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战争中的十字架】
大概记忆最深的就是大雨滂沱里狙击手伏在抢上,一边瞄准一边做着祷告,然后开枪,枪枪见血。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记下这一个情节。也许是因为对神的祷告和夺去生命的子弹出现在同一个场景里——大雨滂沱,子弹纷飞。这是一个战争的场面,所以人们向神去乞求的不再是幸福,而是杀死敌人,为了取得胜利。
战争的信仰如此扭曲,作为和平时代的学生我无法可想。在战争里你永远不知道对错,硝烟模糊了方向,你只有往前,离家越来越远。这也许是为什么中学老师成了上尉,在大西洋另一侧的土地上挥手叫士兵冲锋;这也许是为什么,握着翻译的笔的手,最后端起仇恨的枪:他们身后只有血染红的海水,别的什么也没有了。
老实说,我不喜欢厄本的蜕变,尽管我明白这是胆小鬼向军人的蜕变。对我来说,这不是一个“英雄式”的改变,而意味着厄本的那一些不适时宜的善良,人道主义,他那一点真实的软弱,贪生怕死,都被战争抹掉了。一个完整的人被战争抹掉了一部分,从此成为一个士兵,活在战争里的士兵。也许他会成为一个铁血英雄,像米勒上尉那样果敢的军人,但对我来说,这样远远没有一个会怕死会软弱会存有幻想的人好。因为那样一个人是最接近我们的,他真实、鲜活而不像一个符号。
然而没有用,在战争里这是不可能的,然而影片里所展现的是一群普通人在这场不可抵抗的战事里所表现的信仰。米勒上尉严守命令,带着士兵深入敌境;韦德军医在飞弹夺走伤员性命后嘶喊着为什么不让我救他;狙击手在炮弹来袭之际,第一反应竟是让队友快跑。卡帕佐为救一个德国女孩负弹身亡,瑞恩最后选择坚守桥头,梅利西握着小刀哽咽,就连厄本,最后也端枪冲向敌人。
战争这个东西像一块棱镜。它扭曲了很多美好的精神,同时也放大了原本普通的东西,正因为在这样一个残酷的环境里,人们坚守着原本普通的精神,于是它们变得那么可贵,战争使它折射出耀眼的人性的光辉。那缕光引着人们穿过硝烟,弥补内心的残损,最后送他们回到他们阔别的家园。
我们在枪弹中并肩而前,手中紧攥着信仰的十字架,我想我们总能回家的,毕竟上帝与我们同在。
【篇二:爱的里程碑】
有一种爱,如涓涓细流般温柔;有一种爱,如熊熊烈火般炽热;有一种爱,如明媚阳光般温暖;有一种爱,如和煦微风般沁人心脾……那,就是母爱,而那给予我们爱的人,她有个天使般的名字——母亲!
记忆中的她,每天做着最朴实的工作——洗衣做饭,保持家里的干净整洁。她总是天没亮就起来做早餐,这样我们起床后就不必等待。她默默地做着这一切,却不要求回报什么,她只是希望我们一家平平安安、健康快乐,这是她对生活的唯一奢望。
花开花落,时光就这样飞速运转着。转眼间,那个美丽温柔的她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皱纹随着岁月的变迁而加深,黑发之间也生起一根根白发的她。原来,不知不觉中,她已经为我们付出了她的所有,而这一切,我们早已无法偿还。岁月无情,就这样夺去了她的年华,然而,岁月还在流逝着,丝毫没有因为她停下奔腾的脚步。
她无怨无悔地默默守护我们,守护着这个家,将我们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培养成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童年在她的陪伴下变得多姿多彩,人生路上的挫折也在她的带领下克服。因为她的存在,她的付出,平淡无味的人生路也变得有滋有味、色彩缤纷。
感谢上帝,将她带到我们身边,为我们的人生增添了一份色彩。因为有了她,我们不再孤单,不再寂寞,不再害怕困难百出的人生。因为我们知道,无论发生什么,她都会将我们守护在身后。
因为她的伟大无私,她被世人歌颂;因为她的平凡普通,她被世人遗忘。但她只想做那唯一的为我们守花的母亲。
黄昏的林荫小道下,她拖着沉重而疲惫的步伐,缓慢而坚定地走着,夕阳将她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衬得她异常高大。
虽然岁月从我手中夺走了她,但她那伟大而无私的爱将伴随我的终身,因为那爱是永恒的,如那里程碑上一个个英雄式的名字,不可抹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