罔顾相关作文

【篇一:行走在消逝中】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只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逊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开旁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行走在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蓦然回首,我们的精神文明是否安在,亦或是随着时光消逝于我们渐行渐快的脚步中?

在崭新的街道中信步而行,目睹着那些永无休止的灯红酒绿,那些川流不息的奔驰、奥迪。那些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让我觉得似乎在这个时代,速度和更快的速度充斥在肌肤和骨髓,色彩和更炫的色彩则令每一个细胞眼花缭乱。这个时代的魅力好像就是追求速度,速度裹挟着我们往前冲。同时,在第三者眼中,慢下来就是不合时宜,就是逆流而行。于是,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斥着交通事故,似乎是无所不“快”的现状引起了某些精神文明的消逝。

当你为了所谓的“赶时间”而罔顾原则准备闯红灯时,你是否想过迎接你的也许将是一场血淋淋的震撼教育,代价将是你的生命?你是否想过你的行为将导致另一个无辜行人或司机的不幸?当你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为了张扬自己的个性而罔顾交通规则,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时,请摸摸自己的良心,它是否还在跳动,审视自己的行为,文明与道德是否还在举手投足间?

闪烁的霓虹背后,又有谁会看到那丝丝脆弱?我听见了脚步沉重的叹息,交通是否文明,出行是否平安的担忧正折射着人性的悲哀。

透过交通行为看人生,我发现了人们的浮躁与空虚。人们常说如果人没有了文明的内涵和底蕴,常常就显示为魂不附体。可见文明于人的重要。因此,我们要让文明常留心间,莫让我们遗忘它的美好。

行走在家和学校两点间固定的轨迹,这一路上,槐树由苍翠蓊郁、花香倾城渐变为萎叶调零、凄冷孤单。新楼成旧楼,新人成旧人。东风的跫音敲醒了多少个春秋,飘逝的落叶苍凉了多少个冬季。我们的生命如指尖滑过的沙粒匆匆消逝,脚步声渐行渐远,但我希望我们所消逝的只是时光,永不消散的是文明的精神。

文明交通,平安出行!拨开浮躁的乌云,回归文明,便有贯日白虹,骀荡春风。行走在消逝中,消逝的该是时光,不散的是文明,若能如此,那么生命就会在厚重的文明之下以最完美的姿态延伸。

【篇二:“正确”的思考真的正确吗】

“电脑,手机,平板”…。随着越来越多电子产品的普及化,人工智能这一原本生僻的词汇也逐渐地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能既快捷又迅速地提供大量有用信息的它立刻脱颖而出,领导着今天新的潮流与文化,不仅如此,对人工智能探讨的话题也层出不穷,像最近流行的赛博朋克,科幻大片,末日废土等拥有大量人气的热门IP话题更是体现了大众对人工智能“人类化”的忧虑与好奇。

但苹果公司的总裁库克却不那么认为。

在发布会上,他锵锵有力地说“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会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

但人工智能化的思考就真的不应该被提倡吗?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最“正确”最“重要”的回答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确实,人工智能的优点毋庸置疑。但同时作为一串冷冰冰的编程程序,学习它的思考方式无疑是弊大于利的。那么,究竟怎样才算是正确的思考呢?对此,我有几点不成熟却已足够的建议。

第一,在思考问题前,我们先要通过各种有益途径来培养自身相对趋于大众审美标准的正确价值观。思考问题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因为思考方式和观念的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回答。但人工智能却没有这一概念,它只会结合关键词搜索到无数个大数据,却没有能力去按自己的价值观或意愿来结合实际情况去给出最好即最合乎常理的回答与建议,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助纣为虐。在人际交往中,那些为了阿谀奉承你而说出最和对方心意回答的人带给别人的价值往往比不那些会因为你观念不符合社会大众审美标准而和你一起磨合回答和想法的人对你的价值来得强。

