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楼相关作文

【篇一:欲到“碉”刻深寻处】

暑气未出,仍雨,未为春停驻。

一座座高耸雅致,古风扑面的碉楼群突兀坐落在绿意盎然的村落。有的恰在半山小坡,村外耕牛悠悠,流水涣涣,如涟漪般扰乱宁静的湖面,渗入夏日清晨。深褐的砖围绕而成,呈四方状而直上高空,艾绿的植物缠绕满残落斑驳的砖上,点缀着些许生机。近看,露珠垂挂尚盈盈。似在回响的历史典故中又融入的画镜中,如一幅幅豪迈悲苍的泼墨画。

这一切美得恰到好处,戛然而止,浑然天成。

这是我对碉楼的最初印象。

碉楼背负古老的历史在现代社会中充满生机,尚似挣扎地向人们透露历史文化和传统,放纵着中国人智慧,融汇不同文化的旧梦。

我的开平印象是很模糊的,我甚至未曾赏于此地,但这个陌生的城市一直就在我的身边。今天,我站在了期待已久的碉楼群侧,虽然雨滴融化了些许热情,但心还是有“绿水人家绕”的意境,缠绵不排。

碉楼是“猪仔”华侨最初在家乡建立防御马贼的一种中西合璧的建筑物。底狭上宽,外墙坚固。里面有水井,粮仓等生活设施,易守难攻。站在古老的厅堂向上望,宽大的铁栏承担运输大型家具与保护作用。顺着窄窄的楼梯一直爬到碉楼的露台,眼前豁然开朗。旧瓦一路走,绿意在眼眶中溢了满地。通过触摸我甚至能从此感受那段历史,感叹谁又会品到此意。那些堪称绝唱的中国人智慧,体现了过去的一段段的动乱对百姓的悲伤旋律,从而被迫形成的一种生存自我保护的技能。终于能真确地感受到了碉楼的作用与地位,它就伫立在众山的群抱中,展露小小头角,等着满山锦花舒。

低头徘徊细想,碉楼还负载了华侨的深深故土情结。他们长年漂泊在外,随岁月蹉跎知晓了故乡情重,相思亦日深。马也载不动,如黛青山般的乡愁。而同倚斜阳的,便是碉楼,便是他们在故乡留下的痕迹。那种对自己国家的钟爱与对每一寸故土的热衷都包含着那些游子的落叶归根的情意。他们方知动乱漫漫影响社会太平对百姓的伤害,才捐赠一幢幢碉楼来防御马贼,才牵动乡愁的无可泛滥。他们希望早日结束动乱,让故乡依然完整,而他们希望最终在故乡等他们归来的仍是碉楼群,能听君诉,一生天涯漂泊愁肠。

然而无数让文人骚客香词粉饰的自始至终仅仅是我们追求的太平世界——如现在,就是碉楼的灵魂所在,单凭此点便胜人间无数。从前社会的动乱,战火不断终于过去了,而碉楼也从最初的防御保护作用过渡了,直到失去了,剩下的只是历史文化遗产,为此更是显示了社会的进步,现在的安定。碉楼也沦为观赏的作用,是我想它们并不失望,因为它们都与人类一样,对当年的战乱厌倦,而鲜血尚未熬成赤红,仍是伤痛。透过苍老的门框,看到中国人的苦难路已成历史。我们历艰辛与磨难,用智慧去追求美好社会。谁也盼了和平千年,中国也盼来这天,终于动乱平了,洪水也竭了,最终归至荒芜。

流年度。远方的华侨仍惦记着家乡,如大树再高也触不到蓝天,最后依然会沿生命的轮回,而落叶归根到那片满载亲人与亲情的赤土中。放下追逐的疲累与多年的辛酸,如最初在襁褓中安然入睡,近处的碉楼在守护宁静的土地,至远至近的终于统一了;而最深的情感在牵挂,在故乡的小溪静静淌过,至深至浅也平宁了。

