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行走在消逝中】
年味儿,从二十三就开始酝酿,环绕着忙碌的人群,不急不缓地发酵着,越来越浓,越发诱人,惹得人总是停下手中的活计,猛地嗅上两嗅,像是好酒之人等待着亲手酿的绝世琼浆出窖一般,每等上一秒就多了一份欣喜和期待。
三十儿晚上,震天的鞭炮声从家家户户中传出,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成了新年的序幕拉开前最强的音符。孩子们被炮声激得上蹿下跳,在父母的再三催促下才钻进被窝,平日里有些惧怕的冰冷的被窝,此时却丝毫无法冷却孩子们雀跃的心。
大年初一,天上还有点点星光,人们就起身忙碌起来,爷爷踩着高凳细细地将蘸了糨子的新对联粘平,我在下面偷着抿一口冷糨糊,却粘住了嘴。奶奶抱着早准备好的苍绿的柏枝在院子中央堆成一堆,点了火,多油的柏枝立刻哗哗剥剥的响了起来,袅袅的烟也随之而起,在夜幕下,分辨不出颜色,火光点点,火苗跳跃着,随风飘摇着,小小的院中充斥着柏枝浓郁的奇香。
奶奶拿来衣裳,在火堆上烤了一遍,又招呼大家来烤手,我们围成一团,奶奶口中不住的念,问她念的什么,她却不屑于讲给我。之后奶奶就在火堆的照映下,上香,拜各路神通,再将驮了硬币的刺猬馍,含了枣的鱼儿馍,从东屋赶到西屋,从南屋赶到北屋,说是招财招福。这一切,在深蓝而冰冷的天空下,显得庄重神秘,成为我心中抹不去的痕迹……
没错,这只是我心中的痕迹罢了,再鲜明生动也只是回忆。如今的年,被高档的团圆宴,飞满祝福语的朋友圈占据了,只是那奢侈的酒窝,到底是苦是甜?那转发群发的祝福,到底有几分真心?新年中包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对劳动的赞美和犒劳,又留下多少?
当韩国将端午节作为本国的节日申遗时,我感到中华文化正在被一只手窃取,抑或说正大光明的拿取。追其根源,不过是这只手的主人珍爱它,重视它,而我们——真正的主人却对它不屑一顾。若文化不在了,中华精神也不在了,炎黄子孙之称又是从何而来?
我们,还是给自己的文化留片净土吧,切莫让这人类的瑰宝在我们的眼中,渐行渐远。
【篇二:大红灯笼高高挂】
中国年,是一盏盏火红的灯笼,是一幅幅火红的对联,是一张张火红的剪纸,还是一个个中国人火红的生活。
春节里所有的火红,我情有独钟的是那火红的灯笼。
每年春节前,家家都会挂起预示着吉祥如意的大红灯笼,我姥爷家的灯笼会比别人家稍早几天挂起来。
腊月二十三这天既是传统习俗的小年,要接灶神的日子,也是姥爷的生日,我们一家人总会在这天之前赶到一千多公里外的姥爷家来庆祝。晚饭前,大舅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红灯笼来到阳台,踩上高凳,连上电线和红灯泡,将红笼挂起来,此时我和姥姥、姥爷三个帮工在边上“低了、朝右点、再高点”的指挥着。红灯笼高高的挂起来了,当打开电源的那一刻,满屋被红色笼罩着,四张笑盈盈的脸也被这喜庆的色彩映衬的更加温馨幸福。厨房里那群忙碌的身影中,传来大姨清脆的声音“准备吃饭了”,全家十几口围坐在大圆桌前吃着饭聊着天,阳台上的红灯笼就陪着我们,静静的聆听着这幸福的声音。
爷爷家的门框又高又大,所以红灯笼也买的很大,一般都是爸爸和四爸两个人一起挂。我这个小帮工任务就更重了,一会儿找绳子,一会儿拿剪子,还要帮忙看位置,忙的我是不亦乐乎。最让我开心的是,爸爸会在院子里的屋檐下和晾衣绳上挂满迷你红灯笼。到了晚上,一个个红彤彤的小精灵,闪着她那明亮的眼睛仿佛在对我说着:春节快乐,全家幸福!