第二,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要常怀一颗同情与理解的心。人与人工智能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内心;一个则罔顾后果,毫无同情心。自古以来,人们所有的美德都是从同情与理解衍化而来的。社会中,常有些毫无同情心与理解心的人以嘲笑他人为乐,无论何时,摆在他们思考问题的首要条件都是他们自己。这种人不仅违背了大众所认识的“美德”,更是“遗臭万年”。试想一下,如果社会上都是这种自私自利,毫无同情心的人,会多么消极烦闷。而相对的,只有富有同情地去思考,为他人着想地去回答,才能塑造一个更好更积极更美态的社会。

第三,思考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们要谨慎的选择合理的回答。生活中,总有人就算面对重大的疑问与抉择,也会像人工智能一样出口成句“正确”的回答,殊不知不仅伤害了别人的心,更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一句善意的谎言,虽不“正确”,却是我们可以得出的最好的解。

“正确”的人工智能式思考不一定正确,但人性化的思考,却往往总会得出最适合的那个解。

【篇三:别丢失了心】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从外观或是从思考方式上都已无法区分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区别。

我出现在了这个时代。

这里大概是一个实体人工智能生产工厂。我看见里面有两类人,一类是正常人,另一类是面带黑沉气息,心口处附有铁皮的机器人。

“那是新产品?”我指着机器人说。

回答的人站在我身后半步,我无法转身看他。“怎么会,那些才是。”他指的是我所以为的正常人,“这就是我们公司新研发的,以正直的三观与丰富的爱和同情心为核心的完美人工智能。”

原来,人工智能可以和人类这般相似。“那……那些又是谁?”不知为何,我心里有些恐慌不安。

身后的人走上前,我能看清他的模样了,但却更令我害怕,他和那些“机器人”一模一样!

“你忘了吗?我们都是在人类失去三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引得冷漠、残暴等负面情绪充满整个身体,形成这特殊铠甲才活下来的人类啊。”

我呆愣了。然后我像疯了一样地找了镜子,镜子里显现出来的我,也是面带死气,心口处有一块铁皮。

我被吓醒了。

幸好醒来之后发现天还是蓝的,云还是白的,镜子里的我还是正常的。捂上心口,还能感觉得到心脏的跳动。

电视上放着苹果公司总裁的采访。“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

前段时间,网络上有个传闻。一个导演为了追求效果,将炸药绑在退役的军犬上,让军犬活活地被炸死。不说是不是炒作,这番言论都够证明价值观不正。若是炒作,以这种方式博人眼球令人作呕;若不是炒作,炸死军犬多么的令人心寒!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敬畏,这才是我们所应有的价值观。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的心里都有良知,千万别在这其中丢失了心,更不要以丢失了心为荣。

我在网络上看到过一组视频,是一个发他如何虐待小仓鼠的。场面血腥无比,回想起来还禁不住得难过。火烤,水淹,打成浆……最最可怕的是,竟还有人叫好!面对斥责,他们亦不以为然。“我就是喜欢这样,就像你们喜欢在吃肉的时候选择是水煮还是煎炸。”

失去了同情心和价值观的人类是何其的可怕啊!他们只凭借喜好做事而罔顾后果。失了心,又以失了心而自得。

而这些人并不是少数。我们正在逐渐的遗失我们的心。而且浑然不知。

在网上发表言论的时候,因为网络的匿名性,我们肆无忌惮地说着伤人的话,不带基本的是非价值观。看到老人讹钱,道德绑架,我们也就把自己缩起来。因为一些不和或者是摩擦,罔顾后果,投毒,放针,早已丢失了良知。

失了心的人啊,莫要说与机器无异,便是机器人也有自己坚守的运算法则。失了心的人,是整个社会“锅里的老鼠屎”。

有心,有价值观和同情心的,才堪称人。

愿这一路前行,切莫遗失了心。

【篇四:CPU与心脏】

众所周知,人类拥有一颗跳动的心脏带动全身血液的流动,维持着大脑不断地运行。因此,我们拥有思想,情感和超越其他物种的智慧和能力。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灵魂,不同的眼界,不同的思想和不同的三观。我们用智慧创造出世间美好的事物并不断完善。

