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相关作文

【篇一:古都的秋月】

蝉鸣,将我于梦中唤醒。那蝉不是夏天的,它是长安的寒蝉,在秋天鸣唱。

月,渐渐变圆,之前来势凶猛的秋老虎已经不见踪影。一场风,一场雨,人们开始增添衣物。古都城内的老街上,国槐挺拔,树冠上好像被泼了黄漆,大片叶子都被染成了金色。起初还像点缀上去的黄斑,随后黄与绿便在枝叶上平分秋色。一片黄一片绿,虽不规则,却也自然潇洒。

北方的秋来得快,古都的秋也是。这感觉就如古都的秋雨,上午还是炎阳,一会儿群云聚集,下午便是小雨,让人猝不及防。来得快,走得急,倒也不添麻烦。

月,终于由缺满圆,到了八月十五这一天。

白天,古都人便忙活起来,为中秋这晚做准备。有的人拜亲访友,互送月饼;有的人驱车前往老家,前去团圆;还有的人在家里准备赏月。

走在街上,踩着时黄时绿的落叶,能看到很大的太阳的余晖。金光射下,照在叶上,并透过了叶的间隙。愈到秋深,愈是金艳,在阳光的衬映下,国槐更美了。

中秋节的夜晚,古都沉浸在庆贺节日的氛围里。很多人约着亲友去了大唐芙蓉园的湖畔,观赏中秋晚会。可以想象,也有人会在城墙上赏月,也有人会在曲江赏月,也许还有人会在乐游原或终南山上赏月。当然,更多的人陪伴在家人身边,吃着月饼,享受这中秋佳节。我没有看电视节目,而是陪着父母聊天。

玄时,我下楼也想去赏赏月。那月,皎洁无暇,很是惊艳。较去年不同的是,它身边没有了云雾可以躲藏,只好孤单地悬在那里,似一颗白珠,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没有云在月的周围环绕,便可看清月的表面不仅是白色,也有点灰斑。那是天上宫阙吗?

古时的中秋,人们不仅赏月,吃月饼,他们还祭月、拜月,视月如神,寄情于月。现今人们生活过于紧张,中秋节的传统文化正在被淡化。虽然仍存在一些祭月活动,人们穿汉服,对月跪坐,但这些活动过于表演化,是商业性质的,传统的过节方式不再呈现。

踱步于月下,感到凉,它既是中秋的风,也是圆月的寒。

【篇二:春花秋月何时了】

他的人生似乎是黄粱一梦,有悲有喜,有笑有愁,明明已经来不及体味梦里的是是非非,梦却已经早一步醒了,剩下他孤独的伫立在那方天地里。带着月夜的凄凉,带着时光的忧伤,诉说着人世的凄怆。他,就是李煜。

七月初七,他来到着世上。也许他一出生便注定为皇。那重瞳,那轮廓,都预示着他是帝王之才。他的哥哥妒忌他,他只好选择避世,逍遥九洲,醉心于诗词歌赋。看繁花落尽,看云淡风轻。也许,这才是他的快乐。少年时光,他与娥皇在这山水间度过一段美好时光。他要的只是简简单单,与妻子白发齐眉。无奈,身在皇家一切身不由己,终究还是登上帝位。慈不掌兵,善不称王。在这乱世,他自问无法称霸天下,一统四海。既然不能达到“兼济天下”,那么“独善其身”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在这歌舞升平的金陵,他愿沉醉于此,任凭天下战火纷飞,至少这是他的安乐居。烟雨江南,醉人更醉心。他不是看不清时局,正是因为看太清,却无力回天,才选择在这短暂的繁华中放纵自己。家国阴阴,如日将暮。兵临城下,终究还是到了梦醒时分。他不是不愿选择以身殉国,与敌军拼死一搏,因为他仁慈,所以选择投降。至少保全了金陵城的繁华;至少,没有置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至少,不必血流成河。为他的子民,他甘愿放下“皇者之尊”成为他人俘虏。别离歌奏响,垂泪对宫娥,转身离开这家国,离开他的根,昨朝为皇,今朝为臣。多少次午夜梦回,他仍旧在金陵王宫,纸醉金迷。繁华不知世事。如今,却面对这凄清的“囚牢”。春花秋月依旧,人事却已全非。其实他早已不知今夕何夕,只是空叹自己为何还苟延残喘在这悲哀的尘世。身心疲惫,万念俱灰,唯有借酒消愁,酒入愁肠,落花微湿,到底何处是归宿?愁恨年年长相似,半醉半醒间,写下一首《虞美人》。又是一年七月初七,宋太祖的一杯毒酒,帮他了却余生。死?他连活都不怕,还怕死?

