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自在独行】
先生也喜欢热闹,只是先生的热闹,并不是灯火灿烂,而是内心的宁静与独行的自在。
香奈尔总设计师卡尔生前,每年要为香奈儿设计8个系列的时装,还兼任另外3家高级品牌设计。365天,要完成17场世界级大秀,设计24个系列,上百套顶级时装。而其中的4个系列,就足以耗尽一个年轻设计师一年的时间,但即使是这样,卡尔仍然有着源源不断的灵感。他说:“我热爱人群,更热爱孤独,更需要有自己的时间。”远离无效社交、拒绝热闹的他,成名后依然植根于创作。
热闹是非纷乱,倘若脚步太快,灵魂已然来不及追赶。一个人的时候,别忘了给灵魂一次从容的旅行。贾平凹身世凄惨,原生家庭经历了种种苦难,让他久久不能释怀。他走上了一条孤独的路,远离大众创作的热闹,忠实地记录自己的成长,即使表达无人理解,倾诉无人同情,他坚持自我,在属于自己的精神土壤中,在书房中完成了《自在旅行》。
灵魂中最深沉的孤独,便是伴随着清醒而来,因为看清世界的美丽与残酷,会倍加珍惜生命的流逝,让有限的时间忠于自己,去完成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而人生中的有些热闹,不过是在从众,不追也罢。
希腊神话中的国王西西弗斯,为了永远掌控权力,逃脱生死,被施于了最严厉的惩戒。他必须将一块巨石从山脚推到山顶,一有松懈,巨石便一刻不停地滚回山脚。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在烈焰下的身躯是如此鲜活健美,自己奋力推动巨石反抗命运的灵魂是如此高尚,他不再沉迷于权力欲望,而是通过自我反省,重拾短暂人生的精彩,脆弱生命的壮美。这时,巨石轰然消散,西西弗斯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西西弗斯,太过忙碌于周而复始的生活,以至于只有独处时才会想起和自己对话,最后在孤独静谧的思考中,发现自己的美好,欣赏自己,和过往的自己和解。这又恰恰印证了王元化先生的那句:“一个人太热闹,这个人就完了。”
在这个美好而遗憾的世界里,你我皆是远方而来的独行者,不断行走,摈弃喧嚣,不顾周遭,自在前行,只为了此行不虚。我们是孤独的,也是自在的。
【篇二:那就是我,一个沙漠中的独行者】
“我从哪里来?”
“我是谁?”
“要到哪里去?”
人生三大终极难题,莫过于此。其中看起来较为简单的,应该是第二个问题。画家常玉生前寂寂无名,他将自己比作一只孤独的象;谭嗣同在临死前仍豪迈吟诵“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成了一股视死如归的信念;李白也曾大胆地向众人自称“臣是酒中仙”……
那么,我是谁?
两三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看过的《大唐玄奘》,里面无《西游》之玄幻,而是彻底还原了他取经的历程。其中,最艰辛的,是穿越沙漠,缺水的危机,心理的折磨,同伴的背叛,一件件事打击着他的心灵,但他坚持了下来,为的是心中的期盼。近处,他盼一场雨;远处,他盼一片绿洲;尽头,他盼取得真经,普渡众生。
此时此刻,我仿佛又看见,玄奘,在一望无际的沙海尽头,执一根竹杖,牵着马,踽踽而行,目光平视前方,他看不见我,也不会转头寻找,他心中,只有一个方向——梦中的天竺。
一霎时,我惊奇地发现,我不正如这位沙漠中的独行者?往事的回忆涌上心头。
我不是一个合群的人,在小学时,我的身体瘦弱,许多活动都没能参加,甚至于课间最“火”的撕名牌、抓人游戏也被撤出圈外,在班级中,没人能真正跟我讨论艰深的题目,或慰藉那颗敏感的心灵,也许有过一句关切的“你怎么了?”我只能与题目、书籍打交道。我经常感到孤独,但这也许是必要的,独行。
升入初中,身旁的人都换成了同我一路的“货色”,大家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追求——然而,没有哪两个人能共享一片沙漠,没有哪场甘霖能滋润两个人的心田。那匹白马,那根竹杖便是外物的一切,要在沙漠中踏出一个个脚印,只能独自踽踽而行,那也许是最真实的我。
渐渐地、渐渐地,我意识到,背后的一切,都迟早会被风吹散,坚持的、不变的,是那个迈步的我,那个心无杂念、平视前方的我。
我是谁?
