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爱上自然】
人自从在娘胎中就已经到了世界,但只在诞生时才感到了自然。
当今世界的现状让我感到无地自容。雾霾这个词这些年频繁出现,等同于出现了一个杀人于无形的杀人魔。19世纪,英国的工业科技高速发展,致使大量资源被用,其中包括煤、石油。当时的英国可谓黑烟缭绕,所以人们送给当时英国首都伦敦一个外号——雾都。英国作家狄更斯写过一本书,书名叫《雾都孤儿》。《雾都孤儿》就是以当时的英国为背景的。可如今是什么现状呢?我来告诉你一个事件。2013年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并在微博上做了一个活动,内容如下:
可以自由代的评论一些事情。
有网友发了这么一条微博调佩卡梅伦:哈哈,现在“雾都”的称号让我们拿了,你们是不是很没面子!可以看出中国近几年的情况不容乐观。
还有一件事,一件很小的事,上次我回老家,看到了周围的田地,在大家的想象中田野是一片绿色,一片金黄。不管是什么,只要无污染就对了。可是,我看到的有脏乱,低上飘着塑料袋,什么颜色都有。让我心中的净土被污染了。
我很想说我爱自然,也许有人一辈子也不知道真正的自然是什么样,真正的自然是无污染,无添加,无毒,无害的。天是蓝的,地是绿的,云是白的,花是红的。蜜蜂蝴蝶忙忙碌碌,空气是清新的。不是自然待你不好,而是人们不善待自然。其实自然真的很好,它产出了你需要的东西却不需要回报。
【篇二:美丽的重庆】
我的家乡在重庆,那是一个很美很特别的地方。
重庆是在北京,天津,上海之后的中国第4个直辖市。
重庆有很多的美称。比如“雾都”,“山城”,“火炉”等等。重庆的山不像名山大川而是许许多多不知名不知地的山峦。别看它名声小但跟那些名山大川比起来却毫不比那些名山大川差。站在高处,到处都是山,一片碧绿,每座山都有它独特的风格,它是那样千姿百态,绵延不断,多姿多彩啊!
重庆的山很特别,重庆的河也很有名。在重庆最有名的就是长江和嘉陵江了。两条大江交汇在一起就像一对夫妻在一起难舍难分。从上眺望整个山城被两条江二分为四,长江大桥和嘉陵江大桥横跨两江,将东南西北连成一体。
重庆的夜景也是非常的漂亮迷人!夜晚站在高处往下看,到处都是灯火通明,形成灯的海洋,犹如宫殿般的华丽辉煌。
在重庆还有很多和奇特的建筑,吸引着大家。最出名的就要数穿墙而过的轻轨了。还有楼顶是的公路,错综复杂的立交……
重庆还有许多的特色小吃和美食。火锅和小面更是美食之中的明星。
我爱您美丽的家乡重庆!
【篇三:环保为了人类的未来】
近几年来,“环保”作为时代热词被频频提起,从上到下,从繁华到偏僻,从先进到落后,环保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英国的首都伦敦有个别称——“雾都”。不明就理的人或许认为那代表了浪漫,然而事实上,伦敦被称为雾都却是一件十分尴尬的事情。众所周知,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而工业发展也不意味着产生大量污染。一个多世纪前的英国人开始并不知道这些,但不久之后的“伦敦惨案”让人们觉醒。一百多名英国公民命丧伦敦街头中无边无际的“大雾”,严格意义上说,是“霾”,而那也是自然给人类的第一次惨痛教训。
虽然人类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尝到了破坏自然的苦果,但改观却仍然很小。反之,更多的森林被砍伐,更多的工厂被建造,更多的河流被污染……因为在大多数国家领导人眼中,工业就是经济,发展工业高于一切。地球继续被污染着,渐渐地我们发现,曾经一望无垠的天空,再也找不到属于心灵的一份豁达;曾经广阔无边的大地,再也找不到属于脚步的一份自在;曾经清澈可人的江河湖泊,再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一份恬静。于是,我们追求“有机”,于是,我们追求“绿色”,于是,我们终于记起了自己早已千疮百孔的地球母亲!而这罪魁祸首竟是她最引以为傲的人类!我们这才发现坚不可摧的冰山融化了,久别的海平面上升了,越来越多的动物、植物——我们的朋友,灭绝了!
