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选好自己的路】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行,若问在这旅途中什么最重要,一定会有人回答:方向。是啊,只有走对了方向,才有可能到达终点。但我却觉得合适的道路更重要。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只有选择了最合适的那一条,我们才不会在前进的道路上被未知的险情挡住脚步。
选好自己的路。2012年中国最火的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中,我们一定都关注了吴莫愁。那个以另类方式玩转音乐的90后女孩。她和所有玩音乐的年轻人一样,渴望出名,渴望蹿红,但不一样的是,她选择了一条另类的路。当别人在模仿时,她选择了“破坏”。这条路无疑是适合她的,所以,她红了。于是她的名字成为了微博热搜词的第一名。同样的方向,不一样的道路塑造了不同的人生。通过吴莫愁,我们明白了选好自己的路,对于人生是多么的重要。
选好自己的路。谈到清华,我们就会想到清华四导师。我要说的就是清华四导师之一的陈寅恪。陈寅恪年轻时在德国留学却不要学分。他学的是印度学系,却经常去听别的课。他说:“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具体专题束缚,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我想,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他没有像别人一样只攻一门,而是博览群书,自成一家。这条路成就了他的博学多才,也成就了他在中国国学史上不可磨灭的到位。纵观陈寅恪,我们会明白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对于我们的未来有多么深远的意义。
选好自己的路。我们的人生之路才刚刚启程,我们的未来还有许多抉择。身为高三学生的我们,即将面对的就是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大学,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也许你身旁的人一直在不停地告诉你某个专业如何热门,前景多么光明。但我想说的是,最热门的不一定是最适合你的。在选择的时候,你一定要选择最适合你的。也许它现在很冷门,但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你怎么知道它的未来会如何?说不定你会在这个领域创造一个奇迹呢?因此,选好自己的路,至关重要。
认真地做好每一个决定,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未来才会充满光明与希望。
【篇二:国学是什么——“青少年经典诵读大赛”观后感】
国学是什么?看完了“青少年经典诵读大赛”,让我对国学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大赛里的参赛者都非常棒,特别进入冠军赛的选手就更厉害了,一路过关晋级,对答如流,一定是看了非常多的书,而且对历史感兴趣。参赛的选手们一开始都很自然,轻松地回答问题,随着比赛的进行,每个环节都有人被淘汰下去,选手越来越少,竞赛越来越激烈,大部分选手都紧张起来,只有最后获得冠军的那个女同学还是一如既往的冷静,从容镇定,最终获得了冠军。
通过观看比赛,我觉得参加决赛的选手都看了非常多的国学经典,知识都非常丰富,最后的冠军不一定是知识最多,但是她的镇定、冷静帮助她战胜了对手。这种素质是从那里来的呢?——我想这正是长期学习国学的结果,国学经典中那些良好的品德陶冶了她,让她能从容面对竞争,答对了不骄傲,答错了不气馁。
国学是什么?就是比赛中的诗词、名言、名著吗?我认为这些只是国学的一小部分。正好,这个春节爸爸送给我一套他从台湾带回来的《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让我对国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从“有四只眼睛”的仓颉创造文字,伏羲看到“龙马”画出了八卦,竹简流出了“汗青”,“诗三百”在田野里传唱,到“老师中的老师”孔子写下《春秋》,国学就在中国的大地生根发芽了,从夏商周,直到现代的十多个朝代,二千多年里中国文化一点一点地增加,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部中国历史不就是国学史吗?
等等!国学可不止这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孔子、范仲淹、文天祥等数不胜数的圣贤、英雄,他们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从哪里来?他们的丰功伟绩从哪里来?——都是从国学里来的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看来发扬国学只读书可不行,还得在生活中实践它,在学习中实践它,用国学的精神指导我们在家里如何孝敬父母,在学校里如何尊敬师长,如何学习,如何与同学相处,在社会上如何遵守公共道德,如何对国家奉献,让国学在我们身上重新焕发生机。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每个人都能自觉地按国学的要求去做,每个人都仁义礼智信,我们才能自豪地对世界说,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炎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