左手轻然攀上灰砖,凹凸不平,老旧残落。我想这就象征过去的历史印记,到现在仍稀疏可见。我已到最深的寻问处去找到它所雕刻的历史意义,就是一种最质朴的守护家园的精神,但它——闻名遐迩的碉楼此时仍在沉睡,像经历曾经最绚灿勇敢的幻觉,那魂遗落彼处,又似耗尽一生等待。

过去总被时间晾干,但即使大家都期待生命的和平开场,中国人仍会笃信坚定的,等你醒来。

【篇二:迷人的碉楼】

假如我是一个画家,我会用各种彩色的画笔点染出碉楼的五彩缤纷。假如我是一个舞者,我会用飞扬的英姿表现出碉楼的神奇活力。假如我是一个雕刻家,我会用高超的技艺刻画出碉楼的风采。让每个人都留下对它的美好回忆!可惜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文字来写出它的情态。

走进马降龙,走近今天碉楼的日子实在是好,是美,是幸运!刚下了一场雨,天气可以用“水光潋艳晴空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来形容,一座座保存完好的碉楼在烟雨中映入我的眼帘时,仿佛就是从历史中走来,从久远的时光中走来!而游览时这乡间的风,的花,的鸟儿的鸣叫声,让人完全陶醉了,只感到宁静和喜悦!而雨点像顽皮的小孩子,打落在碉楼头上,发出呖呖的响声,为旅客们减少了几分闷热,增添了情趣。

早就听说,碉楼不仅被誉为“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令人震撼的建筑文艺长廊”,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今天看来,果然名不虚传,看到了吗?碉楼是中西融合一体的建筑精华,它们的形态很美,高低不平,千姿百态,瞧:有的气魄雄浑,有的庄严肃穆,有的端庄典雅,令人目不暇接。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迎龙楼,龙是中国的象征,充满着古典的韵味,给人以安详的感觉。导游介绍,迎龙楼是开平现存最早的碉楼,高3层,是关氏家族为防止洪水而建造的,是砖木构造。第1、2层是明代红泥砖建造,第3层是后来用青砖加建上去的。迎龙楼四角各有一个落地式塔楼,据说因为当时的土匪很多,村民们只好采取的防御措施,所以塔楼的第2、3层开设了射击孔,楼顶是传统的硬山顶式。

走进碉楼里面去,整齐的家具有条不絮的摆放着,墙上挂着主人家几张很旧的照片,墙的正中间是神牌位,两侧是紧挨着的椅子,地砖的花纹五颜六色,厨房里陈旧的厨具不多,低矮的灶头,还有一些燃烧尽的灰,却给我们带来新鲜感。房间里,花白的屏风包围着床,意想不到的是,角落里还有一部用木制作成的玩具车,假若小孩子坐在上面,一摇一摆的真有趣。奇妙的是,虽然经过时间的刷洗,但是仿佛当时村民的生活情景又历历在目!

我从狭窄的阁楼走上阳台,自然又有另一番趣味。站在阳台上,可以看到村子的整个容貌,的确美不胜收!这里鸟语花香,潺潺的河水和崔巍的山互相依赖着,最夺目光彩的当然是碉楼,它们好像是这里的主人公,错落有致地屹立在河塘稻田中间,每一座碉楼都被密密麻麻的竹子和半山环绕着,还有整齐的居民住宅组,好像是来保卫它们的“卫士”。村民在忙碌着,小鸡在窃窃私语……整座碉楼身处期间,更让人感到简朴,安宁,透露着一股浓厚的古典气息,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每一座碉楼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故事,交融着喜和悲的世态情怀!时光倒退在1949年的一天,冯屋村发生了40年一见的水灾,山洪爆发,汪洋一片,好象要把这个村子吞没了,整个村弥漫着恐惧的气氛。这时,村长立即组织所有村民到全村唯一的碉楼躲避,洪水浸过碉楼的2层,可是这两天洪水期间,全村100多人平安无事。事后,为了纪念这座碉楼的特殊功绩,把它命名为“救命楼”。

听到这个感人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伏,它在我的脑海中荡漾了许久。或许,这是碉楼的另外一种价值和意义,冥冥之中,它好像和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发生在碉楼身上的事情还有很多,相信我们听完之后,一定会为这碉楼的特殊本领而惊叹和感激!

