之尺】

度,是评价人一生的标准。适度,则是反映一个人的所作所为。

山市晴岚,远浦帆归,平沙落雁,潇湘夜雨,江天暮雪,洞庭秋色。这些优美的景色曾在中国艺术史上产生重要影响。归其因,仍是身为画家的把握度。因其适度,恰有际以天宇之虚碧,杂以烟霞之吞吐,重以云水之迷离的潇湘夜雨美景。

度是一把刻度尺,它把事情分成两个方面,其中一面一旦你越过界限,那么你只好用一身的痛苦来弥补曾留下的阙失。

蜀有孔明“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代明主刘玄德恭敬相邀,三请两拒,传为美德。倘若他不是卧龙先生,又有哪个帝王会愿意低头细语呢?羽扇纶巾的豪情胆识是其吸引刘备的法宝。修心持度,孔明静候,以谦济天下之大才赢得身前生后名。

由此观之,人生持度何乐而不为呢?

曹操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龙能大能小,能开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波涛之内,孢则潜伏于宇宙之中,方今春深,龙之为物,可此世之英雄。我们可以看得出刘备的度把握稳重。

树求禽兽以携,遭拒;结实以静候,则咸相食,其籽得传。适度是一项让人得以永存的计策。回眸历史,仍可听见那“虞兮虞今奈若何“的慷慨悲凉之声,其音缠绵悱恻,如怨如慕。正是项羽未能把握住虞姬的度,未能抵达乌江,霸王从此流传于历史回荡中。

八大山人曾说道:“度,是指一个人的灵魂渡到彼岸,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得以升华。”适当的把握度,则是一个人性灵追求完美。张孝祥曾曰:“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在这纤云悠悠;月光溶溶,心也溶溶。外界的世界是玉壶,你不由不以冰心来应对,不由不以晶莹光亮来承领。

适度,不仅为他人获得更好的收益,同时提高个人的性灵升华。人生,重在持度之尺。

【篇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众所周知诸葛亮是一个有勇有谋,才略过人并且是一个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丞相。但是应该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一个非常会教育孩子的好父亲,《诫子书》就写出了他对自己儿子所有的期望,那读过的同学们想想自己缺少其中的那种品质?

初一的学习生涯即将结束,这时间可以说是转瞬即逝,也就意味着中考和我们的距离也近在咫尺。你现在是否满意自己的成绩而沾沾自喜呢?你现在是否认为时间还长并不着急呢?你现在又是否觉得生活无味并且无所事事呢?

这些都应该引起你的反思和重视。其实我们做到的应该是不甘于此。不甘于现在的状态,所以拼搏进取;不甘于现在的成绩,所以努力学习;不甘于现在的悠闲,所以充实生活……

太阳照在身上你应该平静,应该奋发;雨点打在身上你应该宁静,应该拼搏;雪花落在身上你应该清净,应该坚持。因为“淫满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篇四:倾听心灵本真的声音】

悠悠历史长河,卷不走生命涌动的最真实的洪涛。他们,在这里奏响了属于自己的乐曲……

他,“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颗炽热的老臣心见证了蜀汉的辉煌。三国的硝烟还在弥漫,会乱的吴鹏中,他用智慧抉择着成败。仅仅是三顾茅庐,便让他从此踏上了这条烟雾弥漫的不归路。路上,他从未停滞,从未徘徊,义无反顾的用一颗老臣心奏响了一首激昂的忠义之歌。

他,以山为依,与鸟同乐,隐居于幽静的南山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他真实的写照。他向往桃花源般的怡然自乐,寄情于山水的潇洒坦荡。于是,他毅然摘下头上众人羡慕的乌纱帽,绝不为了五斗米折了腰。什么功名利禄,什么荣华富贵,在他眼中,只是一堆毫无意义的废旧品罢了。他只要那洒脱,那惬意。他于南山脚下梵唱了一首高洁之歌。

他,用一根光秃秃的笔书写了一个民族本该拥有的亢奋。阴风惨雨,军阀割据,面对国破山河碎,他终于按奈不住那颗如烈火焚烧般热烈的心。弃医从文,他懂得,精神上的麻木远远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可怕。于是,他站在高山之间呐喊,声音回荡了整个山谷。他用锋利的笔尖直插入敌人的心坎,揭示了民族最深处的劣根性,他狂放不羁,视死如归。在孤寂的黑暗中,孤独的抗争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他对民族最深切的情感流露。他,奏起了高亢的愤怒之歌。

烟尘四起的战场上,一颗心默默献给蜀汉;静谧的南山脚下,一颗心归依自然;泛黄的灯光下,一颗心无畏的斗争着。倾听心灵本真的声音,余音绕梁,岂止三日不绝?

