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以画为题的作文600字】
初冬的暖阳淡淡地洒在书柜上,女孩轻轻拿下画册,还未翻开,泪水便夺眶而出。
去年寒假,女孩和往常一样回到家乡陪祖母。祖母将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时而走出门外,探出头,欲寻得女孩那熟悉的身影。女孩走进小院,便看见了祖母那阳光般灿烂的笑容,只是……似乎憔悴了许多。
祖母忙端出一碟碟热腾腾的饺子,“慢点吃,别噎着啦。”望着女孩狼吞虎咽的样子,祖母笑眯眯地说。在女孩眼里,祖母一向是一个乐观坚强、心灵手巧的人,祖母会做许多她爱吃的菜肴、会画画、会织衣服……和祖母在一起,总有道不尽的快乐。
清晨,伴着声声鸟鸣,女孩和祖母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虽然偶尔吹来的几阵风夹杂着寒意,但几缕阳光透过云雾悄悄照下,甚是温暖。她们走到湖畔便停下了,平静的湖面倒映着女孩和祖母一高一矮的身影,湖面在暖阳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女孩想起小时候,每当她难过时,祖母便牵着她来到湖边,朝湖里掷石子,祖母总能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女孩笑起来。想到这里,女孩不禁问:“祖母,你会一直在吗?”“当然会啊。”祖母不假思索地回答。女孩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傍晚,祖母总要独自待在房间,伴着昏黄的橘灯,开始画画。女孩知道祖母有一本珍贵的画册,一直小心翼翼地藏在箱子里,但她却并不知道画册里到底画了些什么。
寒假结束后,女孩告别了祖母,回到城里上学。谁知,不久竟接到了祖母病逝的噩耗。原来早在寒假以前,祖母便被查出患有癌症,尽管如此,她还是乐观地面对着生活。祖母那灿烂无比的笑容像画一般在女孩的脑海里展开,她仍是不敢相信祖母的离去……
祖母将画册留给了女孩,画中都是女孩与祖母温暖的回忆,记录了女孩点点滴滴的成长。最后几张是在寒假画的,祖母在上面写着“谢谢最后一个冬天能有你的陪伴,你永远都是祖母冬日里那抹温暖的阳光。”
女孩抱着画册,眼泪从脸颊滚落,窗外的阳光和画中的一样,明亮、耀眼、温暖。
【篇二:最美好的回忆】
少年的肩膀,就应该这样才对嘛,什么家国仇恨,浩然正气的,都不要急,先挑起清风明月、杨柳依依和草长莺飞,少年郎的肩头,本就应该满是美好的事物啊。
——题记
清晨的光线竟略带寒意,漫天而过透明的露珠映着天地,絮状的梦如同回到夏季,美得就像记忆。最美好的回忆,在夏天。
夏天有温柔的风和浪漫的黄昏,有喧闹的午夜大街,也有嬉笑怒骂的人群,有冰凉的啤酒和好吃的小龙虾。
童年的夏天在乡下,花一上午的时间看蚂蚁搬家,看小鸟筑巢。趴在草丛中抓蛐蛐儿,然后把它锁在盒子里,拿去给小伙伴吹嘘、玩耍。正午,吃完午饭,坐在屋檐下的石阶上,奶奶端来带有蒜味的西瓜,第一口往往很熏,接着很甜。
下午作业跑到湖边去扔石子,握起一颗又小又平滑的石子,惟有技巧地朝湖中心仍去,激起一圈圈涟漪,如一条射线,一发便不可收拾,直往对岸“奔”。我往往只要能打出五圈涟漪便开心得不得了。回到家在井里舀水冲一下脚,井里的水是纯天然的,却比冰水还要凉,冲在脚上特别舒服。
每到夜里,我总爱躺在干草堆里,以地为床,以天为被,望着满天繁星,听着声声蝉鸣,还有一两只萤火虫在空中起起落落,慢慢合上双眼。
后来要上学,便来到了城里。
虽然城市不见乡下那样自在,但也让人十分回味夏天的美好。
学生党的夏天才叫夏天,漫长得让人失去耐性的暑假。蝉声里追偶像剧,空调房里吃冰棍。和同学约去图书馆蹭空调,其实是去楼上找个空旷的地方打牌,发出嘻哈声难免会被管理员骂一顿,但事后仍旧不改,还相对笑笑。
玩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睡着,可以一直从正午睡到黄昏——时光拖得跟树荫一样深远,而大人的七八月,也只能叫做“天很热的那些日子”。
这个夏天,我们将要毕业;这个夏天,我们没法见面;这个夏天,我们将会成长;这个夏天,我们会谈时光之快。
若不是回忆起这六年夏天,我才不会忆起时光之短暂,六年如此之快,那初中与高中是否也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