那么环保又究竟是什么呢?又究竟怎么做才算得上是环保呢?其实,环保就是把一张白纸双面使用,环保就是上超市进处事的购物袋,环保就是向种种一次性筷子、纸杯说“不”。也许一个人做这些显得无力和苍白,但十三亿人一起呢,全世界60多亿人一起做呢,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力量巨大的环保?当然,这也只是一个美好的预测,具体的实施依然需要所有人都能增强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尤其要记住,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同学们,从现在起,把环保担在肩头,用每一个微小的行动阐释“环保”。我仿佛看见,地球的明天,百花盛开!
【篇四:清晨的雾】
清晨揭开浓夜,朝霞从清灰浑浊的云中吐出一点胭脂红。雾似穹庐,笼盖四海,原本瘆人的太阳光束,在薄雾中折射下,蜕得温和舒适、温暖动人。
它不像发散开的水蒸气,昙花一现,飘忽不定;不像烟雾与沙尘,气势汹汹,威猛骇人。它是大气中独一无二的仙女,轻柔美丽,不遗余力地将美展现出来,潇潇洒洒。
举世闻名的“雾都”——重庆,那儿的雾是最忧戚的,与纷飞的粉尘相映成趣,交相辉映,日出与黄昏,上下班高峰期,全城被笼罩在灰色幕布中,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被迷雾萦绕着,构成了一幅幽暗、冷艳的画卷。雾都,果不是浪得虚名的,这是一种沉沉的美。
或许你从未见过高原地域的雾,高原上的雾是上帝送来的使者,有纯净的圣洁之气——雾从平原爬上高原自然是很难的。在四川西北部,青海、西藏交界处的天山,悠然自得的牦牛与羊羔在雾中若隐若现。在远处的巨岩边、溪流前、雪山旁,它无处不在,像洁白的哈达,似漂浮的白云,如轻柔的薄纱。这是一种“心远地自偏”的美。
我厌恶写花写草的矫揉造作,也厌恶写风写雪的凄苦愁楚。也许雾只是虚无缥缈、微不足道,但是它平凡的身影却不遗余力地漫步了全世界。
【篇五:我的家乡——重庆】
雾
你爱我们重庆的雾吗?
每到冬季的清晨,雾姑娘就慢慢走近了重庆城,重庆立刻变成了雾的世界,因而有人叫它雾都。
俯瞰重庆城,数不胜数的树木仿佛都被雾盖上了一层棉被,远处的山峰也渐渐没入雾中,看上去朦朦胧胧,如梦如幻,如同在童话世界里。早出晚归的人们,有的走着路,有的开着车,也一时间涌进雾的怀抱,整个重庆都被雾笼罩着。火红的太阳从东边升起,一颗颗树木恢复了原来的苍翠;一座座山峰恢复了原来的雄伟;我们的重庆城又恢复了原来的热闹:一只只小鸟又在枝头歌唱,学生们又背着书包,开开心心地去上学……而雾姑娘却依依不舍的走了,我想,她会去更多的地方,带给世界各地的人们更多的美丽景色,明天清晨,她又会回到我们身边吧!
我想,你会爱我们重庆的雾的。
江
你爱我们重庆的江吗?
重庆,既是雾都,又是江城。乌江,綦江,涪江等大大小小的江流遍布于重庆的每个角落,这也是重庆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著名的嘉陵江,长江环绕着渝中半岛。站在两江楼上鸟瞰,一边是气势磅礴的长江,一边是清澈见底的嘉陵江。两江界限分明,截然不同,是重庆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看!各式各样的轮船,货船在长江和嘉陵江上来来往往。它们有的停靠在码头,有的正缓缓驶来,还有的正匆匆返回……为重庆的繁荣景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想,你会爱我们重庆的江的。
桥
你爱我们重庆的桥吗?