历史流淌,而他仿佛是那一棵孤决的彼岸花,独自黯然开在那段凄婉的岁月中。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他不仅是“朝中王”,他更是“词中帝”。字字血泪都化成一曲曲哀婉动听的词。

“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的宫廷享乐,“红丈己高三丈透”的夜夜歌舞升平。在他的词中,最真;他不怕世人的谩骂。他敢爱敢恨,只做最真的自己;“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的夜晚与女英共赏夜色,毫不犹豫地表达自己的喜爱;“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国破后,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恨。他的词,从盛世繁华写到哀婉凄凉,悲欢离合。他渴望自由,他想要的只是:“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清,酒满瓯,万倾波中得自由”,最是无情帝皇家,奈何生于此?自古文人骚客悲春伤秋,他也不例外,他喜欢春,花,秋,月。在不少作品都用到这字。尤其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道多少?”更成千古绝唱。千百年来,他的爱恨情愁谁懂?

瑟瑟然一生走过,豪情壮志有过,纸醉金迷有过,于落寂中沉寂,于繁华喧闹中尝尽孤独:他的一生,有过繁花似锦,灿若烟霞的时刻,却敌不过白驹过隙的时间。“世事漫随水流,算来一梦浮生”。

春花秋月何时了?一念花开,君临天下。一念,春花秋月此生不了;一念,春花秋月了于此刻。许我三千笔墨,绘你绝世倾城。

【篇三:秋月思语】

秋夜深了,空气有了凉意,叶落了,善感的心中有了伤感。但美丽笑容却在“他们”身上得以体现与表达,“他们”就是伟大的农民。

我对秋的感慨说是另一种眼光去看待,它有金黄色的色调,有农民伯伯的微笑,更有画家栩栩如生的笔调。我爱秋可谓是翘首以盼,因为它有不一般的气质和风韵。

秋日的风它平静中透露着出奇,虽然没有夏的狂风骤雨,没有春的浪漫起伏,没有冬的晶莹透亮,它只是平静,沉默来展现他与众不同的独特味道。

秋日的人它没有青春的整日劳碌,没有夏的整日的担忧,没有冬的悠闲自得。但它却是一个承载希望的季节,是一个收获劳动付出得到果实的季节,它更是一个掩饰了以前的辛酸与汗水只是用微笑来表达心中的喜悦的季节。由此联想到《观刈麦》的诗。人的大度胸襟。

秋天在别人看来,是一个落叶纷飞的感伤季节,可在我眼中,正是因为有秋落叶纷飞才有春的绿树阴浓、夏的枝繁叶茂、冬的松干笔直,秋也是新生命的开始,是大自然和谐之感的凝聚!

秋日的任何东西我都觉得美好,因为在我的笔下描绘不出画家的真实,写不出作家的形象逼人,奏不出作曲家的悠转,但在我内心却对秋有着情有独钟喜爱。因为在秋日的自然之景中能感悟过秋的流转岁月,岁月的变迁,父母的劳累。

古诗人、画家、学者,他们多半只情于春姹紫嫣红,夏的绿树阴浓,冬的银装素裹,可秋呢,太少了,但它却成为希望收获的季节。

秋天,散发青春活力。

秋天,书写人生经历。

秋天,领略风土人情。

秋天,笑着幸福画卷。

【篇四:秋月让我陶醉】

十月的夜晚,流水长亭边,我在静静地等待,等待着她的出现……

——题记

当夜幕降临,鸟儿停止了它的啼叫,溪水仿佛也不再流淌,此时,天地万物间,都安静下来,和我这个听众,一起享受这首“秋月小夜曲”。

她出现了!序曲响起来了。淡淡的月光,隐隐地悬在天边一角,一缕月光从蝉翼般的云里钻出来,闪耀着银色的光辉,这是一首多么美妙的序曲,每一个音符都牵动了我早已颤抖的心……

