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脐橙】
脐橙,有的好似小小的足球,有的好像一个微型的篮球,有的如土豆,有的似鸭梨,有的如棒球般大小……最吸引人的是那橙色外衣下裹着的鲜美可口的果肉,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脐橙表面并不十分光滑,像布满了小小的石粒。拿在手里掂了掂,相当于一个苹果那么重。轻轻一摸,真想马上切开尝一尝。
看着这诱人的脐橙,我不由地想到了种植它的地方。那里肥沃的土地,那里潺潺的流水,那里起伏的山脉,那里善良淳朴辛勤劳作的人们,那里美如仙境的风景……因着这所有的优势,脐橙才如此鲜艳,如此美丽。
剥开脐橙,首先看到的是一层白色的外衣。把脐橙分开成一小瓣一小瓣的,看起来就像弯弯的月亮,咬上一口,真是香甜可口。
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有关脐橙的趣谈:脐橙分公、母,脐大的是母的,脐小的是公的。原来,脐橙不仅是一种水果那么简单。我爱这鲜美可口的脐橙。
【篇二:家乡】
经过一学期的劳碌与奔波,我又回到家乡的怀抱——舒洪。
依水而行,走进一条静谧的小巷,双脚踏着凹凸不平的青石板,几乎没有什么声音。在斑驳腐朽的木门两侧,贴的是黑字红纸的对联,散发着淡淡墨香。身旁石粒可见的粗糙的土墙,仿佛在诉说着时代的记忆。几只麻雀在铺满砖瓦的屋顶上嬉戏打闹,不时传来叽叽喳喳的欢笑声。巷子里,一位老奶奶手拿扫帚,慢慢地在地面上扫动,发出轻微缓慢而有节奏的“刷刷”声。经过几个院子的门口时,长木凳上也偶尔坐着几个老人,他们大多头发花白、腿脚不便,而他们脸上挂的笑容,则是对当今生活的最好显露。在这只够两人并肩行走的小巷中漫步,也真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走到小巷尽头,不知眼前迎来的竟是一片空旷的场地。平整光滑的水泥地一尘不染,中间放置着用青石块做成的长凳,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最远处还有一座铜像。那是两个身着布衣布鞋的男子,一个担着一筐沉甸甸的盐,另一个则拿着杆秤称量。那段担盐养家糊口的时代已经过去,永远成为历史的独特印记。沿矮小的房屋走,土墙上断断续续地挂着一些黑白照片,尽管图像模糊不清,但依稀能看到家乡的绝世美景和浓浓的风土人情。附近的大妈、大婶们在空地上晒着笋干,或者聚在一起聊聊家长里短,遇上村里的人总要唠一唠,一下子还真让人走不开身呢。
阳光慢慢地洒满大地,暖意不由地布满全身。我知道了,家乡固美,更美的是家乡人的心。
【篇三:迎春花】
我老家住在环境优美的黄冈师院校园的附近,那里有许多漂亮的迎春花。每天早晨,我一站到阳台上,就可以看到它们。
春天,迎春花开了。远远望去,成片的金黄色的小花们组成了一条美美的“星河”,一阵微风吹过来,它们就像调皮的星星一样眨着眼睛,可爱极了!