重庆这座城市,还有一个响亮的名称—桥都。李家沱大桥,嘉陵江大桥,朝天门大桥等多座桥梁,建立于嘉陵江和长江之上。重庆由此更加繁华和美丽。
在重庆,每一座桥梁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哪一座是相同的。
它们有的是拱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一条直线……每一座桥梁都造型奇特。
每天,都会有不计其数的汽车从桥上驶去,看上去整整齐齐,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是如此,这也为人们的出行减少了许多的压力和负担。
不用问,你也会爱我们重庆的桥。
【篇六:重庆游记】
五一劳动节期间,我和爸爸妈妈去重庆旅游,时间虽短,但这座城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说说重庆的面貌吧,重庆以江城、雾都、桥都著称,又以山城扬名。重庆号称山城,是因为这座城市依山而建,路面高低起伏,在那里已不是上坡就是下坡。重庆因在地形和气候双重作用下,多雾,年平均雾日是104天,有世界雾都之称,素称“雾重庆”又称“雾都”。重庆主要河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阿蓬江、酉水河等。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流程长达665公里,又称“江城”;重庆现有各类桥梁4500多座,主城嘉陵江和长江上已有大桥14座,数量和密度远远超过其他城市,建设密度和施工难度世所罕见。所以称之为“桥都”。重庆真是个很立体超三维的城市,对我们这些外地人来说,导航只能帮助我们找到大概位置。
白天的重庆很普通,但夜晚的重庆最具有魅力有“小香港”之称。傍晚,我们站在千厮门大桥上,吹着习习凉风,望着嘉陵江,蓝紫色的苍穹下一座庞大的吊脚楼建筑,灯火璀璨非常梦幻的洪岩洞位于眼前,在洪崖洞的附近就是解放碑,是人民为纪念解放这座城市而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又称人民解放纪念碑,它的四周是商业繁华的街道,更是人们购物的好场所。对了,网红地李子坝那可是旅行必不可少的地方,你瞧轻轨从楼房中间穿楼而过,而且还能忽上忽下,甚至中途变轨;这种想法和设计堪称世界第一。重庆还有“长江索道”“坐游轮夜游重庆”等等很多值得游玩的地方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说说重庆美食吧她可是天下闻名,每一条街道都弥漫着火锅的味道,任何一家火锅店都很悠久。我们选择的这家火锅,据说是经营了几十年的老店。火锅店里是古香古色的装修和陈设品均与这座城市相融合,火锅是用九个格子隔开,又叫九宫格火锅。里面放了许多辣椒,不过没想象中的那么辣,我们吃的很爽。想去哪吃的朋友请注意,那里的酸梅汤味道真是酸天地泣鬼神呐,当然还有红油抄手、牛肉小面、凉糕等小吃,让人赞口不绝重庆美景十足,也有许多美食,真是一座让人流连忘返的城市……
【篇七:研学之旅】
英国,一直是一个令我向往的国度,优雅的绅士,惬意的下午茶,神秘的唐顿庄园,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早早的种在了我的脑海里。当我得知我能踏上这片让我着迷的土地时,言语已经难以形容我当时激动的心情了。
飞机平稳的在云层上滑行着,按捺下那份带着点喜悦,带着点激动,带着点第一次离开父母旅行的忐忑,又带着点被小伙伴们的热情感染的期待,我沉沉睡去,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起落架已经在英国的土地上缓缓前行了。
“你好,英国。”
我向来内向,毕竟是到了陌生的地方,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到了英国以后一时半会我还没适应过来,想起自己勇敢的离开父母,想起自己也想向大家一样开怀大笑,大声交谈,去接触新的朋友,去感受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我决定迈出自己离开内向的第一步。
“Hi,my name is xifangu。”看着英国朋友们耐心的听着我稚嫩的英语,与我热情的交谈,我感觉从未有过的轻松与愉快,原来,交朋友的感觉这么好。谢谢你们。我陌生又亲切的异国朋友们。
第一天在伦敦。印象最深的是便捷的交通,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一票游天下,我们仅仅通过那一张小小的地铁票,便浏览了整个伦敦。
雾都伦敦,这个书写了多少传奇的地方,此刻,我就站在她的面前,阳光洒在泰晤士河的水面上,光怪陆离,倒影中的伦敦桥与伦敦眼,美不胜收。靠在船首,面前的景色与脑海中那么多那么多的影视作品,书籍,画册里的雾都交织在一起,我迷醉了。