迷人的碉楼啊,在任何时候,你都像雨露般折射出耀眼的光彩!请允许我们在你身上寄托向往之情!请随着时光的悄然流逝,仍然保持着你那屹立不倒的英姿,无声地记录下苦辣酸甜的历史故事,见证着世界各地的文化融合吧……

【篇三:开平碉楼游记】

中秋节后一天,带着探完亲(和写不完作业)的烦躁,我踏上了回家的路。路上看到了写着开平碉楼的牌子,便顺路去了。

走进自力村碉楼群,入眼是一座木桥,桥下潺潺流水清澈见底,水边的绿树垂下一根根细丝,投影在水中,像是在水边梳发的女子,妩媚多姿。绕过一圈小山,碧绿的树半包围着一座座楼房,像是一座座绿色的小山,“山”中的碉楼映入眼帘:斑驳的石墙上爬满翠绿的青苔。碉楼地域广阔,每座碉楼都不低于两层,而且碉楼分三种:众楼、居楼和更楼。

据导游所说,明朝时期开平地区土匪猖狂,自然灾害频发,当地民众为了自保,便几户几户地集资,一起建了众楼,每户分一间房,众楼内部造型封闭、简单,少了城市中一座座高大楼房的花枝招展,却多了丝丝轻妆淡抹的美和实用性,碉楼外表的小洞,像是一双双眼睛,仿佛还能眨几下,那是当初用来打土匪的。

村口,高耸挺立的更楼像是村落的守卫者,站上去,视野十分开阔,青山绿水镶入眼框,使人轻松了不少。走入村中,里面并没有多少村民,据说是因为原先住在里面的华侨大都搬去了外国。居楼坐落村子的最深处,是一些较为富裕的人家独立建造的,生活设施比起众楼更加完善,起居比起众楼也更加方便。

开平碉楼历史悠久,在他人眼里,或许只是一处风景、一个住处,在我眼中,却是中国对外来文化的接纳,这些碉楼群,是中国民众主动接受西方艺术,同时与本土建筑艺术相融合的产物,反映出的是中国人民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开放和包容,也是中国人传统的环境意识和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即将离开之际,我望向那青山绿水和被树林所包围的墙体斑驳的碉楼,心情似乎好了不少,这是自然的美,是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美,一种沁人心脾的美。

【篇四:开平碉楼研学之旅】

踏着11月24日的初阳,又经过二小时的颠簸,我们初一(1)班大家庭来到了开平。

复古的条纹写出了岁月沉淀的痕迹。

我们大家好不开心,叽叽喳喳地参观讨论。尽管碉楼规模不大,可它蕴含的历史意义,却非同小可。

正值日中,大家又是一阵忙碌。

不就是做饭吗?在家一年365天一日,三餐不照样,粗茶淡饭的过了。哪有那么容易。——烟熏的人眼睛,火辣辣的睁都睁不开。

即便如此,经过一小时大家齐心协力的合作后,开饭了!大家十人左右一桌,端起碗筷。

我四处张望,只见冯老师温和地把肉夹给她粉雕玉琢的女儿,我心下一动——原来冯老师严肃课堂的背后,也有着这样一副温情。

再看看南老师、萧老师、李老师,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家庭,至亲的家人。却也要抽出大量的精力管教、培养我们。

我心里生出一股暖意及敬佩之情。大多数家长陪同着一起来了,极少数家长实在是抽不出时间,但那些同学不也照样我们一起玩得不亦乐乎吗?这不是把我们当做他的家人了吗?这俨然是一个由小家庭组成的大家庭,是一个由个体组成的集体。我们缺一不可,独一无二!