一个沙漠中的独行者。
【篇三:独行在路上】
有人说:若想走得快,就一人上路,若想走的远便结伴而行。世间之人大多选择后者,权衡之下,我愿独自上路。
固然结伴而行可给同行之人信赖与安全,提供依赖与鼓励,消除孤独与寂寞,在人想退却或偏转时,又将他拉回来,随着大流走向远方。这种大流方式不会造成重大伤害,亦不会是人锋芒毕露,在平庸的进步中,推动整个时代的进步。历史也证明,一个人造不出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一个人建不出巍峨壮观的紫禁城;一个人扬不起鲜红艳丽的五星红旗。
结伴而行,推进了朝代的更替,文明的前进。然而,作为个体的人来讲,世界从来都未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梦。并且人又在结伴而行中相互退让、迁就,从而使不同的梦同化、淹没,只剩下所谓的大势所向,随波逐流,奔涌在独行者早已勘探出来的路上。
独行者,孑然一身,坚贞自己的内心,忍受着孤独与寂寞,在前方披荆斩棘,引领时代的发展。他们因思维超前,而不为人所接受,所以梵高在饥寒交迫中结束了自己,徒留充满热情与希望的《向日葵》光耀人间。他们的历程是无与伦比的艰辛,但是鲁迅却在国民的彷徨中高声呐喊,用笔撕碎黑幕,迎接久违的黎明。独行者的内心是无法比拟的孤独,就似居于“高处不胜寒”的境界,无人信赖,无人鼓励,唯有学会在夜深人静时舔舐自己的伤口。但也就是这些孤独的独行者,开辟了荒芜的小道,拉开世界的新帷幕,为结伴者指引方向。
独行者走在前方披荆斩棘,结群者在后方奋力推进,世界便在此境下奔向前方。其中有些独行者在名誉与权力中迷惘了,退成芸芸众生中的结群者。也有一些结群者突然明确自己的方向,跳出来,变成独行者,引领方向。但那些真正的独行者,仍坚守在自己的路上,纵使道路崎岖,纵使头破血流,他仍奔向前方的真理。
【篇四:为独行者喝彩】
一枝笔,刚画完前唐的雁平落沙,又滴淌出晚清的紫寥渔歌;一杆桅,刚降下暮春的清烟残月,又升起了霜秋的白荻劲风……
我巡游于历史的航道,寻找着能为之喝彩的独行者;同时,我也在求索着为之喝彩的理由。
当张骞浩浩荡荡走出一条丝绸之路后,昭君便在下一个世纪里,怀抱着祈愿,捧拾着浪漫的心情,独自踏上这条优美的征程。没有考虑自己的命运,她的心里只记得边疆将士沙场奋战,无辜的父兄惨遭屠杀。国家的危亡,民族的苦难,呼唤着昭君的前行。于是,她用一纸婚约换回了边境的半世太平,而这一切,大概都源自她在平沙四起处那足以震撼苍穹的温柔。“青冢有泪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如今,昭君墓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记叙着匈奴与中华历史万古常青的友好。
昭君出塞,赢来了历史与后人无尽的喝彩!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你也许不会为李白的轻狂喝彩,但你不得不为他蔑视权贵、宁折不弯的勇气喝彩。那一只骄傲的靴子,至今还留在高力士羞愤的手上,我们的诗仙却已不见了踪迹。那美轮美奂的皇家宫殿,容得下一代帝王包举宇内、并吞八荒的雄心,却容不下一个不羁的灵魂。我们的诗仙,早已厌倦了宫廷的纷争与世俗的纷扰,为了赢得精彩的人生,他踏上了独行的征程。诗仙的足迹遍布五湖四海,换回的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诗篇。“酒入豪肠,三分啸成剑气,余下的七分化作了诗篇,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我想,这便是后人为之喝彩的理由。
我不会为戊戌变法的意义喝彩,但我要为变法而流血的谭嗣同喝彩。菜市口的鲜血,染红了中华大地。谭嗣同用自己的头颅,祭奠着百日维新。本有机会流亡国外,但他说:“今中国未有为变法而流血之人,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从嗣同始。”
英雄已殁,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仍在传诵。
翻越秋风秋雨,翻越汹涌的血涛,独行者的足音擦亮森林的黑夜,在身后激荡成一首泣血的颂歌,赢得了后人永久的喝彩。
【篇五:读《小王子》有感】
小王子在与心爱的玫瑰花闹别扭分手之后,离开了自己的星球,开始了访问其他小行星的旅程。他先后遇见了不断施发合理命令的国王、要求别人夸赞的虚荣的人、羞愧喝酒的爱喝酒的人、孜孜不倦于计算的做生意的人、恪尽职守的掌灯的人以及只记录永恒的地理学家。这些人在小王子眼中都是“奇怪的大人”。我以为,这些大人和小王子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大人给人一种作茧自缚的约束感,他们总是给自己设定标准即便星球上只有他自己根本没人会去要求他们这么做,仿佛只有这样他们才不枉在世间走过一遭。而小王子始终是个自由真诚的独行者,他不给自己加以条条框框,他崇尚自由和真实。在“正经的人”眼中正经的事是手上停不下来的工作,是被眼眶局限的方寸之地,是那颗小小的心里仅能放下的一件亦或是两件事。说实在的,我为他们悲哀,小王子的心里有他的星球,他的玫瑰,他的三座火山,而他们尽管活得时间更长,接触的事物更多,心里却只有苍白的忙碌,他们是越活越空了。
