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读后感的范文】
这几天断断续续看完这本书,心里颇为平静。这本关于同性恋题材的书叫做《孽子》,但内容却毫不低俗下流,也没有任何裸露的性场面描写,它写的就是那群不被社会认可的青春鸟。
就现在来说,当下社会对同性恋的接受程度较十年二十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再也对同性恋不会闻风丧胆,但同性恋仍然是好奇眼光的打量处。《孽子》里的每一个人,抛开同性恋取向,是和那些异性取向的人一模一样的平凡存在,也想过上好日子,也遭受磨难。孽子不孽,甚至更加富有同情心。他们遭受得太多,所以他们的爱心也更多一点。他们的爱要么轰烈,要么隐忍,都是刻进骨头的深情。他们也有自己的爱好、自己视为珍宝的人事物。老鼠的百宝箱,吴敏的张先生,李青的弟娃,小玉的寻父樱花梦,传奇龙子的阿凤,杨先生的阿雄等一众青春鸟,傅先生的傅天赐...他们渴望、追逐,如同飞蛾扑火。那些孽子是社会的笼中之鸟、善良的惊弓之鸟,他们和社会中的其他人,一起交织成一副绮丽的`百鸟图。
白先勇他是不歧视同性恋的,他更像是傅先生或者杨先生,叹诉孽子们的生活和内心,宽容、细腻、温柔。“清风徐来,好梦不惊”这刻在扇子上的话也许正是白先勇先生对青春鸟们的期待。
可能受到过不公平的待遇的同性恋看这本书应该会哭吧。
【篇二:幸福是什么】
“生命的真谛并不神秘,幸福的源泉大家也都这道,只是我们常常会忘记——这才是奥妙所在。”这是著名作家的一句话。可是,幸福究竟是什么?
有人说:“幸福在于有钱享受。”世界烟草大王的女儿朵丽丝12岁继承其父一亿美元的遗产,但她的一生郁郁寡欢,经历三次失败的婚姻,最后寂寞的死去——钱没有买到她的幸福。
有人说:“幸福源于位高权重。”然而深宫重院的龙子龙女们却发出了“愿生生世世勿生帝王家”——权力没有换到他们的幸福。
很多人拼命的追求他们所谓的幸福——钱财与权力,在他们眼里,幸福就是住别墅,开名车,上名校,到处旅行,环游世界。拥有什么都不愁的生活。到头来,获得它们的人不多,而幸福却并不在此。
幸福就像一场游戏,懂得如何享受生活,品味生活的人是胜利者,而盲目追求的人则进入了一个“黑洞”。
就在你苦苦寻找幸福时,它偷偷溜到你身边,藏在你的身后,只是,你把它忽视了。幸福其实很简单,它就隐藏在我们身边。逆境之中的人认为幸福不会降临在自己身上。“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罗曼罗兰
幸福是读一本好书。无忧无虑地遨游在书海中,品味人生的真谛。“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的确,书籍就是我们人生路上的一位导游,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幸福是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每天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即使饭菜不是什么山珍海味,美味佳肴,但你仍会感觉到幸福就围绕在你的身边。
幸福是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句简单的问侯,一张美丽的全家福……一杯浓茶,一壶清水,可以品味幸福的味道;一支画笔,一张白纸,可以描绘幸福的身影;一串旋律,一首歌曲,可以聆听幸福的低吟。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精神的满足,思想的富裕,心灵的宁静……
【篇三:我最喜欢的经典作品】
中国的国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一名小学生,我对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也只是略知一二。
国学经典无处不在,如我们现在课内学习的古诗词、课外积累的名篇名句等。我也已经读过古典名著中的《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以及《论语》、《孟子》、《三字经》、《弟子规》中的节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公孙龙子》中的一篇文章—《白马非马论》。
