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召召》第一章】
深夜里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一家老屋传来一个小孩的呼噜声。他叫召召,一个秀气的男孩。他的父母都在城市里工作,而他便是有他的爷爷奶奶来照看。还有他那一副让人看了的都会觉得好笑的脸,奶奶看着这个乖孙子熟睡的样子,不禁也会有点好笑。她手中的扇子还在给她的乖孙子扇风,生怕他被热醒。召召又翻了个身,有继续睡着了,等到召召睡熟的时候,奶奶才会离开的。在此之前,每次都是这样,在此之后,每次也都是这样。她爱她那可爱的孙子,所以仔细的呵护他,关爱他,不让他受委屈。走的时候,又将蚊香点燃了。这里晚上的蚊子会大规模的出现,如果没有蚊香的话,不出三天,全身肯定都会是红斑的,会很痒。
奶奶慢慢的推开门,向外走了出去。她来到村里那个大家一起聊天的地方来,只见一群老汉在那里悠闲的打牌,吹风,聊天。其中的一个老汉问她:“你怎么也来了,你不回去睡觉吗?召召睡着了吗。”“嗯,睡着了,我来找你的,要不要回去睡觉了。”奶奶答道。先前问奶奶的不用说,定是召召的爷爷。“好,等会我就回去,要不你先回去吧!”“好,我先回去,那你早点回来哦!”说着,奶奶便走了。老汉们继续打着牌,聊着天,实在是悠闲啊!
回到家后,奶奶将旧衣服都放在了一个箱子里,她又看到了那张在桌上的照片,那张照片是她和爷爷的。不禁又想起以前,当时的奶奶很漂亮,在一所高中读书,至于爷爷是怎么认识奶奶的,这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了。
奶奶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人,而爷爷却是收税的。自从奶奶和爷爷结婚后,日子过得也不愁吃穿的。有些时候,爷爷去收税的时候,村民们都会送一些鸡鸭的,所以吃的东西也很好,爷爷很爱奶奶,而奶奶生了四个女儿,最小的就是召召的妈妈,在城市里工作,偶尔会打个电话来问问看。
这一看,结果爷爷刚好回来的时候看见了正在发呆的奶奶,说:“老婆子,你怎么还没睡啊。”这时奶奶回过神来,与爷爷一起去睡觉了。
第二天,天一亮。奶奶就早早地起床来洗衣服,此时一个乡亲刚好路过。“早啊,洗衣服呢。”“早,福桂,你也这么早啊。”福桂说:“唉,还不是今天要去赶集啊。”“啊,我竟然忘了,什么时候开始啊。”“还早,不过我还有些事儿,那我先走了。”说完,福桂就走了。奶奶马上放下手中的衣服,跑向屋里,叫醒了爷爷,此时召召也醒了。召召听了奶奶一说,急忙叫着。“好好好,我们等会会去的。”“奶奶,那偶(我)们神(什)么时候去啊?”“不急不急,会去的”爷爷抢着说。说完,爷爷换上了衣服,洗完脸,刷完牙之后,就带着奶奶和召召去赶集了……
【篇二:税收】
说到税收,我对这个词困惑万分,这个看似普通的词语,却让人摸不着头脑,当我特意到网上查询这个词语的意思后,让我见证了祖国的强大。
税收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是祖国奔涌不息的血液。
收税的钱并不是某些人装进了自己的口袋,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它无法自己创造财富,纳税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了让家乡那坑坑洼洼的小路变成整洁的公路,让那生命垂危的小树变成绿树成荫的树林。为了学校宽敞的篮球场地,高大的教学楼,碧绿的草坪,先进的设备,良好的教育,我要大声呼吁人们:“依法纳税,诚信纳税,共创美好的小康社会。”
俗话说得好,避税与逃税的区别就是监狱围墙的厚度。
偷税或漏税是可耻的行为,会给国家造成一定的困扰,缴税是富强国家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偷税与漏税是不诚信的表现,应该制止和打击这种犯罪行为。
收税为的是生活中一排排高楼大厦,一条条柏油路,收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国家变得强盛。
纳税人合法纳税只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的需求和公共商品的需要,所以每个企业、每个公民都是纳税人。
祖国如同一朵稚嫩的花朵,而灌溉施肥也好比税收,假如花朵没有了灌溉施肥,会枯萎。那么人人都偷税漏税,我们的国家怎么会富强?民族怎么会昌盛?
通过宣传,我再次疾声呼吁:“提高公民的依法纳税意识,民以食为天,国以税为本,人民生活会更加美好!”
【篇三:我与税收同行】
我国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可几年前那个还处于童稚中的我,并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那是十月的金秋,乡下的田地间到处洋溢着丰收的气息,人们载歌载舞,收割着稻谷粮食,采摘着瓜果蔬菜。奶奶也处于这忙碌的队伍之中,可她似乎并不像其他人那样欢悦。
奶奶望着那已收割好的堆在院中的稻谷,一脸愁容。原来,这次稻谷产量很低,而且质量又很差,其中好多瘪的籽粒。这样,除去自家吃的,剩余的卖掉也赚不了多少钱,说不定这一年又白忙活了。
秋收不久,村里收税的干部来了,他们挨家挨户收取农税,到了我家,奶奶急忙加快脚步走到屋里,从枕下掏出用手绢包裹的卖稻子赚的300多块钱。她枯瘠的手攥着零碎的钞票,一张张地点着应交的税款,数完后,奶奶又将所剩不多的钱用手绢一层层地包好,塞到了枕下。她手里紧紧握着点出的钱,向外屋走去。正当她要交钱之际,我却拦住了奶奶伸出的手。
我气愤地冲向那位收税的大叔喊道:“我们不交税,不交税,这是我奶奶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凭什么交给你?”