敏感又虚荣的玫瑰让小王子明白藏在那些折磨人的小把戏背后的行动,是它为自己散发的芬芳,用来点亮生活的柔情;聪明又孤单的狐狸再三教导小王子,“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书中“驯化”一词也很是吸引我。狐狸请求小王子驯化他,这样他将心有所系;玫瑰将小王子驯化,从此它成了小王子的唯一。对于“驯化”,狐狸解释为:创造关系。这我是赞同的。本无交集的个体像小王子与那满园的漂亮玫瑰,小王子说它们美得空虚,它们是美但与自己无关。然而等到“驯化”后,个体之间彼此靠近,比起其他个体,他们之间多出一层相互亲近的关系,这就非常与众不同了。这种奇妙的关系会让他们在茫茫人海中一眼找到对方,眼到即心动,他们之间有了彼此心动的关系。我一直相信眼睛是有力量的,它会在冥冥之中牵引彼此。但同时我又在纳闷,这种建立关系不是很美好的吗?为什么作者要用“驯化”这个词,带着野蛮带着不平等带着不美好。
一本仅仅80千字的《小王子》(李继宏译本),带给我巨大的震撼。它是如此独特,让我为之倾倒。我与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的身边也有一朵这样的玫瑰,我竟也成了星球上的小王子。大人的确很奇怪,但他们也很无奈。
小王子来自其他星球,最终也还是离开了地球,他终究不属于地球。我想我和他建立了关系。
【篇六:友情,滋润了我的心田】
友情是一眼清甜的泉水,使行人感到旅途的甘甜;友情是一首动听的歌谣,使独行者感到人生的美好;友情是一缕冬日的阳光,使我们忘却刺骨的寒冷。友情,是世上最美好的东西之一。
红润润的脸蛋,水灵灵的眼睛,短直的马尾,再加上小麦色的皮肤,构成了我亲爱的朋友——阿宜。
阿宜是我最好的玩伴。说起来好笑啊,她还比我小一岁——可无论遇到什么,她总是挡在我面前,像一个大姐姐似的。
那是十一岁的一个夜晚,月黑风高。大人们因为有事全出去了,就留下阿宜和我。我俩便兴高采烈地玩起了游戏。
“咚咚咚”突然,响起了一阵短而急促的敲门声。是谁,在这个时候?我们不约而同的想起了爸爸千叮咛万嘱咐的话:千万不能给陌生人开门!我和阿宜瑟瑟发抖地靠在一起,胆战心惊的等着命运的审判。
只是一小会儿,我们却觉得像过了半个世纪。
响声终于没了,我和阿宜放松下来。但,门却开了——
我还没来得及反应,阿宜便一个箭步冲上去,勇敢的张开双手将我护在身后,嘴里还颤抖地吐出几个字:“我…我不怕你,你…你不许伤害她!”那一刻,阿宜在我眼中,仿若天神降临凡世,英勇的张开双手守护所爱之人。
她让我也勇敢起来,但还未待我说出什么,那个人却抬起了头——是爸爸!
“你俩干什么呢?我电源没关,才赶回来。又以为没带钥匙,就去敲门。”说着,爸爸若有所思“不过,你俩还不错,没给生人开门。”
原来是虚惊一场。放松下来后,我才发现:阿宜脸色很不好,光滑的额头上布满虚汗——她也在害怕!
那一刻,她的保护,她对我的感情让我的心田受到了震撼。
谢谢你,我亲爱的朋友——阿宜!你的友情,让我的心田受到滋润。
【篇七: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作文】
尝试,可以使人更有信心,更能面对困难。所以,我们要敢于尝试。
尝试是美好的,每一次尝试都是为下一次尝试铺下道路,尝试是让每一个人都有自信的。
爱迪生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在多次尝试失败以后却依然继续尝试,在每一次困难将他笼罩时,他总能冲出困难,继续努力的实验,去尝试。像这样的一次一次尝试,而不放弃的人,最终绝对会走向胜利。
贝多芬一生也是艰苦的,双耳失聪,他想过很多次放弃,很多次的放弃自我,但是他对音乐的热爱的意志没变,一次次的尝试接触音乐,一直的尝试,一直的练习,到了最后,他终于成功了。
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尝试的过程是艰苦的',但结果是美好的。有的人因为第一次的尝试失败后就觉得自己没有成功的可能选择了放弃,但是他却不知道可能他的下一次尝试就会成功。所以,不要被困难打倒,要敢于去尝试。
看看现在的我自己,因为一点点失败就被打倒,而不敢于尝试。当我看到他们的努力和勇气时,我决定改变自己。我要去尝试:考试失败时,我要尝试新的学习方法,找出更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到新的班集体,我要尝试和同学们交往,而不是做那个孤傲的独行者;父母不在家里,我要尝试着自己做饭,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我相信,不断的尝试,定会让我快速地成长!