“白马非马”看似矛盾,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篇文章告诉我看事物不能光从表面上认识,应该从另外一个更深的角度去领会其深刻的涵义。公孙龙子把“白马”拆成“白”与“马”,分别从颜色和形体两方面来看待事物,换了一个角度以后,处理问题的方法就截然不同了。这个道理看起来很深奥,但是仔细一想也就想通了。公孙龙子曾仗着这种辩论方法,接二连三当说客说服了几场大战,展现了舌战群儒的风范。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在知识的海洋里,我应该求知若渴,在书中寻找智慧和真理,获得快乐和富足。我之所以喜欢“白马非马论”,是因为我觉得从“白马非马”这个概念中,我明白了人们认识事物,总有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首先要从具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从这些具体的实际中总结出规律,不能简单地从表象出发,不了解具体实际情况,单凭经验和规律处理一切具体事物。
大人们都很奇怪,我小小年纪居然会充满辩证法和逻辑学观点的“白马非马论”感兴趣。我真的喜欢这篇充满哲理的文章,我从“白马非马论”中知道了怎样多角度多元化地认识事物、对待事物。对我的学习方法而言也是一样,我懂得了遇到任何问题,都要多思考、多分析、多总结,从多方面考虑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学习能力,掌握更多的知识。
“三人行必有我师”,我国的国学蕴含丰富,意味深长,富有哲理。我喜欢国学,希望更多的人来学国学,也希望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将国学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篇四:游五泄风景区】
金秋十月,与几个好友一同来到五泄风景区,游完全程,感觉仿佛在乐谱上走了一遭。
序章是一段并不陡峭的小路,两边是密不透风的树林,到了秋天,叶子都微微泛了黄,地上铺着零星的落叶,三三两两的游人在小路上相伴前行,路边几个小贩卖着活蹦乱跳的松鼠。
随后就可以顺着木桥慢慢往上走,首先看到的是个小小的平静的瀑布,恬静得像一个羞涩的女孩子,抿着嘴微笑。瀑布的声音很小,像一个优雅的女士在絮絮私语。这里的水不深,游人可以下水赏玩,水里的欢笑声一阵一阵的,走进去,水透心的凉,小石子也光滑得让人站不稳,走几步踉跄一下。就在这个美好的地方,传说有个叫龙子的人,误食骊珠而成龙飞去,其母亲情急之下,抓住了它的尾巴,它一边飞,一边回头,足足回了十八次,故称“望娘十八湾”。岸边还有两株龙子为母亲栽的树,随着时空的变迁,逐渐老去,古木留香。
“两龙争壑不知应,一石横空不渡人。”这是写第二泄的诗,“双壑亭”便由此而来。这一泄的石壁上凭空生出一块石头,将流水分成两半,同时自己也被打磨的光滑如镜。石头的倔强,水的坚持,都在我的脑海里留下印记。
第三泄可谓千姿百态,水流仿佛在此开起了舞会,“倾者,滚者,跌者,冲者,突者,圈者,无奇不有。”我想,这不同的姿态,正如走着不一样的路的人,经历许多悲欢离合后,或成功,或失意,殊途同归。
明代文学家王思任评价第四泄“声怒,势怒,色怒”,真是形象极了,岸边的亭从此得名“三怒亭”。这第四泄曲折盘旋,从高处左突右冲,硬是在陡崖上杀出一条水路,跌跌撞撞地冲下去,落到水池中,激起一大片水花,清凉宜人。这刚烈的脾性,强烈的声势,真似万马奔腾。不知这水流如何在一波三折的路上磕出这么大的响动的,颇有视死如归之意。这磅礴的景物与响声,就像进入了乐曲的高潮部分。
走在揽桥上,望着对面高万仞的峭壁,忽的感到一阵从心底渗出的寒意,又注意到何止是对面,背后,左右,也都是像刀切了一样的垂直的悬崖,仿佛被包围在一个巨大的立方体里,只有头上的天能让人稍稍喘过气。耳中是声势浩大的水声,有瀑布拍过水面的声音,也有水汩汩流动的声音,为这磅礴到令人恐惧的山崖增添一点生气。视线下移,便是义无反顾跳下悬崖的瀑布,像一匹白色的流动的麻布,透出些悲壮与野性。但这自杀式的跳崖并未激起太大的水花,只是落下的地方炸开几朵白花,稍远的地方却仍是深不可测,毫无波澜,稳重深沉得像一个永远不会被撼动的黑洞。我连忙加快脚步,感到下一秒就会坠入这千丈深的巨波中,万劫不复。同时脑海中又冒出来之前读的诗句:“五洩悬倾百尺流,半空雷动玉龙浮。来人莫惜跻攀力,不到源头不是游。”想必这万仞高山,这古波,这飞瀑,也是亘古流传的吧,物是人非,这山崖,这水波,却是始终如一的,带着古人的悲欢,静静矗立在这座寂寥的山上。
这五泄,一泄更比一泄猛,一泄更比一泄刚。每一股从上而下的水流,都千锤万击,历尽艰辛,他们逐渐从刚烈,变得恬静,恰似被岁月磨平了棱角。从古代到现在,它一直在这里,带着无数人的赞叹,一直流下去,见证了无数伟大的品质,见证无数惊艳的文字,像一个刻满功勋的老人,看春风不喜,听夏蝉不厌,见秋风不悲,落冬雪不叹,在岁月中安如山,也带着曾经的一切,奔向远方和未来。永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