月亮像个娇羞的少女,才露出一点,就又躲进了云层。害羞的露出半个小脸,爬着,穿过一片又一片黑云,。此时,第一乐章奏响了,银色的月光好像钢琴家们手中演奏的音符,这是多么浪漫的一首舞曲。月光照亮了泉水,照亮了土地,照亮了我的心灵,此时她又像帕海贝尔手下演奏的D大调卡农。听,轻轻的,轻轻的……

月亮不再害羞,她冲出了云层,越升越高,越来越亮,她的升起令人心头一震,像一个刚出炼炉的大金盘,亮灿灿的。整个大地被罩上了一层月光。多么亢奋的高潮啊!月亮使出浑身解数,向人间射出最清澈明亮的光辉,她像流水静静的泻在这一片片叶子和花朵上,她血在窗台上,窗台好像镀了层银似的。无数座森林与山峰在迷离的月光下,显出朦朦胧胧的淡影,充满了无限诗意。深邃的夜空中,正因为有她,才更加闪耀。

高潮已结束,尾声奏起,月亮还是一如既往,那么的优雅,动人,令人为之倾心。

夜深了,曲终了。

秋月,我为你陶醉!

【篇五:清朗如月】

在走廊日影下,竹绷支起一方白色素绢,悠悠用丝线穿过细针,绣上鸳鸯、牡丹、秋月、浮云……静坐劳作,心情愉悦。院子里的樱花被风吹远了,喜鹊清脆地啼叫起来。黄昏时下了一场雨,停息之后,有月光淡淡地爬上树梢。

你说,日子就这么过去好不好?

春日里去爬山,山间小径铺满厚厚的松针。午后阳光蒸腾起松脂辛辣的气味,有偶尔的鸟声如影随形。山腰处,与一株开得绚烂的白蔷薇不期而遇,枝叶繁盛,花苞累累,花瓣重叠,黄色的蕊挺立着。不曾想过,自己竟又会遭遇相似的场景,而时间之剪,已裁出我渐以陌生的风景。坐在山顶的大石上,满山苍翠里,只听见松涛如潮水此起彼伏。湛蓝的天色蔓延在群山之间,白云朵朵。那一刻,时间和天地似乎是停顿的、凝滞的,却又格外寂静豁达。

大自然的美,从来都是端庄郑重。如同一种秩序,一种道理。

看梵·高的作品集,纯英文的注解,几乎全是春天阿尔的果园和云朵。构图相似,毫不避讳。我想他也许是面对大自然的美,心慌得无处放置,只能一遍遍重复,对美的真实感情,让他的心里曾经如此狂热、激奋、孤独和痛楚。

他的才华,被时间审判,却得到了世界的回报。这些都来自于他内心的清郞简洁以及对美的肯定。

从来只喜欢看古典文字,近乎偏执地讨厌那些畅销书,在它们中大多数充斥着媚俗形态、虚浮概念和浅薄趣味。只有那些经典文字才能让自己沉静,似乎与喧嚣的世间失去联系。

银灯灿烂,画阁春暖,细语含怨,穿针夜话,为伊读《西厢》。蔷薇架下,蜂蝶乱飞,正值青春,谁人不醉,细读《红楼》。月明如画,清霜行天,秋夜迢迢,轻诵盛唐诸子一唱三叹之诗。黄昏日落,负手庭除,拂几焚香,徐读楞严经。

没有目的地阅读,只是为了取悦自己。

我喜欢这么一个故事:我是一棵树,不知道自己从哪来,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春天,我长出绿叶,在树阴下,人们嬉戏,闲谈。我可以给人这么多快乐,自己也不知晓,我只成长为我自己,什么也没有做。秋天,我开始落叶,人们喝酒,吟诗。我只成长为我自己,什么也没做。无数个春花秋月后,我老了,人们把我锯下来,我便成了一个树墩了,有人坐在树墩上,思索人生的开端。

我长成了一棵树,并以一棵树的方式在世上消失,这就是我的哲学。

无论身处何境,我只愿保持内心的淡然清朗和笃定,所有理性的向导,都是世间万物本来的样子。

记得弘一的一首谒语:问余何适,廓尔忘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