我走近迎春花,看着它那娇小玲珑的花朵,闻着那淡淡的清香,舒服极了。它那初放的花朵金黄金黄的,小花上长着十一二片花瓣,分为两层。突然,我的目光转移到了一个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上,它淡黄淡黄的,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时,我又发现它的身旁还有一个一点也不引人注目的,刚刚才冒出来的小花骨朵儿,它跟小石粒一般大,淡绿中带着一点儿嫩嫩的黄色,漂亮极了。
迎春花的枝条像垂柳一样伸到地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那是一棵柳树呢。它的老枝条跟新枝条也不一样,老枝条深绿深绿的,已经垂下来很长了,新枝条非常嫩,绿的也不很深。
这就是我们院子里的迎春花,我很喜欢它。
【篇四:游崆山白云洞】
在阳光明媚的周末,爸爸、妈妈带我和弟弟去临城的崆山白云洞游玩。听说那是一个光怪陆离、色彩绚烂的神奇世界,我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跟随爸爸、妈妈进入洞中。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千奇百怪的钟乳石。它们分别有着好听而又神秘的名字,如“节外生枝”“玉簪对银瓶”“银河天降”等。其中,我看见有一块玲珑剔透的钟乳石,像葫芦似的,在彩色灯光的照耀下,色彩斑斓,漂亮极了!还有很多的钟乳石从正面看像人物,背面看像植物,惟妙惟肖、形态各异、变化万千。还有的钟乳石上面长满了许许多多珍珠大小的钟乳石粒,摸上去像珍珠一样光滑,叫做“珍珠石”。
最后我们来到曲折迂回、别有洞天的“迷宫”,走过曲曲折折的探险之路。在不知不觉中走出这个神秘、美丽的山洞。希望下次还能来这里游玩!
【篇五:金鞭溪见闻录】
有人喜欢波涛汹涌的大海,有人喜欢苍翠欲滴的树林,还有人喜欢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而我喜欢的是潺潺的小溪。在我的印象中,我见过最美的小溪非金鞭溪莫属了。
金鞭溪在张家界境内,因为溪畔有一金鞭岩而得名。金鞭溪沿线是武陵源风景最美的地界,全长5、7公里,穿行在峰峦幽谷间,溪水明净,跌宕起伏,小鱼游弋其中。溪畔花草鲜美,鸟鸣莺啼,人沿清溪前行,胜似画中游。金鞭溪的水好凉啊。游玩或者工作了一天的人们来到溪边,踏入溪中,一股凉爽的感觉便涌上心头,带走了全身的燥热,也带走了工作中的烦恼,还带走了旅途中的疲惫。金鞭溪的水好缓啊。缓得溪面上几乎看不见波纹,成群成群的小鱼儿逆流而上,感觉一点也不费劲。当人们把手伸入水中时,便有一种温柔的感觉从指尖拂过,就像被妈妈的手轻轻地抚摸着,连溪边的花草树木也在静静地享受这感觉呢!金鞭溪的水好清啊。清的可以看见溪底的沙石,黄黄的沙中掺着几颗坚硬的小石粒,还可以看见一群群小鱼儿在水中追逐打闹,好不快活。往上游走,沙石全部变成了大大小小颜色各异的鹅卵石,偶尔还有一两只小螃蟹翻开石头看我们一眼,然后又害羞地躲了回去,真是有趣极了。
听,是什么声音?是娃娃的哭声。周围没有娃娃,那么声音是从哪儿来的呢?噢,原来这声音是从远处隐秘的丛林旁边的水底传来的,是娃娃鱼在哭。娃娃鱼又叫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也最珍贵的两栖动物,野生娃娃鱼十分稀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娃娃鱼很喜欢吃肉,蟹、鱼、虾等都吃,它们喜欢生活在清澈清凉的水中,难怪金鞭溪中会有娃娃鱼了。
金鞭溪真是个好地方啊!但愿我们下次去的时候金鞭溪还是这么清,这么缓,这么凉!
【篇六:争春】
“他们活着时走在尘土飞扬的路上,死后也一同化作泥土和雨水。”
——题记
阳春三月,踏青时节。我踢开脚下磕绊的石粒,听它滚动到山脚下去。拨开眼前的葱郁,花都还未大团大团地绽开。只有那么几株向着光的枝叶对空气展示自己脆弱的花苞,眼瞅着是那么的孱弱不堪。
我以踏青的名义在现实中偷来几许空闲,趁着万物拔节,我忙赶来逐春。
就连天也比冬要蓝一些,几缕轻淡的云缠绵其中,翩然有惊鸿一影掠过,顿时满空哨音。我透过斑驳的树的影子只能看到天空的一隅,才发现山中的树木也愈发遮天蔽日了。
健康茁壮的树干上一团一缕的绿,乍看像青苔,凑近了,才觉这一节节的是株爬山虎。它还没从冬里彻底走出来。茎叶枯黄柔韧,曲卷着蜿蜒而上,一圈圈地绕住这树的四肢五体,也随着树顶那一大片浓墨重彩的绿直上云霄了。
我一时分不清那卷着弯着的青延伸到哪了,便离远了驻足望它。只见从树叶空隙投下来的光影里,打上了一小簇不属于沉稳的苍柏的绿。那绿色青翠欲滴,在深沉浓密的树影里,染上了一瓢浮光跃金的景。一小簇的枝叶下端着一支枯黄的茎。我愣了神,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爬山虎的茎。
一株爬山虎也欲与苍柏争春!