【篇五:这真的让我着迷】

漫步在书卷中,这淡淡的墨香,真的让我着迷。

面对那破败的城池,你痛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是,你却阻挡不了叛军那无情的马蹄。是夜,你望着天上的明月,面前不禁浮现出妻子与儿女的面孔,你泪流,“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与好友分别已久,你不禁提笔写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怀着对丞相的敬仰,你迈进了城外的祠堂,不禁叹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时光如水,岁月终将逝去,再登岳阳楼,早已物是人非,你仰天长叹道“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子美,你是大唐诗人中一颗璀璨的明星,读你,真的让我着迷。

走进那无边的树林,你高喝:“西北望,射天狼“。漫步赤壁,你感慨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丙辰中秋,你欢饮达旦,把酒问月,不禁想起了子由,只得长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初贬黄州时,想必你也很失意吧,望着月夜的孤鸿,你写下“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天,你梦见了自己的亡妻,不禁提笔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雨天,你听着穿林打叶声,独自吟道“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夜,你独自赏月,孤独寂寞,不禁感慨道“世间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路过平山堂,你又来凭吊自己的恩师,挥毫写下“休言万事转头空,来转头时皆梦”。夜晚,你思念着自己的妻子,写下“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苏东坡,你是北宋诗人中一朵耀眼的奇葩,读你,真的让我着迷。

合上书卷,却见天高云淡,我不禁笑了笑。诗词,真的让我着迷。

【篇六:我心中的诸葛亮】

“一对二表三分鼎,六出七纵八阵图”是他一生的概括。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和高风亮节的品质至今仍被人歌颂。他,就是诸葛亮。

他本躬耕于南阳,淡泊名利,吟着《梁父吟》,念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只因刘备的知遇之恩,一生为了汉室王朝鞠躬尽瘁。

他是智慧的化身,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在空城计中,他毫不畏惧司马懿的逼迫,从容布置,从而使对方退兵,西城得以转危为安;草船借箭中,妒贤嫉能的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扎草人佯攻曹营,从而借来十万之箭,为赤壁之战准备了足够的箭支,也保全了自己;为了求得南方长治久安,听从马谡的建议,与孟获的战争中七擒七纵,最终使得孟获心悦诚服归顺刘备,成为蜀汉南方的屏障……

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本可以取而代之,可是他没有,尽心尽力辅佐刘禅,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出师表》。他把报答刘备,忠于刘禅当作了自己职责本分。直到死前,依旧不忘蜀汉的社稷。

时至今日,诸葛亮俨然已成为智慧的化身,一把羽毛扇,仿佛蒙山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除此之外,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那“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忠贞不渝。

淡泊名利,充满智慧,知恩图报,忠贞不渝,这就是我心中的诸葛亮。他的灵魂与肉体虽已化作清风明月,但他的精神品质却在历史的天幕上镶嵌出耀眼的星河,为世人永远展现他那圣洁的光辉!

【篇七:把掌声献给你】

无论是快乐时光还是悲伤岁月,每当想起你,我总会把我的掌声献给你。

——题记

一路艰辛,一路坎坷,一路风雨,一路跌宕的起伏。你的诗,由你的情感操控。你的情感,由你所处的时代触发。而你的时代则因你而大放异彩。

一枝翰笔,写尽了世道的沧桑。千尺素纸,留下诗人的泪水。字里行间,永远是忧国又忧民。写下秦时的明月,点染多少报国情;写下边疆的胡笛,包含多少征夫泪;写下雄伟的泰山,抒写多少凌云志。

你总是忧国忧民。你今天是否又再次“登岳阳楼”,独自远眺“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或在月圆之夜,“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这时在圆月下抒发感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远离故土,在战乱中翘首期待亲人的音讯,你虽然懂得“烽火连三月吗,家书抵万金”的道理,却仍在担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为国人担忧。“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你最光辉的写照。

你不止一次梦见好友李白,你用“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为他打抱不平。支持他的理想,同情他的遭遇。可是又有谁为你鼓掌给予你勇气呢?

锦官城外,你来到丞相祀堂。为诸葛亮的遭遇鸣不平:“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为他未能实现理想而落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其实,你应该写道“‘未建功名”身先死’,‘心有不甘与谁说’”。想你年轻的,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大笔一挥,在慷慨激昂中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可世事弄人,一场安史之乱毁掉了大唐的盛世,也毁掉了你壮志报国梦,但也塑造了最优秀的你!

把掌声献给你,当我在行走途中暴风雨来临时,有你的鼓励,我昂首继续前行。

把掌声献给你,当我失去在生命中再战斗下去,有你的安慰,我再次站起战斗。

把掌声献给你,当我在漆黑的冬夜迷失方向时,你给予我勇气,在雾中寻找出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杜甫,我把掌声献给你。

【篇八:文学的诱惑】

一个秋日的午后,阳光明媚,端坐在书桌上前,一杯清水,一本好书,便已沉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文学的诱惑,谁又能抵挡?