就是这样,人类在1946年创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台计算机,它体型庞大重量达到31吨,相应地,耗电量也非常大,只要它一启动,整个街区的路灯都会因此受到影响。当然,它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帮助。它在二战期间被发明,正是硝烟四起的年代,人工计算一颗原子弹的轨道需要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而对于一台计算机,它需要20秒足矣。从此,人类再也没有停止继续完善它的脚步。

在这个计算机横行的时代,几乎每个人类都有一台或更多台计算机,我不能否认计算机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时代性的美好改变,同时我也不得不承认一些违背了初衷的现象。正如苹果公司总裁库克认为的那样“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

计算机的思想来自人类所输入的程序。正是这样,它们拥有了超越人类的能力,可它们终究是人类创造的工具,它们的能力千篇一律,没有炽热的血液有的只是被接通的电流。

就在前几个月,谷歌公司创造的“阿尔法狗”打败了围棋世界冠军柯洁,作为一个被人工智能打败的人类,也许是因为这世上只有他自己的心中最清楚他这一路走来的艰辛,柯洁没能忍住心中的愤懑流下了包含了千言万语的热泪。而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作为一个赢家,它的CPU里有没有一点喜悦,我想答案大概是“没有”吧。

也许,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就是像这样:不知道如果去感受胜利带来的成就感,不知道对对手表示尊敬和同情,不知道如何定义自己所处的高度,一切的一切人类拥有的感情它都不曾也不会拥有,而人类却在慢慢背离自己的天性。

假如有一天,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也许这世上人类花上几千年用智慧和情感编织的文明将会被毁灭,罔顾后果。

【篇五:人因感性而伟大】

如今,人们大多追求面对任何事情都要保持理性,确保利益最大化,追求效率,更有甚者罔顾道德,罔顾人性。然而科技飞速发展飞快,人工智能已经能够取代我们更好地完成许多工作,他们在理性上是做到极致的,是人类不可能超越的,更没有意义去超越的。既然如此,那么人们所崇尚追求的所谓理性有何意义?去做一个冷冰冰的低效人工智能?

苹果公司总裁库克认为,他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他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当人们全然理智,那么就成为了一个低效的人工智能。阿尔法狗战胜了围棋顶级高手柯洁的新闻一经发布就引起了人们对自我价值的讨论,阿尔法狗通过理性的计算在围棋上赢过了人类,但他并没有满足感和成就感——他没有感性的那部分。而拥有丰富情感的人类,却正可笑地边质疑自我价值,边继续试图剔除这令我们与人工智能所分别的伟大区别。人因感性而伟大。

感性令我们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因原则而伟大。除了法律作为底线,人有许多别的原则约束自己,例如道德观,善恶观等,而机器人并没有判断善恶的意识,只需要输入指令,就能生成动作。宋人有得玉者,献给子罕,子罕却不收,告诉宋人,他把不贪当做宝物,宋人把玉当做宝物,若是收了,他们都丢失了自己的宝物,之后却仍旧义务地帮助了宋人。子罕这样做在利益至上的理性角度来看是愚蠢的,收了玉帮宋人办事,岂不是天经地义?但因为专属于人的感性而构建的原则,子罕这样做了,做得光明磊落,做得坦坦荡荡,做得流传古今。感性令我们在做与不做时有所思量,不只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坚守,有人类社会独有的道德秩序。人因感性而伟大。

感性令我们不顾一切,因信念而伟大。从古至今,被我们所歌颂的往往是感性促成的事例,感性让我们滋生出忠君爱国,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诸如此类的信念,因为这些信念,最美教师在车祸中为了救学生自己被撞成重伤截肢,最美妈妈徒手接下十楼坠楼的孩子……我对《机械公敌》的一个电影片段记忆犹新:机器人经过计算救下了生存率更高的警探而放弃了同样落入水中的小女孩,这成了这位警探心中永远的隐痛,时常会做噩梦梦到这个场景。人工智能的作法在完全理性的角度是没有错的,但感性令我们对于这种做法痛苦,自责。感性给予我们信念,让我们更像一个活生生的人。人因感性而伟大。