太阳烘烤着大地,发出滋滋的声音。

拔河比赛,让我们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收割水稻的活动,让我们明白了一粒米的来之不易,也体验了劳动人民的艰辛。当我满头大汗,喊累喊热时,妈妈问我:“你知道以前外公外婆一天要割多少地吗?”我不以为然地摇摇头,瘫坐在地上。

“一亩地。”

她的答案让我沉默地站了起来,用眼一扫广阔无垠的大地,心中不免唏嘘。掺杂着一丝沉重,一声不吭地继续割水稻。

已经下午四点多了,我们坐在舒适的大巴上,走在来时的那条路上,这辆车不仅承载着我们的对劳动的体验,也触动着我们对师长感念!

【篇五:五邑风采】

江门五邑地区,是我国著名侨乡,向来华侨众多。这里城市绿化,乡村发展,与海内外五邑人民的辛勤劳动和智慧是密不可分,造就了这一片土地的繁荣。这一次,我有幸游览了这里的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使我大开眼界,感受了五邑真实的风采。

登大雁山

大巴乘着一群不经世的文学爱好者,在老师的带领下,一条宽畅的水泥路,从大雁山脚下直通山顶,山路陡峭,每走一步都需要很大的力气,但这仍不减大家登山的兴致。一路上,我们都能感受到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有时候还会有几只蝴蝶在我们的眼前飘过。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海会寺,海会寺分布着观音庙、功德堂、藏经阁等多间房屋。一踏上观音庙前方的阶梯,就能感觉一股浓浓的佛寺的氛围。沿着阶梯走着走着,观音庙的庙门渐渐地映入了我的眼帘,庙门向内敞开着,刷上了朱红漆。环视屋内全是金灿灿的观音像,观音像足有两人高,活灵活现。她面带慈祥的笑容,静静地坐在莲花座上,面对圣徒的祈祷。我浮想联翩,双手合十,静默祝福四川灾民安康快乐,祝愿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祝愿天下父母兄弟和睦相处,愿望世界和平。

离开观音庙,我们绕过屋子,沿着庙旁的一条小路走去参观其它的景色,这里的小路很多,石阶上长满了青苔、小草,似乎我们与自然又亲近了一些。随后,我们参观了锦鲤成群的许愿池和功德堂等几个地方。

走出海会寺后,我继续沿着山路,向大雁山的顶峰进发。四周仍然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突然间,一座高塔越过茂密的林海,闯入我的眼帘来,据别人说,这就是位于山顶的纪元塔。整座塔在树林的映衬下显得既蒙胧又雄伟,这更激发了我上山观塔的欲望。

经过十几分钟的跋涉后,我终于来到了纪元塔前。纪元塔原来是纪念鹤山撤县建军市而建的,全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一片片黄瓦整齐地铺设在屋檐,朱红色的柱子支撑着塔身,纪元塔似乎是一个威武的大将军,日夜守护着大雁山。俯瞰山下的正在修建的城市:一幢幢楼房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鹤山在建市后的发展让人兴奋!于是脑子涌出一首小诗,《登大雁山》赋曰:

遥望雁山绿茵庇,近水楼台争上游;

若问神仙在何处?唯见江河夏日凉。

游马降龙碉楼群

此时,天空还下着小雨。刚下车,我便焦急地四处张望,希望能发现碉楼的踪影,我们在导游的指引下走入了幽深的林间小道。马降龙村位于开平市百合镇,村子旁边是潭江流过;山环水绕,好一片南方美丽乡村的倩影。

首先,导游带我们参观了一个勒竹群。勒竹是一种分支很多而且带刺的竹子。以前的村民就是靠这种成群的竹子,才有效地阴止了强盗进村大肆抢劫与破坏。仔细看着前方的这群勒竹,紧密而生,枝枝相接,真让人远望而生畏,不敢靠近呀!我不禁对勒竹感到崇敬,也对村民们的智慧感到惊讶。