尝试的过程是艰苦的,而结果是美好的,一次次的尝试,会让你成长起来,一次比一次更好,直到最好!
【篇八:生命的变奏】
在生命中,会发生许多变奏,它伴随着我们成长,或许它是美好的,或许它是阴沉的。
阴沉是她的变奏。
小时候,表姐与我十分亲密,可现在我们变得很疏远。
回忆起小时候,母亲不在家时,我常往表姐家中跑,在那儿我似乎有点乐不思蜀了。表姐喜欢做些小吃,我也常凑合着玩。在大人看来十分普通的事,在年幼的我对任何事都好奇的眼中却是如此有趣。每当夜晚降临,月光笼罩着大地,我总会在表姐的房中,用奇异的眼光,搜寻着我从未见过的东西。在我看来表姐的房间并不是普通的,而是一个装满神奇、趣味的小金库,一些小饰品,小玩具都成了我心仪的物品。有时表姐还会教我折小星星、千纸鹤。那时,在我的心目中,表姐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人物。
时间渐渐地流逝,面对生活的压力,表姐的变奏慢慢浮现在我眼前。
表姐初中毕业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就上了职高。她擅长于绘画,就选择了美术专业,阿姨让她学会计,将来才会有甜头吃,可她就是不听,凭着一点绘画的天赋和喜爱,硬生生地闯进了艺术的殿堂。那时,她一星期才回来一次,和我见面的时间少了,自然也就疏远了。
有一段时间,她迷上了网络游戏,每个星期,她都来我家,父母不在家,她的到来,使寂寞的我显得格外兴奋。可谎言马上被识破了,与我作伴只是她的借口,真正的目的而是……这样的行为令我很气愤,但我只把它放在心底,因为我能够理解。
每个漆黑的夜晚,她都坐到深夜,眼睛直愣愣地盯着屏幕,手指不停地在键盘上飞舞。早上一睁开眼,总是见不到她的身影,一走到楼梯口就能听见“啪啪”响亮而又清晰的敲键声。我心中便是那么地无奈。
现在表姐已经工作了。过年时我们才能见得到面。如此短智的相处,我们也只有默默注视着对方。我们的关系也愈加变得疏远了。
我能理解她的那一条列的行为,从一个神奇的天使沦落为一个难以理解的独行者。成长就是如此,会有许多变奏。生活的压力,学习的艰苦,以及父母的不和都一起围攻着她,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才想要逃脱,在虚拟的世界里找到她一丝的欢乐。
这是生命的变奏,成长的变奏,在这变奏中,或许有人会选择逃避,或许有人会选择面对。但无论如何,我们应勇敢地面对,让自己的变奏曲变得更加优美动人。
【篇九:觅渡,渡何处?】
不知是哪一天,共享单车成了网络上热议的话题,而共享一词也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共享时代的到来,无疑打破了人们曾经的固性思维,而共享思维也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关键词。
于是,共享时代似乎成为了中国命运的摆渡人,渡向迷雾缭绕的未来,所以我们不禁发问:
“觅渡,觅渡,渡何处?”
就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共享单车。共享单车是共享时代的开辟者,也可能成为共享时代的终结者。
共享单车横空出世的时候,人群中掀起了一股热潮,各式各样的单车以惊人的速度被批量生产成当下时髦的样子。然而很快的,人的劣根性也随之体现。我见过被丢弃在草丛里缺少零件的摩拜,也见过被上了锁停在不知谁家门口的ofo,当盲目的风潮退去,所留下的只有被崇拜者的残骸,和堪忧的素质。他们杀死了摆渡人,又以轻佻的口吻说道:
“摆渡人,你竟是这样脆弱?”
最后,他们迷失在命运的长河。
然众醉也不乏独醒者,他们的共享精神是标准的,他们适应着时代的变化,就算那些利益去驱使他们将共享单车占为己有,他们毫不动摇,他们遵守着别人都因一己私欲而破坏的秩序。他们不仅是独醒者,更是独行者。
然而只有他们到达了彼岸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需要的是让所有人明白一个道理:
在共享时代,我们每天都在向这位摆渡人提出疑问“觅渡,渡何处?”,然而我们从未试图去打破壁垒。当我们真正彻悟时,我们会发现,船桨就在我们手上,而为摆渡人指明方向的,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