当今社会,过分追求机器人般理性的利益至上思想,未免太冷冰冰,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人性的缺失,人类的退步?时常感性,让人更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人因感性而伟大。

【篇六:人工智能·社会·智能人工】

身处于21世纪的我们,科技正处于喷薄之势,每天,讯息如同波涛汹涌般的向我们袭来;每天,这个世界都在改变,日新月异。

不知从何时起,人工智能这一词汇如同一颗耀眼的新星一般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化设备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不免有些人杞人忧天的想到,“终结者”这一电影之中的情节。机器人统治人类?可笑!但社会趋势却又确实如此!

在我看来,是科技的发展致使了某些人的胡思乱想。

现如今的社会,人人都拥有手机,每户人家都拥有电脑。我们可以利用手机做到以前我们所无法想象的事,我们可以利用电脑将世界“缩小化”,可以随时随地的向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将地球缩小化为“地球村”。

我曾读到过这样一则事例:“一处闻名远近的景点发生了火灾,可当消防员赶到之时,却看见近乎于水泄不通的人流在此拍照,闲聊这火势,却完全没有一个人有丝毫救火之意”。

这也许就是科技发展所导致的弊端吧。

现如今的我们,每天都在受到外界讯息的干扰,有些人受到不良讯息的干扰,出去混社会;有些人受到网络文学的干扰,形成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思想价值观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行径;更有甚者,有些稚气未脱的脸庞之上已有了历经人生大起大落的沧桑之感。

这些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我看来很大一部分的原因皆因网络和计算机的迅速发展。

其实,我们早已活在了计算机与网络的“阴影”之下,所谓的人工智能不如说是智能人工,不知是社会进化了,还是人类退化了。

苹果公司总裁库克曾说过:“我不担心人工智能社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反而,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

其实,我们所处社会的“价值观”早已扭曲。我们都是“拜金拜房”之人,这整个社会的“同情心”也早已扭曲,我们早已不再谈论可怜之人,却在谈论他们的可恨之处。

其实,我们早已成为罔顾后果之人!悲哉,那又何为?

也许,当计算机与网络淡出人类视野之时,才是我们真正回归于初心之时,才是人类真正悔悟之时。

也许那时,我们才能真正归于初始;也许那时,我们才真正理解我们的本心;也许那时,我们才真真正正的称为“21世纪”这一新世纪之人!

【篇七:守住人性的分界线】

苹果公司总裁库克有如此一个担忧:有朝一日,人类会像机器人一样思考,而非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

自从人工智能在围棋上大胜柯洁,人们除了惊叹高先技术水平的进步,更油然生出人类或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恐惧。加之一系列科幻作品,如《科学怪人》、《西部世界》,通过对无意识者获取情感及意识后的假设,更为世人对人工智能脆弱的认知蒙上了阴影。甚至,有专家忧心忡忡地提议:人类是否应扼制其继续发展以免被其反噬。

库克的担忧,猛然将人们从一个类似黑洞毁灭地球的远大假想中拉扯出来,将一个更现实、更急迫的危机坦诚在我们面前。人类机械化相比人工智能更为显著却易被忽视。人类极其羡慕机器的恒定性、计算机的巨大储备以及缜密,近乎无懈可击的逻辑思维,并力图模仿。

可悲的是,其中一部分模仿相当成功,他们拥有了高效、细致权衡利弊的能力,包括金钱、权利和社会地位。计算着每分得失。而同时,他们也甘愿放弃了机器人所不曾,也终将无法得到的东西,譬如判断是非的价值观,譬如建立在“性本善”的基础上的同情心。从从容容,他们跨越了人性与非人性间的一条分界线,旁观者或许会想,这与人工智能操控人类有何区别?不同。这一回,人类是主动割舍这一种族所特有的仁心。

龙应台曾提问:如果一滴液体,其构造、成分、形态与眼泪完全相同。那它称得上是一滴眼泪吗?同样,一个人被机械化,即使他有人的体貌特征,处事方式与人类相一致,但是缺少了存在意义,那他还称得上是人类吗?