在近乎严丝合缝的树影下,一株爬山虎也为了追光而向阳生。那尖儿上的一丛生命,在不久后会更进一步。爬山虎的品性也是这样。它和树相依为命,活着也是,死后也是。它们相互依存,它们又相互争春。它们的一生都是沉默。只有绿,那一抹欣欣向荣的生命在光里重生。
我再次感到大自然的辽阔并为之震撼不已,仿佛滚滚天雷从远方轰鸣而来,又和着闪电云雨消逝而去。
夕日欲颓,云被西沉的光涂上一片霞。我短暂停留片刻,不顾黑夜茫然,挥袖而去。
万物拔节,草木会吞噬黑夜。
只有春会如期来临。
【篇七:思念并没有结束】
如果说岁月是一条长河,那么在它缓缓流淌时,岸边日渐增多的石子,有的被河流卷起从此沉入河中,不知所终;有的被磨圆了棱角,再度拾起时,便没了最初感情的浓烈;有的即使变了形状,也依然有其独特的韵味。漫步河边,看岁月流逝,时光荏苒,总有一块石子,一件事,难以忘怀,指尖覆上石子,往事也慢慢浮现……
从我记事起,就是在外公外婆身边长大的,顺着沥青和石粒铺成的路向北走,过了那座石桥,便是那条小巷子,一种旧时光的温暖射入树叶间的缝隙,透过潮湿的木质窗棂,悄悄躲进了我的指间,我看见了两位老人拉着一个小孩漫步在河边,在夕阳的反射下,他们的眼睛闪耀着一层晶莹,隐约让我分不清是浑浊的泪还是浅浅的笑意……
小时候最疼我的就是外公了,他就像是我生命中一样不可缺失的东西,每次从幼儿园放学,外公总会买好一根糖葫芦在外面等着我,那个喂鱼的池塘是每天的必经之地,外公抱着我站在亭子的扶手上,把鱼食一扔,一大群鱼便涌了过来,那时候的快乐总是很简单。夜晚,外公总会在院子里边喝茶边伴着蝉鸣声给我讲故事,教我识字,周末陪我看电视,捉迷藏,似乎所有快乐的事情都发生在夏天。外公是爱花之人,院子里总是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每到春天便争相绽放。
八月,门前的桂花碎了一地,外公外婆家要拆迁了,而我也要上小学了,我依稀记得,那天父母抱着我上了车,我看着外公外婆离我越来越远心中五味杂陈,那时小小的我并不知何为离别,只是感觉身边少了些什么,时间一天天的流逝,我开始慢慢长大,而外公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小升初时,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外公,没过多久外公就住院了,那个寒风刺骨的冬天,在那个阴沉沉的夜晚,外公离开了我……而我,也没能见到外公最后一面,仿佛所有的回忆和美好都定格在了那一刻,我不肯相信这个事实,可也必须相信,我看见外公躺在冰冷冷的地上,眼泪便再也止不住了……
藏在回忆里的那个人,在世界的另一边你是否过的幸福安稳,曾经的美好已经深深的烙印在我心中,永远也挥之不去,我知道没有人可以永远陪伴着自己,只是有些遗憾永远也无法让自己释怀,思念并没有结束,拥有过,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