然后,我们便沿着林间小路,向一座大型众楼——天禄楼走去。听导游介绍,碉楼分为众楼与居楼等几种。众楼是由一个村中的多户人家集资而建。当强盗或洪水来临时,这几户人家就会聚集在这楼中。说着说着,我们就来到了天禄楼前。我瞻仰着这座中西合壁的大型建筑,被前人的建筑技艺感到惊奇,天禄楼楼顶的瞭望亭、柱与柱之间半拱的“檐”以及窗子上方风格独特的雕饰,无一不显露出欧式古堡的神韵。惊讶之余,我心中的疑惑感更强烈了,为什么我刚才看不见如此巨大的房子呢?

我继续尾随着导游,行走在湿润的林间小道中,有些地方的竹子已经可以用“遮天蔽日”来形容。四周的竹子种类繁多,有碗口粗的牛竹,刚才提到的勒竹,以及几种不知名的竹子,它们横七竖八地穿插在林中,左一束,右一束,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四周。林中充满了清新的气息。导游便边走着边继续介绍起了居楼。居楼是以家庭为单位投资建造的,相对于众楼,居楼就没这么壮观了,但是,它们也有共通点:碉楼的窗一般都分三层,第一层是钢板,主要用于防降;中间的一层是铁护拦,它能防止强盗爬入屋内;最后一层才是我们常用的玻璃窗。而且每一座碉楼都会有射击孔,在强盗经常出没的年代,碉楼的这些防御工事就发挥作用了。碉楼历史悠久,在开平乡村保留如此完整,目前成为世界级遗产,不能不让人佩服这里的乡村文化。

我们就参观了一座居楼。楼中的家具,生活用品保存得都很整完,一进门便有会客厅,两边有夫人房,厨房等等。当我观看着会客厅的家具时,忽然发现上方很吵,抬头一看,却发现天花板有个“洞”,连接着第二层,还用铁网封住了。一问才得知:这是一家用于互相沟通的工具,这样,楼下的人便可以与楼上的人通话了;另外在洪水来临时,也方便将贵重的家具吊上楼。我细细地端详着这洞口感叹到前人竟有如此智慧!

沿着楼梯,我们一层又一层地参观,屋中有许多主人及其家属的艺术照;有储存财宝,强盗们的目标——金山箱;也有精致的婴儿床,儿童玩具……样样精美绝伦。而登上楼顶后又是另一番光景:一座座高耸出林的碉楼如同林海中的岛屿。而这一座座岛屿又像是林海中的一颗颗珍珠,连成了一条珠琏。我刚才的疑惑也迎刃而解了:这茂密的丛林遮挡了我的视线!这时我也发现,这树林更增添了碉楼的神秘感,让人产生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听导游说,日本入侵中国开平乡村碉楼时,用枪射击碉楼,村民安然无恙,日本入侵者面对碉楼无法攻入而退缩……。

离去之时,美丽壮观的碉楼还浮现在我的眼前,一种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这些碉楼是当年归国华侨回国后修建的,它凝结了华人们的爱国爱乡的情结,更体现五邑人民的智慧与建筑水平,是属于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珍贵财产。

观梁启超故居

梁启超故居位于新会茶坑村,一个宁静的岭南小村庄。从房子的建筑面积与屋中家具来看,梁启超的家庭并不算富有。他从小就在家旁的怡堂书塾接爱儒学教育,看着梁启超故居的一草一木,往日梁启超的生活场景似乎就在眼前。看着怡堂书塾的一张张课桌,朗朗的读书声似乎就荡漾在耳边。梁启超就是从这里走出去,成为近代中国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学者,也是清华大学四大才子之一。

而令我惊讶不已的是南方普通乡村,梁启超的教育方式竟造出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一门三院士”,这在当今世界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而且他的子女们个个都学有所成,名气冠中华。望着纪念馆中梁启超及其子女的生平,我们感慨万分,我想:这反映了江门五邑人民一直对教育孩子的重视,正因为这样,五邑人民才能脱贫致富,到现在经济才能迅速发展。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新会农业基地,见识了当今高超的农产品科技水平;而最后到达新会圭峰山下的玉湖广场,这里是纪念周恩来总理的广场。

归途中,回想起江门两天游览,我们深感侨乡人民的热情和干劲,我想:五邑人民会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建造一个更加繁荣的新五邑!