这样的人在社会上并不罕见,诸如毒馒头,过期面包粉等事件在近十年来屡发不爽,这些何尝不是人类纯粹筹谋个人利益,罔顾他人安危,罔顾自我良知的后果呢?

人性的丧失才真正应该被扼制。若任由其普及,那么整个社会被裹挟在这野蛮、放纵、非理智的浪潮里。那才是真正的毁灭。无可逃脱。

人工智能到底是人类的产物和帮手,两者彼此依存。我们丰富它,它襄助我们,但它绝非我们模仿的对象。我们与他之间总有一条清晰的人性的分界线,相互不可逾越。机器的、机械的、计算机的特性都蛰伏在人类的躯壳里。而人性的、审辩的、会体味“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的部分与之互不侵犯,共荣共生。

愿库克的担忧不能成为现实,愿我们能坚守住人性的分界线,明确地在“人之为人”的认识上思考、生存。

【篇八:人工智能时代的担忧】

现如今,人工智能的发达程度令人惊骇,在社会大众都在为人工智能有一天拥有自己的意识而忧虑时,苹果公司总裁库克却认为: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不同于库克,我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担忧不是人类如何思考,而是人类的思考是否会减弱。

在前阵子倍受瞩目的阿尔法狗和韩国顶级围棋选手的人机大战中,计算机战胜了人类引起一片哗然。不少人都在担心人工智能的发达也许有一天会反噬人类,然而我认为,人机对战中计算机的获胜只能说明它足够智能,并不代表它能像人类一样思考,它甚至不能思考,一切只是能思考的人类为它编写的程序。

与之相反,若是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那样的场景可能比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更可怕。若是人们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人们的心变得机械冰冷,人们对情感感到麻木,那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当我们失去了生而为人就被赋予的人情味,那我们又凭什么被称之为人类?

最可怕的东西,人们最应感到畏惧的不是科技,而是人心。

如果一个人失去价值观,那么他将没有道德底线,视法律秩序为无物,他会变成一个坏人;如果一个人失去同情心,他将失去对情绪的感知力,麻木不仁,做事不计后果,他会时一个十分危险的人。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变成如上的样子。

所幸的是我认为人类并不会像库克担心的那样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即使在人工智能时代,社会之间的人情味不会变淡。即使我们手握智能手机,但在手机里另一头与我们对话的是真真实实的人,我们之间依旧相互交流,沟通感情。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许会有所改变,但我们不会失去它,我们从小受到的关于道德人性的教育已经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心中。同样,我们也不会失去同情心,因为人的大脑不是由机器编程的,我们总是受情感主宰的。

我担忧的却是人类是否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而渐渐失去思考的能力。因为随着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类做越来越多的事情,帮助人类解决越来越多的问题,除了那些走在科技前沿的人,普通的只享受其带来便利的老百姓大众会不会因此失去思考的能力?尤其是在中国的反智现象,键盘侠等层出不穷,让人尤其担忧人们思考力的减弱。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社会若是失去民众的思考力那么无论科技如何发达,这个国家,民族,社会都是倒退的。

人工智能还在不断发展,而我们对此的担忧也还会继续……

【篇九:理智无错,冷静无错】

我冷静地思考完后,写下了后面这段话。

何为正确的价值观?何为应有的同情心?这个标准是很难界定的。让人拥有价值观和同情心,是从小开始培养的,后天的环境这时比天生的性格更有影响,让人工智能创造的思维,同样的,再理智,再冷静的人也无法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价值观和同情心是一个人由过去自己的观念和社会道德塑造的。