一个城市的文化,往往体现在她独有的建筑与人们的生活方式上,就比如与英国皇家士兵着色相同的双层巴士,穿梭在雾都的大街小巷里,底层可以饱览五光十色的街景,顶层可以远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伦敦就是这样一个城市,微风轻拂般,将她的文化与底蕴,一点一点送入我们的怀中。
剑桥,那个从小如雷贯耳的学府,世界最好的大学之一,当我迈进剑桥的大门时,脑海里浮现的,满是当年徐志摩在《在别康桥》一诗中吟出的那一句“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愿做一条水草。”牛顿、达尔文这些只出现在过我的教科书里的伟人,他们也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呀!如果,如果我也能来这里念大学,那将会是何等自豪与骄傲的一件事情啊。或许,足够努力就一定会实现吧,握紧拳头,离开校园时,我默默的在心里种下了这颗发奋的种子。
随后我们来到莎士比亚小镇,这是莎士比亚先生的故居,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静谧安恬。让人身心放松。
我们去了一家店,有个女生不小心打破了一个水晶球,我们本以为店主会很生气,但他没有,也没让我们赔钱,而是默默的捡起碎片。这一幕我真的被感动了,很愧疚很难受,同时也体会到英国人的善良。
还有个女孩粗心的掉了五十英镑,我们觉得想找到那五十英镑不大可能了,因为这对英国人来说是笔大数目。可没想到的是,有个老爷爷在附近捡到了。他并没有拿走,而是再三询问,想找到失主。真是善良,拾金不昧。愿他们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后来我们又去了丘吉尔庄园。顾名思义,那就是丘吉尔先生的故居。那儿真的很大,在门口绕上一周都要花费好多时间。里面就跟别说了。豪派大气,雄伟壮观。站在庄园的门口,看着这些古老的建筑,恍惚间,我似乎成为了丘吉尔先生家的的小公主,在庄园里跑呀,闹呀,那么多好看的花,那么多漂亮的蝴蝶,另我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空间……
说起牛津大学,这可是我这次旅行最期待的地方了,哈哈,霍格沃茨魔法学院的原型唉,哈利波特电影的取景地唉,这部陪伴我长大的电影,一直是我魂牵梦绕的记忆。
这大概是我参观的最紧张的一个景点了,走在那的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弄坏了什么。或许,我生怕弄坏的,是我美好的记忆吧。那个勇敢的小男孩,独自坐上那台未知的列车,与小伙伴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一起长大,一起完成梦想,一起成为想要成为的那个人。对于我来说,这里,似乎给了我无限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勇气,就像我的那些小偶像一样,勇往直前。
旅程到了尾声,老师给我们安排了一次上课的机会,一节真正的英国的“英语课”,我们十个孩子坐在那间小小的教室里,感受着热情的英国老师的授课,整整两天,我把我的小笔记本记得满满当当的,里面是英国的大学,英国的法律……还有,我对英国的向往。
讨厌别离,我还未融入这个城市,却已要和她说再见。泪眼婆娑中,我最后看了一眼英国夜晚的天空,呢喃着,向月亮与星星诉说着这次旅行的珍贵。
再见了,英国;再见了,云;再见了,这里每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再见了……
我们一定还会再见的……
【篇八:重庆游记】
我坐在飞机上,一切的事物都是那么的渺小,似乎一切的事物都在这飞机之下,我随着飞机的颤动到达了目的地。
重庆是一座雾都。为什么呢?因为重庆是盘山缠绕。朝天门那是两江的交汇处,那是哪两条江呢?那就是嘉陵江和长江了。要是天气允许,还可以看到两江的交汇线,一边是蓝的,一边就比较浑浊。因为自然现象,就出现了雾,因此重庆就富有了“雾都”之称。
解放碑屹立在市中心,雾把它缠绕着,它好像一位出水芙蓉的少女。高大雄伟,周围的闪光灯给解放碑增添了几分姿色,它似乎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我们又走了一小段路,到达了十八梯。十八梯是个古老的建筑,那是一条小径,有许多台阶,两旁是破碎的房子,台阶上布满青苔,从上面走过,似乎可以想到古代人的智慧和艰辛。
我们回到酒店吃了中午饭,又精神抖擞,前往长江索道了。那时正下着倾盆大雨,因为重庆非常热,下雨就更加闷热了。那里又人山人海,我抱怨道:“好热啊!”空气也提高了不少度,正所谓“心静自然凉”我又平复了心情,继续排队买票,半小时后,我坐上了缆车,带着燥热的心情,缆车缓慢的开了,不久,我来到长江中间,水流十分急,几块礁石屹立在那,江水拍打在礁石上发出“啪—啪”两声,似乎是江妈妈在唱歌。又过了半小时,我们回到了原先我们坐缆车的地方。
走出出口,渐渐的,“长江索道”四个大字已经悄然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