【篇六:品味江门】

车行江门,沿途山不尽,水也无穷。在阳光的抚摸下,她以独特的人文风光,向世人展示着她的婀娜多姿,风情万千。在风与云的庇佑下,守护着这一方瑶池般的圣地。

天仍是那么淡然,风随兴起了又回,轻轻带过,沿途的、粮田里点缀着的、群山上簇拥着的树,应和着风声唱出一首首无忧的歌。映入眼帘的这一切让人赏心悦目。

鹤山大雁山的峰峦起伏、林木葱郁,位于江门市鹤山沙泙城区北部,因其山形似大雁而得名。山的四周树木苍翠,山与水结合,远看大雁山,峰峦起伏;近看大雁山,奇石竞秀;游历山间,清溪潺潺,泉水哗哗,配与庙宇、亭台、景物万千。山在水的环绕中透出丝丝灵气,静静流淌的水更在山的映衬下显得灵秀动人,仿佛戴望舒先生笔下的“丁香”默默走进江南那走不完、转不过的巷,引人遐想起神秘而美丽的“丁香一样的”姑娘。登上峰顶可望到六市、县,观尽珠江三角洲田园风光,如此宜人之景怎能不让我们这些游客心旷神怡?看着处处成景,处处入画,真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久居城市的现代人,带着一份疲惫的心情踏上大雁山,于是他们忘记了商场上的尔虞我诈、官场上的追名逐利,带着优游的向往,伴着清风,悠然地享受弥漫着醉人的温馨。是江门,让他们感受了远离城市繁荣的淡泊!

开平碉楼是江门的心房,恬静淡然地藏着许多传奇故事。他如一位威严可敬的老人,一生饱经沧桑沉浮,却能淡泊名利,荣辱自安。碉楼多是侨乡建造的,百多年来的中西文化的融汇,创造了侨乡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和民俗风情。百合镇的马降龙碉楼群背靠百足山,面临潭江水,放眼望去,一片一片的大竹林,我们穿越修竹古林在世外桃源里探寻欧式古堡,星罗棋布的碉楼像一串串珠链,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古林修竹间。最让我觉得有趣的是碉楼的“枪眼”,千万别小看这个小小的长方形“枪眼”,这个小小的枪眼可是关系到全家的生死。当有人登门时,假如是坏人,可通过“枪眼”一枪打死坏人;也可把钥匙通过“枪眼”扔到外面门口,给熟悉的人进入家里;进入碉楼后,可看见天花板上有个天窗,这个天窗不仅可以通风透气,还可以勘测地下情况,有水灾来临,也可把一些贵重之物吊起来,避免浸湿。有人说,站在碉楼最高层,眺望远方,景色美得像仙境。我已经迫不及待的冲向最顶层,哇,果然名不虚传,一眼望去,树林叠翠,枝叶繁茂,苍翠欲滴,一排排各具特色的碉楼尽在眼底,身临其境,吮吸着清新的空气,处在鸟语花香、景色怡人的环境中,令人有置身于桃源仙境之感。

江门新会的柑皮,可是闻名四方!对了,当你闻到桔香弥漫、鸟语花香叶。你就可以很确定,这里就是陈皮之乡。在晚上用餐时,让我惊叹的是——所有的菜里都含有陈皮,吃进嘴里,满是桔香,心情顿时清爽了,正可谓是一顿名副其实的“陈皮宴”啊!据酒店服务员介绍,陈皮有三大类作用,一是导胸中寒邪,二是破滞气,三是益脾胃。