算是全盘否定了库克这句话。但是不能因为不可能发生,就不必担忧。只是我担忧的既不是人工智能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也不担心人类会像计算机一样思考,而担心那些失去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的人以“机械化,信息化”等词而标榜自己,甚至传播这种思想。

日本首相为什么坚持要参拜靖国神社,罔顾全世界的舆论,不惜受千夫所指?并不是因为安倍不懂得这件事情的正确与否,而是出于政治需要。安倍上台之前,日本内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等都已经呈现一种趋于滞缓的现象,而日本的政治形式也不是安倍的一言堂,为了让人民更能信服他,他选择这种道德沦丧的方法对他的政治前途和他的党派而言,是利大于弊的,但是对于日本本身的发展是受限的,所欲他也没有言辞激烈地与中国正面为敌,而是含糊其辞,他的政治策略很成功,甚至可以说他每一步都走的很精确,但是他的行为却让人们所不耻,他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将政治利益凌驾于道德标准之上,他本人还以此为傲,这显然是非常不可取的。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也在不断改变,多些冷静无妨,多些理智无妨,只是以冷静,理智为由,将利益凌驾于道德之上,又不过是非冷静和非理智。一个真正冷静与理智的人,即使周遭所有人都极度不理智,他也不会失智,就如同古罗马斗角厂里的英雄,周围是贵族疯狂得喊叫和欲望的双眼,他眼里仍然是清明。

所以失去价值观和同情心,向来不是像计算机一样思考的过错,而是人本身。

【篇十:计算机式思考】

当下的人们似乎一直在思考,学生们在思考如何高效率地刷题,来换取令人羡慕的分数,耀眼的成绩;白领们在思考如何才能升职加薪,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说到底,人们如此地“思考”是为了生存。取得好分数,就能考上好大学,进而找到好工作,最后不仅可以养活自己,还可以享受物质的富裕带来的愉悦;升职加薪,以牟取最大的利益,最后坐享山珍海味,手上有无尽的权利财富。

于是,渐渐被物质财富所迷惑并且束缚的我们,看待事物的眼光变了,思考的方式也变了,变得如同机器一样,只会单一地思考,只会为了达到目的,不顾后果地思考。结果便是,人们逐渐地像计算机一样地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

其实,造就大部分学生为了取得高分而不懈刷题的原因,是因为学生们对于学习这件事的本身,失去了热爱。学习并不只是生活的工具,它不是一把让我们可以打开未来美好的物质生活的钥匙。它是我们不断发展的渠道,是我们精神变得更加富有,知识更充裕,气质更加出众的方法。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但腹中的诗书定不是大量的习题与解题套路。学习的价值是很广阔的,它让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以让你有勇气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它让你思维更加跳跃,更敏捷,更加聪明。它更让你可以收获最纯粹的快乐,学习的快乐,是历经千辛万苦之后,最后一刻,点点的回甘,是有价值的快乐。

这种价值,才是有品位的价值,让学生们拥有这样一份美好的价值观,才会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有更好的发展。

当下的白领们,朝九晚五,体面光鲜的他们,心灵却被这样单一式的思考束缚着,囚禁着,侵蚀着。他们渐渐地对人对事变得冷漠,失去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应有的同情心,为了自己的利益,罔顾他人的生活。诚然,利益是重要的,但如果触及到道德的底线,为了利益不顾一切,是可耻的。像某某医院的医生,收取了病人家属的钱财,竟帮助病人家属杀害一个畸形的婴儿,一个幼小的生命就此陨落,这样的医生,失去职业操守,为了自身利益,失去同情心,责任心,像一个恶魔,夺走了一个婴儿的生命。而让人们重新拥有同情心的方法,便是挣脱束缚,寻找利益以外的美好事物。如亲情,友情,爱情,如快乐,幸福,这样为了快乐幸福活着的人,才会对世界上任何一切,充满热情与同情。

最后,我想说,莫要让计算机式的思考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多一点温暖与善意,多一些精神的追求与享受,找到自己真正的目标,做一棵有思想的芦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