“丫头,你过来,听话,一点规矩都不懂了!”奶奶双眉紧蹙,好像生气了。
“小姑娘,这钱不是交给我的。”大叔温和地笑了笑,弯腰下去摸着我的头,“这钱呀,是交给国家的,用来调节社会生产,监督经济活动的。”
“我不懂,反正这钱我们就不交。”我狠狠地将大叔放在我头上的手甩开。
“丫头,过来。”奶奶一只手将我拽到屋里,另一只手将税款交给了大叔。
“丫头,这钱是我们应该交的,你别耍小性子了。”奶奶在屋里语重心长地说道。
“奶奶,这钱是你好不容易赚到的,是你劳苦了一年的血汗钱呀,你……”奶奶打断了我的话,感叹道:“这税款从我们这边拿去,最终也是用在我们身上的。你看崎岖的山路不是通车了吗,家里的果子也能运出去了,被暴雨毁坏的梯田也修好了。丫头,这都是因为国家将收到的税款又花在了我们的身上了呀!”
当时的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而今,农业税早已撤销,但是税收带给我们的好处却并未减少:书本费减免了,学校马上要铺塑胶跑道了……
【篇四:我和税收见了面】
去年的一天,我和妈妈去街上买鞋子。我们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都挑花了眼,好久妈妈终于挑了一双喜欢的鞋子。到了付款的时候,妈妈开始和老板讨价还价。只听店主说:“不行,除非你不开发票,我给你打八折。”我们听后觉得很合算,再说我们也不要发票,就同意了老板的方案。当时,我还不知道这是偷税里的一种,我更不知道什么叫偷税,回来的路上我喜滋滋的,感觉捡了一个大便宜。现在,当我看了许多有关偷税漏税的故事后才明白每一次买卖都要有发票,否则就是偷税,看来我的生活里居然也跟税收有关。
几天前,我问妈妈:“税收跟我们小学生有关吗?”“有,税收跟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妈妈说。我又不解地问:“那税收工作人员到处收税,他们都发大财了。”妈妈笑着说:“不是的,他们要把钱交给国家。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你从进小学的第一天起,就在享受税收给你带来的好处。你能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安心地学习,闻着字里行间散发出的淡淡书香,聆听着老师的谆谆教诲,这一切都是国家税收带来的好处啊。”我这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啊。
当我回到家后,发现奶奶显得格外开心,我忙问:“奶奶,发生什么好事了,笑眯眯的?”奶奶兴奋地说:“现在税收标准提高了,我每个月可以少缴100多元的税了,相当于我又加了100多元的工资……”我是懂非懂,但我更清楚的知道如果没有税收就没有美丽的公园,宽阔的大街和大型的商场,税收的用处真大啊。
【篇五:我最喜欢的宋代词人苏轼】
宋代可谓是词的王国,而将它推到文坛顶峰的宋代词人便是我最喜欢的词人——苏轼了。“轼”是古代车前扶手的横木,在行车过程中默默无闻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类似于汽车的方向盘。所以我和哥哥在家谈论到我们都喜欢的苏轼时,常常会开玩笑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苏方向盘”。苏轼之所以能官至一品,流芳百世,想必有许多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第一,他文学成就极高。首先他第一个打破了“诗尊词卑”的观念,认为诗、词本为一体,首次成功地把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他一生中共写做三千四百五十九首作品,有诗、有词、有书法、甚至还有美术作品。在二十一岁时就令当时的科举主考官欧阳修感到震撼、并且赞叹不已。有了欧阳修的帮助,苏轼立刻成了进士及弟。俗话说“行行出状元”,他却在每一行都做成了状元。他的散文豪放自如,美誉人间,代代相传;他在诗作中体现关怀民生和爱国的特点,深受大家喜爱;除了词作不拘一格,书法和绘画也特别绝妙,笔画舒展、轻重错落。实在是才华横溢,让人赞叹不绝啊!
第二就是他的宽容大度。他在杭州上任知州时有人逃税,不上交丝绸。可当他从这名逃税犯口中知道他是为乡亲们着想,怕收税太多导致百姓没丝绸可用之后,不但没罚他,还特意为他写了一份文书,保证他一路上不会都被收税。从这件小事看出,这位知州大人也太宽容了吧!难怪当他被贬时,老百姓都依依不舍地前来送行呢!
还有一点便是他那不屈不挠的精神了。他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不平凡,时而名震京师,时而被贬乡野甚至锒铛入狱,就像过山车的轨道一样,起落不定。可他即使多次被贬,也从不折腰屈服于权贵,一直坚持自己的主见,这真是可敬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啊!
这位诗词书画样样精通、代表宋词巅峰的伟人,其实也是很可爱的。他曾写了一首号称“八风吹不动,独坐紫金莲”的佳作,急忙派书童送给江对岸的佛印大师,就像我们眼巴巴期待老师表扬一样,自以为一定会等到盛赞,结果却等来一个“屁”字,气呼呼地急忙划船到对岸去找佛印评理去了。你也能想象出苏轼“一屁过江来”的可爱画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