挂起了红灯笼,年就来了!
【篇三:过春节作文】
说春节,春节到。欢欢喜喜过春节。
大年前一天,我刚起床,天公爷爷好像也要庆祝一下春节,马上让太阳升了起来,灿烂阳光照耀千家万户,那大红的对联在阳光下光彩夺目。我马上穿上新衣服,咕噜一下下了床,穿上新鞋跑出了房间。
家里充满了笑声,爸爸吃了早饭,出去拿春联,妈妈找来高凳,爸爸小心翼翼的踩上,拿来浆糊,慢慢抹上,然后小心谨慎的把春联粘上去,看贴的那样直直的,他虽然不起眼,但也给春节添了几分秀色。
刚贴完春联,爸爸便把早已准备好的鞭炮随手拿了几串,点上香,点着了炮,噼里啪啦地响着的炮竹,我们不但没有害怕,反而拍手大笑。爸爸在一边的雪堆中插了根二踢脚,点着后啪一声,雪堆炸开了,白色的雪、红色的纸片漫天纷飞,像下彩色的雨一般,真是快乐的一上午。
天公爷爷降下夜幕,天上礼花齐放,红的、黄的、蓝的、绿的.、菊花形的、桂华形的、玫瑰形的……真是应有尽有,千姿百态。礼花声鞭炮声响彻整个天空,我也嚷着要放烟花,爸爸无奈,只好让我放几个。我伸出手,小心的点燃引信,呲呲声中,赶忙跑到安全的地方兴高采烈的看烟花,紧接着砰地一声,天上开出了一朵朵炫丽的花,我仰起头,好美呀,黑夜顿时亮如白天。天上的花朵像是星星组成的、像是少女的笑脸又像小鸟们在空中画的画……好美好美。
【篇四: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走家串户的水电工是一个善良,慈祥,严厉,话语不多为人正直的人。今年虽只4O多来岁,他十分的消瘦看起来有些显老,但是他在外面干活不曾停歇,我非常的欣赏他,他虽然有时对我很严厉,平常对我很慈祥。很关心我的学习,关心我道德,关心我与人和睦相处与礼貌待人等等。
令我很感动的是,我才四岁时,有一天我的父亲在外面干活、他上高凳的时候,不慎从高凳上掉了下来,骨折了。他到刘畈找个乡下医生接一下就回家,他就是为了省一些钱,在家只休息几天,又要去干活。他是一个不被小挫折打倒的人。我当时还小,所以不太懂事,我只隐隐约约的记得,我的母亲落泪,我十分的佩服他,我十分的佩服他。
令我很感动的是,自从我上了初中,他特别关注我的成绩。我是很贪玩的男孩子,我从不把学习当一回事,他还给我买了许多对学习有帮助的书籍,总是叫老师把我的学习抓紧一点,对我严厉一些。还为我讲述一些关于学习的好故事,让我对学习产生兴趣,想让我把成绩提升上去,想让我考一个理想的高中,这就是他最大的希望。我十分感谢他!我十分的感谢他!、
令我感动的是,我放暑假的时候,他不让我去干一点儿活,要我天天坐在家里写作业与看书,我十分的舒服,吃香的喝辣的。但是我的父亲天天在烈日之下干着活,有时吃饭都吃不饱,我也不知道做些什么好,我只好认真读书,让父亲干活更有兴趣一些。他从大清早一直干到晚上七点多才回来,他总是汗流浃背,回来洗个脸,就上楼上去收捡工具,一会儿也不消停,他是为了什么?他是为什么?他是为了我们全家人的生活而奋斗。我们家只靠他一个人挣钱供六个人生活,他真是太辛苦了,直到要开学了,我发现他的皮肤是漆黑的,漆黑发亮。他太辛苦了!他太辛苦了!