年幼时,木床上,小小的我常常在母亲那娓娓动听的童话故事中,放弃哭闹,安心入睡。白雪公主的幸福、海的女儿的哀痛、阿里巴巴的幸运,还有木马计的悲哀……昏黄的灯光下,妈妈的怀抱里,我被文学的诱惑着,懵懂地想要撩开她神秘的面纱。

长大一点,我认字了,开始捧着小时候听过的故事书,虽故事早已听过,但却有种另外的韵味让我痴迷。书册上烫金的大字“中外文学经典”,哦,这就是文学?文学仿佛像一个美丽的仙境,已撩开了一层面纱,我能隐约窥读她的美丽。

上学了,在老师的指引下,我又领略到了文学中唐诗宋词的美妙。“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月华如练,如此境地,却不能与家人共赏,怀远思情;“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顾茅庐,出师中原,稳定一方,忠诚之臣;“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亡国之痛,负荷了这个时代,民族的悲恸……这是文学的精华所在吧,我明朗,仿佛已踏进了这个仙境,再也不想离开。

有了写的冲动,一张白纸,一支笔,我要自己绘画这个文学的蓝图。遣词造句,下笔成文,我有“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自信,有“春景如画,莺语燕歌”的兴致,同时又有“萧萧扬花落满肩,笛声寒,窗影残”的悲寂……文学像一颗充满诱惑的种子,在我心里滋长。

窗外,一池清水,阳光荡漾在水面上,给水笼罩层金色的光辉,一片花瓣悠悠飘落,击打出了一池涟漪。我愿做那一片花瓣,沉醉于文学的诱惑,寻找那最终的文学之源。

【篇九:有你相伴,真好】

历经千年风霜,尘埃未拭,风雨常伴;

在我的青春生命里,徜徉在诗香之中,与你相伴,真好!

有你相伴——李白。

一把剑,一壶酒,一路征程,一路狂舞,醉卧长安,天真难觅!

珍羞之前,你停杯投箸,满目茫然,仕途的险阻让你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你在人生低谷徘徊许久,闲来垂钓碧溪上,有了“忽复乘舟梦日边。”的灵悟,产生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念。

是你给我战胜困难的勇气,是你让我学会了前进,学会了不放弃。我将伴随着你,踏遍千山万水,纵情于天地之间!

有你相伴——孔明。

茅庐未出,便知天下三分,三读刘备爱才之心。

羽扇纶巾间,让我知道了“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暗度陈仓,草船借箭,巧借东风,充满了你的机智;七擒孟获,你是那么大度。

借风,借箭难借光阴!

你可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啊!

是你占据了我的童年,让我在三国之中笑过,亦哭过。

有你相伴,我第一次读出了三国的起起落落,读出了英雄的无所畏惧!

有你相伴你——文天祥。

发奋苦读,博一功名,四年的兵荒马乱,未抹去你的报国雄心。

山河破碎,一生动荡,又能怎样?

惊惶不安,雨落击萍,望江长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末路悲歌,你的情怀,始终与我相伴。

有你相伴——关羽。

劈华雄,斗吕布,斩颜良,诛文丑——刀起刀落,尽显英雄本色;

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水起水落,落尽英雄之智;

过五关,斩六将——马驰关过,彰显英雄之忠义;

败走麦城,刮骨疗伤——泪滴血流,流尽英雄末路悲歌。

有你相伴,真好!

是你让我感悟到战场的风起云涌,看到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有你们相伴,真好!

有你们相伴我学会了勇敢;

有你们相伴我学会了奋斗;

我将随你们驾着扁舟,迎接风雨的挑战,用帆作为信念,驶遍千山万水。把酒说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

【篇十:游古隆中】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和妹妹到三国名城湖北省襄阳市古隆中景区游玩。

早晨,我们迎着初升的太阳,乘巴士到达诸葛亮故居,首先看到的是古隆中牌楼,上书“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是唐代诗圣杜甫在《蜀相》一诗中对诸葛亮一生功绩的经典评价。之后顺着林间小道,一路上山,依次看到武侯祠、三顾堂和诸葛草庐,我和妈妈还一起登上了最高的腾龙阁。

武侯祠是后人为纪念诸葛亮建的祠堂,许多游客在这里焚香烧纸,供奉孔明先生。三顾堂是后人为纪念刘备三顾茅庐在原址上新建的,门外有三匹铜马,院中站着两人,一人手捋胡须,是美髯公关羽关云长,一人手持丈八蛇矛,怒目圆睁,便是张飞张翼德。堂中刘备诸葛亮对坐,正在谈论天下大事,这正记录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时的情景。诸葛草庐是几间非常简陋的茅草屋,也是青年时期诸葛亮在隆中耕读学习的地方。腾龙阁建在卧龙岗的最高处,从顶层可以俯瞰古隆中全景。

爸爸告诉我,古隆中是诸葛亮青年时期居住的遗址。诸葛亮在这里生活了十年,结交了水镜先生、庞统、徐庶等良师益友,后因感激刘备三顾之恩,被其诚心所动,出山辅佐,帮刘备烧博望、燃新野、战赤壁、借荆州、取西川、平巴蜀,成就三分大业。

我非常喜欢三国故事,尤其对博学多才、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十分钦佩,我也要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