久居城市,早就厌倦了浑浊的空气,充斥着氯气味道的自来水和被高楼割裂的天空。让我出乎意料的是,江门的城市之中也找得到国家级“森林公园”——新会圭峰山,国家AAAA旅游景区。正是风景秀丽、林木苍郁的圭峰山以及山脚湖光山色、群鱼戏水的玉湖广场,让我想跑、想笑、想喊!在这里你能找到春天的感觉。风景区里建有廊亭树,曲径虹桥,四周都种植着有观赏价值的葵树、落羽松、紫荆等,看着山的枝繁叶茂,一派的生气盎然,我才感受到大自然的诚挚拥抱。圭峰山形势秀拔,景色秀丽,与山脚的玉湖广场相呼应,难怪有人说:“江山岁岁添新境,如此圭峰写不完”啊!

你知道吗?农业基地瓜果飘香,奇花异卉景象斗艳,有闻名新会的虫草,有长得比平时在市场上买的番石榴大好几倍的“新世纪番石榴”,有长得像蛇一样弯弯曲曲的“蛇鼠瓜”,有一百斤的“超级大南瓜”,最令人赞叹不已的是,一棵番茄树里居然可以生长出五颜六色的番茄,这可是我生平第一次看见,真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啊!这里就是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广东十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之一,省环保农业生态园———新会现代农业基地。我不得不惊叹基地高科技创造的奇迹,已经深深地被这基地的奇瓜异果和奇花异卉所迷醉;疯狂喜欢上那里的蓝天芳草、鸟语花香和清新空气。这可是一个充满无穷魅力的地方啊。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走进卖灵芝的专卖店了,看见一碗一碗的黑漆漆的灵芝龟苓膏,口水都快溢出来了,先尝尝吧!果然不错,口感很好,冰凉可口!虽然入口时有一点点苦,但吞下去之后喉咙里有丝丝甘甜。既然品尝过可口的灵芝龟苓膏,又怎能错过灵芝茶呢?第一感觉是甘甜甘甜的;待茶进入到咽部时,我才觉得甘苦甘苦的滋味,虽说是苦,却让我喝完第一杯,还想第二杯、第三杯、第四杯……这就是灵芝茶的独特之处!还有千万别忘了早已声名鹊起的农业基地“野菜宴”,那可能会是你一生的遗憾啊。尝到的菜都是基地里的温室种植的,荇三七、珍珠菜、芦荟、富贵菜、一点红等等,这些菜全部“色”“香”“味”俱全,别有一番风味,让我吃完还想吃,诱惑力可不少!

其实这种科技创新与美丽景色的结合在江门是有源可寻的,谁又能想到,在这毫不张扬的小小侨乡,是近代维新运动领袖之一、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梁启超的故乡。终于来到瞻仰已久的梁启超故居。近看来是一座古老的青砖平房,入门跨过小天井,便是古色古香的房间。正厅,两厢的耳房都有小楼阁,楼阁上有走马式的曲折栏杆,使整个建筑物具有晚清建筑特色。梁氏故宅如今早已人去楼空,但透过空荡荡的宅第,仍然能感受到那一股厚实的底蕴。离故居不远处还有两处梁启超少年时读书的地方,一处是故居前的“恬堂书室”,另一处是村口的“奎楼”,俗称“文昌阁”,后来成为“宏文社学”的所在地。故居门前有一大块空地,四周栽上绿树及各种各样的花卉,就如公园一般。梁启超是清末戊戌维新运动主要倡导者与领导者之一。他为了祖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我们要学习他那热爱祖国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是啊,没有豪宅大院的威严,没有人造景点的浮躁,中国第一侨乡——江门就这样淡定地存在着,并永远以一种平和宁静的心态等待五湖四海宾客的来临。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