令我感动的是,开学了,我还要买一双鞋,我父亲立马同意了,一起去专卖店,我看中一双两百多的,我的父亲从不嫌贵!可是他自己很节省,我清楚的记得他只有一双天天干活的黄球鞋,已经穿很久,有一天我看了一下他的鞋子下面磨了一个大洞,也还不买一双。我知道他很节省,他是为了我们全家人考虑的,他想省下一些钱来,为我买书买鞋子,他穿衣服从不穿名牌,他穿一些别人给的广告衫,出去办点事,他才会传一些比较好看的一些衣服,唉,这些衣服对有钱的人来说并不算什么,对于我的父亲来说十分的满足。他太节省了!他太节省了!
到过年的时候,有些认识父亲的人,问我爸爸今年赚到钱没有,我爸爸总是说没有,我心里知道他今年赚到了钱,他总是显得那么的低调,他总不像某些人那么高傲总是说今年挣了多少钱,我爸爸一直这样低调,也是一种美好品质,不光是他低调,他总教我和妹妹要低调。我太感谢他了!我太感谢他了!
令我感动的是,从我小的时候,父亲就教我怎样做人。有一次我的父亲带我出去玩,他看见邻居,总是先喊他一声,对我说要先打招呼,他是我的榜样,由此,我从这时我就热情待人,邻居们都说,我是一个礼貌的孩子,我很欣慰,我不感谢他人,而是感谢我的父亲,因为我有了这样一个好榜样,还教我做人要道德,不能损人利己,要多关心他人。我有了一个妹妹,我的父亲仍然像教我一样,从小做起,一定会养成这个习惯的。我和妹妹一直都很礼貌,我很感激我的父亲!我很感激我的父亲!
令我感动的是,在我学习气馁的时候,他总是为我鼓励加油;在我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是教我战胜困难;在我学习上遇到难题的时候,他总是为我鼓劲;在我考试没有考好的时候,她总是为我分析试卷,讲一些这次考试没有考好的原因,总是说不要难过,下次考好就行了。我很欣慰我有这样的一个父亲!我很欣慰我有这样的一个父亲!
我想:我的父亲是一个平凡的人,他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的一员,我爱他,我佩服他,我感谢他!
有人说,父爱是山,因为它厚重;有人说,父爱是大海,因为它宽广;有人说,父爱是百合,因为它温馨;
父亲,我爱你!
【篇五:摘葡萄】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山亭洪门的葡萄采摘园去采摘葡萄。
到了停车场,我们发现路两旁的车辆挤地水泄不通,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直到警察叔叔到来,交通秩序才好了一点儿。我们因为来得较早,所以较快地进入了园中。
进入村里,我们仿佛来到了“葡萄乐园”一般:在这乡村之中,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植葡萄树。因为葡萄树较多,所以几乎连成了一条条“水果长廊”,令游客们惊叹不已。
这里的景色也是极美的,很多人家的大门口挂着一个又一个涂满颜料的小葫芦,墙上开满了金黄色的丝瓜花。路旁,还有两个大水车,顺着“哗啦哗啦”的水声慢慢转动着。
我们接着向前走,发现前面有一户人家,门口的葡萄树上挂满了串串葡萄。有的葡萄还没有成熟,像一串串绿色的玛瑙;有的葡萄已经成熟了,穿上了紫色的外衣,看起来晶莹剔透,让人直流口水;还有的葡萄已经紫的发黑,如同耀眼的黑宝石一般。我摘下一粒葡萄细细品尝起来,这葡萄鲜嫩多汁、酸酸甜甜的,真是美味极了!
我们向葡萄园中走去,来到一片葡萄架下,准备摘一些葡萄带回家。这时来了一位农民伯伯,他给我们一个凳子、一把剪刀与一个大桶,让我们采摘葡萄。我小心翼翼地爬到高凳上,看着正上方鲜嫩多汁的葡萄,一手托着葡萄的尾端,一手拿着剪刀“咔嚓、咔嚓”,一串又一串的葡萄被我剪了下来。不一会儿,葡萄就装满了大桶。随后,我把葡萄放在称上面一称,哇!整整有十斤呢!付完钱,我们一起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到家后,我把葡萄用水洗净,端给爸爸、妈妈吃,他们吃了直夸甜。我自豪地想:那当然,这可是我亲自剪下的葡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